高武大明:穿成朝廷鹰犬 第57章

作者:狐妖九千岁

“北镇抚司,曹谨行。”

曹谨行道:“曹某还有要事,丹药之事,日后再说吧。黄小姐,山高水长,再会。”

他闪身消失。

“曹……谨……行……”

黄方苓喃喃自语,望着他的背影露出微笑,身前一十四人瞬间噤若寒蝉。

……

曹谨行回到鬼市,摆脱谢了半天的谢安,他带着张乘风去买笛子。

“大哥,你说黄家这事是谁搞出来的?”路上,张乘风忍不住问。

“另外两家吧。”

曹谨行把之前的推测说了:“就是不知道是陈家还是吴家……这两家哪家涉及丹药?”

“都有。”

张乘风道:“鬼市三家虽各有侧重,但在买卖天材地宝、神兵利器、灵丹妙药这几个方面是一致的,毕竟是最赚钱的行当。只不过,黄家医药高明;吴家耳目灵通,兼顾贩卖消息;陈家擅长机关火器铸造。单从天雷子看,陈家的嫌疑更大。”

“我看未必。”

曹谨行冷笑:“陈家是不是跟昆仑派有渊源?”

“是。”

张乘风道:“陈家族长陈祖海师承昆仑派天灵道长,得其真传,昆仑《分光剑法》造诣极深。”

曹谨行:“你不觉得太巧了吗?本来三足鼎立,如果黄家死了大小姐,陈家遭受黄家反扑,最后,谁人得利?”

“大哥说的是。”

张乘风点头道:“我估计黄家应该也能猜到。但如果陈家就是反其道而行,借此免除怀疑,也有可能。”

“这倒是。”

曹谨行点点头:“对黄家而言,另外两家都有嫌疑,就是谁多谁少的问题,不过不干咱们的事了。你带我去哪?笛子就没必要去太大的店了,免得又碰见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哈哈。”

张乘风一笑:“放心,这回是小摊,但很有名气。他的货出自淮南制笛名家之手,而且不乏古物,大哥可以好好挑挑,上次就有人从他那儿淘到一把唐代的玉笛,有人出价八百两求购。”

托儿吧……

玉笛还能“淘”?

曹谨行眼角一抽。

笛子摊在鬼市西南角,摊主是个穿蓝色长衫秀才打扮的人,正躺在躺椅上,借着灯火看书。

从背面看是《论语》。

但里面其实是《剪灯新话》……明正德年间禁书,里面的描写很香艳,看的秀才面红耳赤,抓心挠肝的。

“别看了。”

张乘风敲敲桌子,笑道:“都看多少遍了,我估计你都背下来了。来生意了,帮我大哥挑支笛子。”

“张乘风?”

杨林青听到声音坐起来,一看曹谨行,主要是那身飞鱼服,脸色大变:“你……是来挑笛子的吧……没别的吧……”

他悄悄把书藏在桌下。

曹谨行笑道:“放心,只是笛子,跟你看禁书没一点关系。”

杨林青:“……”

第五十五章 雪域围城曲

也是。

就算有关系也不该来个千户,只是看个艳书而已,不值当……

杨林青放下心,一理衣衫,道:“单论音色,当以竹笛最佳。那边那批就是刚从淮南送过来的上等货色,只是有点贵,要有心理准备。”

张乘风在一边低声解释:“淮南杨家,祖上曾是棋剑乐府客卿,后得传承,自成一派,剑法音律不俗,算是有真才实学的,在淮南势力属于顶尖。”

“喂喂喂。”

杨林青不满了:“什么叫‘算’有?我们是真有!”

曹谨行奇怪,上下打量他:“那你怎么还……”落魄成这个样子。看修为也不算低啊。

“咳!”

杨林青脸色略不自然,生硬地转过话题道:“除了竹笛,那边还有几件……”

张乘风嘿嘿一笑:“因为这小子色胆包天,对他寡嫂……”

“张乘风!”

杨林青急眼了,撸袖子就要冲出来:“别逼我揍你狗日的!”

“行了!”

张乘风不耐道:“不就是那点破事吗,淮南人都知道,多个人怎么了?你又没做什么,顶多就是心思不正而已,怕什么。”

“……”

杨林青呐呐:“那也不能乱说……”

“谁乱说了?这不是事实吗?”

“……”

张乘风一句话给杨林青干沉默了。

曹谨行看着他俩,无奈摇头:“你就别刺激他了。挑笛子,挑笛子。”

这俩明显认识,关系不浅,张乘风才这么揭短逗他,曹谨行对别人的家事不感兴趣,赶紧拉回正题。

“竹笛太脆了,我想要硬一点的,别一碰就碎。”

“那就是骨笛,铁笛。”

杨林青仰头,朝角落里的竹篓道:“那些都是,胡乱收的,随便挑。”

笛子自古就有,品类繁多,骨笛、玉笛、牙笛、铁笛、铜笛等等。

其中以竹笛音色最正,效果最好。

淮南杨家奉竹笛为正统,以竹笛立家,是制作竹笛的行家,相对的,对其他品类不怎么看重。

“怪不得让人把玉笛淘走……这家伙对其他材料的笛子弃如敝履啊。”

曹谨行走到竹篓前随便翻了翻。

对他来说,笛子这东西只是辅助,一要够硬,二要便携,越小越好。

很快,他从竹篓底下找到一根短细的骨笛,森白冰冷。

握在手里像握着根冰棱,与雪魄剑鞘表面的点缀材料相同。

“北海蛟鲨的骨头……”

别的材料他不认识,但这种材料经常佩戴,再清楚不过。

北海蛟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异兽,与寻常动物的冬眠不同,它“夏眠”,只在隆冬出没,生活在冰川之下,能吐出极寒冻气。

它的骨头极其坚硬,且骨质特殊,能灌输冰系内力,十分难得。

曹谨行尝试注入内力,整根笛子开始散发淡淡的冰蓝的光。

“不错……”

曹谨行很满意,就是输入内力后表面多了些细小的划痕,应该是利刃所划,一道一道的遍布笛身,像是文字……

文字……

嗯?

曹谨行加大内力,把微微发亮的笛子放到眼前,仔细再看,瞳孔微缩。

另一边。

张乘风正跟杨林青闲聊。

“你怎么跟锦衣卫扯上关系了。”杨林青拿书挡着脸,小声说道。

张乘风很想说,他听得见,不过也懒得跟这二货多说:“他是我大哥,我父亲就是他救得。”

杨林青恍然:“哦,难怪……”

张乘风扫竹篓一眼:“不长记性啊,忘了上次让人五两银子买走青玉笛了?还敢乱丢。”

杨林青愤愤道:“上次那是凑巧,谁能想到有白痴把青玉笛塞檀木里!这一批我收的时候都仔细看过了,不可能再有这种事!还想捡爷的漏儿,不可能!”

他话音刚落,曹谨行举着笛子问:“这个多少钱?”

杨林青扫一眼:“北海蛟鲨之骨,材料特殊,收的时候是十两纹银,你……”

他本想说你给点儿意思意思就行了,但曹谨行一笑,直接扔过来十五两:“顺便问个问题。”

“你说。”

看在十五两银子的份上,杨林青很愿意给他解解惑。

“《雪域围城曲》是什么?”

曹谨行问道。

“唐朝名曲,现已失传。”

杨林青对这些东西信手拈来,懒洋洋侃侃而谈道:“据说是天师叶静能所做,曲风凛冽,意境极寒,他曾以此曲于唐宫和番僧斗艺,一曲毕,殿前落雪七寸,番僧冻成冰雕!可敬可叹!只可惜,没有曲谱传世,就连资料也少的可怜……”

说到最后,杨林青忽然反应过来。

不对啊!

这资料只记载在杂书里,还是他博闻强记才有点儿印象,怎么这个初学者会知道这么冷僻的曲目……

他慢慢抬头,看向那根骨笛,眼中露出惊诧错愕的神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