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9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而他想要修建教堂却不行,你告诉他,明年吧,明年我找个地方给他。”

秦可卿越发的奇怪了。

“既然这般,你又生哪门子气,看把两个丫头吓得。”

“你最近有些太过活跃了,金州城里的妇人们,好大的名声,连锦州的史公都写信来问我。

从上次允许你们出城,你们就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你自己数数,这半个月来,你们出城了几次?

我本来是无所谓,但是旁人却看得见,会指指点点。”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内地风气使然,而金州却是新的气象,几十万人,绝大对数都来自辽左各地。

因此金州官将家卷,比起内地来,不知道放肆了多少。

如今军中都受到了影响,有的将领不好好办事,天天催使家里人来总兵府走关系。

这却是唐清安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才有这一节。

秦可卿被指责了一番,又气又惧又委屈,她这般辛苦,不也是为了他吗。

唐清安不理会她,让金钏儿去叫李如靖来吃饭。

有些规矩是规矩,有些规矩在唐清安这里不是规矩。

饭桌上,李如靖看到干娘眼圈微红,就知道气氛不对,话都不敢多说,几口就吃光了饭,寻了机会熘了。

金钏儿赶了出去叫住他,上前掏出手绢在李如靖嘴角擦了擦,把手绢往李如靖眼前一放。

“你看。”

手绢上有两颗饭粒。

李如靖不好意思的笑了,金钏儿也笑了,这才放了他走。

到了晚间,唐清安洗漱完躺上床,正要睡着的时候,秦可卿只着红粉短衣,珠玉般光滑的纤手掀开丝盖,摸到唐清安身边睡下。

唐清安翻了身懒得理她。

不久。

传来了哽咽声,又过了一会,才又哭泣道,“我都有了,夫君还气我。”

唐清安当即愣住,所有的心思都没有了,只剩下狂喜。

第一百一十三章 贾府惊雷

秦业在衙门和往常一样,坐了一天的冷板凳,回到家发现秦钟竟然已经在家,一脸的惊讶,便问今日为何这么早下学。

“先生今日有事早退,布置了七言对联让我们对,留了瑞大爷看顾学堂。

结果不知道怎么打了起来,学堂里乱成了一团,我见不成体统于是就回家读书。”

秦业皱起了眉头。

几个月来,听秦钟说起贾府私学,不是说学了什么功课,最多的倒是学堂里先生早退。

他已经问过贾政,知道贾瑞是贾府私学老先生的长孙,连童子试都没过。

“父亲,我不想去贾府的私学了。”

秦钟突然说道。

这大半年来,儿子彷佛变了人似的,埋头用功读书,学问也有所长进。

因此秦业没有先否决,而是询问其原因。

“贾府私学太乱,不是读书的地方。”秦钟不好意思说,只提了一嘴。

正在此时,老仆进来告知三爷来了。

“三哥来了?我去迎他。”

秦钟听到后,不等父亲说话,一脸兴奋的跑了出去,见状,秦业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没一会。

随着一阵笑声,陈德言拉着秦钟进来,老仆已经端来了茶水,秦钟亲自为陈德言倒茶。

“伯父,我今日来报喜来了。”

陈德言不等落座,也来不及接过秦钟的茶碗,先把来意告知一番。

秦业是大哥的岳父,本来两家应该亲近,可这秦业竟然是个冷淡人,陈德言使劲了浑身的解数,在秦业这里却不管用。

越是这般,陈德言越是佩服秦业,在他面前颇为守礼。

本来打算带着礼物上门,后来想了想秦业的性子,反而会导致他不喜,所以才空手而来。

不过秦业的儿子秦钟,陈德言非常喜欢,此子极为聪慧,又长得一表人才。

有其父的神韵,陈德言花了几分力气,用原来大哥带他们的故事为突破口。

终于把原先十分拘谨的小子,改了些许样子,有了几分的大气,这半年来刻苦读书,越发的有了沉稳的气质。

秦业看在眼里,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他原来的打算里,儿子能考个功名,不拘是几等,就送回老家一辈子也不出来了。

虽然委屈了他,却是为了他好。

如今有了变化,女婿的事业大了,到底也能关照几分,自己死后儿子也无忧。

因此看到了也不管,任由陈德言教育秦业,顺其自然罢了。

“什么喜?金州将军又立功了?”

陈德言摇了摇头,笑道,“嫂子有喜了。”

秦钟反应过来,自己要当舅舅了,高兴的缠着陈德言,问姐姐在金州过的怎么样。

原来的他不愿意自己的姐姐嫁去那么远,心里有怨言,开始不怎么搭理陈德言。

到了如今,他最喜欢的就是三哥了,心里的节去了,所以心里只有高兴。

秦业闻言,内心百感交集。

有对自己早已亡故恩主报恩的解脱,也有这些年把秦可卿视若己出,不是亲生女儿胜似亲生女儿,现在有了好的归宿的解脱。

十几年来的艰辛,委屈,不公,隐忍,也随着喜讯的到来,全部消散一空。

“呼。”

秦业长出一口气。

“好,好,好。”

连叫了三声好。

陈德言笑了,终于在此人的脸上看到了笑容,他还以为这人一辈子都不会笑呢。

“三哥,带我去金州读书吧,我不想留在贾府私学读书了。”

“胡闹。”

到底年龄还小,想一出是一出,听到父亲的斥责,秦钟委屈的看着陈德言。

陈德言问了秦钟,知道了原委,回头笑着向秦业解释。

“那贾府的私学,原来是很有名气的,不过俗话说得好,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这些年过去,贾府族中人丁兴旺,龙蛇混杂,下流人物也不少,我经常奔走在京城,听了些贾府私学里面的事。

说句不该说的,我原来是薛府的学徒出身,薛家的薛大爷我不该说他的不是。

不过我们两家属实非同寻常,因此这些事我也就当伯父的面前说,外面我是不讲的。

要论别的本事,薛家大爷是没有,但是在玩字一道上,又是极为的出众。

只此一项,薛家的大爷年幼时,在金陵的子弟里就能呼朋唤友,才来京城两年,各家的子弟都和他能玩到一起,愿意和他玩。

而薛家大爷愿意留在贾府的私学,管中窥豹,可见贾府私学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其实这也是他的本事,只不过有利有弊,我们的小弟是要读书的,不同薛大爷的路子。

贾府私学的确不适合小弟去呆,而金州太远,小弟年龄小不宜出远门。

还好我在京城到底混了些脸面,我去为他寻个好学堂,此事伯父万不可推诿,小弟的前程为重。”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秦业没了话反驳,思考一番,终于同意了。

不提秦钟多高兴,宝玉多伤心。

只说陈德言去了贾府,见到了贾政,把金州的喜讯告知了一番。

贾政闻言内心有些不痛快。

虽说滕妻的地位不如正妻,但是却生了长子,本来贾府早有准备,如今事情终于发生,也不是那么容易放下。

陈德言三言两句,好不容易把贾政哄的痛快了些,加上清客们在一旁的恭喜帮腔。

贾政这才脸面好看了些。

既然提到了秦氏,贾政就想到了一件事,于是问陈德言,“我听人说,秦兄的小子不来读书了,难道受欺负了?”

陈德言当然不能说实话,而是找了个理由,说秦钟功课不行,跟不上贾府私学的进度,因此找了差一等的先生,因材施教。

等送走了陈德言,贾政冷着脸沉思。

清客们见状,不知其意也不敢乱搭话。

秦业的小子他在贾母处见过几回,考较了学问,委实出众,如果只论天资,竟然比宝玉都不差。

宝玉虽然不好读书,但是那份天赋在那里,就算这般玩着读,也比一般人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贾政虽然往日里都是骂宝玉,心里却很骄傲。

每次家里来客人,都会喊他出来见人,最后再被人夸赞一番,名不虚传。

先不提陈德言离开贾府后,一路去了玄真观,面见贾敬得授机宜,只提贾政,等陈德言走后,竟然去了学堂。

贾府的学堂离贾府很近,出了宁荣街才不到一里路。

秦钟竟然不来学堂了,贾宝玉只伤心了一日,正好今日薛蟠没来,他养的两个外号香怜,玉爱的小子,不知怎么就和宝玉混到了一起。

宝玉平日里顾忌薛蟠,不怎么敢骚扰这两人,以前还有个秦钟,虽然不理他,却能有个看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