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和荣国府那边不同,长房老爷不管事,张口闭口就是银子,二房老爷则整日冷着脸,没人敢亲近。

宁国府老爷对他们下人还是不错的。

荣国府在关外的庄子,每年春秋两季收发卖的时候,荣国府都会派管家周瑞去监督。

宁国府则不会。

为了这份体面,乌家一直对宁国府都十分忠诚。

“你这老货这几日来的勤,又为了你那外甥的事情?”贾珍虽然因为世家子弟的事情生气,却并没有给乌进孝脸色看。

乌进孝苦着老脸,一脸的委屈,只在院内磕头请安。

“今日是来跟老爷辞行的,路上怕大雪封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想要再见老爷就要等到明年。”

贾珍命贾蓉拉他起来,看到乌进孝头发发白,想到父亲当年权势滔天,此人为了贾府的事,在辽东忙前忙后,到底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你外甥叫什么?”

“唐清安。”

“辽东凶险,你难道不知道?那几处庄子还是你经手卖出去的,这番舍出老脸为你侄子谋辽东的军职,我都不知道你安得什么心。”

乌进孝陪着笑,向贾珍解释。

“我那外甥在薛家长大,从小熟读兵书,又好算数。辽东军户最多,我也是算是见多识广,不是老汉在爷跟前自夸,真的是才能出众,跟着老汉在田里刨活确实可惜。”

贾蓉等人听到好笑,哪有这般夸自家晚辈的,到底是庄稼人,有些意思。

乌进孝见众人不信,把外甥行李里的兵书都背了一遍,还有些记不起名字的,急的面红耳赤。

“行了,光看兵书有什么用,既然你这么费心,把你外甥叫来,我当面考较一番,真要是人才,我亲自出面推荐给王家。”

乌进孝好奇。

“咱们家的人,为何推荐给王家,当年王家还靠着咱们家呢?有老爷和荣国府那边,岂用麻烦王家?”

贾珍脸上泛起无奈的笑容,升起一股心酸,乌进孝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向贾蓉等人道,“你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

贾蓉出面解释,“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如何能插手朝政!”

至于贾府早就没有实权的事情,贾蓉不想过多解释,这其中原委干系太大,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府不少势力已暗中过渡给王家。

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不知府里其实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乌进孝如何会不知道,如今不是老太爷当家的时代,不过借此表忠心罢了。

见老爷没有话说,乌进孝出了府,连忙去找唐清安。

唐清安在宁国府没有差事,整日无所事事,院子里又都是庄子里的人,在后街透气,连日来左右都认得了他。

“你怎么什么都没有呢?你眼睛这么迷人,是遗传谁的?”

小女孩要被姑舅哥哥发卖,整日里哭泣。

唐清安天天经过这里,哄小孩子他还是有一套的,那薛家公子人前人后叫他哥,虽然如今大了态度有所转变。

还有那薛家的小姐,当年可喜欢缠着他讲故事了,只是后来因为要避嫌,才再也没有见过面。

第十章 善兵

乌家的大哥哥和旁的人不一样,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儿家所以轻视自己,反而对自己很和气。

姑舅哥哥家里,小女孩整日遭受冷眼,又没有其他亲人可以依靠,还要被发卖,孤苦伶仃内心彷徨,整日伤心哭泣。

“是我母亲给我的。”

小女孩抹掉眼泪,虽然只是穿着灰白色的粗布裙子,依然掩藏不了身上的秀气。

“你母亲对你好吗?”

“我母亲对我很好,你也对我很好。”小女孩鼓起勇气说道。

人对可爱的事物容易同情。

唐清安看着眼前小小的丫头,放在前世里,会是无忧无虑的骄傲女生。

现在却让他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他几次看到这家的女主人打骂小女孩,这么冷的天气,让她在天井洗衣服。

他管不了别人的家事。

看到小女孩又要哭了,唐清安笑道,“你送我一个礼物可好?”

“我我没有东西可以送给你。”小女孩一脸的为难。

“只需要你露出一个笑容,就是送给我的礼物。”成功转移了小女孩的注意力。

小女孩松了口气,努力微笑。

“我来的这段时日,天天见你哭,现在还是第一次见到你笑,你送了我一个礼物,我也送你一个礼物。”

小女孩连连摆手。

“你的眼睛含着璀璨,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

眼睛里露出迷茫,母亲还在的时候,教过自己认过字,父亲则念诗给她听。

那时候自己还好小好小,好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可是却依然记得那时候的幸福。

“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睛里有你。”

“这是诗吗”

小女孩怀疑的问道,和记忆中的好像不一样。

“这是外国的诗。”

“外国?”

小女孩更好奇了。

“清安,你又到乱跑,我不是交代了你,让你不要出门的吗?我到处找你。”

乌进孝远远的喊道,上来拉着唐清安就走。

“快点跟我走,老爷要见你,你这番见到老爷,一定要好好表现,老爷要是满意”

小女孩看到唐清安离去的背影,眼神很快暗淡了下来。

等了这么久,唐清安以为没有机会见到贾府老爷。

乌进孝曾说如果老爷亲自出面,结果肯定是最好的,如果老爷不亲自出面,自己有老爷的书信,回去辽东操作一番,却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得到想要的军职。

对于贾珍,唐清安有自己的想法。

志大才疏。

整个贾府中,他和其余勋贵的接触最为紧密,红楼梦书中,也有他组织世家子弟较射。

可见其在勋贵中的关系不菲,地位不低,能成为牵头人。

和宁国国府贾珍不同,贾政彻底放弃了勋贵的老路子,想要走科举的道路。

两府一个决定走老路,一个决定走新路。

前者失败了,后者成功了。

而贾政内心,其实是愿意走老路的,不然也不会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和贾环说,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

曾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去宁国府,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

最后放弃了勋贵的金光大道,只留下千军万马的独木桥给荣国府子弟去走,实乃无奈之举。

很快到了宁国府,唐清安跟着乌进孝,见到了贾珍。

乌进孝让唐清安磕头。

贾珍打量了唐清安几眼,露出笑容,“果然是一表人才,不过是否真材实料?”

“不知道老爷问的是哪方面。”

“怎么说话的?”乌进孝拍了唐清安一巴掌。

“无妨,你骑射如何?”

“我有一结拜兄弟,骑射远在我之上,我只能算中人之姿。”这话说的,乌进孝恨不得踢他一脚。

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尽替他兄弟说好话,实在是不当人子。

“哦,那你兄弟的本事比你强?”

唐清安摇了摇头。

“我的本事,我兄弟不能及。”

“呵呵。”

一旁的贾蓉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有什么本事?”贾珍挥了挥手,止住了众人的笑声。

“我善兵。”

“你如果实诚些,哪怕没有大本事,毕竟是府里的关系,看在老庄头的情面,保你个前程算不得什么,要是你说大话,我可留不得你。”

乌进孝急了,不停的使眼色,这孩子今日说话怎么这么大的口气。

“我从不说大话,荣国府二房管家的女婿冷子兴,在金陵对我兄弟多有关照,是我的长辈,他可以作证。”

贾珍想不起冷子兴是谁,贾蓉提醒是周瑞的女婿,这才有了丝印象,记得此人为贾府的事跑过腿。

“那你说说看,你如何会善兵?”

唐清安鼓起胸膛,他真不是说大话。

穿越前的时空里,正常的历史中,大明中后期有两个超级牛人,一一武,武的叫做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戚继光写下的诗句。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

这是当地百姓的歌谣。

南方平了倭乱,调去北方做总兵,训练九边军士,隆庆二年到万历二年,多次击败北方草原人人入侵,差点俘虏对方头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