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83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田永命和龙在前的手段竟然不约而合,同样宣布钱粮三年免征,不骚扰百姓。

后世史称取富户追赃,拘绅衿富室大贾罚饷银,皆以万计,少亦数千,不问其力之足否。

为了便于民间贸易,大西政权铸造了大顺通宝,制作精工。

比起周廷的的薄劣恶钱形成鲜明的对照,竟然比朝廷原来的钱都要好。

田永命还下令专门铸造了“西王赏功”钱。

分金、银、铜三品。

用来供赏赐有功将士之用,提高将士们的荣誉。

不少的百姓入营贸易。

可见军民关系不错。

同时。

聘请传教士入川,帮助打造火器,但是却禁止传教士在其领地传播宗教。

……

云贵川几年间竟然发展了起来。

除了土司和大户们。

他们是最坚定的反对田永命的势力。

哪怕田永命顾虑大周的威胁,开始试探拉拢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投靠田永命。

云贵川的叛乱连绵不起,都是他们组织起来的。

所以。

当卫国军进入云贵川的时候,受到了土司和大户们的极度欢迎,人人主动投效。

或为卫国军提供情报,或直接带着人马加入卫国军。

有了他们的协助。

卫国军初期势如破竹,很快就突进了四川境内。

上千年以来。

土司和大户们的势力根深蒂固,又掌握了舆论,对百姓的影响力也不是轻易可以抹除的。

他们发挥的作用,不比四十万卫国军的作用小。

前方的城池常常被他们打开城门。

或者他们靠着影响力,为卫国军招降城池。

而田永民后方的城池,等田永民军队前脚离开驻地,要去和卫国军打仗,后脚就被大户们撕下了大西军的旗帜,恢复了大周的旗帜。

一座接一座城池的叛乱。

大山里面躲藏的土司们,带着士兵出来,配合卫国军作战,阻止大西军的行军。

例如云南。

趁着大周衰败至极,当地有名的土司,打败了朝廷官兵,竟然占领了省府昆明。

直到大西军抵达云南。

吓得此人直接跑了,不敢与大西军作战。

如今。

大西军主力北撤,支援四川。

而此人又死灰复燃,打败了大西在云南的剩余军队。

大西军力在云南一出。

各地的土司欢呼不已。

几个月就恢复了原来的土司制度。

那些跳得欢的百民,受到了世间最残忍的报复,以恐吓其余的百姓,让他们认清楚形势。

治理很难,破坏很简单。

几年间脸上刚有了人色的百姓们,又重新麻木,并且眼神更加的空洞。

从人间重回地狱,反抗的人都死了,留下的只能是绝望。

……

面对各地土司和大户们的疯狂反扑,田永命已经顾不上了,只能全力应对朝廷的大军。

有山中百姓跑到田永命面前痛哭。

“大王万岁!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无军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敌,乃是守法良民,大王何故不救我等啊!”

“乞大王救命,为我众无辜小民做主。”

田永命的格局并不大。

对于各地的反叛,他非常痛恨,连带着也痛恨这些百姓。

“反贼该死,尔等也该死!”

“尔等为何不反抗?任由反贼们侵占我的地盘,尔等不卖命,只知道来求我。”

“全部杀了!”

田永命恨极。

陕西就是如此。

他们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哪里是官兵。

反而是这些麻木不仁的百姓们。

龙在前好不好?

田永命虽然不服此人,但也认可此人。

否则自己也不会入川。

入了川就没有准备再出川。

龙在前拿下河南,进入湖广,田永命一点也没有阻挠的迹象,甚至也没有派兵出去抢地盘。

还派了人联系龙在前,算是变相的认可他。

至于无主之地的陕西,山西等地,前年形势最有利的时候,田永命也没有去抢。

可是龙在前败亡了。

现在朝廷的狗官兵一来,自己的后方就乱成了一锅粥,前线防不住的叛贼。

说明了什么?

百姓都是该死的。

他们麻木不仁。

他们的不反抗,在田永命看来就是支持叛徒们。

几年的心血白流,令田永命心痛,但也让他更恨麻木的百姓们。

有将领开始劝田永命。

田永命冷冷的说道:“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百姓们麻木,就是不仁义,他们靠着不住,我也在不信他们。”

“而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

田永命彻底放弃了百姓与仁德。

他认为云贵川的百姓们忘恩负义,自己是天,一言而定万物,不靠百姓们。

所谓仁义道德,人心所向都是假的。

不然。

如何解释他在四川的情形?

又如何解释龙在前的败亡?

这位大西皇帝,不再走百姓的路线。

本质上。

是他低估了利益阶层的力量。

有时候。

明面上的胜利,不代表实际的胜利。

他不是败于百姓们的不支持他,而是败于朝廷大军和地方大户联合的绞杀。

可他毕竟只是田永命。

他的心胸只有此。

只三个月。

大西的地盘就摇摇欲坠。

当大周朝廷的剿匪诏书抵达云贵川。

告知各地的大户与土司。

“田永命前此扰乱,皆旧皇之事。因远在一隅,未闻抚绥招徕之旨,是以归顺稽迟。”

“卫王洞见此情,故于遣发大军之前,特先遣官赍诏招谕。”

“……田永命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所部将领头目兵丁人等,各照次第升赏,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

这是对大西军的招降。

“凡土司与文武官员兵民人等,不论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重新,仍准录用,土司仍然自治,恢复如初,永世不变。”

这是对土司和大户们的拉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