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很多事情需要时间的积累,光靠一时的政令并不能改变风气。

至于逼迫这些匠户,唐清安甩之脑后。

元朝刀刃都架到了匠户的脖子上,监督造船,结果也并不太好,最后舍弃了南方匠户更加高超的造船技术,选择了让高丽造船。

又有军匠的户籍都在工部手中,不是他能随心处置的,而且也得不偿失。

“将军何不像朝中求援,军器局鞍髻局每年从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直隶每年光各色盾牌就修建一万两千面,零头就足够将军使用了。”

唐清安闻言苦笑两声。

他早就去信了,且向朝廷上疏,所求各项军备。

不过史鼐告诉他,因为南方的乱事,中南各地的供应就不用想了,原来直隶每年就造六千面盾牌,占了全国产量的一半。

不过直隶以前供应辽东的物资都落入了蛮族手里,现在需要重新制造,每个月也就造五百面。

辽西十几万士兵,至今还有三分之一缺兵备,指望着直隶的供应,就算其余九边皆不供应,专供辽西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余的像鸟铳,刀枪,盔甲同样如此。

这个月至今,登来的船队除了供应了一趟粮食,其余器物皆无。

朝廷之所以同意辽东经略,山东布政司所奏,在平湖岛设立军械所,也是有这方面的补偿之意。

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让金州方面自产自救。

像火药,硝石,硫磺,铁矿,盐巴,豆料等原料,还可以提供一二,其余各色成品,至少在辽西军备齐全之前,不用太过指望了。

金州有民二十万余,人多地少。

各处筑城修墙,巩固金州防线,安稳后方屯田,用了两万余人,平湖岛征调了三千余人,渔场各处已征调了千余人,各处矿山有民三千人,加上各营运送物资的民夫,各处计算下来,也才不足三万人。

大周兵役年龄为十五到六十岁,唐清安觉得此事不妥,而且他又不缺人力,所以定了十八到四十五岁。

从各地逃难到金州的百姓,一路困难重重,导致青壮占了多数。

按照金州官员统计名册中的记录,金州目前十八岁到四十五岁的丁口,有十三万之多。

其中光棍占了九万余,只有不足四万人才有家室。

没有家室就不好管理。

如今田亩多数已经播种,随后是施农家肥,除草等细致活,要不了这许多人。

回去金州后,唐清安和冯胜之,王宣,方士珍等人商议,沟通两件事。

一则是各地新修水利可以纳上日程了。

二则是每户中,余丁要开始操练。

“将军准备操练多少余丁?”

王宣,方士珍两人负责兵备事,所以有此问。

“家户都练。”

王宣盘算了下,很快说出了一个数字。

“估摸有四万人。”

唐清安点点头。

谢友成坐船从辽左回来了,根据他收集到的信息,加上自己结合历史轨迹的推断,蛮族各处大军正在调动。

按照旧有的效率,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就会有所行动。

复州这个钉子,唐清安思考着能不能拔出掉。

复州的降兵是蛮族用了心思调派过来的,谢友成并没有太多的成效,所以不要指望和前番一样顺利。

如果要攻打复州,只能实打实的攻城。

唐清安盘算了一番自己的军力,并没有信心。

安排了诸事,经过有人的提醒,唐清安才记起了,有个黑山的兵丁还在金州城里关押中。

金州城里并没有囚犯。

所有的囚犯,都送去了石山采石,矿上采矿,做最劳重的体力活,按照各自的刑期,到期就会释放。

所以万三是金州牢房里,唯一的囚犯,这半个月来,他都要快被关疯了。

“将军,饶命饶命!”

万三被人带来,两侧人双手才一放开,就跪趴到了地上,连番的磕头求饶不停。

千般的想法感想,都随着这半个月的关押,挥扫而空,只剩下了本能的恐惧。

死也比回去强啊。

本来一开始被关押前,万三对见到将军还有一些期盼,他这辈子还没有单独见过将军这么大的官。

就是家乡的千户,有什么事也是把他们召集起来,然后吩咐一番,有私事或者奴役军士的杂事,也只是派个人来传一声。

唐清安翻看这此人的记录,倒是简单,只有一笔此人杀了几个蛮人的功报。

就凭这份战功,足以从白丁升为哨官了,只可惜此人是违令出城,功过相抵反而被打了二十军棍。

“你这番模样,可不像能杀几个蛮人的好汉子。”

万三却不瞒了,如实的告知。

他那天听闻最近复州散了蛮兵四处劫掠,心绪不平,不知怎的就按捺不住,竟然昏了头偷熘出营。

原来他们村里,也来了几个蛮人。

后来村里人受不住欺辱,都想着南逃,于是在水中下了毒,毒杀了这几个蛮人,全村人才得以逃难成功。

这毒药是以前从关内商人手中购买,乃是鼠莽草磨成粉,用来毒老鼠之毒药,毒性极强。

万三手里还留了两包,有着这个凭借,一路一直到一处庄子,老远看见蛮人的马,就晓得此处遭难了。

偷偷的熘了进去,前头蛮人欺负着这家的百姓,后头他熘到厨房水缸里投了毒。

也是万三的运气。

这几名蛮兵又杀又辱,事毕饥渴难耐,都去水缸舀了水喝,没多久就毒发了。

如此这般竟成为了村里的英雄。

本来出了营,才走了几里地万三就内心后悔,这般闯了大祸,回去后如何有好果子吃。

却不想天意弄人,有了这几颗人头,万三才敢回去。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人头也是实打实的,与你算得上大功一件。”

唐清安搞清楚原委,并没有因此而冷落对方,反而宽慰道。

听到将军的话,万三内心先是自豪,随后又是大喜。

“将军不会再要杀我头了吧?我已经挨了二十军棍,岂有二罚的道理。”

万三如今保命要紧,见将军竟然这般好说话,大着胆子为自己辩解。

“杀不杀你自有法度,我倒是好奇,既然你这般怕死,当初为何又胆大私自出营,你既然入营,也当背诵过军规,要知这也是杀头的大罪。”

按照法度,那自己必死无疑了。

万三泄了气,今天这么大的官和自己说了这许多的话,也是这辈子仅有的事。

“将军不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心中的恨。”

“放肆!”

亲卫大喝一声。

万三想穿了。

横竖都是死,自己到底也没什么遗憾了。

“将军只想着保金州,却不理解我们心中的仇恨,我们这些人并不怕死,每次看见堡外的蛮骑,都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将军问我为什么要私自出营,因为我这心里的恨啊,它盖也盖不住,我出城哪怕就这么死了,也比在城里干等活着强。”

“这与送死有何异,你也是运气使然,换做他人也不过白费一条性命。”

“所以将军理解不了我们。”

众亲卫怒目而视,万三内心反而升起一股倔劲,亲卫们越是这般气愤,他内心越是得意,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越发的起势。

唐清安闻言,却陷入了沉思。

第九十四章 学习前辈轮战

当万三听说又要被关回牢房里时,那一股子豁出去的硬汉脾性立马消散了。

亲卫拖着他下去,不理会他的求饶声,唐清安从案几上站了起来,看着拉起来的辽东舆图,陷入了沉思。

前番他率领几百人出海时,虽然有着预知大势的凭仗,终归有破釜沉舟的底气。

如今却不同了。

二十余万人的身家性命,都绑缚在了他的身上。

很多决策就不敢轻易的下了。

更有如果自己失败了,还会有第二个“毛龙”出现吗,如果没有的话,辽东形势将会彻底倒向蛮族。

而辽西还有会力挽狂潮的“袁崇焕”出现吗?

既然自己来了到红楼,身为汉人,血脉里的民族责任,已然不能由他任性胡为。

整个辽东到底有多少人口呢。

谁也不清楚。

大周官册上是四十万,这个数字谁都知道不准。

因为这是直接按照前明的黄册照抄的。

大周立朝以来,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进行过清册田亩,清点户口。

这一世可没有名臣张居正的改革,清量全国田亩。

统一中原后,辽东直接归附大周,保留了明朝设立的二十五卫二州,根据辽东志统计,辽东二十五卫在洪武年间就有一百一十四万左右,这还不算驻屯的军户及其家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