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71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临桃总兵曹大旺战死。

延绥总兵王洪战死。

宁夏总兵李坚大败。

石柱宣抚使马方撤回四川,锦州参将程之信一边收拢溃兵,一边避开新王不敢战。

“你们手里沾染了很多我们兄弟的性命,但是我不怪你们,各为其主,战场上的事,怨不得你们。”

近万名官兵沦为了俘虏。

很多流民军要报仇,要杀光他们,被龙在前所阻止,也只有他的威望才能如此。

龙在前站在官兵们面前,看到人们脸上的忐忑和恐惧之心,放缓了语气。

“说起来,咱们都是老熟人,你们中很多人认得我,我也认得你们中不少人。”

话锋突然一转,龙在前开起了玩笑。

众官兵虽然不敢答话,但气氛明显轻松了些。

“都是大老爷们,不学娘们那般扭扭捏捏,我也不藏着掖着,直言告诉尔等,尔等归顺我,为我打仗,打下京都,共坐天下,岂不美哉。”

这话放在以前说,人们只会笑话他狂妄,现在却没人笑得出来。

威逼利诱,不论真心与否,龙在前成功招降了上万名周军。

每到一地,龙在前必杀官,开粮赈民,远近流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又连克偃师、灵宝、新安、宝丰,准备拿下洛阳。

到了这个地步,龙在前兵马十余万,连破官兵,威望如日中升,已有问鼎之资。

不少的地主乡绅,或为了保全自身,或为了从龙之功,开始主动投靠大新军。

在他们的计策下,发动白莲教在民间散布新王出,天下归的谶语,同时打出对均田免赋的口号。

多番手段,加上龙在前是义军中,军纪最为严明的流民军之一,因此各地的百姓们,主动迎接大新军。

又一个月。

大新军攻破洛阳,名声大噪,然后进军开封,开封破,京师危,朝堂慌乱无比。

被招降的田永命,受龙在前的刺激,不愿意落其后,再次反叛领军攻入四川。

程之信领副将陈治、鹤神远、赵锗铿等,加上收拢各部的溃兵,兵力高涨到了两万余。

夹在四川与河南之间,两头都不敢打,官府被破坏,地方失去了秩序,一切都需要靠他自己想办法。

不知不觉间,有无粮的流民投靠他,他也不愿意推给流民军,增加流民军的实力,于是收纳了流民。

此事放在地方官府被消灭前,他绝不敢行此举,必定会被弹劾降罪。

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味,程之信突然觉得身上没了束缚,以往的规矩全部消失,没有人再能管他。

以前高高在上的地方大户们,变得低声下气,主动求着他保护。

“这种感觉还不错。”

程之信夜间翻来覆去,被窝里的美人也吸引不了他,胡思乱想中,被自己新的想法吓了一跳。

数省内唯一成建制的军队,只有程之信,另外一支的石柱宣抚使马方,面对田永命的进攻,步步败退。

周廷在几省的官府破坏殆尽,秩序已失。

平辽侯是后患,而农民军已成为了大患,拆东墙补西墙,皇帝急诏,命忠顺王领兵入河南剿匪。

辽西军,三大营,抽调三万精兵。

忠顺王思来想去,无可奈何,顾不上失去三万精兵后,自己亲手建立的防线还有多少的战力,只能救眼前的危险。

整兵完毕,忠顺王下达了全军出击,急行军开封,解开封之围。

面对着三大营陆续撤离,马定国蠢蠢欲动,高呼趁机夺下登来,不可错过天时。

“这是我的作战计划。”

马定国一脸郑重的双手捧给杨春。

杨春接过来,仔细的翻阅。

“只要一万兵,攻打这些据点,先扫除周边,一个个拔出三大营,虽然三大营兵多,但是我们逐个击破,以多攻少,并大张旗鼓的聚旗,动摇三大营军心。”

马定国自信的说道。

“我们要给三大营一个错觉,金江军要大举进攻,让他们恐慌不敢出营。”

杨春认可马定国的计划,但是摇了摇头。

他在军学校多年,关系深厚,以他的了解,如果上面有趁机的目的,不会没有提前布局。

而至今没有收到消息,可见上面没有计划攻打登来。

但是面对他最喜欢的学生,又是最激进的学生,杨春不想打消他的热情。

“你的作战计划很好,但是全局一盘棋,很多事要以全局为重,不可轻动。”

听到老师的话,马定国一脸的失望。

以金江镇在山东境内流民中的威望,只要振臂一呼,必定万民响应,三大营必败。

“大局为重,但是。”

马定国不服气的看向老师。

他认为军司很多计划都是错的,重外不重内。

年轻的他,受其父的影响,热爱这片土地,爱护百姓,正是心中有理念,才能在军校中出头。

但同样因为其父的结局,让他对朝廷失望,觉得朝廷失德,是造成百姓苦难的元凶。

早日推翻朝廷,以将军的才能,让将军做皇帝,必定是对百姓最好的明君。

杨春抬手打断了马定国的话。

“没有但是。”

金江镇开拓之风,加上军学校,年轻人们显得急躁了些,在杨春看来并不是坏事。

年轻人都不激进,那还叫什么年轻人,比起麻木,杨春更喜欢激进的年轻人。

至于那种超过年轻的成熟稳重,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遍观军校子弟,杨春认识的学生里,只有葛世峰才具备这种性格。

不是人人都能像葛世峰的。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现在不是学生了,是军人,要以军纪为重,不能像在学校那样。”

杨春教导道。

军学校虽然名字中带个军字,归根结底还是学校,学生们口中念着以军纪为重,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

在学校犯错,学校会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在军队犯错,只有军法从事。

这些年轻子弟,与人们最大的差距,是他们自我个性太强。

“军司的对错,不是你能评价的。”

“军司有错,为何不能指责。”

马定国不服气的说道。

“因为你的职位低,只是一名哨官,只有执行命令的资格。”

杨春丝毫不客气,深深刺痛了年轻人的自尊。

心里升起一股恼羞成怒之火,马定国很快压抑住,他知道教官杨春是为了他好。

“喏。”

马定国行了个军礼,不痛快的离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先是群居动物,然后是社会性动物,形成自己的圈子才是正常的行为。

符合人性,适合社会的竞争。

相对于李如靖他们的这种圈子,马定国所在的圈子很小,相比也不受重视。

但李如靖他们的大圈子不是常例,相反马定国他们的小圈子,才是军校真正的大众。

是金江镇真正的基石。

他的计划,不是他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袍泽们集思广益,一起商讨出来。

所以人们都围上他,脸上尽显期盼之色。

“对不起,我没有做好。”

马定国失落的说道。

后生们闻言,不满之心渐长,但没有人指责马定国。

“我们都是同袍,你没有做好,就是我们大家都没有做好,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但是失望之色,众人无法压抑。

有人哭了起来。

他们从学十余载,谁不希望尽显本事。

他们比不上李如靖,比不上葛世峰,比不上前几期的学长们,这是机遇的问题。

没有谁觉得自己不如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有人哭唱了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人们皆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要担心没有合适的战袍,我们与你穿一样的战衣,这样一来,你的战衣就是我们的战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