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9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忠顺王叹了口气。

前番赵洪范不懂为何忠顺王如此大权在握的人,也会有无法解决的事情。

现在就是如此。

面对不配合的官府,忠顺王无能为力。

……

山东各地的码头,都有金江军的身影,三大营的士兵,突然对流民难营严苛了起来。

金江军的人,还在讨论是否趁着未对他们下手前,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但是没多久,三大营的士兵又纷纷离开了难民营地。

仿佛丢入湖面的一块石头,破坏了湖面的平静,还没等反应过来,又重新恢复了原貌。

源源不断的流民,继续按部就班的运送往金州。

因为金江军的人提前的安排和划分,不论是渡船还是抵达金州,由金州官府接收后的安顿,起了非常高效的作用。

一句话解释就是从头至尾都保持秩序,让本来失去了秩序的流民们,习惯金江军的管理。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各地的流民,涌入到登来码头,最后抵达金州。

福建,广东,甚至广西的流民,从福建出海,同样最后抵达金州。

金州七百万汉人,只半年的时间,收拢各地难民合计三十二万,按照如此的速度,全年能收拢将近一百万人口。

后世因为清朝的管控,不允许东北有汉人,屠戮了绝大对数汉人,剩下少部分汉军旗迁入关,整个地区各族人口只剩下几十万。

一直到清末,随着清政府的控制力下滑,大量的汉人开始涌入辽东,到民国时期抵达高峰。

只一年的时间,从关内涌入东北的人口高达三百万人。

民国二十年,汉人人口在东北突破三千万。

节度府。

唐清安听着林如海的汇报,一边默默思考前世的历史,根据历史来推算金州收拢难民的能力。

不算南方,北方的难民数量预估接近一千万。

辽东数百万汉民,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绝大多数都消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因为清朝开了历史的先河,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修明史。

明修元史用了一年半,元修宋史用了两年半。

清朝对汉人提防的程度令人咋舌。

加上清朝兴起文字狱,三百年的管控下来,导致数百万辽民消失在了史料中,后世只有零星的记载。

不过清朝管控不了朝鲜,朝鲜的史料保存了大量辽东汉人的事迹,需要从朝鲜的史料,来了解这数百万辽民的血泪。

“辽东的土地日少,奴儿干环境恶劣,十成的力气下去,只有两三成的收获。”

林如海担忧的说道。

“如此态势不加以控制,当金江镇人口突破一千万时,恐怕会出现田亩不足的情况。”

唐清安点了点头,认可了林如海的话。

人定胜天,是建立在符合自然逻辑事情上面的,不可能违背自然科学。

如今到底是小冰河时期,奴儿干开发艰难。

想要达到民国时期三千万人口,对于当下的东北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金州之富裕的头几年,不少不是流民的人口流入到了金州,大多数来自于山东。

加上南方的无地之民,和金江镇本身人口的繁衍,从北方应该是接济了一百余万的难民。

但是今年发生了变化。

国内消息闭塞,不过随着时间的流传,国内越来越多的难民,知道了金州的生路。

一年涌入将近一百万的难民,其中北方高达七八成,可见一斑。

“告诉第一镇,加紧开发彰武城,法库城等地,在辽河套诸地,为流民移民之事打下根基。”

“还有第二镇,平安道与咸镜道要空处更多的田亩,地方上不配合的朝鲜勋贵,该清楚的就要及时清楚,以及奴儿干的开发,也需要下大力气,不能只捡好做的事情去做。”

先来的人肯定占最好的土地。

辽东是东北最好的土地,加上开发了多年,大部分适合耕种的地方,都已经安置了人口。

所以接下来,就需要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第一镇和第二镇,接下来的重心,应该以屯田为主,一切的核心,就是土地,土地,再土地。”

唐清安看向林如海。

自从上次和林如海谈话后,林如海大刀阔斧,从国内引进了很多专业人才。

对于军镇的支持,林如海也胆子很大。

武震孟和李成贤的矛盾,林如海支持了武震孟,前提是武震孟,能顺利并且不引发大规模战事,即允许他吞下载宁平原。

其中的火候如何掌控,就看武震孟的本事。

论打仗。

金江军不缺敢打仗,能打仗的将领。但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利品,这才是显本事的时候。

要钱给钱,要权给权,要支持给支持。

以史为鉴,地方军镇的弊处无人不知,但是同样有他无以替代的优势,那就是高效。

金江镇设立军镇,要的就是高效。

与节度使一字之差的节制使,不是那么好当的,要拿出真本事来,立下足以金江镇上下服气的战果。

第五百二十一章 等我回来那天

平辽侯府,正院。

两个婆子嘴巴紧闭,不像以往遇到丫鬟们会露出热情,而是匆匆的离开院子,神情紧张生怕有人缠住。

屋内里间的探春,穿着一件稍显单薄的素白色苏绣月华锦衣,用金色的丝线在衣料上绣出了小巧玲珑的枝干。

再用一色桃红色丝线绣出了一朵朵怒放的梅花,从裙摆一直延伸到腰际,一根淡紫色的宽腰带勒紧细腰,显出了身段窈窕,反而还给人一种清雅不失华贵的感觉。

心腹丫鬟侍书,欲言又止的看着小姐。

“夫人。”

侍书自小就跟了小姐,知道自家小姐心思缜密,向来主意极多,和别家的姑娘不同。

但是如此大事,又忍不住劝道。

“要不要请大夫来看一看?至少也要去告诉老爷,不然日后老爷问起,只怕引起老爷生气。”

贾探春摇了摇头。

让侍书去取来外套。她并不冷,但是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肚子,满脸的复杂。

正是因为她从小独立,对很多事情都留了一分心思在里头,所以才特意找了两名嬷嬷,问了些事情,也确定了一些事情。

通过和嬷嬷们的问话,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自己应该是有了身孕。

侍书不敢慢待,连忙去东边的屋子翻箱倒柜,一连找了好几件衣裳也不满意,最后才翻出一件浅紫色的敞口纱衣。

贾探春并不冷,不过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冷静的面孔下,实则有些慌张。

母亲不是一下子变成的,很多事只能靠她自己揣摩。

在侍书的服侍下,穿戴好衣裳后,手上带着一个白色通透的玉镯子,一举一动皆引得纱衣有些波光流动之感。

腰间又系着一块翡翠玉佩,平添了一份性弱之气。

但是自从夫人来到金州,偌大的府里,上下都无人敢怠慢这位主,知道这位主的精明。

一头秀丽的头发用挽起来,发髫上插着一根翡翠制成的玉簪子,别出心裁的做成了带叶青竹的模样,真让人以为她带了枝青竹在头上,额前薄而长的刘海整齐严谨。

姑娘家才留刘海,但是金州女子以美为荣之风渐涨,所以很多规矩也就变了。

用碳黑色描上了柳叶眉,更衬出皮肤白皙细腻。

成亲几年,丹凤眼在眼波流转之间,已有妩媚迷人光华,施以粉色的胭脂让皮肤显得白里透红。

唇上单单的抹上浅红色的唇红,整张脸显得特别精致,更充满了诱惑。

偏偏如此之姿容,探春口中说出来的话尽显端庄。

“让贾环明日来见我。”

探春要把自己怀了身孕的这件事,做到利益最大化。

她没有娘家人可以依靠,自己就是自己的依靠。

生在朱门家,万般不由人。

探春的威严下,两个婆子守口如瓶,回去后不敢透漏丝毫,侍书也不敢多言,连翠墨、蝉姐都不晓得。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仿佛有了变化。

将军,今晚又不会来了。

夜深人静,贾探春惊醒,在卧室之中,只觉无边的寂寞涌上心头,双手情不自禁的轻轻放在肚子上。

历数各朝之事,谁家也不能避免。

夫君希望家中和睦,对外头人性了如指掌,算无遗策,只可惜……,一声轻叹,贾探春缓缓闭上眼睛。

~~~~~~

“忠顺王此人必除。”

陈德言从京城返回金州,不等歇息片刻,见到大哥后,当即提出他的看法。

作为金江镇在国内的负责人,他回来金州,当然不只是唐清安在此,还有谢友成,贾鉴,陶杰。

陈德言没有客气,直接说道,“忠顺王位高权重,每到一地以治人为主。”

他不怕忠顺王练新军,怕的是忠顺王治理了风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