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32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贾珍和贾琏站到琏两人仍然是晚辈。

贾政坐在椅子上,垂着头不语。

对自己的亲弟弟,贾赦是瞧不上的。

文不成武不就。

偏偏又内心傲气,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一副老学究的行事风格,养了一帮子的相公,一个能办事的都没有。

只会吹嘘拍马,也就贾政能被哄的开心。

让贾赦来看,养相公的银子,还不如交给他去结交外面的勋贵武将,这才是正道。

“你看看,又便宜了王子腾。如此下去,贾府怎么争得过王府?以后贾府是不是改姓王算了?”

这句话说得太过严重,贾政不满,抬起头抱怨道。

“金江镇的态势,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前番乱民的局势,谁不是认为乱民无力翻天?我向我女婿划清界限,你们不也是没有反对吗?事到如今,又都来怨我。”

“你交恶你的女婿,倒头来还埋怨我不阻止你?哪有这种道理,拿出去外面让人评评,让人评评说不说的通。”

贾赦和贾政吵架,贾琏不敢出声。父亲话里对王府的不满,他倒是十分的认同。

自己娶的媳妇,非要压在他的头上,岂有此理。

因为她的娘家王府强势,那自己躲着行不行?谁知道王熙凤会来事,整个府中上下,都认为自己不对。

好名声都是王熙凤得了,自己成了不知好歹的爷们。

休妻。

贾琏早就有了这个念头,只不过碍于王府,休妻的念头,埋在心底提也不敢提。

说起来,也是人性的通病。

王熙凤的模样,放在外头的话,估计贾琏留着哈喇子围着转,偏偏到手后就不稀奇了。

济州岛的红夷双胞胎,养在外面几年,贾琏的态度也不如刚开始那般上心。

每次去济州岛,也会和其他的女人厮混。

济州岛规矩很严,但是规矩又很松。

看起来无数的规矩,其实都是建立在秩序上,反而对个人没有太多的要求。

正是因为济州岛的包容气氛,世界上的商人,谁没在济州岛买个宅子。

繁荣不下南京,却又能随心所欲。

每年在济州岛,贾琏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说起来他是贾府的公子,其实在济州岛根本不够看。

不知道多少的商人,一年能花个好几万两银子。

特别是新来的大富商。

宅子花个七八上十万两银子,还有花个二三十万两银子的。抢头牌花个又是让人乍舌的数目。

现在人们都说。

腰缠十万贯,骑鹤去济州。

多年不变的气氛,成为了富人们最放心的地方,连货款都敢放在济州岛官府建立的钱庄里保存。

哪怕有几个商人不知好歹上岛做奸细,抓住后被判刑,带去的银子也不会被没收,而是保存在钱庄,刑满释放后可以归还。

或者说其家人去钱庄取出。当然,该交的罚款还是得交。

如此举动。

最后让不少的商人,甚至把部分的家财存放到了济州岛的钱庄,跟自己留条后路。

但是金州的做法的确让人服气。

从来没有传出过,哪家不能在济州岛取出银子的时候。

唯独大额的时候,才要提前几日告知钱庄,约定了时间,上门即可提出,还可以请求官兵护送。

甚至只要舍得出钱,请水师派船护送都行。

听说。

金州已经准备把济州岛北方,最大的岛屿珍岛,也拿出来归入济州岛。

珍岛会成为比济州岛更开放的地方,整个岛屿,各国的商人都可以去定居。

两岛之间坐船往返只需半日。

珍岛是朝鲜半岛,仅次于济州岛的第二大的岛屿。森林平原海滩溶洞溪水俱全。

岛周围有金江军水师负责海面安全,岛上有金江军负责治安。

自己要不要先仗着关系,去一趟珍岛,占个好地方,想到此处,贾琏恨不得现在就出发。

生怕去的迟了,好地方都被人占了。

济州岛有钱人太多,十万两银子拿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二房恶了唐清安,自己可没有,对金州的事,都是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办。

贾琏很有信心,唐清安不会疏远自己。

近的就不提了,远的如当年的红夷大炮,可是他千辛万苦去澳门为金州购置的。

贾琏神游天外,贾珍只能硬着头皮出面,劝阻两位长辈。

以前贾敬还在的时候,贾珍还能控制自己。贾敬一去世,贾珍就彻底放飞。

宁国府的名声,已经在京中烂了。

各家从来不允许女卷去宁国府。宁国府成为了喝花酒的场所,顶级地方的那种。

在国公府这等地方喝花酒,说出去都有排面。

自家人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贾珍也晓得,现在很多人都在嘲笑他,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偶尔有提醒自己要振作门楣的时候,可惜从床上两脚刚踩到地,就丢之脑后了。

破罐子破摔,他已经想通了。

就这么活一辈子,不管外面的人如何背后指着他或骂或笑,反正他这辈子是不亏的。

“陈德言不是提起过,想让三姑娘的母亲和弟弟,去金州避暑么,侄儿觉得正好可以让琏二哥带过去。”

贾珍的提议好,贾赦点头认可。

语重心长的告戒贾政。

“我看环儿就不错,最近做的诗也有长进,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唐清安既然愿意抬举环儿,你做老子的,何苦打压自己的儿子。”

听到贾赦的话,贾政内心就不快。

去年年节。

府里的几名晚辈做诗,都说宝玉做得好,自己也顺着刚夸了宝玉,不就是看在王子腾的份上么,唯独贾赦突然夸贾环,让他下不来台。

张口正要拒绝,突然想起如今的形势,他也不是傻子,无奈的改口。

“此事尚可。不过就让贾环去吧。”

留下了赵姨娘。

贾赦摇了摇头,贾政做事太小家子气了。

贾琏倒是同意贾政的话。

带着赵姨娘出门,恐怕以后在王夫人处,自己交不了差。

~~~~~~

贾环正准备出门去三叔的院子。

在家里的时候读书,在三叔的院子骑马,和师傅们学射箭,成为了他的日常。

走到厢门处,被小厮们拦住,笑着告诉他,宁国府的珍大爷请他去。

贾环一头雾水。

跟着小厮们去了宁国府,才发现宁国府一帮子人。

原来因为贾珍嘴快,和狐朋狗友们玩闹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得知贾环要去金州,他们纷纷提议,让贾珍请贾环过来见一面。

贾珍本来不愿,可是不愿丢了面子,最后还是派了人去请。

贾环搞清楚状况,内心就十分不愿。

宁国府的都是什么人,他在三叔处早就得知。

按照三叔的说法,但凡有点志向的,就不会去宁国府这等安乐窝之所。

酒色财气是刮骨刀。

只要沉迷其中的,必定是纨绔子弟,靠着祖宗的余荫,吃着祖宗留下的饭。

更可怕的是,还会借着祖宗的势糜烂地方。

建功立业是要吃苦的。

就如那霍去病。

他虽然不虐待自己,但是只长途跋涉一事,就是多少富家子弟难吃的苦,更不提其他。

对于三叔的话,贾环向来信服,所以视宁国府为毒蛇,从不愿多踏一步。

“好个美皮囊。”

各色言语中,有个世家子弟笑着伸出手。

气的贾环冷冷的看向贾珍。

贾珍拦住世家子弟,勉强笑道:“都说环弟箭术厉害,今日京中男儿都在此地,何不一展风采,也能扬名京城。”

说着,有人递上来弓箭。

宁国府天香楼下有箭道,是贾府祖宗留下来的场所。

可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