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62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国家弱小时,在其他国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都是海外汉人游行抗议,为国家在国际上发出声音。

否认海外汉人,其实是居心不良的人。

把自己国家逃离到国外的贪污犯,转移财产到国外的富人和家眷,与海外汉人混为一谈,贴上一个标签。

打压海外汉人的名声和功劳,制造矛盾,实在是不可言。

“请问将军,海外司的主要作用是?”

罗什激动的问道。

“作用嘛,就需要你们来组建了,请了各位贤者,不就是为了发挥军司的作用,制定规章的吗。”

唐清安笑道。

几名汉人心悦诚服,再也没有疑虑。他们留在了金州,和节度府的官员们,极其热心的商洽,如何组建海外司。

他们更加的激进。

恨不得海外司把全世界的事情都包含在其中,连新大陆没影的事,都归入了海外司的计划中。

什么海外军团咯,什么西方开发公司,新大陆公司云云。

随着金州的举动,加上他们回去后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海外汉人,汇聚到了金州。

海外汉人不下数十万,总体是具有开拓精神,见识多,敢拼搏的人,缺少的是国家的支持。

金州虽然只是大周的一个军镇,但是已经有了虎吞山河的气势和实力。

无论治下的人口,或者人心,都无与伦比。

海外司直接设立到了济州岛。

唐清安是后世红旗下长大的人,不会畏惧百姓,更不会惧怕百姓强大了,会伤害到自己。

历史已经证明。

只要能带领国家强大,让百姓富裕,人们不但不会伤害领路人,还会自发的保护他。

所以。

唐清安不顾官员们反对,把一看就知道到未来是庞然大物的海外司,放到了济州岛,而不是留在眼皮子底下。

济州岛比起金州,要更容易发挥海外司的作用。无论是影响力,距离等等。

因为海外司有海外汉人的加入,所以一批批的武器,一批批的军备,甚至金州的战船,全部向海外汉人放开。

海外汉人们,他们选择不挣钱,也要从东南亚各国运送粮食,棉花等等高运载,低价值的物品,运去金州换取。

人心啊。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

不能发挥人心的力量,不能怪人民。犹如李氏朝鲜,金州两万兵,就能让上千万人口的李氏朝鲜疲于应对。

就像大周。

亿万人口的国家,让十万里之遥而来的数百人,就搅动花了半个国家的力量,才驱赶走了对方。

管中窥豹,大周实乃王朝末期的景象。

……

几民海外汉商,重新来到了金州,向将军请求支援。

“你们想要从金州招募退休的士兵和武官?”

唐清安确认了一遍。

罗什他们人人目光忐忑,不知道将军会不会生气。

就像造船一样,需要有经验的船匠。军事一样如此,需要有经验的老兵和武官。

为什么大周积弊那么多,但是官兵仍能压着义军打?这就是专业的区别。

而同样是军人,为什么数百英国人,就能搅动的广东筋疲力尽呢。

因为这数百名英国人,很多是英国军队中出来的军官,是商人们精挑细选后聘请的。

虽然只数百人,但是军事素养的确很高。

专业技能超过了卫所军。

把几百上千人组织起来,都需要各种管理体系,何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呢。

军队,其实才是一门超高度专业的行业。

金州的九万老兵,以及庞大的中下级军官,才是最难得的人才。比任何行业都难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

新中国建立,农业的国家,还没进入工业的门槛,武器是万国造。

但是新中国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不可计数的,从战火中磨练出来的军事人才。

正是因为这批超高级专业的力量,加上国家百姓们的支持,哪怕武器不如人,照样迎着敌人的汽油弹,飞机,炮墙,立下了震惊世界的赫赫战功。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离不了科学。

海外汉人哪怕有武器,有了他们急需的物资,但是没有专业的人才,最后也很难敌对西班牙,英国,荷兰人。

所以他们看上了金州的最宝贵的人才。

“可以,我同意。”

唐清安没有否决。

任何事物要从两面性来看。金州的军人加入到了海外,扩张了海外汉人的实力。

所以官员们担心,会形成一股新生的,脱离金州掌控的势力。

但是。

正因为金州军人的加入,同样也扩大了金州的影响力,只要金州保持目前的态势,何必忧虑呢?

官员们的忧虑,是因为他们畏惧竞争,畏惧破坏现状。

可惜。

世界是不同的变化的,犹如古人所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自己不变,不代表别人留在原地和你一样。

只有杜绝保守的想法,勇于加入竞争,不断的更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一往无前,保住永远的优势。

否则,优势迟早会被人追上。

几民海外汉人再也无言以对,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将军这种人。

他们不是没有跟大周的官员们打过交道,知道大周官员们的傲慢和固执。

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他们习惯了自己的生活,不希望出现新的事物。

金州的官员虽然勤俭,但或多或少也沾染了旧官员们的习气。

同样不希望出现超过他们掌控力的事务。

只有将军不同。

“将军,你是我见过,胸怀最宽广的人。”

毛荣诚心的说道。

金州发展的速度,加上将军又是如此伟人,而且又年轻,只要将军不被权利遮住双眼。

毛荣对金州有信心,不惧怕任何的挑战。

有了将军的支持,很快,军司在各营,各衙门,贴出了告示。

“参加海外军团?”

“啥是海外军团啊?”

人们围着告示,看着新奇的内容,纷纷交头接耳,露出了好奇。

“就是那帮海外的汉人,要去海外。”

“海外在哪里?”

“谁知道呢。”

“怎么能去海外呢,老祖宗的地方,死也要死在这里呢。”

“老祖宗可没说让你只守家。”

年轻人闻言,立马反驳道。

“你个后生懂个甚。”

虽然年轻人穿着军装,老汉却没有畏惧,他家里子弟也穿军装呢。

“别把自己的胆怯和无知,推到老祖宗身上去。”

年轻人留下这句话,径直的离开。

“这后生。”

气的那老汉跳脚。

……

军司的告示,闹得很大。

很多人回到金州请见将军,他们见到将军后,不约而同的反对军司的告示。

“把我们的军人,让给别的人,岂不是养虎为患?”

“当然不是,海外司会制定详细的章程,管控海外军团的,怎么说是养虎为患呢。”

唐清安反驳道。

“海外鞭长莫及,恐怕介时脱离我们的管控。”

“那我们不应该想更多的办法去应对吗?怎么能因为惧怕改变,就把事物禁止呢。”

唐清安生气了。

说来说去,就是官员们的傲慢和不想离开舒适区。

海外司明显是有利于发展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