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7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章毅把机会送给了李如靖和徐聚费。

两名年轻将领。

浑身散发傲气,面对大老们的审视,丝毫没有紧张和露出怯意。

李如靖不用说。

那是将军的义子。

徐聚费。

众人眼光看向徐辉,是他的亲侄儿。

徐聚费的父亲牺牲的早,随着金江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涌了出来。

当时连军校都未建立的金州,徐辉还只是普通的官员,军司也还没有成立。

可以说那时候的徐辉,心理是很着急的。

寡嫂也常常忧虑。

所以他建议寡嫂,多去拜访秦夫人,为当时还是少年的侄儿攒下一份人脉。

数年过去,侄儿成为了军中的后起之秀,和将军的义子,被军中称为五虎将。

虽然是个戏称,但是光这名号,就足够侄儿在金江军的未来畅通无阻。

徐聚费看向李如靖,李如靖让徐聚费说。

两人多年的兄弟。

徐聚费也不客气,上前向众人诉说战情与战况。

在没有确切的要求之前,军司对新合军的要求,以逼退鄂博的兵马为主。

不必要的情况下,切勿对鄂博的兵马赶尽杀绝。

徐聚费不懂为何有这种要求,但是他是军人,收到了命令后,当然严格执行。

各处的战斗进行下来,虽然声势浩大,却只击杀击伤对方十几人。

他带领的小营,只射伤了两人,见对方有退却的意思,放水下,让对方顺利带走了伤兵。

面对新合军的军力,弱势一方鄂博的兵马,皆没有强硬对抗,而是选择了退却。

徐辉满意的点点头。

鄂博的兵马才多少人,不够金江军塞牙缝的,但是目前还不到消灭对方的时候。

不然以后用什么去“说服”,那些进入奴儿干司的把他伴部落?

“借着目前有利的时机,可以去和把他伴的部落提出要求,让他们归顺金江镇的统治。

答应的部落,我们就帮助他们,回去原来的牧地,并且承诺保护他们。”

朱文认为时机已到。

听完军事汇报,接下来就不关刘承敏的事情了,刘承敏稍稍往后一靠,表示了他的态度。

~~~~~~

金州。

平辽侯府院墙外的街道的右边,很多的院落,规模较大的一处,上面挂着赵府的牌坊。

大门外的两名士兵,坐在门口的石墩子上,无精打采的垂着头,直到街道上出现了两名年轻人,听到了动静了,士兵连忙起身上前招呼。

“公子们回来了。”

赵学颜和潘驯点头回复,匆匆的进入府中。

在朝廷的记录里,金江镇有五大总兵。

但是在辽东。

特别是金江军中,将领们认为只有四大总兵,朝廷提拔的那位,没有人认可,已经遗忘在了很多人的视线中。

不到五十岁的赵缑用,已经头发花白。

满院子的花圃中,赵缑用仿佛普通的花匠一般,精心的为他多年种植的花浇水。

花圃上的花,前后左右都是一条线,仿佛列阵的士兵们一般。

犹如他当年在镇江。

那时候金州刚收复了镇江,连东岸都还在蛮族的手中。

两头作战的金州军和镇江军,面对蛮族未知的攻击目标,将军只能选择主守一方。

比起金州,镇江是被放弃的位置。

但是又不能轻易的放弃。

需要一名有声望,有才能,有经验的老将,临危受命驻守此地。

新生的金州军,镇江军,还没有如今人才济济的现象,都是新兵新将。

所以将军安排了赵缑用。

他原来的职位最高,比将军升为总兵前都要高。

无论是金州军还是镇江军中,都有他以前的老部下。

作为之前朝廷唯一的高级将领,无论是哪一方面,都符合当时担任守卫镇江的需求。

他欣然上任,带着满腔的信心。

随着金州的胜利,打败了蛮族的攻击,自己又很快被镇江的将领们孤立。

背着自己左右勾连,跳的最欢的就是陈凯武。

赵缑用至今都记得,陈凯武和一帮将领们,向自己图穷匕见的场景。

将军一封公文,把他召了回去。

赵缑用常常在想。

如果当时。

他的态度更坚定一些,花眼他们,会不会真的和自己翻脸?毕竟自己身后有朝廷的支持。

那时候,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父亲。”

“义父。”

赵学颜和潘驯,两名年轻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在一旁小声的喊道。

“原来是五虎将啊。”

赵缑用早就听到了脚步声。

熟悉的脚步声,让他知道是谁回来了。

听到父亲“义父”的打趣,两名年轻人,已经二十出头,都要当父亲的人了,竟然不好意思起来。

五虎将。

将军的肚量令人佩服。

赵缑用常常想过,哪怕再有才的后生,换做自己是将军,会放心的提拔使用吗?

自己的儿子和义子,赵缑用当然相信他们是才干卓越的。

家传的本领不提。

潘驯的父亲就是牺牲在沉阳,为围困后,亲手杀了五名蛮人的悍将,是自己最得力的老部下。

自己本来是推荐他去沉阳立功,谁知道却是害了他,但也没有弱了他们的威风。

继承了其父悍勇之余的潘驯,又学习了自己的家传本领,带了一丝的狡猾。

两人从小刻苦,加上优秀的家学,以及军中多年的打磨,当然不是普通的后生能比。

“你们没有去成新合军,不要被外面的谣言影响,将军哪里是小肚量的人。

根本不会因为我,而猜忌你们,你们不够格。”

说到最后,赵缑用一脸轻松的带上玩笑的语气,笑话两名小辈不够格。

他已经释怀了。

家族不就是一代代延续吗,他的遗憾,有他的后辈帮他补上,那他就没有遗憾了。

“军司拒绝你们去新合军的申请,绝对不是出自将军的授意。”

第四百四十七章 五虎将

金江军的小辈,向来是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送去哪里。

在将军的要求下,官府是如此,军中也是如此,在众多的小辈中,有几人名气越来越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五虎将的说法。

李如靖,徐聚费,赵学颜,潘驯,葛世峰。

从将军的亲卫做起,到参加游击区,营口扫荡战,海州之战,他们五人脱颖而出。

虽然还只是把总,但是都年轻,最大的也才二十四岁,最小的二十一岁。

新合军虽然是新成立的军队,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未来会投入对外的战争中。

从军中抽调的军校官和老兵,加上各族的精锐,实力并不弱,只要磨合后,可以当做精兵使用。

立功的机会会很多,所以很多人都想要调入新合军。

葛世峰去了镇江的新合军,李如靖,徐聚费去了沈阳的新合军,唯独赵学颜和潘驯,两人没有调入。

所以引发了不少人都猜测,怀疑是因为赵缑用的原因。

谢友成递来,关于把二人调入朝鲜的请示,唐清安拿起笔批复后,笑了起来。

「只怕更多的人要误会了。」

「好刀不怕磨,能忍受挫折,耐得住寂寞,才能在亮剑的时候,震惊所有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