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507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积蓄多年的金江镇,又有朝鲜配合,无论是火药,还是铅子,都储备了不可计数的物资。

足够他的挥霍。

蛮军想要和他硬碰硬,先熬过己方的火炮再说。

自己有火炮,敌人没有,彭大海最喜欢打这种仗了,只下令各阵严防死守,不得擅自出军。

蛮族有重弓,箭失可以破甲。

蛮族有重步兵,套厚甲,手持铁锤,狼牙棒等重武器,原来专门用以破防周军的甲兵。

蛮族还有神射手,重骑兵云云。

但是唯独缺乏火炮。

火器比的是数量,比的是威力,比的是射程。

需要工匠的支撑,消耗的是国力。

只论工匠。

蛮族如何比得过金江镇呢。

彭大海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眺望整个战场。

己方各军阵布置严密,配合娴熟,军器众多,工事坚韧,蛮军想要来碰,就要拿头来碰。

军阵中的火炮,火光源源不断,声威震天。

在熟悉的声音中,彭大海自信的看着前方蛮族大军,被炸的东倒西歪,士气低落。

从战火中成长的彭大海,在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将军的指导下,最新式的战术,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杀。”

蛮军忍不住了,终于发起了冲锋。

几百名身穿重甲,手持大锤等重武器的士兵,一看就是出门挑出来的勇士。

想要杀到金江军阵前,扰乱金江军的进攻节奏,为随后而至的友军闯出有利的形势。

“砰砰砰。”

密集的鸟铳声,形成了一堵铅子墙。

盔甲防不住子弹。

被弓箭射中了,还能忍耐痛疼,继续作战,但是被铅子射中,普通人是无法忍受这股剧痛的。

铅子在高速的射击中,会犹如烙铁般的滚烫,射入人体后话爆裂开,其杀伤力远高于弓失。

中弹者必倒。

数百名蛮族勇士,不亏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没有人因为同袍的伤亡而迟疑。

但是在器具的碾压下,最终倒在了路上,只有几十人才冲到了阵前。

面对车厢兵,以及身后的长枪刀盾兵,很快就消失在了阵线上,重新恢复了宁静。

后续的蛮兵,也闯了过来。

但是大炮轰炸下,阵势不成型,早已散乱一团,且无法形成连绵不绝的攻势。

“砰砰砰。”

鸟铳兵有条不絮的发射,然后接过身后士兵递来已经装填好的鸟铳,伸出厢孔中,在号令下,整齐的继续发射出子弹。

火绳是特制的,浸泡过油晒干而成。

火绳上的火星燃烧缓慢,犹如供香一般的燃烧状态,可以持续燃烧半个时辰。

顶着火炮鸟铳的蛮兵们,身后有众多的射手。

蛮丁善射。

但是无法轻易破甲,除非是重弓。

一波波的弓失,刷刷落到了金江军的阵地上,终于扩大了金江军的伤亡。

数十年后。

瑞典最先采用了线式战术,流传开后,渐渐成为欧洲国家的主要兵种。

例如英国的龙虾兵,在殖民地耀武扬威。

排枪党互相抵近对射,按照号鼓声,阵型纹丝不动,整齐划一的射击。

想要做到如此程度,除了武器的精良,兵源上更是严格挑选,需要国家稳定,才有足够的青年提供选择。

然后配以高效的后勤,严格的训练,给予士兵优良的待遇和地位,达到比敌人更坚韧的目的。

金江军还没有发展出燧发枪,目前的时代,仍然以火绳枪为主,鸟铳已经是火绳枪中最优秀的一种,不弱于西方国家。

大周早已彷制多年,无论是规模还是配件,皆已娴熟稳定。

金江镇从国内,靠着关系网的便利,悄悄招收了大量的工匠,因此鸟铳的精良,不弱于大周的工匠水平。

而且金江镇的政治清明,提供的原料不会滥竽充数。

加上工匠的地位高,待遇高,制造出的鸟铳,合格率远不是大周能比。

总之。

精良的武器,优秀的军纪。

前者保障了士兵的战斗力,后者保障了士兵的承受力。

面对蛮族一波波的弓失,哪怕身旁的同袍中箭倒地,也没有人慌乱,更无人乱跑,从而影响阵型。

远程的攻击双方,蛮族失利。

在阵线中。

“杀。”

“杀。”

“突。”

一排排的长枪,捅入敌军的身体,留下一地的尸体。

又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术,又保留了这个时代,最原始,最凶悍的搏杀。

冷热交替的过程中,两者都不可缺。

近战。

蛮军仍然失利。

高台上的彭大海,把下方的战事看的一清二楚,己方的阵线纹丝不动,而蛮族的攻势已经落入颓势。

既然攻了出来,就留下吧。

彭大海不会给蛮军撤退的机会,见蛮军事态疲惫,无法造成威胁,有撤退的迹象,立马让令兵,挥动了旗帜。

鼓声中。

金江军发动了反攻,骑兵也上了战场。

蛮族的军队,仍然悍勇,能顶着金江军的炮火而不溃,能承受伤亡突击到金江军阵前。

种种工器战法都弱于金江军的前提下,仍然给金江军造成了伤亡,不愧是声名赫赫的强军。

但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技不如人。

一部溃,部部溃。

蛮军终于奔溃了,陷入了金江军的包围和绞杀之中,彭大海立马派出新军夺堡。

早已等待多时的未参战的军队,见前方大胜,军心高涨,顶着城堡上的攻势,攀爬着云梯。

“杀啊。”

在兵堡的墙垛上,金江军士兵,和蛮军士兵,发生了更加惨烈的战斗。

每一步都是血泊。

每一步都是血泊。

战事不光是在章义堡。

本溪城。

朝鲜军在城墙下,留下了无数的尸体,数次登上墙头,都被一名悍勇的蛮将,带着亲卫们打退了攻势。

连番的失利,朝鲜军士气低落,强行驱赶只能徒增伤亡,对攻城没有帮助。

陈凯武,权申旭,林之远等人,以及诸多将领,卢顺义,高金权,柳以全,黑九,大山等等。

在大帐中,商讨战事。

帐篷中。

气氛僵硬,人人皱眉苦思。

“连最难的平顶山城都拿下,想不到本溪城却久久无法攻下,这是为何呢?”

陈凯武询问道。

权申旭,林之远两位身份最高的人,无法不回答。

“一路千里行军,士兵疲惫,加上连番作战,导致军心低落,且本溪蛮兵多,又有大将驻守,无法轻易破城。”

权申旭说道。

五万余朝鲜军,两千金江军,在本溪城前,困足了五日,却迟迟没有拿下此城的迹象。

陈凯武不得不着急。

“将军已经发动了攻势,以金江军之利,不要多久定然攻到沉阳城下。

如果我军延期,不能按时抵达沉阳,耽搁了战事,各位虽然不归平辽侯管。

但是平辽侯对各位一向不薄,难道人心轻易辜负平辽侯的期许吗?”

“陈参将如何此言,我等对平辽侯之心,岂有虚假之意,但是我军不如金江军,人尽皆知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