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489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李倧的年龄并不大,只比自己大七八岁。

如果没有意外,此人一如既往的聪明下去,那么他和自己,还有很长的道路一起走。

唐清安主动向李倧提醒,投桃报李,才是长久之道。

“对于此事,我也无能为力。”

李倧露出苦笑。

本身就是为了自家的权势而作乱,众人赢得了胜利,争抢权势,哪里会顾及他的想法。

唐清安明白对方的苦衷。

正如历史上,此人身为国主,想要豁免作乱的勋臣,以免无人可以牵制西派。

因为不是西派,担心后患,被西派的人否决,判决了凌迟处死。

可见其并没有威信。

“殿下对金江镇的支持,外臣铭记于心,我们两家的世代友谊,不会改变。

不论朝鲜国内如何变动,外臣都会支持殿下。”

闻言,李倧茫然。

虽然他是朝鲜的国主,却不如唐清安对其国内的了解,有陶杰等人的努力,反而更加的清楚。

李倧知道很多人不满,但是听闻平辽侯的话音,难道会有人重新作乱吗?

他很想问一问平辽侯,会是哪些人。

不过很快他释然了。

总不是那些两班勋臣。

这些根植于国家,和国家融为一体的两班,如果能清除,朝鲜也不再是朝鲜。

两班作乱,又不是一次两次。

在他登位之前,就发生过多次。

有了平辽侯的亲口承诺,李倧心里有了一丝的安定。

至少。

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安全。

唐清安的确会保住他,只要对方一如既往的亲近金江镇。

在汉城。

双方分别后,唐清安回到大营,两班勋臣就络绎不绝的来拜访。

金瑬。

是辅左李芳远夺位的左命功臣金承霔的后代,不过到他出生时,已经沦为一个普通两班家族。

唐清安看着眼前的老者,心中不禁感叹。

到底是家传的手段,又一次找准时机的领头作乱,让其家族重新获得权柄。

“我不会支持其他人。”

听到平辽侯的保证,金瑬才放心了。

“但是西派如此行为,不给旁人生路,就算我不支持,相信叛乱会越来越多,无法平息。”

唐清安看着金瑬,认真的说道。

金瑬闻言,长叹一声。

这是他们国家的常情。

虽然他想要让出一些利益,以安抚其他的勋臣,但是少西派态度坚定的拒绝。

他虽然操持了权柄,但也是西派的人,他也需要勋臣们的支持,才能稳住权柄,无法一意孤行。

对于平辽侯所言的后患,他看得见,但是无法消灭,只能保持警惕之心。

金瑬获得了平辽侯的保证,心满意足的离开。

夜色里。

躲在暗处的人,也来拜访平辽侯,做出了重重的承诺,以拉拢平辽侯支持他们。

平辽侯本身实力强大,又在朝鲜国内的势力也逐渐强大。

例如全罗道,庆尚道,当初抵抗倭寇,百姓聚集起来的众多义军,转变的军队。

本来已经薄弱不堪,却因为他的支持,实力重新恢复。

其中三部义军,虽然士兵不多,但是军资充足,战斗力直线上升,不可小觑。

没有任何两班勋臣,可以不顾平辽侯的态度,而发生作乱的行为,哪怕举兵后,最后也会失败。

“在大战未定之前,我不希望看见不好的事情,而不论未来如何,绫阳君都是我的朋友。”

唐清安见了这些人,也告戒了他们。

这些人离开后,有的回去了北方,有的回去了南方。

全罗道首府全州。

沉器远和众人,听到从汉城回来的使者带来的口信,众人皆面漏不满。

“平辽侯不顾我国国情,肆意插手我国国事,真以为能一手遮天,我可以出使上朝,指控平辽侯。”

“上朝会支持我们吗?”

有人担忧道。

“当年燕山君被推翻,顾忌大明皇帝,隐瞒了多年,乃至大周立国,才算消除了隐患。”

全罗道乐安郡守林庆业,担忧的说道。

“那怎么办呢?”

沉器远麾下的亲信将领们,黄翼,李元等人举手无措。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找不到路吗。

作为大周的藩国,在宗藩体系下,只有大周的皇帝,才有权利废立属国君主。

沉器远家道中落,一路光复家族,走到今日的位置,被人夸赞才思敏捷。

和众人不同,他仔细思考平辽侯的语言。

“平辽侯不反对我们。”

众人惊住。

“但是不能推翻李倧。”

“不推翻李倧,岂不是一样?”

“不,我们推翻西派,一样也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沉器远笑了。

~~~~~~

能见的人都见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成,唐清安辞别了李倧,准备归国,没有坐船。

两班勋臣的送行不提。

四轮马车上,唐清安交代陶杰,未来关于两班勋臣之间的争夺,如何让金江镇继续保持超凡的地位。

陶杰很快就明白了将军的心意。

总体上。

将军不希望朝鲜发生太大的内乱。

因为金江镇需要朝鲜出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日本和蛮族一样,狼子野心,遍观其历史,其国家一统后,千年前就入侵他国,向来不断。

其行为率兽食人,毫无人性。

以前只敢侵略朝鲜,琉球等,如今胆大妄为,从前明开始,已敢窥视我中华大地。

德川幕府夺权后,对外称不会发动战争,和我国派来的使者不提,连派去朝鲜的使者,也口口声称愿意和平云云。

如此种种,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野心,而是因为当初倭乱入朝时,被我国军队打痛打怕了。

不然如何解释琉球国目前的困境呢?可见其野心从来没有消失过。”

陶杰负责朝鲜之事,唐清安需要把很多事情,都交代给他,避免他出错。

论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唐清安可以肯定,目前没有人能超过他。

在具体事务上,陶杰的才能超凡,自己不如他,但是在大局观上,此人却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听闻将军的话,陶杰才仔细思考日本。

日本曾多次派使者去大周,态度谦卑,虽然因为各种意外,导致两国没有深入交流。

但是因为沿海倭寇的销声匿迹,大周国内的官员们,总体上还是认为日本会真的发生变化。

如果是其他人,陶杰可能会不信,但是将军的话,陶杰深信不疑。

“打虎不死必受其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对于幕府,我是一定会消灭。

其各地大名,皆要接受大周的封号,认可大周的管理,谁有不服之心,就要打败他。”

陶杰只负责朝鲜之事,而将军却谈起日本。

以自己对将军的了解,两者必然有联系,因此没有插话,仔细聆听。

“金江镇应民心而生,因民心而强大,担负民族的责任乃是上下所有人的义务。

蛮族衰败,我看过军司的布置,稳打稳扎,没有意外的话,蛮族必然失败。

而忠顺王陷于锦乡侯府,无力对付我们。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定能赢得胜利。

赢得胜利后的金江镇,远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更应该担负起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