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8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谢友成听到将军的分析,心中信心稍起。

收到了捷报的皇台吉。

应该是开心的,但是他并没有开心。

他看见了危险,蛮族的危险。

各处都在以寡击众,只要一处被突破,则处处落于败局。

现在维持蛮族不败的局面,所凭唯老兵老将,以及对辽东战场的熟悉和默契。

收到各处的战况后,皇台吉思来想去,还是动用了一批调来的精锐之军。

“郎阿,你负责守住三岔河一带,务必阻击大周国内之军,最好给予歼灭。”

一名双手全是老茧,特别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一层凸起,四十余岁的蛮族大将。

带领自己的族人,往右翼赶去。

“场安,你支援长库,盯死金江军左翼,不让他们支援大周国内援军。

如果郎阿取得胜利,更是要不计代价,不让金江军左翼抽出一兵一卒。”

“遵命,大汗。”

一名蛮将领命而去。

随着皇台吉的调令,塔山大营源源不断的进出。

战场上最为惨烈的,还有双方不可计数的探马,夜不收,你追我赶,全力打探对方的军情。

所以蛮族塔山大营有军队调动,牺牲惨重的金江军探马,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了回去。

“皇台吉发动猛烈的进攻,还敢抽出军力去旁处,安敢小觑我?”

唐清安起身。

“命令刘承敏,全线出击。”

“领命。”

传令官匆匆骑马赶去前军。

唐清安亲自带领中军,为刘承敏压阵。

随着唐清安的前进,整个金江军的两道防线,都在往前移动。

“砰砰砰。”

车厢后的金江军的鸟铳兵,一息不停的扣下扳机,从枪管中发射铅子。

每名负责射击的鸟铳手,身后都有数名辅兵配合,源源不断为其提供可以直接扣下扳机的鸟铳。

发射出的铅子,在空气中旋转,形成了空气墙,然后在蛮军的盔甲上造成了一个洞。

然后进入蛮兵的内脏中,滚烫的翻滚,甚至裂开数块。

一直到力量耗尽,这颗发挥了作用的铅子,才终于安静下来,停留在了对方的体中。

蛮兵倒在了地上,这种剧痛让他失去了呼吸的力气,翻着白眼痛苦的挣扎。

“彭。”

一匹战马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连带着骑手一同滚落数步之远,骑手的右腿变了形状,明显的断了。

在地面上他满头是汗,努力的爬向自己的战马,以此躲避友军的马蹄。

在这个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的战术,都还未崛起的时代。

以鸟铳为代表的火绳枪,并不能取代冷兵器,更不能取代骑兵。

何种战术的胜利,仍然取决于将领的安排和布置,以及士兵的坚韧程度。

但是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火绳枪甚在便宜,使用成本低廉。

一名优秀的硬弓手,需要从小培养,才能做到精准,并持久的射击,而制作一张战弓同样需要数年之久。

战弓的保养成本远高于鸟铳,使用寿命却远不如鸟铳。

鸟铳的子弹能破甲,箭失却不能轻易的破甲。

任如何穿戴精良盔甲的将领,乃至猛将,一名训练几个月的普通鸟铳手,发射出来的铅子。

就能取他的性命,不存在浑身插满箭失,还能奋勇作战的情况。

火绳枪的三段射,并不能取得决胜。

需要设置一些栅栏,拒马桩等障碍物,同时配备大量的兵种,长矛兵,刀盾兵等。

这是轻步兵正在崛起,但是还未彻底崛起的时代。

金江军的鸟铳兵,配备的是更有利于行军的车厢,以此替代栅栏,拒马桩等工器。

行军的道路上,遇到敌人又能第一时间依托车厢展开防御。

车兵消失了上千年,在火器崛起的时代,从历史的灰尘中重新翻了出来。

比起西方国家托运的栅栏,拒马桩等,大周的车厢使用以及运输,要更先进和便利。

车厢还能防备敌人的弓箭,为士兵提供遮掩。

运输,防卫,便利等等方面,都要更胜一筹。

车厢后有长枪兵,配合鸟铳兵防御骑兵,以及穿戴重甲,手持重武器的,可以对抗敌人穿戴盔甲的重步兵。

在阵仗的侧翼,同样处于保护之中的金江军的炮地,正源源不断发射出炮弹。

火光犹如烟花一般,在阵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对面汉军的炮兵阵地,已经被金江军的炮兵击败了。

炮兵之间的战斗,更加的专业和高效。

谁的大炮多,谁射的远,射的快并射的准,谁就能赢得胜利。

比起大炮。

金江军的大炮更多,射程更远,参考了西方的炮兵技术,多年的训练射的更快,更准。

因此反而是蛮军后方的炮兵先败下阵来。

而失去了己方炮兵的掩护,蛮兵在金江军火炮和鸟铳,以及弓失的远程打击之下,开始了大量的伤亡。

蛮族的骑兵,不惧死亡,坚韧的突入到金江军的阵地,但是面对金江军犹如铁通一般的防卫。

这些蛮族的骑兵,发挥不了丝毫的作用。

在金江军的阵前,或被长枪捅死,或被钩镰拉下马,拖入阵中被乱刀砍死。

蛮族有骑马步兵,就是骑马行军,到了目的地下马作战的步兵,但是也有精良的重骑兵和弓骑兵。

靠着重骑兵的惨重伤亡,牵制了金江军的火力,蛮族的步兵随后突入进来。

“杀。”

车厢后的刀盾兵,在队长们的带领下,面对气势汹汹冲来的蛮兵,针锋相对的冲击。

“彭。”

“滋。”

碰撞声,铁器在铁具上发出刺耳的撕拉声,各种声音汇聚到了一起,只形成了一道杀声。

一触即溃。

不论是蛮军,还是金江军,都不存在这一个词。

这个词只存在乌合之众的军队里面,或者民夫,新兵组成的军队里面,或者士气低落的军队。

多年前的萨尔浒之战,浙江兵战至最后一人,并没有因为伤亡而奔溃,更没有人因为陷入绝地而投降。

而支援的三万周军主力,被蛮兵两百探马所阻挡,不敢在前进一步。

当蛮族抽出数千骑兵来攻打时,三万周军主力一触即溃。

所以伤亡率导致的溃败,是不存在精兵之中的,除非这支精兵受到各种原因,导致士气皆无。

精锐之军,无论古今,当形势需要的时候,可以战到最后一个将领。

蛮军是精锐,金江军也是精锐。

因此形成了一条阎王线处于两军之间,军阵中的士兵蜂拥赶去,无人退却一步。

第三百二十三章 死战

火炮能击溃懦夫,却吓不退勇士。

火器的火光和巨响,能惊扰马匹,吓得马匹慌乱停下脚步,但是蛮族和周军作战多年。

他们的战马早就受训,不会因为火光和巨响而顿步。

蛮族战马多,金江军战马少。

金江军六千主力骑兵,并不能支援到每一处的战场,反而集中使用才能发挥出威力。

因此这一处的战场,蛮族的骑兵们,在外围游荡,伺机寻找金江军的防御破洞。

等待着短暂出现的战机,只要一丝的机会,他们就能突入金江军的阵地,打乱金江军的布防。

蛮族的弓骑兵们,犹如苍蝇一般,围绕在金江军的阵地打转,时不时发出弓失。

让金江军的本阵,产生了一些伤亡。

换做是乌合之众,只这些弓骑兵的骚扰,就能让军阵产生波动,乃至被敌军打败。

而金江军是精兵。

因此面对这些让人厌烦的伤亡,士气并没有因此低落。

每名士兵都不惧随时落到身上的弓失,严守自己的位置,形成一道稳固的防线。

鸟铳兵退到后方,因为鸟铳的精度不够,所以以伍为单位,向阵外的蛮族骑兵齐射。

从战场的准备,将领的指挥,士兵们各自之间的配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一方是深山老林中走出来的游民族,征伐一生中成长起来的战争“凶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