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4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我家里原来有个孩子,去年还送去了宁国府那边,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王夫人听闻,好奇的问道。

“你府里什么孩子?如何又送到了宁国府?”

两人坐在炕上闲聊,周瑞家的不敢惊动,遂进里间来。房里还有姑娘们在,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几上正描花样子。

姑娘们中,一名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挽着籫儿的女孩子,见到有人来,放下了笔。

随后转过身来,小脸含笑:“周姐姐坐。”

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边坐了说:“姑娘此处倒是热闹,引得家里的小姐都来了。”

薛宝钗笑着摇头。

周瑞暗感,虽然薛家的姑娘年岁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可比林府的小姐性子讨喜。

外间。

“什么?哪里有这等忘恩负义之徒?”听完薛姨妈的话,王夫人不可置信。

薛家养大了他,老爷去世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薛家,王夫人对其人的印象立刻就不好了。

外间的话传了进来,一名女孩悄悄的询问薛宝钗原委,其余的女孩子们也纷纷放下笔。

“哪里说得这么严重。”薛宝钗笑着解释了一番,最后又说道。

“那哥哥虽然是家里的家生子,但是我父亲生前,最是喜爱他不过了,从来没把他当下人,反而视作晚辈照顾,连我哥哥都常被牵连受到责备。”

“既然如此,那为何又离开了呢?”

薛宝钗看去,见原来是她说话,打趣道。

“和你还有缘分呢,一起做的船来的,还是我求的妈妈。”

听到薛宝钗言语中,把外男和自己牵扯到缘分的浑话,那名清秀的女孩低下头不语,内心暗自不满。

同时想起了前番,坐船来京城时,听到嬷嬷抱怨过船上有薛府外男搭便船。

正在此时,外间有人进来通报,说有叫做唐清安的年轻人求见薛姨妈。

“这倒是巧了,他不是去了辽东吗?”薛姨妈愣了愣,犹豫了又说道,“我这里都是姑娘们,如何能见他,让他改日再来吧。”

“你原来在金陵,难道不见他吗?”王夫人问道。

“以前他还小,现在年龄大了,不再好见他了,多是让他在廊外,隔着窗子说话。”

薛姨妈笑道。

贾府规矩太大了,她可不敢把金陵的作风带来,老爷去世后,柜上的人如何不见呢。

像唐清安几兄弟,就能见面说话,再外一等的关系,就是在门外说话。

正因为如此,薛姨妈当初才不想放唐清安离去,和别的掌柜伙计隔的老远,中间还有墙,说话也不清楚。

王夫人点点头,她能理解妹妹的难处,那么大的家业,她一个妇道人家想要替自己的儿子守住,不见外人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让他进来到廊下,我到是要问问他。”

薛姨妈拦不住姐姐,无奈只能随她的意。

唐清安被嬷嬷引进来,却被嬷嬷挡在廊外,“太太说,就在这里说话。”

唐清安一头雾水,才几个月不见,怎么就如此生份了,难道还在生气不成。

“太太,唐清安磕头了。”

向着窗户里喊道,唐清安跪下磕头。

“住嘴。”

嬷嬷喝了一声。

此时,一个丫鬟跑了出来,说道,“太太问你,为何当初要离开薛家?”

“莺儿,这?”

唐清安认得眼前的丫头,是薛宝钗身边的丫鬟,原来叫做黄金莺,才几岁就进了府,当时哭个不停,自己还买了玩具送她。

后来薛宝钗觉得她的名字拗口,才改为莺儿。

第四十六章 借钱

“不是太太,是这里的太太。”

莺儿暗暗使了个眼色,身旁的嬷嬷钱瞧见了他们的小动作,遂翻了个白眼,反正不是贾府的人,她也懒得管。

虽然眼前的小丫头把话说的含湖,唐清安却明白了。

到底是两姐妹,胆子都大。

薛姨妈见外男,红楼中的情节不少,例如薛蟠被柳湘莲痛揍了一番,感觉没脸见人,就要和大掌柜张德辉出远门做生意。

薛姨妈因此请了张德辉到家中吃饭,她在窗户外和张德辉说话。

王夫人一样如此,贾宝玉挨了打,直接去了书房,当时书房一众门客,下人都在。

唐清安明白了房里有王夫人,连忙大声说道,“回太太,去辽东之事,是我和老爷很久以前就说好的事,我并不是自作主张。”

“我虽然是一个白丁,但是也忧心国之大事,老爷也支持我去辽东,为国效力。”

“去年我入京,也去了王府拜见王公,我如今的百户之职,也是王公的关照。”

王夫人听到对方还提起了自己的兄弟,狐疑的看向薛姨妈,薛姨妈摇了摇头,她也不清楚。

无论如何,牵扯到自家的兄长,王夫人和薛姨妈,都不敢再随意对待外面的人。

“百户是什么?”

一个女孩悄声问道。

几名女孩子都不懂,最后还是薛宝钗猜测道,“好像是军中的军职吧。”

“官大不大?”

“那我就不清楚了。”

“既然如此,也算是正经的理由,那你怎么又从辽东回来了?”

听到丫鬟的问话。

唐清安跪在地上,感觉很心累,不晓得对方是不是知道自己跪着,要是当面的话,不可能这么苛刻吧。

“辽东都司有些公事,可能要麻烦到老爷,我也才刚到,老爷不在家,听那边的俞禄说,太太搬来这里住了,我连忙来这里问安。”

听到窗户外的回话,王夫人寻不出错处,又都是几府老爷的事,她也不敢胡来。

薛姨妈见姐姐没有继续问话的心思,才下了炕走到窗边,看到远处跪着的影子,才晓得唐清安还在跪着。

“你起来吧,跪这么久白吃亏。”

听到窗户里薛姨妈的声音,唐清安才露出笑容,爬了起来,笑道,“跟太太磕头怎么是吃亏呢,我被薛家养这么大,别说就这一会,再跪个几日都行。”

“行了,别贫嘴了,你从辽东来京城,这么远的路程,想必也乏了,回去歇息吧,不定那边的老爷寻你问话,离开京城前,再来我这里一趟。”

“太太,柜上可有人在京?”

薛姨妈一下子就明白了,唐清安找薛家也有事,于是回复他。

“大揽总也跟着来京了,把京城的铺子都捡了起来,我明日使人带你去见他。”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唐清安明白了,大房二房实际中分家了。

唐清安知道薛姨妈屋子里有外人,不方便说话,简单言语几声告辞离去。

王夫人彷佛没有听到两人话中话,把周瑞家的叫出来问话,里间的姐妹们也很快把此事略过。

贾珍从观里回来,脸色十分不好看。

父亲难道是老湖涂了吗?竟然要让自家迎娶那“祸事”,在贾珍看来,父亲想要报恩,但也不至于要把自家重新拖下水吧。

家里好不容易安生了些,为何又要把“那人”的女儿娶回家中?父亲觉得把故人之女娶回家,能暗中获得很多人的感激。

在贾珍看来,这其实是父亲的借口,实际上是为了报他当年的知遇之恩。

那秦业当年也是为了报恩,冒着大干系收养了“那人”的子孙,结果好好的一个五品营缮郎,管着最有油水的差事,家境反而一落千丈。

明眼人都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皇上碍于情面不好处罚此人,索性把他闲置起来。

到了家中,见到十七岁的儿子贾蓉,贾珍才想起,听闻那女孩还和自己的儿子同岁,贾珍越发不情愿。

俞禄上前,说唐清安回来了,贾珍放下此事,让俞禄去叫他过来。

“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听到贾珍的问话,看了眼贾珍的脸色,猜到对方心情不好,唐清安嬉皮笑脸的围上去。

“去了几个月没见到老爷,十分挂念老爷,所以就回来向老爷请安了。”

“去你的。”

贾珍这才笑了起来,“难道在辽东遇到了什么难处?”

于是唐清安把营所的事情讲了一番。

“原来是求我去帮你在山东布政司疏通关系,我还以为你是真的挂念我呢。”

听到贾珍的打趣,唐清安笑了。

“正是因为要报答老爷的知遇之恩,所以我才更要尽快在辽东办好差事。

今年的武举我已经报了名,有经历和兵巡道的关照,获得名次已经是十拿九稳。

这些事情不办妥,我有什么脸面敢回来见老爷。”

唐清安本来只是一步闲棋,且只是一个小百户,但是短短几个月,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融入了当地的关系网。

听到唐清安提到知遇之恩,联想到这些年,不少人仍暗中向那故去的人报效知遇之恩,贾珍非常满意,认为此子也是有忠的。

心头同时一叹,他父亲也想要报知遇之恩,他极其不情愿,虽然皇上这些年彷佛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但是皇上心中是否真的不在意了呢。

“这件事我知道了,我回头写信,让得力的人带去递交山东布政司参政苏观。

你回去的时候,持我的名帖去拜访他,事情又不大,他会卖我一份情面的。”

见唐清安还在原地不走,贾珍纳闷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