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33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八旗中的汉军大将孙德功,张忠,张士彦,石廷柱等。

众人听到皇台吉的询问,皆沉思不言。

蒙古的台吉们当然不想打了,以前跟随老奴,打仗还能获得好处,前番的北镇,只能说持平。

这回打锦州,所获不足付出,是亏本的买卖。

如果打金江镇,众人更不愿意,是亏血本的买卖。

八旗中的汉军,这回打锦州,虽然大胜,损失也最惨重,已经不愿再战。

不过他们地位是在场最低的,不敢发言。

等等形势下,皇台吉把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暗叹一声。

“我们损失不少,需要修整一番才好和金江军开战。”

代善主动为皇台吉递了梯子。

代善之所以不再争汗位,除了皇台吉有优势外,也是因为看见了蛮族的困顿。

蒙古左翼的林丹汗,大周,朝鲜,金江镇。

没有一个是能轻易解决的对手,而这些势力都与蛮族为敌。

蛮族征战多年,屡次被金江镇拖后腿,已经越来越乏力。

代善自问自己才能不足,无力带领蛮族应对这些势力,才是让他选择退让的根本原因。

“只是可惜了,如果能打下营口,就能包围盖州,只要平辽侯一死,多大的代价我也愿意承受。”

皇台吉感叹道。

“平辽侯又不是没有腿,就算我们真的能打下营口,他要么召集大军,要么后退,如何等着被我们围困呢。”

代善笑道。

皇台吉摇了摇头,代善不懂自己的心意,自己担忧蛮族的未来啊。

“撤军。”

营口既然没有增军,说明了金江镇今年没有积蓄。

不久,蛮族十余万大军陆续退走。

唐清安闻言。

同样写了一封奏疏。

锦州的奏疏,金州的奏疏,令朝廷争论起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 决战

日头下。

一辆金州的新式四轮马车,行驶在盖州通往金州,修葺的焕然一新的直道上。

金江镇这些年来,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民政上。

水利工程乃重中之重,是下了最大力气的,用了不可计数的民力。

谢友成从后方赶了过来,还有军司的官员。

众人从营口返回。

他和唐清安共坐此四轮马车,车厢里只有两个人,显得宽敞无比,唐清安几日来的辛劳,斜靠着车厢壁。

“将军此行太鲁莽了。”

从上到下都反对他先前的行为,唐清安欣然接受。

懒洋洋的躺在垫了褥子的厢椅中,透过车厢的窗户,能看到直道两旁黄灿灿的田地。

“真好啊。”

谢友成听到将军的感叹,顺着将军的视线,同样看到了道路两旁的田亩。

情不自禁的露出微笑。

天下间。

再也没有比这,一眼望不到头,即将成熟的农田,能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农田的农夫,很多人都被征召做过民夫,有的人认出了队伍中的旗帜,其中有人在田埂上,向马车磕头。

将军未下令,队伍没有因此而停留。

原来的四百余名亲卫,又从营口带回了亲卫营派出支援营口的小将们,近千人的队伍,延伸了一长列。

蛮族大军已经撤军,他们就不用留在前线了。

这些面孔年轻的子弟们,骑在济州岛供应的战马上,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自信。

不同于国内世袭将领脸上的跋扈和市侩,他们身上充满了朝气。

唐清安二十五岁了。

对于一方势力的领袖,他非常的年轻。

可是他内心却充满了沧桑。

当一个人活得够久,就会对世间上大多数的事情,逐渐都会兴趣,因为已经厌烦了。

例如小乾。

哪怕一只蜻蜓在他面前飞过,都能让幼童高兴很久很久。

唐清安看到了围着马车的年轻小将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年轻的活力。

“真好啊。”

谢友成也看到了李如靖,在车厢外对着他做了个鬼脸。

“呵呵。”

谢友成被李如靖的举动气笑了。

“七年了,有如今的局面,真是令人感叹。”

谢友成感受着四轮马车,在直道上平缓的让人感受不到晃动,被将军的几句感叹,也勾起了情绪。

这些年来。

金江镇的确不容易。

既要打仗,又要兼顾民生,更要周旋于朝廷,还要调动朝鲜,不光是将军。

金江镇的武都充满了自豪。

从镇江修往到旅顺的直道,又从凤城,岫岩修通了山道,虽然绕了一大圈,可到底不像以前。

然后又是脚下这条最新的道路,从金州直到营口。

修建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论民政。

谢友成可以为金江镇的官员自夸的说一句,天下无出其右。

金江镇官员的功绩,丝毫不弱于武将。

“明年我要和蛮族决战!”

谢友成震惊的回过头。

他知道将军一直想要光复辽东,可是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在将军未出海前,乃至头几年。

谁敢主动说出要和蛮族决战的话?当时的辽东人心慌慌,皆感到穷途末路。

金江镇有实力可以和蛮族决战吗?

谢友成压下内心的激动,开始衡量己方的实力。

真到了决战的那一天。

蛮族本身,加上归顺的蒙古,可以聚集二十万大军。

作为攻方,不同于蛮族以逸待劳,金江镇可以抽出十万精兵,只论两军数量。

金江镇完全落于下方。

当然金江镇也可以选择抽丁,还能拉上朝鲜军。

金江镇军力可以抵抗蛮族旗兵。

朝鲜军弱于蒙古骑兵,也弱于蛮族八旗中的汉军。

金江镇的百姓都是农民,没有长久的训练,打不赢出生于老林之间,善射的蛮丁。

而且以他对将军的了解,将军不会把百姓派上战场,用性命却填。

“是否太早了?”

谢友成觉得可以继续等几年。

唐清安当然也想等。

可是他等不了。

如果形势没有超乎他的预料,大周朝廷将会越来越艰难,不要几年,哪怕双方还留有信任。

大周朝廷也将无力供应金江镇的军饷粮饷。

想要靠金江镇三百万百姓,供养十万野战军,有些吃力。

哪怕加上每年金陵往旅顺的商贸,还有济州岛的商贸等事项。

十万野战军。

一年的兵饷是一百八十万两,粮饷是六十万石,还不包括打仗时候的行粮等等。

另外还有民夫,战马的草料等等。

大周可以供应十万,二十万野战军,而金江镇的话,是很难供应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