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248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而蛮族大营就不同了。

因此比金江军,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极为防备对方的偷营。

作为今日获胜的一方。

金江军阵地里,收获了不可计数的蛮族人头,战马,铠甲,兵器,弓箭等等。

同样也俘虏了不少人。

蛮兵,蒙古兵,汉兵不下千余人。

源源不断传来各处战损和战功。

不只是唐清安,各营将士都士气大振,对明日大战更具信心,为了犒赏将士。

宰羊杀猪。

晚上各营将士,都吃到,喝到了丰盛的肉食和肉汤。

和金江军不同。

老奴,代善,塔拜,蛮将阿克敦呼塔布穆隆额等,蒙古各部台吉,汉人降将刘兴祚,李永芳,耿炳远,张忠,孙德功等。

众人商谈明日的攻势。

“不如退回盖州,根据四贝勒所传军情,他不日就能攻破镇江,等四贝勒率领十万大军回归,正好里应外合攻打金江军。”

汉人降将李永芳,耿炳远等纷纷出谋划策。

“我等退回盖州,哪怕金江军火炮犀利,破了盖州城墙,我等以内城为依托,必定能坚持十日以上。

而十日里,金江军军心疲惫,如四贝勒所言,他必定十日能赶回盖州。

那么我等就能一举击溃金江军,说不动能活捉唐清安此贼。”

耿炳远最恨唐清安。

数年前,就是此人骗了他大败,让他数年来抬不起头。

老奴情不自禁的拿起皇台吉的书信,对汉将们的计策,内心已经动摇了。

夕阳前。

他收到了皇台吉派人传来的军报。

可是他碍于自己的脸面,一时间下不了主意。

征伐一生,如今竟然在小辈手中失败,如今的老奴,蛮国的大汗,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老奴了。

临了临了,他开始爱惜自己战无不胜的威名。

他十分不想,人生的尽头上,反而让自己的威名,沾染了些许污迹。

老奴虽然没有决定。

蒙古各台吉纷纷支持汉将们的计策。

白里日他们各部的伤亡,令他们不愿意再打硬仗。

众人都认为此计策好。

而代善等贝勒,同样也动心不已。

“爱塔,你认为呢?”

老奴突然询问一名汉将。

众人纷纷看向他。

蛮将都把他当做自己人,此人年少时,在辽东和女真互市之地的开原,被夷人掠走。

在赫图阿拉,也就是建州城长大,从小就伶俐聪慧,又才干出众,受到老奴的深爱。

因此竟然被分到了八旗军中作战,跟随蛮族参加大小战,进攻沉辽都积有战功。

能能武,能随机应变,作为一名汉奴,到如今受到蛮将尊敬的将领。

可见其才能。

老奴对此人也深信不疑,毕竟此人由他养了二十余年,少年时就跟随他作战,从来没有令他失望过。

当初他领军攻下辽沉后,就是任命刘兴祚管辖金州,复州,盖州,海州四大卫。

不论是在蛮族,还是汉军中,都是声名显赫。

刘兴祚突然听到老奴的垂问,从走神中清醒,也认可众人的建议。

听到刘兴祚的答复。

老奴又看了看帐内各将,终于点头。

明日开始撤军。

撤军也是机会。

如果金江军贸然来攻,说不得他还能顺手反而攻破之。

商议完诸事,各将返回巡营,并且做出相应的布置。

刘兴祚却眉头紧皱。

大周的民族观念虽然有,却并不是极强。

大周太上皇中年时,国外援朝,国内连年内乱,国库空的连耗子都没有。

因此派了太监到各地催收税,辽东同样也没有错过。

不提收了多少银子,最后又有多少到了内帑。

反正辽东辽民的形势,从这年开始直线下滑。

不少边地的辽民,反而逃入了奴儿干司,不愿再做周民。

正是如此的情景下,刘兴祚从建州城里成长起来,成为蛮族中汉将第一人。

可以说万人之上。

不同于李永芳等。

这些汉将多少都会受到蛮将的鄙视,猜疑。

而刘兴祚一直都受到厚待,没人欺负他,更没人小瞧他。

可是血脉是改不了的。

蛮族入辽左之后,大肆劫掠,屠杀各地。

包括他的旗主代善,以及皇台吉,莽古尔岱,杜度,阿敏等等,都手染了不可计数的辽民之血。

沉辽只要有状貌可疑的汉民,即可肆意屠杀,不需要理由。

岫岩暴动,莽古尔泰率领大军镇压,然后屠城,剩余活下来的汉人妇女一万两千人分散各部。

在唐将军没有光复金州前,复州暴动,他跟随旗主代善,率兵两万余人,将复州男丁屠戮一空,只余妇女分给各牛录为奴。

蛮族入辽左后的行径,让刘兴祚内心恍忽。

无数次睡梦中。

他惊醒过来。

然后侧夜无眠。

他想起了在复州时,受大贝勒之命,追杀逃走的辽民,围住了七百人。

不少妇孺怀中抱着被掐死的婴儿,各个泪流满面。

这些辽民想要逃到海岛上。

刘兴祚看着这些辽民自己掐死自己的孩子,却又不忍丢弃还抱着怀中。

看着这些辽民的眼神,他忍不住问道。

“既然不舍,为何要杀死自己的孩子?”

辽民答。

“恐儿啼,惊尔等贼来追赶也。”

刘兴祚无言以对。

这些辽民宁肯扼杀婴儿,也不愿投降蛮族。

他默默的放过了这些人。

回去后,旗主得知,并没有责怪他,只是对他笑了笑,不以为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代善开口,嘲笑他妇人之仁。

在建州的时。

大贝勒和他关系最好。

两人犹如兄弟。

代善内心把此人当做同族。

面对多年的,一起成长起来的好兄弟的笑容,刘兴祚笑得很苦。

他的弟弟,在营帐中,欲言又止。

刘兴祚拿起陈策亲笔写给他的信。

他已经知道,因为沉阳城里汉官白养粹的告密,陈策此人,当年和唐将军关系深厚。

因此陈策一家,不分老幼已经被灭门。

信中聊聊数句。

“君乃人杰,勿需我等愚辈多言,但凭此信,金州总兵免死赦罪,并赐其功,是否愿恢复祖宗衣裳,任凭君意。”

“哥。”

刘兴祚的弟弟,到底也忍不住了。

“真的决定好了。”

听到弟弟的话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