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76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已经成了气候,不光是朝廷,哪怕蛮族前几个月都要避其锋芒了。

真是可叹啊。

谁能想到,有二十万精兵的蛮族,无往不胜,竟然主动避开了唐清安的兵锋。

“只怕没两年,唐清安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史鼐说道。

贾鉴明白恩主的话意。

朝廷要顾忌那唐将军了。

他却笑道。

“可惜太上皇和皇上两位圣人斗的厉害,只怕没有分出胜负前,谁都不会冒然动唐将军的。”

史鼐愣了愣。

这倒是他疏忽了。

“天时,地利,人和。”

贾鉴边摇头,边感叹。

“唐将军才二十二岁,实岁二十一岁,蛮族的老奴没几年就要七十岁。

自古在杀场经历一生的武人,有几个能长寿的?我预料蛮族的老奴,也就这几年之事。

国内民不聊生,乱民四起,朝廷还在内斗,蛮族即将新旧交替,政权不稳,朝鲜之国唯将军马首是瞻。

如今的唐将军,就像那新日初生般,谁能挡之。”

史鼐听贾鉴把话说的玄乎。

“你说的唐清安彷佛要造反似的,真要是如此,我可不容他。”

贾鉴笑着摇了摇头。

“造反倒不至于,我观唐将军是个极爱百姓之人,不会作乱一方,坐看风云罢了。”

有些话他不准备再说下去了。

毕竟天不可测。

谁能看透未来,金州将军最后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介时的天时是如何的情景。

德,才,行。

三样都具备,金州将军差的只是天时罢了。

就算等不到天时,有如今的根基,唐将军也能成为镇守一方的诸侯,难道朝廷有实力翻脸?

一个听调不听宣的辽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唐清安收到了金州贾鉴的书信,为他的恩主解释,不是史公不想解唐将军之急,而是辽西同样急缺物资。

“此人有才啊,可惜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

唐清安摇了摇头。

“谁如此值得将军如此夸赞?”

新来金州的冯紫英笑道。

唐清安笑了笑,没有解释。

虽然没有自己说的这么玄乎,但是贾鉴现在的恩主是史鼐,就算他或者因为参加科举从史鼐处离开,也不会来投自己。

除非史鼐离开辽东。

唐清安看着冯紫英。

“委屈你一段时间,暂时先在金州守军中担任试把总吧。”

他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是太上皇的人,现在提拔冯紫英,也算是对太上皇的回应。

五品的武官,也就是一个千户罢了。

在辽东。

一般的营兵制里,千户担任哨官,卫所掌印和佥事,担任把总千总,或者守备,都指挥则担任一营之总,或者游击,或者参将。

至于副总兵,总兵则挂五军都督府佥事,都督同知,或者左右都督的虚衔。

唐清安现在是左军都督府的佥事,正二品武将。

前番所获战功,理应提拔为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不过因为弹劾他浪战,就此作罢。

试把总一职,对于冯紫英的品级来说,是越级重用。

冯紫英没有推脱,也容不得他推脱。

既然来了金州从军,当然唯将军马首是瞻。

“好好干。”

唐清安拍了拍冯紫英的肩膀,对这个红楼中的大好男儿,颇有期待。

此人乃武勋出身,从小就有家学,欠缺的只是经验罢了,只要在军中勇于任事,出头是迟早的事。

这也是自己对京城勋贵积极靠拢的示好的举动。

自己有勋贵的帮助,在京城对抗弹劾他的奏疏,当然也要回馈他们,还不能小气。

相信要不了多久,还会有勋贵子弟来投靠金州。

军学堂,优秀的遗孤子弟们,也陆续派驻去了前方各哨队。

有称赞,有重用,当然也有不满,有抗拒。

这些从营总传回大将,再传回金州的各个书里,唐清安让人开始清查。

到底是因为派去的军学堂的学生才情不足,导致无法胜任,还是有些哨官起了别样的心思。

前者,就调回不能顺应形势变化的军学生,派去新的优秀的军学生,后者,则召回哨官严格督查。

当一个哨官,三番两次的命令,仍然找借口拒绝离开防区。

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

“他想干什么。”

彭大海大怒。

作为唯一原复州反正将领的营总,原参将赵缑用旗下的千户,他愤怒至极。

金州的赵缑用,闭门不出。

第一百七十二章 放肆的晴雯

这是件小事。

真的很小,一个哨官罢了,全军不提守军,只九大正营,哨官有几百个。

可是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全军所有得知的将领都愤愤不平,没有人不破口大骂。

一岁半的小乾,能在地上自己走路。

婆子丫头们看得揪心不已,生怕小乾摔倒,只是将军不让人去扶,众人不敢违背,皆露出担忧之色。

果然。

小乾突然腿一软,坐趴到了地上。

吓得众人纷纷上去抢。

“何至于此。”

唐清安摇摇头。

从婆子们手里接过,抱起哭的厉害的小乾,秦可卿心疼的只掉眼泪,埋怨的看向夫君。

“就是你。”

“你们不理他,他还不会哭,你们越是闹得动静大,他才哭的越厉害。”

唐清安无可奈何。

哪怕他说的有理,可是跟女人讲道理,那不是自找无趣。

他的威严,从来不在家里。

在这花园里,地上都是草地,摔一跤又能如何。

“唉,原来小乾不会走路,去哪里都要抱着,就盼着他会走路了,让人轻松些。

哪里又想到,小乾真会走路了,反而更让人辛苦,更让人揪心。”

晴雯轻叹一声。

“可把你辛苦累了。”

唐清安笑道。

不知不觉,晴雯来金州过了三年,彷佛过去了很久一样,就像一直在金州。

原来小时候在京城的记忆早已丢的一干二净,连母亲的容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都记不清。

自己竟然忘记了母亲的模样,晴雯焦虑痛哭,谁也劝不住,连将军都惊动。

说也来怪。

看到了将军,晴雯心里就不伤心,也哭不出来,只涌出一股说不出的安宁。

晴雯翻了个白眼。

“你这话一点没有诚意,尽是打发我。”

“哈。”

唐清安笑了笑,上前两步从秦可卿怀里接过孩子,把他放在地上。

小乾小脑袋转了转,很快就被新奇的景物吸引了注意力,忘记了哭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