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70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前番已经试过了一回。

惨败而归。

现在没人敢赌。

因为集合二十万大军出动,如果不能打下金州,连大军撤回的补给都不够。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蛮族屠杀辽民就是为了获得粮草物资。

现在金州将军一招,打乱了他们的手脚。

皇台吉一脸的担忧。

有些话在这个场合不能说,会影响士气。

头两个月,蛮族旗兵,蒙古旗兵,汉军消灭了不少的周兵小队,然后收获越来越少。

活下来的周兵小队越来越精明,越来越会审时度势,越来越会寻到蛮族的空档。

这些带队的哨官,在皇台吉看来,成长的速度令人忧虑。

前番有个周兵小队,竟然钻到了沉阳附近的庄户里,大开杀戒了一番。

他第一时间就派了骑兵去消灭这伙人,结果无功而返。

有些尼玛伞的影子了。

更令皇台吉惊疑的是。

越来越多的周兵小队,都开始有些尼玛伞的影子。

这些周兵小队,动摇了蛮族在各地村落里,本就实力不强的统治根基。

必须干掉金州。

想要打下金州必须二十万大军,不顾伤亡哪怕伤筋动骨。

二十万大军出动,必定安排好粮草。

粮草

想到粮草,皇台吉颓废的叹了口气。

无论如何。

至今半年下来,周军各游击小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肆无忌惮,而蛮族终于退步了。

军力开始收缩,各地的蛮人也开始召回。

昌图,辽海,开原,铁岭,蒲河,沉阳,抚顺,辽阳,本溪,鞍山,海州,营口,盖州,永宁,复州

除了这些坐落于东北平原上的城池,蛮族在辽左中部的统治,已经悄然瓦解。

虽然城池还在蛮族手中,但是乡野地方上,大山里,已经成为了游击队的天下。

金州。

唐清安也很头疼。

鸡崽子们吃饱了,富的流油,不愿意归笼。

准确的说。

谁也不愿意裁兵。

这种心思军中上下都能理解。

一个哨官才九十人,随着金州,镇江军的发展,在想像以前办快速的提拔已经不是那么轻易了。

靠着游击战,不少哨官治下竟然有了千余兵马。

只论规模,一下子跃过了几级,甚至比千总的人马都多,谁愿意再退回去呢。

唐清安可以强制命令。

以他的威望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太伤士气了。

人家在前面舍生忘死,缺衣少粮,艰苦奋斗,同样也是遵从他的军令。

这不但不赏,反而在人心中看起来是惩罚的决定。

谁都会抱怨。

“都不想啊。”

将军府,冯胜之叹道。

不光他在,镇江的顾应时也回来了,一屋子的武官员,都在探讨这件事如何解决。

即不能伤了士气,也要把麻烦解决掉。

最新的统计。

三大区,各哨兵力合计高达近十万人。

众人都感叹。

原先还因为各哨的伤残之高,纷纷劝戒将军,谁也没想到,形势逆转如此之快。

现在不头疼精锐之兵的伤亡了,头疼的是人太多了。

以前的确是有计划扩兵到十万,但绝对不是现在。

各地上下都马不停蹄,收拢难民,发展民生,开垦荒田,修造渔船,一百几十万百姓,皆缩衣节食饿着肚子。

哪怕有朝廷时不时的供给,哪怕有朝鲜的供给,哪怕有人参贸易带来的积蓄的物资。

同样也解决不了。

“必须裁兵。”

顾应时坚定的说道。

“不裁兵的下场,就和蛮族一样,陷入进退两难之困局,趁着现在还有余地,必须马上裁军。”

还有一条路。

那就是停止收拢难民。

但是先不提将军的心意,这半年来各游击队和辽民之间结成的情分,上下都会强烈的反对。

好多游击队的伤员养在辽民家中,没有一个人告密,自己全家都吃不饱肚子,毫无怨言的让伤员吃饱。

伤员看不过去不吃,辽民求着他们吃。

多少辽民冒死,为占驻当地修整的游击队送来紧急的军情,让游击队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捕。

托将军的主意,这些故事都被编成了戏剧,在各地巡演,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共鸣。

金州是辽民的,更是将军的。

连最古板的冯胜之,混在百姓中看了几场戏剧,被周边百姓的神情所震撼。

发出了他的感叹。

现在没有人把蛮族放在眼里,所有人上下一心,努力发展民生。

在这种环境里。

任何人都会被触动,都会被改变。

可是。

粮食凭空变不出来。

裁军之事。

将军府里,各头脑连着商议了三天,仍然没有做出好的办法。

第一百六十八章 血书

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哪怕唐清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金州上下不提,哪怕朝廷弹劾他的人,甚至蛮族的将领,乃至蛮族大汗。

没有人会不认为金州将军是奇才。

只有唐清安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奇才,不过是一条历史的长河里,跃过了水面,看了几眼的普通的小“鱼”。

游击游击。

最后的确是迎来了喜人的成绩,令金州上下武官员,士兵百姓都骄傲不已。

但是这份功绩,是无数的士兵,和辽民用血肉铸成的。

这是一股精神。

值得大唱特唱的精神。

新的戏剧,最新的新戏。

负责的官员们,内心忐忑的等着将军的决定。

“很好。”

唐清安笑道。

听到将军的答复,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乃至演员们,一脸的激动的看着将军。

从开始将军十连拒,到如今的一次而过。

所有人都明白了将军的心意。

这股精神不需要包装。

因为。

不是因为宣传而有了这股精神。

这种精神。

不是说出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