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101章

作者:键盘战斗家

这件事让小辈们解决才好,自己出面管,又不能管的太严厉,和前番没有什么两样,那些臭小子又怎么听得进去。

原来的金州城南门外的山上有做山庙,金州城陷落到蛮族手中的时候,和尚也不能免俗,因此都消失了。

这里如今没人打理,成为了李如靖他们的大本营。

这些子弟们上面的长辈都出征了,或有留守的也只在营中不归家。

且夫人有孕,各家的家卷隔三差五的去照看。

头上两处一去,这些子弟们只觉得好不痛快,呼朋唤友,到处宴请玩耍。

又有李如靖他们,和徐聚费他们不打不相识,如今和解成为朋友,那就更痛快了。

竟然还有人把家中的酒偷来让大家助兴。

这酒是御酒,朝廷赏赐给金州有功的将领们,这少年家里有御酒,其父亲的地位不会低。

这些人正吹着牛侃着大山,遍论金州少年,一时间大有当家做主之感。

“那赵学颜来了金州才几日,听说昨日在红夷那里大闹一场,出了好大的威风。”

有人羡慕的说道。

“嘁,那是趁着我们没出面,有我们在哪里轮得到他出头。”

“那红夷老头收留的那些个孤儿,仗着有将军和夫人撑腰,各个张扬的很,的确欠收拾,不然还以为金州是他们呢。”

“那也轮不到赵学颜出头,他算老几。”

“听说红夷老头那有个下手挺狠的小子,而且之前将军都夸过那小子。”

李如靖竖起两耳只负责听,嘴上默不做声,有人却看向他。

“我听人说,他的妹妹被夫人收留了,你应该认识吧?”徐聚费突然问道。

李如靖点点头,见众人都等着他说话,只能笑道,“那人叫做葛世峰,的确有本事。”

把义父向他自己说的原委,还要在府里,和那人的妹妹聊天得知的一些情况,都讲了出来。

葛世峰原来是书香门第,从小学习儒学,后来蛮族攻城,父亲号召亲邻去城池守卫,最后城破人亡。

他带着妹妹藏了起来,亲眼看到蛮兵在城里如何抢掠屠杀,满腔的仇恨都压在了心底。

蛮兵收刀后,去了下一处地方。

亲邻得知大周来了船,跟着人流逃难,他或牵或背,带着妹妹尾随其后,坐上了船到了长行岛。

长行岛一年里,葛世峰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狠。

比所有人都狠。

靠着在山林里的打采摘,不但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妹妹。

如今长行岛不行了,到处开垦了田,林子里的果子,野物变少了不提,主要是变精了,知道躲人。

后来到了旅顺,学会了狡诈,如何从大人处,或乞或偷获得食物。

如此这般,只不过金州活到现在的孤儿,谁又不是如此呢。

而葛世峰还要养活妹妹,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

众人听完后,各自的神情或敬佩,或不以为然,或感觉自己也能做到。

“如果只论斗狠,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徐聚费思考一番后,还是认为如此。

“只不过将军曾说过,这些人没有了父亲,将军就是他们的父亲,谁也不能欺负。

因此我才不愿意为难他们,那赵学颜刚来金州,出头打压一番也好,不然还以为我们怕他们。”

正说着的时候,府里的人找了过来,告诉李如靖,二爷找他呢,赶紧跟他回去。

众人兴致正酣,哪里舍得放李如靖走,李如靖笑着说道。

“二叔找我,那肯定是有紧要的事,我回头做东,定个得闲的日子,再把义父家里的酒带出来,让大家玩个痛快。”

“好。”

众人这才愿意放李如靖回去。

等李如靖回到了府里,刘承敏带着他去了偏室。

听到二叔说起赵家小子的事,李如靖松了口气,他一路紧赶慢赶,还以为什么大事呢。

好笑的看着二叔,“二叔,就这点小事也要喊我。”

刘承敏点点头。

“你长大了,是我叫不动你了?”

李如靖连忙笑道去跟刘承敏捶背,讨好的说道,“二叔想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他父亲的身份你也晓得,这其中的火候你自己掌握,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他弄老实了。”

“好勒,二叔放心吧。”

李如靖应道。

几十名红夷人,将军在金州城西划了一片地方安置他们。王丰肃在不远处又新建了一处院子,用来收留孤儿和传教。

出门两日传播教义回来,见到了皮青脸肿的葛世峰。

“又被打了。”

王丰肃看了一眼葛世峰的伤势,都是皮外伤,露出了笑容。

“没事,让他们出口气罢了。”

“呵呵。”

王丰肃只看着他笑,笑得葛世峰不自然起来,知道自己被师父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这可不像你,我看你是学乖了,知道利用形势了。”

葛世峰没有说话。

这些子弟到底是金州家卷们的孩子,自己打伤了他们不好,反而自己受伤,才能衬托出他们的不讲理。

等夫人再来,看到了他们的伤势,自然有夫人为他们出头。

“夫人很长时间不会来了。”

王丰肃笑着说道。

他们这种传教士。

噼荆斩棘到陌生的地方宣扬主的光辉,他自己走了多少的地方他都快记不清了。

遇到了多少的危险,受了多上的伤病也记不清了。

和别的传教士不同,他更看重的是精神。

只有具有坚韧的精神,才能把所学真正的发扬出来,不然学的东西再多,也不过是多年后抛之脑后的无用东西。

他收养的孤儿里,最看好的就是此子。

不是因为他从小学了儒学,加上自己这里所学,可以融贯中西,把学问发扬光大。

而是他所具有的品质。

坚韧不拔。

只有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才能成为主最坚定的战士。

葛世峰想了想,于是说道,“我带着师弟们,去帮助信徒家播种田地。”

“我还以为你会让你妹妹告诉夫人。”

葛世峰摇了摇头,他不会牵扯自己的妹妹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入朝

镇江堡是大周长城以内,和朝鲜交界处的重镇,除了卫堡之外,北方几十里处是长城,辽左的长城已经失去了作用。

已经不远了。

唐清安,赵缑用等人,精神抖擞的看着舆图。

船舱里随着波浪的起伏,桌椅都被牢牢的固定住,舆图四角也被绳索牵扯的笔直。

金州大军渡海出战一次,小战更是无数,上下都已适应了海上的情景。

一直不能适应晕船的兵将,则被调离了正营,成为了守军。

“根据谢先生在金州时,传回来的消息,镇江堡旁边的鸭绿江,南方二十里处适合大军登陆,还有半个时辰就能进入鸭绿江的入海口,要不要等朝鲜的消息?”

赵缑用指着舆图,问道唐清安。

唐清安摇了摇头。

他这回就没有指望朝鲜出兵,历史上现在的朝鲜国主,想要在大明和后金之间左右逢源,根本没有配合大明。

现在换成了大周,人的性子却不会变。之所以派了谢先生入朝鲜,不过是为了了解朝鲜的形势。

对照历史,朝鲜国主的侄子李倧,明年三月就会发动政变,成为新的朝鲜国主。

这是个可以利用的事件。

现任朝鲜国主,在世子时配合大周打退倭寇,如今当了几十年的朝鲜国主。

李倧想要造反上位,估计连他都不敢信自己真的能成功。

之所以孤注一郑,是因为他不造反也得死,谁让他的父亲是朝鲜老王的长子,后来又被朝鲜国主杀害。

所以李倧是必须要造反的,有没有条件都要这么做,至少临死前还能搏一搏。

如今自己来了,宗主国几万大军在一侧,谢先生和他周旋一方,他能开出多少筹码呢。

唐清安很期待。

粮食金银且不提,至少朝鲜一圈的海岛是要提供给大周军队使用的,济州岛也要借给他养马。

而自己并没有准备出力,因为如果自己插手朝鲜政变,传回国内对自己会很不利。

他不过是想先站到历史的这一边罢了,动嘴不动手。

“直接突袭吧,此地离沉阳千里之远,供给不力,不会有余力驻守太多的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