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511章

作者:肥鸟先行

以往吐蕃进攻大唐,基本上都是攻打河西为主,对于这一点大唐朝廷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河西和陇右,这些地区在大唐朝廷眼中本来就是可以放弃的地区。

久而久之,大唐上下似乎都认为吐蕃不会攻击陇右以外的地区。

如今战事紧急,甚至连陇上的兵马都抽调走了。

尚结赞年轻气盛,自然看不起这五千的金城军,他喊来身边一名精通汉语的飞鸟使,对着他说道:“你拿着天神赞普开战的诏令,通知金城的唐家太守,现在本大论许他们离开金城。”

“若是现在不走,等五日后本大论带兵去打金城的时候,他们都会成为献给天神赞普的祭品。”

这名飞鸟使拿着尚结赞的信,马不停蹄的从弥敢城出来,用了一日一夜来到了金城。

如今兰州名叫苏通,本来是上皇时期进士出身,因为当时朝廷没有空缺的职位,苏通投身于西北郡王哥舒翰麾下效力。

后来苏通积累功劳,担任了兰州太守,治金城军。

安禄山叛乱后,上皇急诏哥舒翰的部队入关中救驾,苏通本应该入关中的,但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在出征前病了,朝廷就让他带着五千金城军留在了兰州。

后来李亨灵武登基,本来也想要用一下苏通的,但是召见了苏通后发现他年老到口齿不清,所以干脆让他继续留在金城。

苏通也多次向朝廷上书乞骸骨,可是如今陇上是朝廷不重视的地区,也没有人愿意去金城做太守,朝廷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苏通也只能继续在金城待着。

接到了尚结赞的最后通牒,金城太守府内乱做一乱。

苏通确实年纪大了,如今太守府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他的儿子苏无畏在处理。

前几日兰州太守府接到了来自陇右的公文,越王提醒兰州太守苏通小心提防吐蕃人,还询问金城需不需要支援。

苏无畏一向自视甚高,攻打陇上等于直接和大唐开战,吐蕃人怎么可能从金城攻击。

苏无畏根本没有将信交给父亲,而是自作主张的拒绝了越王的援助。

在苏无畏看来,这这是越王危言耸听,想要将势力伸入陇上。

但是没想到还没过多久,吐蕃的战书真的送来了!

尚结赞号称大军二十万,虽然这个数字有虚报,但是也足以让苏无畏心惊胆战了。

整个金城人口不到八万,金城军不到五千,根本不可能挡住这二十万大军。

太守府上,苏通半眯着眼睛,看着自己儿子和部下的表演。

苏无畏已经完全慌了手脚,吐蕃的最后通牒送来,他第一反应就是跑。

此时他正在陈述敌我双方的差距巨大,力主金城军退出金城,保全实力等待朝廷支援。

不仅仅是苏无畏这么想,如今金城军的将领几乎也都是这么想的。

就在大家吵成一团的时候,苏通突然清了清嗓子说道:

“堂下有军职的站起来。”

兰州不设节度使,但是苏无畏这种没有科举身份在身的,想要当官也只能挂在金城军中。

兰州又是边州,几乎所有的文官也都兼任着武职。

这一方面是兰州是边州,军队的事务比较多,就算是纯文职要处理军队的事情,也最好有个军中身份才好办事。

另外在金城军中挂个名字,也能多拿一份俸禄。

苏通这么一问,几乎整个议事堂中的人都站起来了。

苏通淡淡的说道:

“唐律,武将有守土之责,金城为边州重镇,弃城而逃者斩,不赦。”

苏通看了看在场的众人都变了脸色,缓缓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为大唐官,岂能不战而降?”

“将那使者斩了,将丑蕃书信悬于城门之上,今日之内百姓若想出城的,现在就可以走,明日封闭城门,吾与金城共存亡!”

第六百五十章 不靠谱的援军

弥敢城中,尚结赞听说了自己的飞鸟使被斩杀,脑袋被吊在城门上的事情后,面色如常的说道:

“佛陀也不会拯救自己想死的人,等本大论打下金城,一定要让金城上下都给本大论的使者陪葬。”

尚结赞的话得到了所有手下的附和,和死去的东道大论尚绮心儿相比,尚结赞是个纯粹的吐蕃民族主义者。

在尚绮心儿构想的吐蕃帝国中,吐蕃人高高居住在塔尖之上,下方是为了吐蕃人管理奴隶的羌人、鲜卑人,再下面是作为奴隶的汉人。

这套体系中还有其他民族的位置,尚绮心儿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奴隶帝国。

但是在尚结赞眼睛里,凡是异族都是要死的。

无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还是羌人,都要被好好奴役一番然后死去。

尚结赞构想的帝国中,只有吐蕃人能够生活在土地上。

被苏通拒绝了之后,尚结赞立刻开始集结军队,连赞普的白林军也不等了,准备尽快攻打金城。

兰州太守苏通站在城墙上,他按照约定打开城门一日,放金城内的百姓出城。

此时金城门口排起了长队,恐惧的百姓正在拖家带口离开金城,苏通的儿子苏无畏忍不住的问道:

“父亲,为什么不将这些百姓留在城中,还可以多募集一些青壮?”

苏通瞥了自己儿子一眼说道:“若是说青壮,你明日就去城墙上效力吧。”

苏无畏一哆嗦,他当然不想要去守城墙。

苏通淡淡的说道:“你也知道恐惧,城中的百姓难道不知道吗?守城这件事不在于人数多寡,而在于城内守军的人心。人心齐,孤城犹可守,人心不齐,天下雄关也易破之。”

在城市另一边,是金城军设立的募兵点,此时同样也排起了长队。

苏通就看到一个青年将父母妻儿送出城,然后扭头就去了募兵点。

就在这个时候,苏通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难道是吐蕃人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不可能啊,从弥敢城到金城,再快也要一天时间,也是因为这点苏通才打开城门让百姓出城的。

一名守军跑到了苏通面前喊道:“太守!骑兵!”

“哪边来的?”

“北面!”

苏通急忙向北面城墙跑去,苏无畏一边追上父亲一边焦急的问道:

“父亲,吐蕃人来的也太快了!”

苏通脸色铁青,他快步来到了北面城墙上,果然看到一支骑兵向着金城来了。

苏无畏已经慌了手脚,他连忙问道:“父亲,要不要立刻关闭城门?”

苏通也有些犹豫,现在关闭城门,那么刚刚出城的百姓就死定了。

就在苏通犹豫的时候,一名士兵突然喊道:

“是唐军!是援军!”

苏通抬起头,这时候他才看清楚,这群骑兵都穿着火红色的大氅,这不是唐军的装扮吗?

援军吗?怎么来的这么快?

在吐蕃送来最后通牒之后,苏通就立刻派遣手下,向四周发出了求援信。

首先是向关中朝廷求援,兰州扼守了关中北面门户,位置非常重要,就算是兰州失守,也要给朝廷足够的时间在关中布置防御。

接着是向灵州的朔方军求援,最后苏通也向河西的越王李倓发出了救援信。

对于后两者,苏通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安禄山之乱抽空了朝廷在西北的精锐力量,河西能够自保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这支唐人骑兵怎么从北面来了?

如果是关中朝廷派来的援兵,不是应该从南面来吗?

这时候前方的骑兵已经快要奔驰到城下了,苏无畏看清楚了骑兵高高举起的旗帜,一个红底黑色的“越”字出现在众人眼中。

“是越王的骑兵!”

苏无畏激动的说道。

苏通皱着眉,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哥舒翰账下参知军务,这支骑兵估算起来也不到千人,这点援兵和吐蕃二十万大军比起来,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不过苏通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有援军总比没有好,越往能够在这么艰难的时候支援兰州,已经让他觉得心中暖洋洋的了。

苏通立刻派遣手下联络这支骑兵,不一会儿一名年轻的唐将登上了城墙。

“越王麾下天山军兵马使帖木儿,拜见苏太守。”

“帖木儿将军不必多礼,你们怎么来的这么快?”

这也是苏通想不通的地方,昨天才派出去的求援使者,就算是跑的再快也顶多跑到张掖,越王的援军难道比他的使者还要早出发?

帖木儿笑着说道:“殿下几日前就得到了吐蕃异动的消息,立刻派我等支援兰州,帖木儿只不过是跑的快点,所以就先到了。”

苏通已经通过关防和军令确认了帖木儿的身份,又看到城墙下骑兵的高头大马,看到这些骑兵令行禁止的样子,苏通也知道这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

越王能够将这样的精锐派往兰州,苏通更是充满了感激。

“苏通代城中百姓,多谢越王支援!”

苏通遥遥向陇右方向拱手,他接着问道:“刚刚帖木儿将军说后方还有援军?”

帖木儿点头说道:“在得知吐蕃异动之后,河西军已经集结完毕,合计步骑两万人,已经在支援兰州的路上了。”

苏无畏立刻激动起来:“两万人!”

但是苏通却有些失望,两万人确实不少了,但是在吐蕃二十万人面前还是不够看。

不过越王肯支援两万人,已经让苏通大为感动了。

他问道:“那河西的防务?”

“河西的防务苏太守不必担忧,我们还是先说说明日守城的事情吧。”

帖木儿微笑的说道。

河西?借吐蕃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打河西。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