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88章

作者:肥鸟先行

回鹘汗国建立之后,每一任可汗就是通过呼伦大会来控制草原上的部落。

若是前一年对可汗恭顺的部落,或者为回鹘建立功勋的部落,那就可以分到更好的牧场。

如果是对可汗命令阳奉阴违的部落,那就只能分到比较小的牧场,或者更偏远的牧场。

而分配好的牧场会被制作成信物交给各部落的族长,如果有部落侵入别人的草场上放牧,那就会遭到回鹘可汗的惩罚。

呼伦大会制度是回鹘王帐城形成的原因,在每年开春的时候,各部落的族长和勇士们都会齐聚到王帐城,举办呼伦大会来划定牧场。

有秩序总是要比没秩序好,虽然如今回鹘已经衰落了,但是呼伦大会依然保障了那些小部落能够在可怕的草原上有一片牧场生存下来,也限制了大部落吞并其他小部落,所以牟羽可汗就任可汗之后,依然成功召开了呼伦大会。

这一次新可汗年纪太小,上可敦李光亲又闭门不出,于是呼伦大会就交给了三大叶护来举行。

三大叶护自然是欣喜若狂,召开呼伦大会可是可汗至高无上的权利,竟然交给他们来行使。

于是这三大叶护尽力筹备,不仅从碑林城调集来了不少人手,还在可汗城附近围出了一片猎场,给今年呼伦大会增加了一个狩猎的环节。

同时又拿出钱财,购买了不少大唐特色产品,在猎场上支起了很多大帐篷,杀牛杀羊来款待那些从苦寒之地赶来参加大会的部落族长们。

呼伦大会刚刚开始的时候,自然是宾主尽欢,在表达了对牟羽可汗的哀悼之后,牧场上就开始载歌载舞起来。

可是欢乐的气氛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这场呼伦大会就变得火药味十足。

原因也是很简单,三大叶护获得了权利,而仆固、浑、拔也古本来就是草原上除却可汗部族最大的部落,他们身为叶护,也是三大族的族长,自然也要为了自己的部落谋取最好的土地。

三大部落和他们姻亲的部族都得到了最好的牧场,而草原上的牧场就这么多,有人分的多了,自然有人就分的少了。

矛盾就这样产生了,三大族分到的草场多了,引起了其余部落的不满,呼伦大会从一开始的和和睦睦,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对于这个结果,陆安雅早就已经有了预料,这一次劝说李光亲暂时将权力交给三大叶护,其实就是陆安雅的主意。

“呼伦大会根本不是一个好差事,这种得罪整个草原的事情,还是交给三大叶护去做吧。”

陆安雅当时就是这么劝说李光亲暂时放弃上可敦监国的权利的。

李光亲很干脆的听从了陆安雅的建议,李光亲成为上可敦之后,立刻开始积极的掌握罗葛可汗部落的权力。

回鹘王族的部落叫做罗葛部,这也是草原上第一大的部落,回鹘亲卫都是出自于这个部落,是回鹘可汗最精锐部落的来源。

不过上一次英武可汗败于金山之战后,罗葛部的损伤惨重,牟羽可汗继位之后修养生息,这才让罗葛部恢复了元气。

李光亲在玩家的帮助下,迅速清除掉了罗葛部内部反对她的势力,然后拉拢了一部分俺达协理发这样的老臣,又提拔了几个自己笼络的年轻人,还亲自慰问了罗葛部的贫困牧民,将罗葛部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

但是属于可汗的那一份权利,李光亲果断的让了出去,交给三大叶护和可汗王帐的大臣们处理。

李光亲的举动,自然让回鹘的那些大贵族更加的开心,他们明确表示支持了李光亲应该掌控罗葛部,又让李光亲在罗葛部内的地位不可动摇。

陆安雅笑着说道:“今年的呼伦大会,无论是谁主持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更不要说是三大叶护私心太重。”

李光亲合上书说道:“只是没想到三大叶护竟然短视到了如此地步。”

陆安雅说道:“三个和尚没水喝,若是英武可汗主持这场呼伦大会,定然会削弱其他大部,给中小部落生存空间。”

“若是牟羽可汗主持这场大会,就算是动不了那些大部落,也会对中等部落开刀,给小部落满意的牧场。”

“如今三大叶护共同主持,三大部落都想要给自己更多,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这样了。”

李光亲点点头,陆安雅对于人性的掌控非常准确,她自从追随了李光亲之后所献的计策都非常有用,深得李光亲的信任。

对于陆安雅来说,李光亲也是一个相当值得追随的“NPC”。

她有着武将之女的勇敢,在得知牟羽可汗死后,陆安雅劝说李光亲立刻冲进可汗城,夺取回鹘大权,李光亲毫不犹豫的就照着做了,并且用自己的魅力震慑住了回鹘王帐上下。

陆安雅向李光亲献的第二策,就是让出属于可汗的权利,让李光亲只抓王族罗葛部的权利。

陆安雅的理由也是很简单直接,一下子就说服了李光亲。

“草原之上,强者称王,所谓回鹘王帐的秩序,其实也不过建立了几十年而已。”

“与其守着回鹘可汗这虚无的权利,控制罗葛部才是在草原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以可敦和年幼可汗的实力,无法维系可汗的权威,还不如暂时将权力让出去。”

“如今草原上的状况,可汗的权利是看起来像是美味佳肴的毒药,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所有部落的仇视,还不如将这个权利交给三大叶护。”

和上一次一样,李光亲也果断的听从了陆安雅的献策,她带着年幼的可汗在王帐中读书,将可汗的权利交给了三大叶护。

呼伦大会上出了争执,甚至又几个边境的小部落直接离开了大会,说完了这件事后,陆安雅又眯起眼睛说道:“郡主,叶护王子死了。”

李光亲的脸上微微起了波澜,她问到:“是怎么死的?”

“叶护王子进了灵州,被越王殿下的军队围杀了。”

“皇兄嘛……”

陆安雅笑着说道:“郡主,叶护王子已经死了,那些支持叶护的家伙,我们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李光亲点点头,冷冷的说道:“动手吧。”

在整和罗葛部的时候,李光亲就遇到了不少还在支持叶护王子的顽固派,这些叶护王子的旧部偷偷和叶护王子联系,妄图在叶护王子返回草原之后发动阴谋。

这一切自然都被陆安雅看在眼睛里,而这一次崔涛围剿叶护王子,也从他的随身物品中搜到了他联络的罗葛部贵族名单。

这一次呼伦大会就是好时机,在三大叶护忙着和其他部落扯皮的时候,一下子将罗葛部中的钉子全部拔掉。

就在三大叶护还在呼伦大会上和各部落族长扯皮的时候,罗葛部中,潜入草原的内卫玩家们拿着名单,将勾结叶护王子,以及私通其他部落的贵族全部处决。

等到李光亲牢牢控制了罗葛部后,果然呼伦大会开不下去了。

第六百二十章 大炮和经书

呼伦大会上,三大叶护划分草场的方案被中小部落强烈抵制,不少小部落大喊着要请上可敦前来主持公道。

三大叶护也相当的愤怒,这个方案是他们三部拉扯很久才商量好的方案,这些家伙竟然不识抬举抵制自己的方案,如果真的要掀桌子,三大部落可不怕这些小部落,大不了呼伦大会不开了,以后就用刀剑来划分草场的归属。

就在草原之上争吵不休的时候,李光亲依然没有任何露面的意思,任由他们争吵喜下去。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陇右的使者来到了王帐城。

这一次李光亲终于带着小可汗出面了,在呼伦大会上,陇右来的使者带来了越王李倓的邀请,邀请回鹘可汗和部落族长们在北庭会猎。

这个邀请让三大叶护一颤,他们也曾经见识过陇右的军队,对于越王是充满恐惧的。

不过使者也说了,这一次越王不仅仅会猎回鹘,还有回鹘人的大敌葛逻禄人,黠嘎斯人,以及刚刚内附越王的突骑施人。

除此之外,越王还会邀请漠东各部的族长们。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商议草原未来命运的大会。

那这样的话,回鹘就必须要参与这场会猎了。

等到唐使离开之后,李光亲立刻表示自己要带着小可汗前往庭州参加会猎。

三大叶护硬着头皮也表示自己会去参加会猎。

这时候李光亲站出来建议道:

“此去庭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草场就先按照去年的方案划分,等我们从庭州返回草原再继续开呼伦大会,各位族长以为如何?”

利益受损的中小部落族长们纷纷欢呼起来,三大叶护脸色有些难看,但是一想到在李光亲背后撑腰的越王,三大叶护也只能暂时接受这个方案。

紧接着,上可敦李光亲带领回鹘可汗,以及王帐前诸位大臣和诸部落族长,启程前往庭州。

葛逻禄的王帐金山,金山王谋落伊勒也从使者手里接到了邀请,他立刻带领葛逻禄部的大臣和部落族长们,前往庭州参加会猎。

漠东草原之上,见识了唐军强大战斗力的漠东各部族长们,接到了邀请之后也纷纷启程,忙不迭的前往庭州参加会猎。

李倓的车驾从沙州城出发,一路北上前往庭州。

如今各大州城之间都铺上了宽阔的马路,马路两边甚至种上了行道树,李倓坐在马车中,看着陇右田地里的春芽,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和李倓同乘坐一车的李泌,看着陇右安定的景象也万分的感慨,曾经何时中原也有过这样的景象,可是如今本该是最富庶的中原狼烟四起饿殍遍地,曾经是远塞的陇右却是如此繁华的景象。

除了越王车驾之外,沙州还有大量的车辆在这条马路上穿梭着。

李泌看到报告,如今陇右发展最好的两个城市,分别是高昌和张掖。

高昌城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这里是陇右东道和陇右西道之间最大的城市,也是连接西域的明珠。

大量的胡商带着西域来的特产在高昌集合,然后再高昌购买大量的大唐物资返回西域。

高昌是大唐对西域出口的通商口岸,如今从罗马到大食,都处于帝国安定的时期,对于大唐的商品需求暴增。

越王在高昌城设立铸币局,在高昌城铸造新的银币,同时又规定了陇右银币对各国银币的兑换价格,官方承认银币价值后,更是让商业更加繁荣。

如果高昌是对西域贸易的窗口,那么张掖就是对大唐中原地区最大的贸易城市。

虽然中原战乱,但是灵州、兰州等大唐西北疆的州府依然拥有购买力。

张掖如今还是陇右的农业和畜牧业中心,加上河西铁路线路的贯通,更是让张掖地区更为繁荣。

而从张掖发展出来的新畜牧业,也在改变整个陇右的生活。

以前农村散养的鸡,变成了密集型的养鸡场。

随着大蒜素等一系列抗菌药物的出现,让密集养鸡的风险降低,而一座规模稍大的养鸡场,每天产出的鸡蛋都相当的可观。

这些鸡蛋被送到了附近的城市中,也让鸡蛋这个曾经在百姓餐桌上比较珍贵的东西,变成了日常用品。

根据内卫玩家的统计,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每周也能吃上两三次鸡蛋,如果是双职工的家庭,那每天都可以吃上鸡蛋。

看着陇右的变化,李泌更加坚定了自己追随李倓的决心。

不知不觉中,两人就谈论到了草原的话题。

李泌对于草原也是有一些看法的,他向李倓建议道:“殿下何不在草原上推行大唐制度,以此化解草原人野蛮的本性?”

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大唐读书人都对大唐制度有强烈的自豪感。

如今大唐周围的藩国都在学习大唐,新罗、扶桑、渤海、南诏,甚至大唐的强敌吐蕃,也都在学习唐家的典章制度。

所以李泌很自然的说了这个建议。

但是李倓摇了摇头说道:“唐家制度在草原上行不通的。”

李泌疑惑的问道:“敢问殿下何出此言?”

李倓笑了笑说道:“大唐的这一套制度,儒家的伦理规范,其实订立的就是一种关系,从上而下尊卑有序的关系。”

虽然李倓说的有些拗口,但是李泌点点头,儒家说君臣父子,确实是以伦理关系为纲要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制度。

其实不只是儒家,几乎所有的中原学术都是在强调“关系”,只不过各家对于尊卑的解读有差异罢了。

李倓说道:“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对于回鹘可汗来说,除了自己的部落,其他部落都是松散的关系。”

“部落之中,为了能够给牛羊群足够的空间放牧,牧民之间也会分好自己的草场,也只有少数时候才会聚集在一起。”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