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78章

作者:肥鸟先行

齐王手上的开元通宝也不够多,不过他也找到了后宫的张皇后,又让人联系上了李辅国。

那位在宫内织布,贴补皇宫的张皇后,竟然也拿出了一百万钱给齐王铸币。

而李辅国更是出手大方,在潼关的李辅国接到书信之后,直接命令自己的干儿子从私宅中拿出了五百万钱,全部交给齐王改铸新钱。

齐王又联络了长安几家勋贵,这些勋贵也拿出了自己的钱,交给齐王来铸造新钱。

除了太子和齐王这两家之外,在长安的商人玩家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不过按照游戏内的规矩,私铸钱币在大唐是违法行为,那可是要被京兆府绳之以法的。

违反大唐律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做,但是如果被官服追究,那也是要被处罚的。

说不定这边私铸假钱,那边万年县丞王成伟就带着官吏玩家来抓人了。

很显然大部分玩家也找不到权贵投靠,不可以明目张胆的私铸假钱。

不过长安的玩家商议了一番,看到了新的商机。

在陇右商馆中,商人玩家们齐聚一堂,一名玩家站起来说道:“如今长安钱荒,不少权贵和豪商都在收购开元通宝,钱的价值越来越高,如果现在将钱运送到长安,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众多玩家纷纷看向了王府银行在长安的代表张乐言。

张乐言咳嗽了一声说道:“江行长在一个月前就看到了长安钱荒的问题,陇右的铜钱已经在路上了。”

玩家们纷纷欢呼起来,如今钱贵物贱,正是大量买进的好时候。

无论是粮食、房产还是其他贵重品,这时候买进都是赚的。

另外一名懂得经济学的玩家站起来:“乾元重宝发行之后,朝廷肯定会用强制力维持乾元重宝的兑换比,但是从长期看乾元重宝的价值是立不住的!”

新币成色不足,凡是看过民国历史的都明白,这种强制兑换比例流通的钱就是笑话,你大唐朝廷再能印钱,能比得过发行金圆券的校长?最后那些钱还不都是废纸。

乾元重宝虽然有价值,但是最后跌落到三比一也是正常的价值回归,更不要说朝廷强制百姓使用乾元重宝导致的朝廷公信力下降,说不定还会将乾元重宝的价值进一步拉低。

玩家们看着私铸钱币的权贵和豪商大流口水,但是现在又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吃这个收益。

只看到站着的玩家说道:“虽然我们不能私铸赚钱,可是这场新币发行的汇率市场波动,可是有很大套利空间的!咱们可是玩金融的!不比造假币有技术含量!”

第六百零六章 套利空间

张乐言也看向了这个玩家,这个站起来的玩家叫做孙浪,是一名自诩为金融专家的商人玩家。

孙浪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财经类知识UP主,他也是在网上看到了大唐风云的宣传视频后,这才想办法搞到账户进入游戏的。

孙浪进入大唐风云后,只做了一款《大唐经济》的节目,在网上也获得了不少播放量。

而孙浪进入游戏之后,做了一些倒卖生意之后,就喊着要在大唐搞金融业,然后从陇右赶来了长安。

孙浪决心在长安做出一番事业,他入职了王府银行长安分行,立志在金融行业做出一番来。

只可惜孙浪一肚子的财经知识,但是在大唐这个连币制都不完善的地方,实在是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好不容易憋到今天,孙浪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他站起来说道:

“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锚定币值的最好商品在大唐是什么?就是粮食!”

张乐言也点点头,在这个时代,衡量购买力的标准就是钱能够换到多少的粮食。

在最繁盛开元盛世时期,长安的米价是非常低的。那时候每旦米的价格甚至不到二百钱,长安百姓很容易就能填饱肚子。

但是随着安禄山之乱开始,长安的米价就开始了剧烈的波动,如今米价已经涨到了五百钱才能买一旦米,不少长安百姓已经吃不起粮食了。

孙浪看着众人说道:“改铸新钱虽然是赚钱的,但是火耗费时费力,还是违法行为,可能被绳之以法。”

“咱们搞金融的能赚这个脏钱累钱吗?那肯定是不能的啊!”

孙浪充满了对金融行业的自豪感,他扫视了一圈,终于讲到了自己的办法。

“我们金融行业要怎么赚钱?那要找到套利的空间!只要有套利空间,就能小钱变大钱!”

众人茫然的看着孙浪,长安的商人玩家中搞金融的不多,大部分金融科班的玩家都在陇右忙着建立新经济体系,大家都听不懂孙浪这个“套利”的意思。

孙浪拿起一杯水,吨吨吨喝了一口说道:

“套利,就是一种盈利的模型,其实乾元重宝和校长发行金圆券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只要照着抄作业就行了。”

众多玩家还是一脸茫然,张乐言倒是有些悟了。

孙浪也不卖关子了,他直接说道:“朝廷发行乾元重宝,一开始肯定是强制百姓使用的,当年校长发行金圆券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众人点头,从穆荣传出来的第五琦的奏章中,也是这么向朝廷建议的,这也是仿效高祖皇帝当年发行开元通宝时候的做法。

“可是乾元重宝的货币价值不足,现在又有这么多私铸假钱准备捞一笔,这种强制性的使用乾元重宝,一定会发生和当年金圆券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市场为了恢复正常的币值,一定会发生货币贬值!”

看到大家还是很茫然,孙浪说道:“其实货币最重要的就是流通和交换了,如果长安所有人都觉得乾元重宝都不值钱,那么粮食商人又不能拒收乾元重宝,那会发生什么?”

“涨价!”一个做粮食贸易的玩家喊道。

孙浪打了一个响指说道:“就是涨价,粮食价格涨了,其他物价也一定会涨,所以朝廷强制的推行乾元重宝,最后一定会导致物价上涨。”

这时候有玩家举手说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应该囤积粮食,等到这一轮物价上涨后再卖?”

孙浪笑了笑说道:“这当然是赚钱的办法,但是我们搞金融的,讲究的是套利,我们要赚的可不是一笔的买卖。”

“这个物价上涨,并不是全大唐同步发生的,而是具有传导性的。”

“就参考当年校长发行金圆券,当时的南京和上海物价最敏感,在发行不久就出现了通胀,但是距离这些大城市较远的地方,金圆券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币值稳定,特别是当年刚刚从日本人手上收回的东北地区,金圆券币值稳定了很长时间。”

大家疑惑的看着孙浪,虽然校长搞崩金圆券的事情都写在课本上,可是金圆券到底怎么崩的,书上可没有深入分析。

孙浪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朝廷的权威性,在权贵林立的首都和大城市,因为距离近的关系,朝廷很容易祛魅。”

“但是比较偏远的地区,朝廷的权威还在,一些穷苦地区的百姓往往对朝廷更加的臣服,更容易迷信朝廷的宣传。”

众人纷纷点头,这种事情在现在也是屡见不鲜的。

越是民智开化的地区,对于朝廷就越是不信任,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往往更加忠诚。

“当年校长手下的将领是怎么做的?在发行了金圆券之后,坐着飞机轮船到南京上海以外的地方够买物资,然后再用运送军用物资的火车将物资拉到南京和上海去卖,换到钱再去偏远的地方收物资,不少将领靠着这样倒卖发了大财,以至于当时校长手下的军用飞机,都用来倒卖物资。”

这么一说,众人立刻明白了,孙浪说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利用长安和其他地区货币贬值速度不同,利用币值的差异搞倒卖。

在场的商人玩家们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有搞头啊!

长安货币贬值,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了,而本来长安的米价就是大唐最高的,就算是单纯的向长安贩卖粮食,也是赚钱的买卖。

而孙浪这个套利的模型看起来没有问题,还有当年校长亲自示范,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也不违反大唐律法,属于站着将钱赚了!

玩家们纷纷摩拳擦掌起来,对于商人玩家来说,混乱往往是赚钱的好机会!

就在长安的商人玩家们摩拳擦掌,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陇右王府银行铸造的第一批银币也流入了市场。

和大唐朝廷的蛮干不同,李倓和江伦对于调整货币政策非常的谨慎。

王府银行只是铸造了一万枚银币,这些钱都是银行通过玩家从外国商人手上收来的银币,在铸币厂重铸而成的。

而这一批的银币,将在陇右各个城市,以官府的项目结算的方式,流入到市场之中。

从新年之后,陇右各大报纸就开始吹风,从二月开始所有官府的俸禄发放,承包官府工程的结算,全部都会用新银币来进行。

一枚银币的价值是一百钱,王府银行同时也开展银币和铜币的兑换业务,王府银行将府库中的铜币调集到各个分行,保证百姓拿着银币去银行,一定能兑换到相应的铜币。

同时各层级的治安官吏,也开始严厉打击私铸钱币的行为,陇右也颁布新的王府令,私铸钱币者处以斩刑,罪无可赦!

江伦也有些紧张,一万银币其实并不多,但这是为了缓解陇右钱荒的解决办法。

如果能够稳定下来,王府银行还会发行更多的银币,还会发行面值更大的金币。

货币的价值在于信心,李倓需要的是建立百姓使用银币和金币的信心,而这也是整个陇右地区百姓对越王的信心。

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人欣慰,第一批银币很快流入市场,除了一开始的时候有百姓进入银行将银币兑换为铜币,大部分银币都成功的在陇右流通起来。

江伦在长舒了一口气之后,又陷入了另外一种窘境中。

都督府手上没有足够的银来铸造银币了。

其实中国一直缺银,明王朝在占领了云南了之后,才解决了银矿开采的问题。

可是如今云南在南诏的治下,虽然成都的玩家刚刚收复了会川州,但是会川州是南诏占领的大唐地盘,而且会川州并不是山地,所以才能取得胜利。

想要打到云南,恐怕靠西川那点新军是不够的。

另外草原上也有银矿,但是内蒙的银矿开采困难,成本也比较大。

难道真的要去扶桑?

江伦暂时将这个念头抛去,既然银矿不足,那就直接发行金币吧!

葛逻禄的金山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开采,陇右已经有了不少黄金储备,江伦下令铸造厂加紧开工,赶紧将第一批金币铸造出来。

但是江伦却对于金币的流通性有些疑虑,大唐和大汉一样重视厚葬,豪富之家都喜欢用金器陪葬,要是发行的金币不能流通起来,那可就失去了货币流通性价值了。

不过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和江伦有同样想法的,是长安万年县丞王成伟。

从上任之后一直都非常低调的王成伟,突然给在京同科进士们发了拜帖,邀请他们举行同科聚会。

第六百零七章 新科进士的聚会

同科进士们的聚会,这在大唐是非常常见的。

大唐自从科举考试以来,同榜进士就是很强的政治联系,同榜进士之间互相提携,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一种紧密的关系就是考官和考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唐代尤其注重师生之谊,主持科举的主考官被称之为座师,座师和考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很强的政治关联,其紧密程度不亚于汉代的举主和被举荐人之间的关系。

弥漫在整个中晚唐的牛李党争,之所以牛李二人能够形成这么大的朋党,也和他们多次出任主考官,成了不少官员的座师有关。

同科进士之间的聚会,又分成大聚会和小聚会,岁末地方官员会进京述职,任满的官员还要向吏部汇报工作,等待新的工作安排。

所以同科进士们往往会在岁末举办大宴会,和来京的同年一起欢聚,这时候往往还会邀请座师光临,这算是同科进士之间每年固定的聚会。

这种同科进士之间互相联络感情的好方式,而进京述职的外任官员,也可以通过聚会打探到长安最新的消息,和同年联络感情。

王成伟他们是第一年科举,所以还没有举行大聚,今天的聚会只针对在长安为官的同年,算是小型的聚会。

就算是小聚会,那也是有区别的,在京同僚家中各有红白喜事,这些酒宴就是同年聚会的机会。

不过大家都是刚入官场的新人,公务繁忙也不可能每场应酬都参加。

可是今天不同,因为今天是状元公王成伟召集的聚会,这是王成伟年后第一次举行聚会,在长安所有同科的进士都应邀出席了。

这次聚会的地点是陇右会馆边上的甘泉楼,这座酒楼是年后新开的酒楼,但是开张之后迅速名扬长安城,主打的就是一个陇右特色菜。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