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66章

作者:肥鸟先行

【渗透平卢:每月200点】

【羁縻吐谷浑:每月300点】

【突施骑内附:每月200点】

【羁縻漠东草原:每月200点】

【建造通辽城:每月100点】

【控制榆关:每月200点】

【渗透西川:每月400点】

【渗透扬州:每月200点】

【控制青州:每月300点】

【合计增加气运点5600点,一月份结余气运点1230点,宿主目前拥有气运点6830点。】

随着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多,虽然没有打仗,但是二月份依然获得了不少的气运点。

李倓满意的看着结算报告,看来西川和扬州的玩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当系统出现渗透某个地区的时候,就代表玩家已经在这些地区插入了钉子。

不过更让李倓惊讶的是,张端阳竟然靠着一己之力控制了青州地区。

要知道胡瑜可是在蜀中编练了五千新军的啊,可是依然只是渗透西川。

而张端阳可是靠着自己一个人控制住了整个青州地区。

李倓满意的给玩家们发去奖励,然后对着系统说道:

“系统,召唤两千名新玩家。”

【如您所愿,目前有16712名玩家正在游戏中。】

随着玩家的增加,每个月需要固定支出的气运点也在增加,李倓不得不留下更多的气运点来应对玩家的升级和复活。

再将目光看向整个大唐,二月份又是一个不好的月份。

郭子仪在洛阳前击败了安庆绪第三次进攻,这一次安庆绪手下大将崔佑乾战败,带领残部再次逃向了相州,但是郭子仪不敢追击,只是将战线再次推进到了华阴。

郭子仪之所以不敢追击,是因为大唐的漕运又堵上了。

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的时候主持动工的,可是运河这个东西,不是说开凿就能用上千秋万世的,而是需要不断的维护的。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主要分成了三段地区。

从长安到洛阳的前段,从洛阳到淮安的中段,以及从淮安以西的下段。

其中大运河的下段是最通畅的,江淮地区本来就是水网密集的,隋炀帝只是将几个河道开凿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整个大运河工程的末梢神经,从江淮集合的货物集中到了淮安,然后再通过通济渠运送到洛阳附近。

通济渠就是大运河的中段了,也是整个大运河最重要的部分。

不过通济渠也不是隋炀帝最开始挖掘的,整个通济渠其实也是在古运河的基础上拓宽后联通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凿了鸿沟。汉魏时期又开凿了阳渠、疏浚整修了汴渠。

到了隋炀帝时期,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隋朝通济渠是将汴渠、阳渠疏浚而成的。

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绕道今洛阳城南及城东,经偃师县和巩县之洛口而入于黄河,此段河道是旧有的阳渠道。

这条运河可以说是从秦汉时期以来就被规划,隋炀帝只是疏通了整个运河的最后一步。

不过汴水的漕运,也是大运河上最需要定期清理的部分。

因为黄河水浊,在汴河部分的河道经常会淤塞,而之前安禄山控制洛阳,就曾经占领了汴州,还发兵围困了睢阳,差点断绝了汴河漕运。

如今朝廷刚刚收复了洛阳,汴河今年已经淤塞了,朝廷还没能来得及疏通汴河,安庆绪又带领大军打了过来。

如今安庆绪占领了河南道的北部,占领了淄州地区,而淄州正好在汴水漕运的北方,安庆绪自然也知道汴河漕运对于大唐王朝的重要作用,于是淄州的伪燕军队不断的袭扰汴水,破坏各种水利措施,试图断绝朝廷的汴水漕运。

在安史之乱期间长期超负荷使用,再加上伪燕的骚扰破坏,如今汴河漕运更加的淤塞,原本能够并排通行十艘纲船的宽阔水道,如今两艘纲船并排通行都不行了。

可是伪燕大军在河南道闹着,朝廷也没有能力去疏通汴河漕运,反而更加需要汴河漕运向洛阳运送粮食,这要竭泽而渔的行为让汴河的淤塞更加的严重。

汴河漕运是大唐朝廷的生命线,囤驻在洛阳的大军,完全靠着东南八道筹集的粮食来供养,如果真的汴水断绝了,那朝廷在洛阳也不用打仗了,直接就可以投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淄州相邻的青州显得格外的重要,朝廷立刻下旨在青州的南霁云和张端阳,立刻发兵淄州,夺回对汴水的控制权。

南霁云接到了命令也是哭笑不得,自己在青州不过一万多的兵马,可是淄州确是伪燕如今最重要的地区,足足有五万多的伪燕军队,竟然要让自己带着一万多人去攻打淄州,足以见得朝廷是多么着急了。

可是现在郭子仪的军队还在和安庆绪在华阴附近一线拉锯着,如今整个山东地区唯一能够动用的就是淄州的军队了,朝廷三番五次下令,南霁云也接到了张巡的手令,这下子也没办法继续在青州装死了。

南霁云找来了张端阳商量,苦着脸说道:

“朝廷的言辞是越来越激烈,再不发兵恐怕是不行了啊。”

张端阳也不情愿的点头,按照他的计划是在青州修建船坞,然后找机会再隔海登陆范阳,进攻史思明的老巢,在史思明出兵之后断了他的后路。

可是还没等到史思明出兵,大唐的主动脉就要被割破了,朝廷让青州的出兵淄州,也实在是在山东这一带没有兵可以用了。

南霁云虽然忠于大唐,但是他是个通晓军事的,淄州相州都是安庆绪的老巢,是他和大唐争斗的根本,所以安庆绪在淄州囤驻了重兵,自己这点人手是根本打不过的。

张端阳说道:“出兵淄州可是,但是朝廷要许我们募兵。不募新兵,是肯定打不过淄州的安贼的。”

南霁云说道:“朝廷已经在旨意里说了,允许我们在青州自募新兵。”

张端阳摇头说道:“青州被安贼肆虐过一次,又被青州贼肆虐过了一次,哪里还有什么兵可以募的,我说募兵,是要在彭城募兵!”

彭城,南霁云想到了当年睢阳被围的时候,自己曾经去彭城求援的时候,心情更是一阵的恍惚。

张端阳说道:“如今河南道的难民,基本上都聚集在彭城附近,如果朝廷肯我们在彭城募兵,不仅仅可以解决青州兵太少的问题,也能缓解江淮接收难民的压力。”

南霁云立刻说道:“那我这就向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允许我们在彭城募兵!”

在安史之乱前,整个大唐王朝最繁华的地区其实不是长安京畿,也不是江南道,而是河南道。

河南道是如今山东省,河南省大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

辖有一府、二十九州,共一百二十六县。在开元年间的人口统计中,河南道拥有人口十二万户,这些可都是朝廷统计的常户,不包含当时开元年间就已经大量出现的隐户,当时的河南道可以说是天下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但是在安禄山叛乱以来,河南道也是安禄山盘剥最厉害的地区,等到张端阳打下青州的时候,真的是十户九空,人口减少的厉害。

这其中除了从贼战死的士兵之外,还有大量河南道的难民南下江淮躲避战乱。

可以说是如今江淮地区的大发展,和河南道人口大量南迁是分不开的。

那些有钱有权的人,自然可以在江南购置土地,如今苏州城内的河南士大夫已经占据了整个苏州城读书人的三分之一。

但是普通百姓就没这么幸运了,对于江淮地区的百姓来说,这些南下逃难的家伙就是来抢饭碗的,这些人往往只需要糊口的口粮就愿意干活,大大挤压了本地贫民的生存空间。

于是大量的河南道的难民都被堵在了彭城(徐州),张端阳这才提出了要在彭城募兵的想法。

这个请求朝廷自然没有什么不允许的,在紧急上书之后,朝廷立刻同意在青州的南霁云南下彭城募兵,募集新兵之后立刻要北上攻打淄州,夺回对汴水的控制权。

而安庆绪这边在强攻洛阳不下的情况下,也开始加强对汴水漕运的骚扰,围绕着淄州这个战略地区,大唐和伪燕都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战。

第五百八十九章 彭城的困局

张端阳辞别南霁云,离开了正在建造的莱州港,穿过了纷乱的沂州,终于南下来到了彭城外。

彭城(徐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六省通衢之地,位置十分的关键。

所以才有后世所说的,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彭州是江淮门户,从这里南下就是无险可守的淮河区域,偏居南方的政权,都必须要在彭城驻守大军,才能够守住淮河流域。

而守江必须要守淮,光靠长江天险是不足以守住江南地区的,由此可见彭城的重要性。

睢阳之战后,原本屯兵在彭城的汴州军返回了汴州,彭城就纳入到江淮节度使的麾下,如今是高适管理的地区。

不过江淮节度使的治所在扬州,其实距离彭城还是很远的,如今彭城就诡异的处于一种类似于自治的状态。

说是自治,是因为朝廷委任的彭城令和彭城丞都已经在多次战乱中死了,但是朝廷也没有补充新的彭城令,导致如今彭城没有事实上的朝廷官员。

如今治理彭城的,是当年许叔冀留在彭城的一小股的军队。

这支军队没有随着汴州军返回汴州,而是留在了彭城。

而因为河南道的灾民南下,导致了彭城的治安恶化,这支汴州军又站出来维持了治安,于是彭城上下就拥戴这支军队,管理了整个彭城。

这支汴州军的军头名叫孙景,而留在彭城的汴州军也只有一千多人,这些人只能守卫彭城的安全,无法清剿彭城以北群山中的大量流民。

这样的一个烂摊子,远在扬州的江淮节度使高适根本无力处理,他现在连扬州都没能完全控制呢,更不要说淮上和彭城地区了。

彭城就这样诡异的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朝廷不向彭城抽取赋税,也不向彭城委任官员,但是要求彭城的安定,保证彭城是效忠于大唐朝廷的就行。

等到张端阳带着青州军来到彭城的时候,本来张端阳还担心孙景不肯交出彭城的治权,却没想到孙景竟然热情的打开彭城城门,热烈欢迎了张端阳的青州军。

等到入了彭城,张端阳才知道彭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孙景跪在地上说道:“将军再不来,我们也已经准备返回汴州老家了。”

孙景三十多岁的样子,他在汴州军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旅帅,后来许叔冀辞官,汴州军也没有了统帅,汴州光复之后朝廷让汴州军返回了汴州,但是孙景和一部分汴州军不愿意离开,就留在了彭城。

孙景在军中素来有些威望,被留下来的汴州军推举为统领,成了彭城的统治者。

不过在彭城一段时间后,孙景也是坐如针毡,现在张端阳南下,孙景恨不得立刻将彭城这个烂摊子交出去,立刻带领兄弟们返回汴州老家。

原本张端阳还以为要和孙景有冲突,后来却发现孙景竟然在彭城的名声相当不错。

孙景叹息一声说道:“我是个粗人,根本不会治理地方,本来以为留在彭城可以求得富贵,却没想到是个大坑。”

孙景说话直白,有着军头特有的草莽之气,不过张端阳倒是不反感他这样直率的性格。

身处于这个乱世之中,自然是龙蛇并起,孙景这样的野心也是正常的。

孙景说道:“可是彭城实在是太穷了,我们这一千汴州军都要样活不下去了。”

张端阳疑惑的说道:“彭城历来也是富庶之地,怎么会穷成这个样子?”

彭城(徐州)这个地方,就是当年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从秦汉开始就是天下有名的富庶地区,也是出人才的地方。

可是这样的彭城怎么会被孙景说的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呢?

孙景打开了话匣子说道:“将军您是不知道啊,如今这河南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彭城北面的山里都是这些穷疯了的流民,彭城北部山里的树皮都被这些流民啃光了。”

张端阳也没想到河南道的难民南下竟然惨绝人寰到了这个地步,他问道:“你们没有向江淮节度使求援吗?”

孙景暗暗骂了一句说道:“求援?将军是从青州过来的,沿途是个什么样子,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张端阳沉默了,从青州南下的时候,沿途经过了沂州,如今沂州的情况也和彭城的情况差不多,整个沂州到处都是灾民,地方官府几乎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整个州都是匪盗四起,根本没有安稳的地方。

张端阳这才对史书中中短短几句话的描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史书中一句“岁大饥,流民遍地”,往往意味着无数百姓失去了自己的居所,踏上了十死无生的逃荒之路。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