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62章

作者:肥鸟先行

大理寺是三法司之一,是大唐最高的刑事单位,单涛原本这个巡街使只是不入流的吏员职位,这一次竟然被竟然因为崔光远的举荐而获得官职,成为七品的大理寺司直。

大理寺司直是大理寺内拥有审案权力的详断官之一,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可以处理大理寺大小的案件,还会被派往地方上处理疑难悬案,是大理寺内权力核心的职位。

在单涛进入大理寺之后,他很快向上峰提出了一份名单,将自己曾经的“手下”也调入大理寺为吏。

大理寺司直本来就是独立办案的详断官,他要求自己建班子的请求自然得到了上级的同意,于是又有一批玩家进入了大理寺为吏。

玩家们调侃,当你发现一个衙门有一个玩家的时候,那这个衙门就有很多玩家了。

目前玩家的级别不高,而且基本上都是小官小吏,但是通过对各部衙门的渗透,已经让都督府留后院的情报网更加灵通。

如今商博甚至不需要通过公主府,就能知道宫内的消息了。

张乐言又拿来一份报告说道:“这个月又有五名玩家净身入宫了,靠着穆荣公公的照拂,都分到了不错的部门,现在已经在宫内站稳了脚跟。”

说到这里,张乐言也龇牙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玩家可是真的狠啊!

虽然游戏中可以屏蔽痛觉,但是净身入宫当奴才,这可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受这个罪的。

但是有了穆荣这个榜样的支持,让无数普通玩家看到了入宫的希望。

在得到了高力士的暗中协助之后,穆荣在宫内的生活很顺利,在做了一段时间送圣旨的传事太监之后,穆荣公公因为办事稳重,又手脚麻利再次得到了管事太监的青睐,他被安排到御书房整理奏章,这显然又是一次重大的升职。

御书房是皇帝批改奏章的地方,也是大唐内廷核心的核心。

整理奏章的工作就是将传事太监从各部衙门送来的奏章,整理分类后呈交给皇帝,然后等到皇帝批示完毕,再交给传事太监送到各部衙门。

在这个职位上,穆荣在当值的时候能够接触到所有的奏章,而且这份工作贴近皇帝,是无数权阉的职业生涯起点。

某些刚入宫的小公公就不理解了,为什么一个整理奏章的工作能这么重要。

那关键点自然就是顺序了,在每天给皇帝送奏章的时候,穆荣都会观察皇帝的精神状态。

如果皇帝心情不错,这个时候送过去的奏章大概率会被通过,就算是一些坏消息也会让皇帝打起精神想办法解决,这时候奏章更容易被批准。

但是随着皇帝工作时间变长,看到的坏消息越来越多,后面送上个去的奏章往往就会惹恼皇帝。

这时候轻则被打回重写,重则会被皇帝朱批训斥。

另外要钱的奏章,往往在皇帝心情好的时候也容易被通过,而一堆要钱的奏章放在一起,也会让皇帝更加烦躁,越是后面的奏章越不容易被皇帝批准。

掌握了这个奥妙之后,穆公公也享受到了成为一名“权阉”的好处。

像是玩家自己人上的奏章,穆公公都会趁着皇帝心情好的时候上来。

而那些越王的敌人,那穆公公就不客气了,每次都会故意在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送上来。

比如齐王那些疯狗一样的奏章,穆公公每次专门挑皇帝最不耐烦的时候送上来,每一次都能惹得皇帝勃然大怒。

靠着这项“新技能”,穆公公的经验值再次飞快的上涨,他火箭班升级的速度,也吸引了更多玩家净身入宫。

对于这些入宫的小兄弟,穆公公自然也不吝啬照顾,他也都给下面的太监打了招呼,让这几个玩家分配到要害的部门。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太监啊!比起自己走的弯路,这些新入宫的玩家可是要舒服多了!

除了偶尔要给高力士传递一些有关上皇的情报,穆公公这段日子过的还算是舒心如意,也有一些小太监开始巴结他,这样的生活让他非常的满意。

商博满意的看着报告,玩家对于长安的渗透,除了上面那些大的方面,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家在渗透进长安的方方面面。

比如编写了《五届科举三年模拟》的孙明才,在这本科举教辅书一炮而红之后,孙明才又集合了后世的教辅书精华,再一次推出了《贴经百练》和《优秀策论文章汇编》这么两份重量级的教材。

这两本书推出之后,更是瞬间长安纸贵,就连盗版书都一书难求。

那些留在长安背考的读书人,家中有子弟想要科举应试的父母,都在守着书店求着这套书。

虽然也有国子监的官员酸溜溜的说,孙明才的教辅书是侮辱科举考试,这是让考生们走捷径而不是认真学习儒家经典。

但是比起盲目的看儒家经典,有讲解有分析的教辅书可以更加方便应试,教辅书销量超过教材,这在后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孙明才的名声大噪,在考生心中他的地位已经不亚于当世大儒,毕竟读了当世大儒的书不能让自己考中科举,认真做孙明才的卷子可是很有可能考中的。

孙明才如今在长安声名鹊起,吏部反而坐不住了。

当年是吏部选官的时候因为孙明才不送礼,才给他安排了几个差的岗位,所以孙明才怒而放弃当官,投身于科举教辅事业。

可是现在孙明才成了当世大儒,无数达官贵人都在为子弟求他的书,自然也有人问道这样的人为何考中了明经却没能授官。

吏部的官员只好找上门,求着孙明才出来当官,但是孙明才反而不愿意了!

八品九品官一年俸禄才几个钱?当官哪里有出书爽!科举辅导书市场可是一片蓝海,有的是发财的机会啊!

但是吏部选官司也没办法,如果继续让孙明才这么火下去,那吏部更是要成了读书人的众矢之的,这样的人才都不授官,你吏部也太黑了。

最后在吏部侍郎亲自出面,授予孙明才校书郎这个职位,让他在礼部任职,负责典校礼部的藏书。

这工作不需要每天去衙门,也不影响孙明才的写书大业,孙明才这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第五百八十三章 玩家遍天下

除了孙明才之外,如今长安城内最有名的玩家就是张娟华了。

张娟华是手搓蒸汽机八级钳工武中华的妻子,当年进入游戏也是被儿子武钢硬拉着进来的。

进入游戏之后,武中华武钢父子整日里忙着手搓蒸汽机,张娟华也在游戏中找到了乐子。

能够在游戏中享受年轻的人生,张娟华自然也不愿意再去跳广场舞了,而随着身体变得年轻,张娟华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也在重新发芽。

张娟华是厂里的医生,后来厂子的医务室被并到了社区,张娟华又做了几年社区医生后光荣退休。

张娟华得过很多先进医务工作者奖章,不过随着所在城市的工业逐渐凋敝,人口也在不断的减少。

她曾经工作的那个卫生院,如今也成了老人挂水和体检的小诊所了。

张娟华知道自己所在的那个工业城市衰败是无法逆转的,年轻越来越少,人们向更加方便宜居的大城市集合。

但是在游戏里,张娟华如今就站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中——长安!

张娟华重新捡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建造一座最伟大的医院!

靠着上一次年前救治瘟病而积累的声望,在万年县丞王成伟的支持下,张娟华带领长安的大夫们施药消毒,扑灭了一场瘟疫。

张娟华的声望迅速上升,在王成伟的协助下,张娟华在万年县开办了大唐第一家医院,保慈堂。

张娟华拿出了大干一场的态度,又招募了不少医学生玩家,终于将大唐第一家综合性医院开了出来。

其实大唐风云都已经开服了这么长时间,在游戏里行医的玩家不少,甚至还有外科医生玩家已经在游戏中做过外科手术了。

但是开办一家医院,这不仅仅是医术的事情,运营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更是管理学上的事情。

运行一家医院开支巨大,要维持医院的运转,保证医院的收支平衡,这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如何在效率的情况下兼顾公平,保证到医院的病人都能得到救治,遇到无力负担医药费的病人要怎么办,这些都是管理学上的难题。

张娟华这时候拿出自己作为社区医生的丰富经验来,大刀阔斧的开始了在大唐经营医院的生涯。

大唐时期的长安城,已经有专门提供医疗服务的大夫了。每个坊内几乎都有出售药材的店铺,这些店铺中往往都会有大夫坐诊治病。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医生在长安城内行医,这其中包括专门给人针灸的“金医”,还有专门调养妇科疾病的女医,这些大夫往往都在自己的家里执业,不过治疗病人也基本上都是开些药让人回去服用。

不过这些民间医生能够有多少治疗效果,那就不好说了,很多民间医生和江湖术士都差不多,和他们的药和喝符水的效果也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安慰剂的效果。

到了当官的自然不可能和普通百姓一样找江湖医生治病了,朝廷有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和家属生病了可以请太医院的太医诊治。

不过太医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在这个时代请医生和请巫医的治疗效果到底谁好,这也是说不清的事情。

张娟华开办的保慈堂,又招募了不少玩家医生,整个保慈堂的框架就是社区卫生院的结构。

科室只有简单的外科、内科和儿科,加上一个药房,保慈堂就开张了。

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科,治疗伤风感冒的内科,以及专门给小儿治病的小儿科,这已经差不多能够满足万年县百姓的需求了。

张娟华也许不是一个优秀的社区医生,但是她确是一个杰出的医院管理者,在张娟华的管理下,保慈堂在一边接诊患者,又在张娟华的成本控制下保持了保慈堂的盈利。

保慈堂治疗的都是普通的疾病,使用的也是最普通的药物,其中最贵的也就是陇右药厂的药剂。

张娟华严格要求各个科室控制成本,在张娟华看来,医疗并不是一次性的慈善事业,而是长期的社会保障服务。

想要医院这台机器能够长期运转,那保持一个良好的财务状态就是必须的,不能收支平衡的医院早晚都要倒闭。

保慈堂迅速在长安打响了名号,如今长安百姓都知道在万年县衙边上有一个保慈堂,治病效果很好,而且医生看病开药的速度也很快。

更多的医学背景的玩家汇聚到了张娟华的麾下,张娟华已经在考虑开设第二家保慈堂了。

对于在长安城声名鹊起的保慈堂,偷偷在东西二市开设门面的王府银行就要低调多了。

这两家王府银行开在了东西二市的角落里,开张的时候也没有做任何的宣传,但是很快东西二市的商人,都知道在东西二市内有一家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借到钱的钱庄。

一开始江伦在长安设立王府银行,只是为了方便玩家在长安结算的需要,为了方便长安的玩家做生意。

但是很快江伦就发现,长安的商人对于借钱拥有旺盛的需求。

在开设了一段实际之后,就有土著商人上门,请求向王府银行借钱。

负责王府银行的张乐言很快接到了报告,他在调研了一阵后发现,原来长安的借贷市场竟然这么庞大。

此时的大唐,可以说是建立在高利贷之上的帝国。

长安的豪强大族、寺庙道观都热衷于一件事,那就是放高利贷,也就是印子钱。

甚至各个衙门,都会将衙门的公帑,集中起来到了市场上放贷。

这些高利贷的利息可以高达三成甚至五成,但是依然有很多商人排队要借钱。

长安的商业发达,这些高利贷虽然利息高,但是做成一单生意可以赚到几倍的利息,商人们自然是愿意借钱了。

张乐言看到了商机,于是向江伦建议,要在长安开战放贷的业务。

江伦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批准了张乐言的建议,在长安的两家王府银行放贷。

王府银行的资金充足,又有一套放贷的风险抵押评估标准。

张乐言对于王府银行的借贷也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借贷必须要有抵押物,必须要是在长安拥有商铺的商人才能借钱。

虽然借贷的条件比别人家苛刻,可是利息只有两成,远远要比其他家的利息低,很快王府银行的大门就被踏破了。

而且只要你符合借款的要求,无论你要借多少钱,都能从王府银行借到钱,这样的信誉一旦建立起来,王府银行很快就在商人中打响了名号。

现在不仅仅是普通商人,有些缺钱的勋贵和官员,也都会偷偷的向王府银行借钱。

张乐言的态度依然如此,只要是能够拿出足够的抵押物,无论要借多少钱,王府银行都能借出来!

没有人知道越王的王府银行借出去多少钱,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你能拿出抵押,任何时候都能从王府银行拿出钱。

长安的玩家越来越多,已经逐步成为中低层玩家选择的升级地点。

相比之下,新的灵州出生点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