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290章

作者:肥鸟先行

杜甫皱起眉头,这可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啊。

杜甫可是见过乱兵作乱的,这些团结兵不少都是兵痞无赖,一旦处置不当很容易就会暴乱。

薛虎说道:“杜都尉放心,这安置团结兵的经费,刺史府是不会少的,刺史府还会划拨一部分公田给折冲府,在彻底安置之前,这些团结兵可以在公田耕种。”

杜甫点点头,如果建宁王愿意出钱,那这些团结兵应该容易裁撤多了。

毕竟在被抓进来当兵的之前,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百姓。

薛虎继续说道:“裁撤团结兵是个临时性的差事,折冲都尉府还有更大的担子。”

“殿下已经下令,在各州的州府建立荣军院。”

“荣军院?”这是一个杜甫从没有听过的名词。

薛虎说道:“殿下怜惜那些在战争中为大唐受伤伤残的士兵,决定在各州的州府建立荣军院,专门安置伤残的士兵。”

听到这里,杜甫的眼睛都红了。

他听说建宁王要建立荣军院安置残疾士兵,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薛虎说道:“殿下说了,这些伤残的士兵是为大唐战斗而受伤致残的,是我们陇右的英雄,建立荣军院安置他们,本就是官府应该做的。”

“安置伤残士兵,不是怜悯他们,而是要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荣军院不仅仅是要安置士兵,还要让他们重新融入到生活中。”

“殿下说:‘荣军院就是就是士兵们伤残后的退路,这样士兵才能为陇右死战!’”

“不仅是安置残疾军人,还要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价值。”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杜都尉能胜任吗?”

杜甫立刻表态说道:“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建好荣军院!”

薛虎拉着杜甫说道:“这荣军院的事情,也不是折冲都尉府的事情,无论是要人要地,还是要政策,刺史府都会鼎力相助的。”

薛虎又说道:“另外殿下准备在折冲都尉府下成立养济院。”

“养济院负责收养为国牺牲的孤儿子弟,不仅仅要培养他们成人,也要培养他们成才。”

“以后陇右要是成立军事学院,就优先从养济院中挑选学生。”

薛虎说道:“总而言之,这折冲都尉府不仅要负责裁撤团结兵,还要建荣军院和养济院,这担子可是很重的。”

“如果有什么需要刺史府协助的,杜都尉尽管开口。”

“恢复折冲都尉府,也是以我们凉州为试点。”

“如果凉州做的好了,就会向陇右各州推广。”

“杜都尉,你有信心做好吗?”

杜甫立刻说道:“请殿下放心,请知州放心,杜某愿立军令状!”

薛虎连忙说道:“这也不必,重建折冲府千头万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薛某倒是有一句诗要送给杜都尉。”

杜甫立刻恭敬的说道:“请薛知州赐诗。”

薛虎站起来昂着头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听到这首诗,杜甫不由的痴了。

第三百九十章 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此时被安禄山逼迫担任太子中允的王维,曾经写过这么一篇《过香积寺》。

此时的王维正枯坐在自己的府邸中,仰头看着天空。

王维叹息一声,也怪自己诗名太甚,安禄山攻陷长安那一天自己又睡的太死。

身陷伪燕朝廷之手,如今又做了伪燕的官员。

王维想过一死了之,可是如今的伪燕皇帝安庆绪,比其父安禄山还要残暴。

王维担心自己就死了连累家人,所以只能称病不上朝。

王维看着头顶上的天空,更是觉得悲从中来,如今的处境就仿佛是笼中鸟一般。

王维忍不住苦吟道: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如今的长安是万家万户凋敝,原本繁华的坊市都已经废弃了。

安禄山杀进长安之后,捕杀李唐宗室,又坑杀了不少反抗的大臣。

像是王维这样活下来的,都是投降伪燕朝廷的。

可是听说王师已经在香积寺前了,王维的心情更加矛盾了。

心理上自然是期盼朝廷的军队收复长安,可是自己出仕伪燕,收复长安之后肯定要被清算。

和王维这种被迫投身于伪燕朝廷的人不同。

如今在朱雀桥边上的宰相官邸中,伪燕朝廷的宰相陈希烈心情焦躁。

他已经打翻了好几件名贵的瓷器,可是依然无法宣泄心中的恐惧。

陈希烈曾经做过上皇时期的宰相,后来和杨国忠政争失败,被上皇罢黜了宰相之位。

等到安禄山攻陷长安后,陈希烈带着留在长安的大臣,投降了安禄山。

投降安禄山后,陈希烈被授予伪燕朝廷的宰相。

如今大唐兵压香积寺,最惴惴不安的就是陈希烈这样的出仕伪燕的官员了。

王维尚可说是被逼迫失节,陈希烈干脆就是投敌了。

如果大唐真的收复两京,陈希烈肯定要被大唐朝廷清算。

日后彪彪史册中,陈希烈肯定也要被写成叛徒。

一想到这里,陈希烈就全身颤抖起来。

而且陈希烈是李林甫的党羽,当年追随李林甫,炮制出三大案来打压当时的太子,也是当今的皇帝。

陈希烈一想到如果伪燕战败,自己会有什么下场。

不会的,大燕朝廷不会输的!

陈希烈发出痛苦的哀嚎,作为伪燕的宰相,陈希烈知道伪燕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安禄山攻陷两京之后,陈希烈所上的第一封奏书,就是请安禄山继续追杀上皇,占领关中。

可当时伪燕士兵刚刚从苦寒的北地来到了繁华的长安洛阳,安禄山也沉迷于两京的繁华中,错过的最佳追击的时机。

等到上皇避祸蜀中,掌握东川西川,伪燕朝廷已经无力攻打蜀中。

而当年的太子李亨,竟然去了灵武,再次征集了西北的军队,开始进攻伪燕。

陈希烈再次上书,请求伪燕朝廷联络吐蕃和南诏,借他们的兵马攻打李唐的军队。

可那时候安禄山已经昏聩,不久又遇到了安庆绪篡位。

安庆绪比他的父亲安禄山还要不喜欢文臣,陈希烈的上书再次被闲置。

如今陈希烈知道,虽然清渠之战大胜,但是伪燕内部却更加虚弱了。

原因也很简单,占领两京之后,士兵们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如今都在想着返回老家。

安庆绪是篡父上位,如今父亲安禄山的亲密战友史思明盘踞太原府,掌控了河东三镇的权力。

伪燕的军队主力都是河东三镇的士兵,军粮供应也需要从河东三镇运输。

如果史思明背叛自己,那么安庆绪在两京的大军,就成了无根之萍。

所以连安庆绪都在犹豫,要不要放弃两京返回河东去。

只要据守河东,大唐朝廷承认原本安禄山河东王的地位,安庆绪也是可以去帝号的。

上一次清渠之战后,统兵大将安守忠日益的骄纵。

伪燕朝廷上朝,安守忠竟然带着配剑,身穿铠甲走上大明宫。

而如今安守忠在军中威望正隆,安庆绪也只能让着他,赐予他配剑上朝的权力。

陈希烈知道,伪燕朝廷虽然打胜了清渠之战,但是伪燕的士兵是越打越少。

相反大唐虽然在清渠战败,但是很快又能拉出这么多的士兵。

江淮的赋税还在源源不断的送到凤翔府,大唐各地州郡和藩镇勤王的军队也在不断的入关。

陈希烈对于伪燕的前途感到绝望。

安禄山父子夷狄,果然不足与谋!

陈希烈连忙叫来儿子,让他收拾家中的贵重物品,一旦前线战事失利,立刻润出长安。

不仅仅是陈希烈想着润,就连伪燕皇帝安庆绪也在想着润。

如今长安这座帝国最大的城市,再一次陷入到了动乱中。

军事观察团的四人,也在密切的关注战场的局势。

李道源叹息一声说道:“对峙这么久,到底打不打啊?”

周世也说道:“本来以为这任务好做的,没想过到现在都没个动静。”

这边余潇潇已经无聊的练起了剑舞,而张端阳拿着望远镜说道:

“快了快了,我看叛军快要撑不住了。”

张端阳的判断没错,连续多日的对垒,已经让伪燕军队内部开始不稳。

两军对垒,就如同两个高手对决,先出招的反倒是劣势。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