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287章

作者:肥鸟先行

“殿下,尉迟将军有军情急报,是不是先看那份?”

刘宴忍不住问道。

今天是大军开拔漠东的日子,可是建宁王关心的竟然是威张铁路试车这样的“小事”。

刘宴当然知道木轨马拉火车是什么,可是这东西能有大军出征重要吗?

李炎认真的翻阅詹亚光的报告,最后忍不住连续说了三声“好”!

刘宴更加的吃惊,就连河西大捷的时候,建宁王也只是淡淡的说了两声“好”。

这威张铁路真的这么重要吗?

刘宴不理解的看着李炎。

李炎正在通过系统,看着燕小北稳当的驾驶马拉火车,飞快的在铁路上前进着。

而三十公里外的停靠车站,也已经在准备给马车换马和检修了。

这也是詹亚光的设计,长期奔跑会让马疲劳,更容易发生事故。

而木质车厢在运行中也会出现问题,所以詹亚光在五十公里设立了中转的车站。

这些车站的工作人员会换上准备好的新马,然后检查车厢有没有问题。

这一样的中转车站还有一个,这也是保障马拉火车能以最佳的状态运行的方法。

这些都是詹亚光从早期的马拉火车文献中查到了经验,全部都用到了威张火车上。

而这些补给站的功能,与蒸汽火车补给站添煤添水一样,也是整个铁路系统的一个环节。

詹亚光制定了全套的铁路运行的技术手册,这才是一家铁路公司最重要的东西。

一项技术从研发到投入使用,再到平稳运行,往往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往往但都是经历了一场场惨痛的事故后,才会反推管理学跟随技术进步。

詹亚光这份详细的技术手册,可以让陇右在尽量少出事故的情况下,让管理学配套技术进步。

而铁路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意义远远不只是物流这个方面。

这才是李炎重视威张铁路的原因。

第三百八十七章 帝国疆域极限论

刘宴鼓起勇气问道:“殿下,这木轨铁路难道比漠东用兵还重要吗?”

刘宴少年成名,十岁就被上皇赐予“正字”,也就是负责看管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职位。

可刘宴却依然发奋苦读,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

因为刘宴的梦想是要做诸葛武侯这样的一代名臣。

来到陇右之后,刘宴也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被建宁王看中。

能在建宁王身边担任记室,这虽然是一个不入流的官职,但是刘宴也觉得获益良多。

记室负责起草建宁王的公文,经常当面和李炎交流,算是李炎的私臣。

两人的关系也比较亲近,刘宴这才问出了这个问题。

李炎笑了笑反问道:“士安,你熟读史书,可否为本王解惑。”

“殿下请讲。”

李炎问道:“孤闻武王伐纣后,周王室也只掌控京畿的土地。”

“武王自边疆部落代商建周,为何还要分封诸侯,难道武王不知道分封之患吗?”

刘宴一下愣住了。

李炎继续问道:“难道武王不知道周王室要占领更多的领地吗?”

刘宴想了想说道:“上古神州未定,武王分封诸侯是为了开拓周土。”

“可分封诸侯为何不任命郡县呢?”

“这?”

刘宴只觉得李炎这个问题是诡辩,明明郡县制度是秦朝才出现的,周天子怎么会用郡县制度呢。

可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有些疑惑,周王室直属领地也有王室任命的流官,周天子肯定知道流水的官员要比世袭的诸侯更忠诚。

看到刘宴脸上露出思考的表情,李炎又问道:

“秦荡平六国,在全国普遍设立郡县,却二世而亡。群雄并起的时候,那大秦统一六国的军队又在哪里?”

这下子刘宴也愣住了。

秦末楚汉这一段的历史,史记上的记载非常详细了。

秦代灭亡太过于迅速,直接就被刘邦一路高歌猛进攻入了咸阳。

可在秦灭亡的时候,距离一统六国之战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

怎么大秦那横扫天下的雄师就突然消失了?

李炎看到刘宴依然不能答。

他继续问道:“那不说远的,就说这河东三镇,为何皇爷爷要任命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许他临机专断,截留赋税之权,日后才有了安禄山之乱。”

“难道皇爷爷不知道制衡安禄山权力的道理吗?”

刘宴又愣住了。

上皇李隆基他是见过的,开元年间的繁盛刘宴也是知道的。

上皇也是政变上台,政治手段相当的高明,在大唐皇帝也是数一数二的。

上皇操纵两任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压制东宫,虽然不理政务,却能够让群臣畏惧,不可能不懂得平衡之道。

可是上皇依然授予安禄山这么多临机决断的权力,最后河东三镇尾大不掉,酿成了安禄山之乱。

如果是出仕之前,刘宴大概会说上皇受到安禄山蒙蔽,被左右奸臣骗了。

可是现在刘宴却迷茫的看着李炎,这三个问题到底有什么联系?

看到刘宴如此迷茫,能将这个神童说蒙了,李炎有一种恶趣味的快乐。

他故意喝一口茶,这才说道: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帝国边疆是有极限的。”

“极限?”

李炎说道:“周天子时期,到处都是夷狄,不仅仅没有城市,连道路都是泥泞的泥路。”

“周天子只能控制京畿地区。超出京畿地区的封国被蛮人入侵,如果一来一回请示周天子,恐怕蛮人就已经将封国灭了。”

“那个时代周天子只能分封诸侯,就是因为周朝没办法统治那么大的疆域。”

“而到了秦灭六国,这时候中原城市林立,始皇帝命令修建驰道,车同轨之后秦直道能够让大秦边疆发生的事情,都送到咸阳皇宫的御案上处理,这时候就不需要实行分封制度了,郡县是更好的选择。”

“可是秦同样也亡在疆域太大的问题上,刘邦攻咸阳的时候,长城兵团正在北方戍守长城,征服过吴楚的军团正在南下岭南。”

“秦王朝没有这么多兵力,最后只能兵败国灭。”

李炎顿了顿说道:

“皇爷爷任用安禄山,给他三镇节度使,也是同样的道理。”

“北方三镇要面对漠北和辽东的异族众多,先有突厥,后面又有契丹和奚两藩叛乱,还有韦氏人,鲜卑人,扶余人等夹杂的骚扰,如果不给安禄山临阵专断的权力,恐怕这些胡人早就南下牧马了。”

刘宴沉默了。

李炎的说法听起来是这么合乎逻辑,重用安禄山似乎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李炎继续说道:“再说士兵,如果从京畿或者关中募兵去河东戍边,这些士兵离开故土,又在苦寒的北面戍边,定然士气低落。”

“若是轮换士兵戍边,那刚刚训练善战的士兵就会轮换回去,边将又要重头开始训练士兵,那边镇的战斗力必定衰落。”

“所以皇爷爷给了安禄山自行募兵的权力,让他在河东三镇招募子弟兵。”

刘宴跟上了李炎的思路,这么说给安禄山兵权确实是无可奈何。

李炎又说道:“财权也是如此,朝廷在河东三镇征税,再运到两京来,然后再拨给安禄山,那么沿途的损耗巨大,还需要大量的农夫。”

“所以皇爷爷干脆就把河东三镇的财权都给了安禄山。”

李炎看着刘宴说道:“士安,你说皇爷爷要不要重用安禄山?”

刘宴点头说道:“属下愚钝,不能答也。”

刘宴确实没办法回答李炎的问题,甚至就连李泌恐怕也无法回答李炎这个问题。

看到刘宴垂头丧气的样子,李炎笑着说道:

“孤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帝国疆域极限论,任何一个帝国的疆域都是有极限的,与其说开元天宝盛世的崩溃是因为皇爷爷穷奢极欲,不如说是因为他穷兵黩武。”

刘宴连忙低下头,李炎议论自己的爷爷,可这也是上一任的皇帝。

李炎没有什么为尊者讳的想法,而是直接说道:“开元年间以军功最贵,各地边镇都想着挑动边衅建功立业。”

“天宝三大征,鲜于仲通给广大南诏,南诏王阁罗凤谢罪,已经要割地求饶了。鲜于仲通轻敌冒进,最后被南诏全军覆没,将士脑袋被磊成京观。”

“安禄山出征契丹,六万大军全部覆没在白山黑水中,安禄山靠着贿赂朝廷大臣才得以免罪。”

“最后就是恒罗斯之战了,和大食一战后西域动荡,损失了西域地区唐军的精锐,大唐再也无法号令西域诸国,丝路之上匪盗四起,不少小国都倒向了大食。”

“这都是因为帝国已经达到统治的极限了,在达到这个极限后,占领新领土要付出的代价,要比这些新占领土产生的价值还要高。”

“这时候开疆拓土就是给帝国不断的放血,一直到帝国虚弱不堪,就有了野心家造反了。”

刘宴震惊到难以附加,没想到建宁王的看法竟然如此深刻,几乎一针见血的讲清楚了上皇在天宝年间的错误。

刘宴这样的士大夫一直不能理解,为何在开元年间表现的非常英明的李隆基,在天宝年间昏招频出,最后连两京都是让给了叛军。

但是刘宴听了李炎的分析,这些动乱似乎都是注定发生的。

刘宴这才想起了最初的话题,他问道:“殿下,可是这和木轨火车有什么关系呢?”

李炎这才说道:“你忘记我刚刚说了一个成功案例了吗?始皇帝统一六国,不用分封而用郡县,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始皇帝靠的是什么?靠的不仅仅是郡县制度,还有贯穿大秦领地的驰道。”

“这些驰道贯穿大秦所有的州郡,让州郡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能送到咸阳给始皇帝过目。”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