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181章

作者:肥鸟先行

羌人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本身就擅长于养马,郑和为了重建山丹牧场,就将心思放在了祁连山附近的羌人部落的身上。

郑和先带着牧场主玩家到附近的羌人部落贸易,试图用物资来雇佣这些羌人。

但是没想到这些羌人对汉人非常警惕,听说是要拉他们做工,更是怎么也不答应。

后来郑和在张掖一打听,这才知道前面几任群牧监,就曾经用过这种伎俩,蛊惑山上的羌人下来为朝廷的牧场养马,实际上却将他们当做奴隶,扣在牧场不肯他们回去。

甚至有的群牧监心肠更黑,还会扫荡山上的羌人部落,抓获年轻的羌人男女卖去人牙子的市场里。

如今山丹牧场附近的羌人,都害怕汉人,更害怕牧场里的汉人。

郑和虽然生气,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本来他都准备也要离开了,却正好遇到了这个羌人部落中母牛难缠。

这户羌人求到了族长家里,可是族长对于母牛难产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按照古老的方法熬制一些草药,希望能够帮助母牛顺产。

就在这个时候,本来已经准备要离开的郑和站起来说道:

“族长,我有办法。”

族长看着郑和,这头母牛胎位不正,他这个附近部落最擅长饲养的族长也没有办法,难道这个汉人有办法?

不过反正也已经难产,族长干脆死马当作活马医治,带着郑和一行人去了那个羌人的家中。

牛是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一只生育期的母牛更是价值千金。

这户羌人急的不得了,郑和一摸母牛的肚子,果然是胎位不正。

他对着这户人家说道:

“去烧一大盆热水出来。”

接着又对同行的玩家说道:“去拿我的手术包过来,还有止血纱布也拿过来。”

这家羌人立刻烧好了开水,郑和铺开手术工具,对着几个通行而来的牧场主玩家说道:

“正好有示范,我来讲一讲怎么帮助母牛生产。”

“首先要做好消毒的工作,热水可以消杀一些细菌,这是很重要的步骤。”

郑和命令人用热水给院子消毒,然后将难产的母牛固定在长凳上。

“接下来就是要正胎位,消毒了的手从这里进去,这头小牛是横着的胎位,我们要用手将小牛推进去。”

郑和想到了自己在奶牛场实习的时候,跟着导师助产的场景,作为导师的优秀弟子,郑和可是一天帮助过五头奶牛顺产过!

郑和的手轻轻一拨,就将胎位拨正,紧接着他一气呵成,拿出产钳,一下子就将小牛拉了出来。

郑和立刻开始检查小牛,发现这头小牛因为难产缺氧,已经全身紫青了。

郑和的一套动作已经让在场的羌人都惊呆了,特别是羌人族长更是知道,一个横产的胎儿是多么凶险,大概率是小牛和母牛都要死掉。

可没想到郑和竟然用那个奇怪的工具将小牛拉了出来。

母牛的主人更是喜极而泣,小牛死了虽然可惜,但是母牛可是家中最重要的财产,只要母牛能活下来,家里就还有希望。

郑和抓起小牛的两条后腿,开始用力拍打这头小牛的屁股。

只听到小牛哞的叫了一声,吐出了卡在嘴巴里的羊水。

母牛听到了小牛的叫声,也抬起头看着郑和这边。

郑和连忙将小牛放到母牛的腹部,这头小牛本能的伸出舌头,开始吮吸牛奶。

母牛和小牛都救活了!?

这下子羌人发出欢呼声,将郑和举起来,用这种古老的方法感谢他。

接下来,郑和在这个羌人部落里又给几个牲口看了病,帮着一头瘸腿的母牛修了牛蹄,又帮着部落配种了一匹马。

这下子郑和在羌人部落的地位大大提高,族长拿出珍藏的酒来款待郑和。

郑和顺势又拿出来玩家酒窖酿造的酒,这下子是宾主尽欢,都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天,附近的羌人部落知道了郑和这么一个超级兽医,又请他去他们部落给牛羊治病。

郑和在附近的部落转了一圈,等他要走的时候,各个部落都带来了一批青壮,要接受郑和的雇佣,跟着他去山丹牧场放牧。

郑和对待这些羌人也和之前承诺的一样,每个月可以回家探亲,定时发放薪水,还可以传授他们一些畜牧知识。

郑和在羌人威望如日中天,这一次吐蕃大军来袭,郑和又去了附近的羌人部落。

羌人在吐蕃也是被压迫的民族,郑和很快就募集了一千多羌人骑兵。

如今尉迟信命令大军出发,郑和就带牧场里的两百骑士,加上这么一千的羌人骑手,首先杀向了吐蕃人的营地。

这一千二骑兵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是羌人本来就擅长骑射,民风彪悍。

郑和让人竖起代表建宁王的旗帜,又身先士卒的说道:“随我口令,冲冲冲!”

骑兵冲向了吐蕃军营,羌人骑手弓如满月,箭雨落入吐蕃营地中。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第二百七十七章 王师来了!

郑和率领的是轻骑兵,自然不可能和重骑兵一样直接冲击敌营。

他骑在马上了,径直向着吐蕃人的营地冲过去,然后在接近吐蕃人营地的时候拉开弓箭,对着营地里的士兵就是一箭。

射箭完成之后,郑和立刻拉住马的缰绳,控制战马拐弯,贴着军营绕了过去。

跟在郑和身后的羌族骑士,也都和郑和一样,冲到军营边上射箭,然后立刻绕着军营策马而走。

军营里的吐蕃人可就惨了,他们站在军营里就被一轮箭雨洗礼,吓得那些吐蕃民夫直接趴在了地上。

剩余的吐蕃士兵也不敢出营地战斗,只能命令民夫举起盾牌防御。

郑和带领所有轻骑兵射箭完毕,又在军营的另外一边完成集结,他看着手下士气正盛,又带着骑手们来了一次贴脸输出。

马五郎扒在城墙上,看着郑和带领的骑兵贴着吐蕃军营输出,他也跟着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这就是建宁王的军队吗?这也太厉害了吧!

马五郎知道,原本节度使让他们囤驻在武威以西,就是为了防御建宁王。

现在这么看,建宁王麾下这么一股骑兵,竟然能够压着吐蕃人几千大军打。

赤水军上下已经没有了和建宁王对抗的心思,剩下的只是对建宁王军队的赞叹。

只看到吐蕃人依然龟缩在军营里不敢出来,马五郎又叫了一声好!

这几天被困在堡垒里,可把士兵们憋坏了。

看到残杀自己袍泽,围困自己的吐蕃士兵吃瘪,赤水军上下群情激动,纷纷叫好。

就连这个城堡的校尉,也不由的为郑和叫好,虽然这支骑兵的训练并不冲锋,配合也算不上默契,但是各个骑术精湛,弥补了配合上的短板。

再一次冲锋完毕,郑和已经彻底探出了吐蕃军队的虚实,就在这个时候,尉迟信的先锋军队已经进入了战场。

“大军到了!大军到了!”

也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只看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面崭新的大旗,旗子上写着大大的“尉迟”二字。

尉迟信!

赤水军上下都知道,尉迟信是建宁王麾下大将,用兵如神!

如今出现尉迟信的旗帜,这就意味着张掖城的军队全面出击了!

“建宁王来了!这些番狗死定了!”

“建宁王来了!大家得救了!”

“建宁王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起,赤水军上下完全忘记了在半个月前,他们的任务就是防御建宁王。

就连城堡中的校尉也没有阻止士兵们乱喊,比起围困他们的吐蕃人,建宁王是大唐的郡王,和建宁王的斗争是河西节度使府和建宁王的斗争。

就算是败给建宁王,顶多也被清算退伍。

可要是被吐蕃人抓了,那可就是生不如死了。

三座城堡里响起了欢呼声,尉迟信骑在马上,随着他的一声军令,士兵们摆成了一座方阵,堂堂正正的向吐蕃人的军营走来。

“一二一!”

“一二一!”

军官喊着口令,士兵整齐的踏步,这支步兵方阵的压迫感十足,看着军营内的吐蕃人心惊胆战。

岱则留在军营的千夫长是营地的最高指挥官,他看到唐军方阵一步步的接近大营,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恐惧。

他连忙叫来亲信说道:

“将军临走之前,嘱咐我一定要爱护每一个士兵犹如兄弟手足,现在建宁魔罗的军队来了,死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我准备带兵去和大将军汇合,大家觉得如何?”

不仅仅是千夫长,下面的军官也不想死守,他们纷纷点头赞同。

看到大家都同意,千夫长说道:“那就通知士兵,拿上武器和干粮,立刻出营集合。”

这时候,一名军官问道:“智慧的千夫长,那营地里的民夫呢?”

岱则为了声东击西,让五千民夫进军营冒充士兵,如今的吐蕃大营里共有六千人,只有一千是正规的军队。

千夫长立刻说道:“将军只让我爱护士兵,那些卑贱的民夫可不是我的手足兄弟!带上他们只能是累赘,速速集合军队,那些民夫就不要管了!”

军官纷纷领命,千夫长也骑上自己的战马,准备离开营地。

就在这个时候,吐蕃人营地中又发出了惊恐的叫声。

千夫长走出了帐篷,赫然看到在唐军的头顶上,漂浮着一个古怪的球形的东西。

这东西漂浮在空中,竟然晃晃悠悠的向着吐蕃营地飞了过来。

这是什么东西!?

千夫长惊恐的看着天空,连忙命令手下快点撤退。

马五郎也呆呆的看着天空,这个会飞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操纵热气球飞行的万向军拿着望远镜,他看到了吐蕃军营里的士兵集结,立刻对尉迟信报告道:

“尉迟老大,吐蕃人想要跑!”

尉迟信接到了情报,这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他立刻按照预案对郑和说道:

上一篇:重生:崛起香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