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离婚:从庄园系统开始 第71章

作者:九秒公子

“毕竟,鸟孵蛋都得有个窝,何况是人呢!”

“我哥的房贷,已经把我爸妈累的够呛,他们已经把我这个大学生供出来了,我结婚,买房,买车,我可没有指望他们,我也不敢指望他们。”蒋风摇了摇头说道。

“干嘛一定要买到安市,就算是萍县或者恒城也很方便嘛,现在的小屁孩都喜欢往城市里跑,怪自己的家乡穷,你们到是建设啊!”

“尤其是你小子,老屈这么一个榜样,我这个外人都深受感动,你这个同村人,就没有一点感受吗,你们都跑了,村子都靠谁建设?”程学义闻言,有些不满的盯着蒋风。

蒋风听到这话,那真是想骂人!

村里如果能养活人,他能不留在村里?

建设家乡,他也想啊,可是前提的得吃饭不是!

“程总,事情不是您想的那么简单的!”坐在吴青峰身边的粱致胜突然插话道。

“这些年来,不断有专家教授批评我们农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的!”

“我承认大部分都有这种思想,我也有!”

“社会是在发展,但农业工资待遇甚至还和十年前一样,我们也是人,我们也要吃饭,也要养儿育女,我一个农业博士年收入才不到十万,甚至我刚毕业时,一个老板最高才给我年薪六万块钱,就这,还有人抢破头。”

“而同类博士学位的人,年收入至少二十万以上,混个两年,工资大多数也能轻易突破三十万。”

“都说下基层,问题是基层工资给的更低,大家都在想办法活着,如果建设家乡能活着,那大家都回去了,可是,光说建设家乡,肚子得吃饭,一家人得活着啊!”

“程总,咱们不说其他,就安市一套房,我们得奋斗多少年?”

“大家都是农村出来的,都说在农村盖房,我就不说了,单单说他们!”粱致胜扶了扶眼镜,指着蒋风四人。

“如果他们月薪不到五千,房子在农村,如果您有一个女儿,您会让嫁吗?”

程学义下意识想要摇头,开玩笑,啥都没有,就敢娶他女儿?

但是,看到所有人,包括吴青峰都盯着自己。

他连忙闭紧嘴巴,但这一下,他也犯难了!

说会嫁吧,他做不到,说出去,别人相信,吴青峰也不会相信。

说不会嫁吧,虽然这话是实话,但是说出去,不就显得自己肤浅了吗!

粱致胜看出程学义进退两难,连忙继续说道:“或许程总会,毕竟程总也不差钱,但是换作农村人,现在这个时代,九成九不会,甚至很多女生本身就不会选择这样的条件。”

吴青峰看向粱致胜,不由的点了点头,粱致胜说的不光是他的辛酸,也是大部分学农人的心酸。

其实,从大数据上看,农业行业就业是没问题的,甚至很好就业。

毕竟,农业是第一产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

但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导致很多学农业的不愿意就业,加上大部分的工作环境,很多人都受不了。

去乡下,和一群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打交道,在外面跑。。。。。。要是能坐办公室,除了理想主义者,没人想要干这一行。

传统的农业行业,入门门槛低、工作环境差的问题比比皆是。

并且你做3年的工资,可能比不上你同学转行做一年互联网的工资,这是现实!没办法比。

加之,粱致胜说的,为了活着,为养活一家人,以目前中国农业普遍的待遇来看,除了少部分,大部分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像程学义这么想的人不少。

什么不回报家乡,发展家乡,但是现实就是,回家乡,连自己都养不活。

吴青峰虽然佩服为自己家乡而奋斗的人,但是同样理解因为家乡活不下去,而逃离家乡的人。

都没有对错!

都只是为了活下去。

“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和我同届的同学,认识的农业同学,有70%的人转行了,他们去做淘宝、银行、超市、老师、行政、平面设计、甚至卖眼镜,或者考事业编制以及公务员,剩下15%考研,只有15%从事农业的种植业,以及相关的种子、肥料、农药的销售。”

“但是,等到我博士毕业后,考研的那批人,要么去当老师,要么考公务员去了。

还有那批15%从事农业类工作的人,基本上也都转行了。

目前还坚持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我只知道有四个人,一个卖农药,一个卖化肥,一个干农业类咨询服务,还有一个就是我。”粱致胜说着说着,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说实话,如果不是顶着农业博士,辛苦读书二十余年,我都想去工地搬砖了!”

第89章 88,育苗基地

“既然农业工资这么低,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学农业呢?”程学义有些不解的问道。

农业工资低,你还学,那不是傻瓜,自作自受吗?

想当初,他为什么下海创业,失败了,再创业,又失败了,再继续,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不想受穷。

“程总啊!”粱致胜闻言,那是满脸苦笑。

“十年前,国家开始重视农业,扶持农业,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想开展农业教学,我们那个时候,以为会是一个农业盛世。”

“现在看来,没错,的确是一个农业盛世,国家每年的粮食产量不断创造新增。”

“十年前,我爸卖玉米一块一,去年我爸卖玉米九毛钱,价格基本没出现太大波动!

农业可以不受外部影响,但我们是人,人怎么可能不受外部影响呢?

十年前,安市一套房,十五万,但现在呢,五十万都打不住,十年前,孩子上学学费一年只要四百块,大不了加个校服费用,班费,顶天了五百块。

现在呢,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课本费,学杂费,校服费用,乱七八糟一年好几千,还得投入人力接送。

反正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粮食却卖不上价,种植户成本高,他们就给不了高工资,给不了高工资,大家都不愿意干,然后就宣传农业大量缺人,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粱致胜扶了眼睛,无奈的笑道。

其实他还好,他是农业博士,工资上限还能涨。

但蒋风这些本科生才糟糕,他们虽然是本科生,但是比其他行业,他们的工资更低,甚至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他见过学弟抱怨的,一个本科生,人家才给三千五百块,而且还没有五险一金,吃还是自己的,有个不算好的住处。

就这待遇,还不如饭店洗碗的!

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他之所以说这么多话,主要是程学义这个土老板,说话太轻松了。

但其实,农业学子有多惨,他们自己才清楚。

吴青峰默然不语。

怎么说呢,无论是农业还是粮食价格,都是国家基本国策,甚至是定国安邦之策。

但问题是,社会发展或者说膨胀的太快了。

有些行业膨胀的太快了,太猛了。

造成了如今这种看似不正常的行业格局。

这时,包厢外,有服务员敲门了。

第一道菜来了!

等到服务员出去,看到饭桌上有些冷寂,吴青峰笑道:“好了,好了,不提这些糟心事了。”

“我们都是小人物,说的再多,也无法改变,只能希望中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平衡。”

“对,对,不说这些了!”

“菜都上了,吴老弟,来尝尝!”程学义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有些没过脑子,所以他是早就不想再聊这个话题了,但是看到吴青峰很感兴趣,他没法打断,现在吴青峰都出声了,他自然赶快附和。

“老弟,这可是我家养了一年份的大公鸡,十一斤,加上这老板是我朋友,那厨艺可是非常老道的,你尝尝看!”程学义将菜转到吴青峰面前。

吴青峰点了点头,没说话,而是拿起筷子,看着面前这盘菜。

胡萝卜红烧鸡。

厨艺好不好不说,但色泽金黄,热气裹挟的香气扑面而来,光是看着,他的喉咙都在翻动。

农村的农家乐嘛。

大菜,无非就是鸡鸭鱼肉,基本红烧鸡都是请客的头菜之一。

吴青峰夹了一块,放入嘴里。

“绝!”

“香气扑鼻,色泽金黄,软烂而不糯,非常入味,来,大家一起尝尝!”吴青峰点了点头,称赞道。

“来,大家一起尝尝!”见吴青峰满意,程学义也露出了喜色。

……

两点半左右!

饭局便结束了,之所以结束这么快,还是吴青峰坚持的,程学义想要灌醉他,说明天再去他的育苗基地。

尤其是程学义那个风情万种的小秘书,喝酒是真的猛,而且还很会玩,搞得他不喝也不好,没多久,他,程学义,粱致胜,还有小秘书,四个人就把五瓶茅台给干掉了。

吴青峰一看,这么喝,估计再来两瓶茅台,他真的得倒头就睡了,连忙赶快结束了饭局。

这让程学义很不高兴,吴青峰只能说,看了树苗后,回来他在请大家喝酒。

这样,程学义才不在纠缠了。

程学义的育苗基地就在马家村。

所以,众人在程学义的带领下,也就几分钟的路,就来到了一个种植园。

吴青峰算是开了眼。

一眼望不到到头的大棚,足有十几亩。

其中还有不少工人或者培育人员在忙。

看到程学义来了,一个中年人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程哥,你来了!”中年人先是和程学义打招呼,然后看向吴青峰,点头示意。

“老张,这位是吴总!”程学义点了点头,率先向中年人介绍吴青峰,随后又对着吴青峰笑道:“老弟,这是老张,我这个育苗基地的负责人。”

“吴总您好!”老张连忙向吴青峰问好,他又不是傻瓜,能被自己老板陪着,肯定就是大客户。

“你好!”吴青峰点了点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