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 第140章

作者:战袍染血

竟然是一名差役靠近了那青锋仙几步,竟被无形气刃刺伤了身躯,惨叫着跌倒。

高整信猛然惊醒,侥幸之念骤然消失,再次露出惊慌之色。

“先让他在这待着。”陈错指了指典云子,“你安排人手在周围护持,不要让其他人靠近。”

“好,好,我这就去吩咐!”高整信连连点头,随后又一脸希冀的道:“仙长,可要随我……”

“我会去找你,但不是现在……”陈错摇摇头,他套上小号马甲,要入晋州城,除了搜集人念共识之外,还要去除隐患,防止在齐地游历时被凡俗之事牵扯。

这个隐患,正是这赵王世子。

不过,许是残留的纯粹意念还未消散,那高整信一靠近,陈错居然心有所感,心灵深处的人念金书中,两团人念共识隐隐震颤,生出共鸣。

“嗯?莫非此人身上,有什么可供提炼的共识,可以牵扯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主题?”

尽管疑惑,可陈错还是决定先押后,因为眼前还有事,要先行处理。

一念至此,他也不啰嗦,一挥袖,将两个离乱门人卷起来,随后化作一阵黑风,破空而去!

“”看着远去之人,田博德刻意在那叶楠面前道,“我这友人,果然是大神通者!”

当即,叶楠眉头一皱。

高整信深吸了一口气,不理两人的勾心斗角,按着陈错的吩咐行事,待得一番忙碌过后,他看了那青锋仙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直接打道回府。

结果刚入城,一行人却被两个小沙弥拦住了。

“郡守,我家祖师有事要与你说,你看何时方便?”

“哪里能让大师久等?下官这就去拜见!”一听此言,叶楠不敢怠慢,甚至顾不上和高整信再说两句,就匆匆赶去。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高整信皱眉不语。

.

.

“师……聂君,望你看在咱们同门一场的份上,饶过我等!”

另一边,陈错驾着黑风,落在一处山头,将离乱道的两人甩到地上。

那胡秋便挣扎着起来,硬撑着伤势,痛哭流涕,一副悔不当初的模样。

陈错却只是看着,看着两人越发忐忑。

犹豫了一下,关愉就道:“聂道友,今日之事,将你牵扯进来,实属无奈,我等也实在是……”

“先不说这个。”陈错打断二人,“关于这晋州城,你们知道什么?此处是否封禁着什么?”

一听这话,离乱道的两人面面相觑。

“聂君……你竟不知道?”

关愉小心问了一句,见得陈错脸上疑惑,这才道:“晋州封禁的并非一人、一物,当初尔朱荣炼制的四座金人,有一座就在城中,用以镇压汉家气运!”

第一百八十七章 契胡铸金压汉运!

“用于镇压汉家气运的金人?”

陈错眉头皱起,这已经是他一天之内,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了。

而且,镇压汉家气运?

哪怕陈错已然削去了不少杂念,道心圆润,却也是生出几丝波澜。

随即,他注意到关愉脸上的疑惑之色,知道这个消息,在修行门派中该是比较普及的,自己或许是因为入门时间短,加上闭关三年,出关既出山,又或者是太华山并不关注此事,或者干脆是牵扯到王朝之事,师父不愿意告知。

总之,这事他事先确实并不知晓,不过现在套着小号,也没有多少顾忌,又震慑住了对方,索性就问个明白。

那关愉倒是不疑有他,毕竟这事问谁不是问?况且,人家实力摆在那,自己的小命捏在对方手中,哪里有什么选择余地。

“这事的根源,实在魏国的孝文帝身上!”

北魏孝文帝!

这个名字陈错可就熟悉了,比对陈朝皇帝都熟悉,那可是上了教科书的人物,乃是一代汉化先驱。

没想到自己问起来的事,居然能牵扯到这位身上。

“那位孝文帝整顿吏治,设三长,行均田,集权于身,南征北战,奠定气运,有气吞山河之相,奈何英年早逝,中道崩殂,不成天下一统。唉,当初我离乱道,便曾在这位陛下麾下效力!”

关愉说起这位皇帝,眼中流露出了憧憬和敬佩,好在还记得正事,便将话题拉了回来:“太和改制,革除了鲜卑旧俗,倡导汉家习俗,改汉姓,定名分!更扶植了好些个崇尚汉家的勋贵与大臣,令好些个汉家士族重新崛起,一度令魏国昌盛!却也埋下隐患,引得不少过往贵族的不满。”

陈错问道:“尔朱荣就是不满的人?”

“尔朱荣乃契胡小族,陛下驾崩时他不过孩童,却不知被哪家怂恿,视汉儿为眼中钉。”

关愉说着,进一步解释道:“此人本寂寂无名,借六镇之乱壮大,抓住了孝明皇帝和胡太后的矛盾,得以入洛,以河阴之变血祭邪神,将推崇汉化的勋贵大臣、汉地世家屠戮一空,断了大魏的气运根基,又担心汉化复起,便铸金人四座,分置于北方四地,镇压汉家气运,晋州正是其中之一!”

他忍不住感慨:“北地汉统越发衰颓,魏国处处烽火,如今演变为东西两国,皆源于此,而四座镇运金人,又压得汉家微弱,连带着将南方王朝都牵扯了,使之慢慢衰落。”

“……”

感觉自己躺着中枪了。

陈错抛开杂念,将注意力放回事情本身,骤然发现,若是严格来算,此番下山所遇之事,多多少少,都和那尔朱荣有着关联!

那刘难之事,牵扯着高齐皇室,追溯根源,是六镇起义的后果之一,而北齐的奠基人高欢,曾是尔朱荣的部署;

鱼妖符篆牵扯出的北河水君,听张房道人之言,也和那尔朱荣有着密切关联,甚至有可能是其人死后转化!

“如此看来,若能弄清楚其中关键,配合符篆碎片的根源,因果神通施展的可能,无疑大大增加!”

想到这,他又问道:“那晋州的金人,位于什么位置,你该是知道的吧?”

“位于城北的普渡寺中。”关愉提醒道:“坐镇寺中的,是个名为昙断的沙门和尚,俗家姓王,出身河东,为太原王氏的旁庶,听说和周国云居寺的昙延大师有关联!”

太原王氏……

陈错忽然想起那篇《画皮》,开篇就是太原王生!

忽然,他心头一跳,心血来潮,冥冥之中,竟出一点宿命之感。

“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摇摇头,他熄了前往普渡寺一观的念头,看向两人。

关愉立刻紧张起来。

能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后面就到了处置自己二人的问题上来了。

相比于关愉,胡秋无疑更为担忧,尤其他重伤难动,真个生死操于“聂峥嵘”之手,忐忑惴惴,又不敢开口。

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最终,还是陈错打破了沉默,他问了一句:“与我交手的是何人?”

关愉一愣,道:“是昆仑宗的典云子。”

“典云子?”

出关之后,道隐子和陈错提了几个人,典云子是其中之一,还指明了其人在星罗榜上的苏家姓名。

“你等方才祸水东引时,说是被昆仑的人追杀,倒不全是谎言。”陈错笑了起来,却笑得两人心惊胆战。

胡秋心急之下,已顾不上伤势,道:“师……聂君!且听我说,这事并非全是杜撰,我等来这……”

“你现在根本把握不住念头,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一目了然,还是老老实实的交代吧。”陈错瞥了胡秋一眼,看出这人伤势很重,根基受损,今后后患无穷,怕是要日日活受罪!

胡秋一愣,赶紧住嘴,越发惊恐。

还是关愉老老实实的道:“这事和聂君也有牵扯,我等是顺着你与你叔父的踪迹来的……”

她似乎已经抛开了种种,索性彻底说开:“……我等见那赵郡王的世子在搜集金属矿物,其中有两种,乃是圣教尊者之使所需,于是就起了念头……”

接下来发展,倒是平平无奇,无非是二人拿出仙门身份,再应下高整信请求,最后将搜集之物拿到手上。

可惜,被典云子发现,展开了一场追杀,杀得两人心胆皆寒,随即又遇到了“聂峥嵘”,如今更是心惊胆战。

“你说他搜集的,都是各种金属和矿物?很是珍贵?”

陈错听着听着,却心中一动。

他要成就五气,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这金属、矿物,能否拿来一用?以作金行根基?

对面两人一见陈错表情,就知道这位也惦记上了,不由苦笑,但他们眼前的情况,比之前还要凶险几分,生死被人拿捏,哪里还有讨价还价的心思和胆子?

尤其是胡秋,他自家知自家事,这聂峥嵘既然是圣教中人,怕是将自己直接打杀,不要诸金,都不会放任自己这个离乱道门人去讨好尊者。

不过,陈错正要进一步询问,忽的神色一变,朝着半空看去。

寂静夜空中,忽有一道金光洒落下来,慢慢勾勒出一道身影。

“贫僧有理了。”那身影模糊,散发着淡淡的光辉,令人心情安宁、平静,如沐春风,“贫僧等与贵门有过约定,施主何故要违反?若只是无心之失,那便罢了,只是镇汉封印松动,需得耗费七七四十九日修补,在这期间,还望施主不要入城!”

话音落下,这位不速之客意味深长的道:“汉家气运衰退,乃命中注定,为免大局有变,望施主忍得一时。”

离乱道的两人见着这道身影,脸色骤然变化,露出敬畏之色。

这也是二人今日连受重创,心境已乱,无法掌控情绪了。

陈错镇定如常,他眯起眼睛,问道:“昙断大师?”

那身影双手合十,道:“正是贫僧。”

陈错就道:“听说大师是河东王氏出身,怎会在这里镇压汉家气运?你这是数典忘祖,还是皈依皈得心神错乱了!”

胡秋和关愉听得脸色大变,但根本来不及阻止。

那身影并不着恼,只是道:“施主,莫被家国族群之说蒙蔽眼睛,眼前种种,不过虚妄,唯有建立了地上佛国,方能度化世人,人人安乐,望施主能参悟灵光,忘记一时的血脉传承,共谱人间大慈悲,须知再过得几百年,哪还有什么周人、齐人、陈人之分,更不会有人还记得过往的汉室、晋室,皆为佛国子民!人人喜悦安康!”

话音落下,金光散去。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外魔当斩!

“好大的口气,可惜鬼话连篇,给我说这一套,可真是找错人了。”

看着空荡荡的夜空,陈错并未压抑怒意。

“如地上佛国这般理想,森罗之念中不知凡几,更不要说前世还有更为崇高之念,一旦显露,怕是连诸界掌控之人都要亲自下场应对!至于佛国之说,更是傲慢之言!”

他虽对历史细节所知不多,但大的历史脉络还是知道的。

“以后确实没什么齐人、周人、陈人了,但可不是成什么佛国子民,而是为隋人、唐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