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道医之后 第252章

作者:忽悠啊

“我讲的就是易!”刘炫一拍书本。

“你讲的是狗屎。”

“呲呲!”顿时其他在堂的学生原本昏昏欲睡,顿时精神了,这是哪位?怎么这么生猛?连着这位博士都敢怼。

刘炫不生气,反而眼睛一亮:“你听懂了?”

李郸道点头:“所以感觉狗屁不通,一坨狗屎。”

刘炫道:“混口饭吃,赚几个钱罢了,不过你既然懂,那我也就拿出真本事了。”

这刘炫还真是个奇人,顿时开口立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了。

“推天正中气以策实乘入元距所求积算,命曰中积分。盈大衍通法得一,为积日。不盈者,为小馀。爻数去积日,不尽日为大馀。数从甲子起算外……求次气因天正中气大小馀,以三元之策及馀秒加之……而满其法,则迭进之,用加上位。日盈爻数,去之。”

李郸道脑海中太玄真符疯狂运算,卧槽,这大佬会微积分,而且还用到了推演时运之上。

第401章 文圣之道衰也

掐算时运也是道医的必点技能,火运用火药,木运用木药,才。才能多有灵验。

而有的人是金命,就不能用火药,木命,就不能用金药。

况且这对着李郸道的修行也很重要。

因此刘炫拿出真本事后,李郸道立马就被折服,更何况他讲的是计算天象,制定历法,对李郸道的启发很大。

其他人就听得头大了。

刘炫讲到拖堂才停下问道:“如何?还是狗屎吗?”

“大才!”李郸道真心佩服道:“但先生怎么会胡编乱造呢?”

“自南北朝,世上便无真儒,我讲的是真是假,都一个样。”

“你体内倒是有股子浩然正气,但你又亲道,可惜了。”刘炫叹道。

李郸道说道:“文运终将会起来,魏晋南北朝,前面谈玄论道,后面礼崩乐坏,刘博士你应该往前看,别盯着以前,如今还是能培养一些继承文圣气运的人的。”

刘炫叹息道:“你都不愿,却说会有人继承,我却想不到还有谁。”

不问李郸道来历,名字,却叹息起中华文脉的凋零起来。

李郸道也不想交浅言深,便沉默起来。

随后刘炫便道:“你不是这儿的学生吧?”

“我叔叔是,我听说有人讲易,所以过来听听。”

“下堂课还来吗?”刘炫问道。

李郸道点头:“这些日子都在京城,下个月就不一定了。”

刘炫点头:“可以多听听课,对你没有坏处。”

却是带着自己的教习书册离去了。

李郸道也正好去找李福德,李福德的策论课正上完,一半时间是教授批阅文章,一半时间是讲文章。

李福德的文章还欠些火候,被博士点了出来,但是已经有些新意,因此拿来做例子点评。

“太学的博士们都是卧虎藏龙之辈。”李福德叹息道:“可惜都太爱惜羽毛了。”

“不爱惜羽毛的都死了。”李郸道说道:“可惜了那个被昆仑奴杀害的女孩子了,这么久了竟然没有个后续。”

“京城每天发生太多事情,这个事情又算什么呢?”李福德道:“若不能第一时间解决,只怕要一拖再拖,谁能耗得起。”

“反倒不如汉时候儒生的手段厉害起来了。”

李郸道解释道:“汉儒承袭先秦儒家,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打仗也可拿着的真家伙,光膀子上场血拼的。”

“而魏晋,有血性的都杀头了,没血性的谈玄论道去了,到了南北朝,又杀干净了一批,等到隋朝,该要起来,又二世而亡,接着就是天下大乱,读书人没有话语权,带兵的才有。”

“更何况,文脉把握在世家体系之中,他们或许可以习武,习文习法术,但到了平民百姓家,能习文就已经是耗费全部了。”

“叔叔你要复兴文脉,我觉得应该先强大体魄,你虽然有练习我们家的吐纳功夫,和慢拳,但其实没有啥杀伤力,比如今天,那四五个少年,就可以把你胖揍一顿。”

“以理服人的最终道理其实是以物力服人。”

李福德一听,确实有那么一些歪理,体魄强了,人就会更自信,体魄弱,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确实不行。

当下道:“可是我如今读书已经占据了许多时光,年纪又不如你这般小,可以学习童子功,最重要的是,我吃得少,没有什么习武的天赋。”

李郸道笑道:“倒也不必打其他功夫,仍然是那道慢拳,不过我教你内炼的丹道功夫,也能渐渐强大体魄,叔叔你学成了,再去教爷爷,我爹我娘。”

李福德点头,等着到了家中,李郸道便给李福德演示了一遍。

李福德学得也快,只是没有根基,并不如李郸道那样赏心悦目。

……

时间倒也过得快,李郸道每日跟着李福德上太学学习。

也不在京城胡乱搅动风云,越学易术,越发觉得龙潭虎穴,不可盲目自大。

欲往苟道发展。

不过那高珏确实取死之道,自上次没过多久,便在街上被人羁押走了,未到秋后,匆匆三日就砍了头。

太子建成派人抄了他家,再有就是女眷还是奴仆全部充公,好一点的分配到各个府上当仆从,差一点的还要流放。

其中又供出来一批人,也是该进监狱的进监狱。

建成太子抄完这一波家,立马口袋里有钱了。

至于为何抄家,还要从太子和世家们合作与博弈说起。

这高家已然成了世家们给建成太子喂的一块肥肉。

李郸道本来也可吃到这块肥肉,但是李郸道将财运那日又还给了他,不然只怕晚一步就要和建成太子扯上。

无论是亲近还是敌对,这都不是李郸道想要看到的。

而蛤蟆老母却是没有忌讳,他直直趁着高家抄家,暗中汲取财气。

却不知道自己也是早被算计。

而春三月雨水充足,百姓也是十分高兴,京郊农田碧绿一片,如若不出意外,应该是个好收成的年份。

而李福成在泾阳,得到书信后也是十分伤心,自己家的女儿还没到出嫁的年纪,就成了泼出去的水。

就算有着董俊三郎相帮,刘伯钦打下手,李福成还是觉得最近来看病的人少了,毕竟其他医馆之前也学乖了。

没人倒也好,李福成也认真看起医书来。

一切有条不紊,除了李郸道的修行进度变得更加缓慢了,紫微大帝缩减了日月星光之中的造化含量,外炼的功夫很是艰难。

不过李郸道手上还有一批修行物资,是从泾河龙君那里讨要来的,加上炼了一颗外丹,其实还好。

外炼艰难,内炼却越发得心应手了,或许是内丹大道的气运起来了。

李郸道每每存神,采撷黄芽宝药,运入金鼎丹池,心火熬炼,修行“丹炁”。都感觉十分顺畅,好似有神灵相助一般。

等到三月中旬,建成太子履行武德皇帝李渊离开京城时候的命令,开始选拔人才。

而李郸道作为四门馆学的生员,在太学补课了半个月后,也终于踏上了考场。

虽然李福德不知道,第一,第二,第三,乃至第五第六都已经被达官贵人们给内定了。

就算他学识过人,只怕也要考到十名开外了。

第402章 科举是人情世故

“叔叔,这五岳真形图的狐裘毯子可以庇护你夜晚不受邪气所扰。”

“提前吞下肚子里的符水,可叫你病不会从口入,里面的饭菜差也好,还有自己的干粮,坚持一下,不过三日。”

“这朱竹赤笔,还是你送给我的,用来画符十分顺畅,如今我加持了北斗星力,可佑你文思。”

“这块是药墨,是我从泾河龙君的宫殿中拿出来的,若是文章够好,便可满室生香,若是文笔很烂,也会恶臭难闻,叔叔你用不用随心。”

虽然说差生文具多,但好学生有好文具,肯定是如虎添翼的。

如今科考,进入考场虽然严格,但毕竟条件有限,天下许多地区还未平定,而平定了还能前来科举的毕竟还是少数。

而建成太子又是亲近世家贵族的,毕竟她母亲窦皇后就是世家贵族的人。这些贵族子弟进入考场不过走个过场,名次早有预订。

“好了,好了,都带着了。”

李宝京又道:“到了里面,若是不舒服,随时出来,听说李面脏东西也多,前朝就有死在里面的,还不是一起两起。”

李戚氏也千叮咛万嘱咐:“里面肯定没有外面睡得香,虫蚁蛇鼠之类的也要注意。”

而周边也是许多考生,其实多是京城乃至周边的人物,再远一些,一些世家,估计也不愿意派出子弟来,一没有关系,二也要观望,毕竟天下未定,一切皆有可能。

待着李福德进去,街上却又吹吹打打:“城隍入考场!”

却是把天下都城隍纪信的神像从庙里请出入,送入了考场。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习俗。

城隍进入后,大门一闭,封条一贴,钟声一响,便是一片寂静。

龙虎玄炁笼罩考试院,太子建成亲自督查诸考官监考情况:“如今内勤上的人才不足,若是有这方面的秀才,哪怕不是世家子弟,你们也多多上心。”

“放心吧,太子殿下,我等定会为国举荐良才的。”

举荐两个字用得好,科举是选举制度,不是举荐制度。

建成太子听出其中意味,却不动声色,毕竟这在这些世家贵族眼里,这些是规矩,他现在还没有到可以不守规矩的时候。

“那就好。”

而去完了考场,李建成转身就去了隔壁灵感寺,上了柱香,问了青龙寺住持,许了国泰民安的心愿,又为母亲祈福,点了个大海灯,又捐了一笔钱,应下了扩建的事情,才回了宫中。

然而灵感寺,武德四年就废寺了,如今武德三年应下扩张,可见也是个笑话。

李郸道也没有运目观望,单只拉着李戚氏,李宝京,乃至同行的楚家人回去。

唐朝初期,科举基本都是世家贵族玩弄权利的另一个名利场,能出头的平民百姓很少。

而且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卷面上的成绩,还得看“通榜。”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

上一篇:我的靠山好几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