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66章

作者:臊眉耷目

激昂的呼喊声敲响,围绕在两人附近的士卒挥动兵器大声呐喊,阳光倾斜洒下来,战马嘶鸣,泥土四溅,沙尘漫天,青龙倒悬,长矛挥舞。

两人交手过招,招招凶险,一时间竟是斗的旗鼓相当。

“汝确实力大,但武技不纯,招式杂乱,非某敌手。”

长髯抚动,凤目微阖。关羽一边在阵前‘呯呯呯’的与对方打斗一边出言刺激李进。仿佛与他交手的不是敌人,而是他的学生。

李进也知道关羽的强大,但他心中就是不服气,特别是关羽的态度……

谁会心甘情愿的让敌人教育?

“红脸贼,休要狂言!我必杀汝!”

罡风啸鸣,长矛与青龙刀对撞,哪里停得下来?不断的巨响声震耳欲聋,砸在兵器杆上,空气都发出嗡嗡的金鸣震响。

李进持勇与关羽鏖战,却不知己方在整个战线上面对荆州军还是处于节节败退的形势。

李家的徒附和泰山贼与荆州军的战力实在是相差太远,装备也实在是相差的太远,纵然是双方兵马的数量相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拖延,曹军一方已经开始出现了溃败之势。

也幸亏是臧霸经验丰富,方能在战场中苦苦支持着大局。

“李进呢?在什么地方!”

眼看着己方的军阵范围一点一点的缩小,战场空间一点一点的被对方挤压,臧霸的嘴唇都已近开始发抖,在这么打下去,自己这几年的老本只怕就是要被对方消耗干净了,这么下去绝对不行。

“李进呢!李进何在?告诉他,准备收兵,派出后阵的兵马断后,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根本没有办法赢他们!”

但是当斥候告诉臧霸,李进目下正在和关羽单挑时,臧霸的表情一下子就凝固了。

“久闻乘氏李家族长持勇斗狠,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这都是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在此行匹夫之事!”

臧霸咬牙切齿地道:“李氏的人要作死,我拦不住,咱们泰山军不能再有损失了,传令三军,咱们先撤,李家人愿意送死,让他们自行送死便是了!”

泰山贼向后开始逐渐撤退,这给李进的压力更大了,虽然他与关羽的鏖战在继续,但李进也并非是完全的有勇无谋之辈,他多少能够感受到旁边的战场的异动,因此心中也变的格外焦急。

心态一旦出现问题,则他手底下的功夫也自然是大打折扣。

时间一长,关羽便开始占据上风,他的青龙刀不但力大,而且速度也变的越来越快,压的李进有些透不过气来。

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关羽开始占据绝对上风的时候,他居然收手了。

一刀晃过,将李进向着侧面逼退了几步,关羽一拉马缰,不再向前去追。

他反倒是矗立在原地,一手捋着自己的长须,一手将青龙刀甩在身后,威圧感十足。

李进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喘息之机,但心中并有任何放松的感受。

实在是因为关羽的态度。

其实关羽什么也没有说,但他收手矗立在那里,悠然自得的表情,还有他那副毫不在意自己的表情,就能将李进心中十成十的火气给勾起来。

“为何不打了?再战!”李进挺矛大喝道。

关羽向着旁边瞅了瞅,道:“尔等阵势已溃,汝军今日已是败了,泰山军已经撤走,尔等李氏兵马独木难支,你心神已乱,再与我交手,也不会有半分好处,关某现在要擒你或是要杀你,易如反掌,但某家与人交锋,从不乘人之危,你且回去,待调整好心神之后咱们择日再战,届时关某必取汝首级。”

“你……”

这番话说完,不但没有让李进有任何感动,反倒是让他心中异常恼怒,一种屈辱之情油然而生,但偏偏他还就是知道关羽所说的是对的。

……

臧霸撤退了,李家的兵将也不能久持,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开始收缩战线,呈退兵之势。

以正常情况来说,这是一个痛打落水狗的良机,但李典却没有下令全面追击,他占到了足够的好处之后,便下令三军撤退,继续与对方保持对峙的态势。

其实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就算是当初他携众离开了李氏家族,那也是他们家族内部的事情,以李典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希望自己的家族被灭掉。

在他的心中,最渴望的是让李氏家族投降,归于刘琦麾下,而他也将取代李进,成为名副其实的李氏家族的家公。

如此不但可以保全家族,也可以扬眉吐气,将当年的屈辱连本带利的统统找回来。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

他要的不是家族毁灭,而是李进当着他的面,服气了他!

李典的动向,关羽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对他而言,并无所谓,因为设身处地的来讲,他也能够理解李典的心情,而且李典的职位要高过他,虽然就本事来说,关羽自认为在李典之上,但既然对方才是这一军的统帅,那自己还是以依令行事便是了。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推心置腹

“捷报?”

正在王帐中与周瑜议事的刘琦,听了卫士的汇报,精神不由一震:“把报军给朕呈上来。”

那卫士明白刘琦是想自己看,遂不多赘言,将简牍交付给了刘琦之后,便立刻撤出王帐。

刘琦亲手将封泥撕开,然后认真地浏览了一遍,当场就笑了。

“好一个关云长,战退李进而不杀,好一个李曼成,明明可以乘胜追击而不追,都是挺有主意的人物。”

周瑜听了刘琦的话,心中有些好奇,但又不敢多问。

刘琦感慨了一会,不经意间看到了周瑜那副极具求知却又拼命克制的表情,当场哈哈大笑,随后便将手中的简牍给他递送了过去。

周瑜急忙称谢,从刘琦手中接过了战报,仔细观看。

看过之后,周瑜颇为感慨。

“李府君和关云长虽然战退了臧霸,李进,还斩杀了尹礼和吴敦,但临阵不决,且暗藏私心,陛下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置?”

“朕不能做任何处置,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两军阵前。”刘琦一边笑,一边道。

周瑜谨慎地问道:“陛下是顾忌李府君的地位和身份?”

“有什么可顾忌的,一个两千石的郡守而已,在常人眼里是高官,在朕这算事么?朕想要换了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朕顾忌的是朕与曼成之间的情义。”

周瑜拱手施礼道:“还请陛下指点。”

“以朕的角度而言,万事自当以大汉为先,大汉的利益高于诸家的利益,这一点没有错,但是对朕手下的这些人来说,就不同了……包括你也一样。”

这话说的让周瑜有些无言以对。

虽然这话中所阐明的问题确实是情理之中,但以一个帝王的角度,只怕都不会轻易将这些敏感的话题说出来,特别是当着他这么一个人。

一个身为望族之后,同时还是降将的人。

随着相处时日的增加,周瑜对刘琦是愈发的佩服,他心中虽然还惦念着孙策,但随着时间愈长,他对孙策的感情也开始倾向于故友之谊,而刘琦在他看来,才是真正的明主。

见周瑜的表情略显局促,刘琦有些无奈。

“你紧张什么?今日之言,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又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公瑾又何必多虑?”

周瑜听到这里,心中略一琢磨,确实如此。

他安下了心,随即向着刘琦作揖道:“还请陛下指教。”

“曼成与朕乃是故交,初平元年朕与刘磐双骑入荆州,初创基业,曼成不远千里率众来投,可以说是朕最为心腹者也,多年来他一直替朕镇守南阳腹地,从未有失,如今李氏家族为曹操所用,曼成替朕接阵迎敌,朕若是在这种情况下强制要求他进兵,尽诛其族中父老,那试问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朕?曼成又会如何看待朕,朕还是否还有人性可言?”

“那陛下打算如何做?”

“曼成的心思朕知道,朕此番北伐除了要一统大汉之外,还要将手下人的心愿达成,也不枉他们随朕出生入死,曼成昔日离开家族,其中心之怨甚深,但也终归只是怨,不是恨,朕不能逼他灭自己的家族,只有助他代替李进,成为李氏家公,方不负为人主是也!”

刘琦的话让周瑜心中异常触动,他听完之后,很是郑重的向着刘琦再次作揖:“陛下如此仁义,实可谓之千古一帝,古之先贤亦不及也。”

“朕岂敢与古之大贤争锋?只求对你们,对天下人无愧便是了。”

“报!”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一名斥候匆匆地走了进来,对刘琦拱手道:“启禀陛下,曹军有了动向!”

“什么动向?”

“曹操兵分三路,以曹纯,于禁,乐进为先,向我军大营来而。”

周瑜冷笑一声:“这是逼急了么?”

刘琦却摇了摇头,道:“不,别看曹仁死了,但也不会轻易会弄乱了曹操的心神,这是他听说臧霸和李进战败,故而佯攻我军,实则是想派轻骑暗中去袭李曼成之后,欺朕不知?”

周瑜当即请缨道:“既如此,请陛下派人抵挡曹操的前军,臣愿意率领轻骑,去截杀曹军轻骑!”

周瑜主动请缨,有点超乎了刘琦的想象,但随后他当即释然。

毕竟,站在他眼前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儒将,也是曹操一生中遇到的最强的一位对手。

说周瑜是曹操的天命克星,也不是不行。

“好,朕拨你一支人马,由你率领走小路截杀曹军,不要让曹军干扰到李典和关羽。”

“唯!”

周瑜转身就要出王帐。

突然之间,刘琦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高声喊住周瑜道:“公瑾,有一件事,朕得告诉你。”

周瑜连忙停住脚步,转头望向刘琦:“陛下有何事吩咐?”

“到也说不上是吩咐……这一次北上,朕不但征调了荆州和益州,关中,南蛮的兵将,包括西域都护府和凉州的精锐骑兵也征调来了中原。”

听到刘琦说起‘凉州’两个字,周瑜的心中不由顿时一紧。

他是聪慧之人,自然明白刘琦说这话的用意。

“陛下是将伯符……也调回来了?”

“不错,孙伯符这一次作为前部先锋,先入关中,张允那边在长安给他递送粮草,然后让他走宛城入中原,来这里与朕会和。”

周瑜闻言颇为惊讶:“陛下没有让他们直接去北方直对袁绍?”

刘琦笑道:“北方的力量已经够呛了,黄忠,荀攸,徐荣,吕布,赵云等人皆在,雒阳的主力军也在那里,袁绍再厉害,也未必吃得消,反倒是朕在中原的力量薄了一些,分一部分凉州兵马来此,可以助朕快一点大败曹操。”

周瑜心中此刻着实是有一些矛盾。

说实话,他现在又想见到孙策,又不想见到孙策。

人矛盾至深,乃至于此。

“陛下为何跟臣说起这件事?”

“孙策不日就将抵达朕的皇帐,朕不跟你说一下……好么?”

周瑜闻言苦笑一声。

“没事了,孙策在西羌多立功勋,如今已经是朕的股肱之臣,朕已经决定,等他在中原立下大功,就恩敕他中郎将之位,届时你们兄弟同殿为臣,一起为大汉朝效力,这难道不是公瑾梦寐以求的?”

周瑜当即道:“确实是臣心中一直渴望之事。”

刘琦点了点头,道:“去吧,率兵去截曹操,得胜乃还之后,你自可与伯符相见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