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47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从益州那边调人,严颜在南中也招募了不少蛮兵,据说已经训练妥当。”

“可以,益州来此,路途遥远,等他们到时,不知战事已经什么样了。”

刘琦笑道:“可先调江州的张绣助阵,他离的还算是近些,至于荆州的兵将,朕也不能一丁点不用,朕就调遣南阳的李典本部,随朕征伐中原!”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分两路

刘琦征调的兵马还有人员,都是他在返回襄阳这一路上深思熟虑的。

首先,正面的主力战场,还是需要雒阳那边的主力军在正面战场牵制敌军。

类似于黄忠,太史慈,吕布,甘宁,徐荣等这样的成名武将,刘琦觉得还是尽量不要让他们来南方,一则让他们在河北战场与袁绍和曹操正面对阵,能够有效的牵制河北的大部分军力和名将,让双方在正面战场达到一个平衡。

而刘琦给自己在南方的这部军队定义为偏师,既然是偏师,那就不能让袁绍和曹操太过注意,要适当的去迷惑对方,用最少的兵力办成最大的事。

他只调动南阳郡一郡的兵马,目地就是在此。

南郡一郡的兵马不多,除了需要留在原地守备的,满打满算能够凑齐一万都算多,而刘琦从雒阳调遣来的许褚,关羽,张飞跟黄忠和吕布这样威震一方的名将相比,他们的资历还是太浅,许褚自不必说,其人不过是一勇之夫,论及用兵之能,相比于真正的名将还是差的太远,类似于他和典韦这样的人物,就战略而言,并不会受河北方面所重视。至于关羽和张飞……这两个兄弟的能耐,刘琦心中是有数的,但曹操和袁绍未必会过于重视。

他们当初在幽州,虽然得到了刘虞的重视,但由于刘备本人一直没有什么大展拳脚的机会,因而在军事上的战绩一直都是马马虎虎的,并没有什么打眼的表现,哪怕是在幽州当一军首领时,也是败多胜少。

但这并不是刘备,关羽等人的能力不够,实在是他当时所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了。

袁绍以及他手下的一众河北精英,毫无疑问是当时天下军阀之中最强大的存在,而刘虞所纠结的幽州兵马,大部分都是从当地的豪强手里征调而来,临时拼凑成的,而刘备在这些豪强之后的声望不强,可想而知他对于幽州军队的统治力度会有多么的薄弱。

对方的实力强横,自己的毛病却一大堆,刘备能打赢,才叫奇怪呢。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关张三兄弟真正的潜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外面知道的那么彻底,这就是刘琦将关羽和张飞调到荆州的原因。

至于诸葛亮,庞统,周瑜,司马懿……

这四个小的,更是不会让北方的敌人过于忌惮。

如此,自己这边所面的压力就会小一些,所能够取得的战果,也将更为巨大。

安排完毕之后,刘琦立刻命人将诏书给雒阳那边送了回去。

随后,他转头看向了刘备。

“皇叔,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刘备闻言,一下子变的有些紧张了。

他小心翼翼地冲着刘琦问道:“臣不知道陛下心中所思何事?”

刘备微微一笑,道:“你不知道?好,那朕告诉你!朕想的,就是这次在荆州向中原进兵,由朕督军,由皇叔和关,张二位总领三军,冲锋陷阵,这三军的指挥之权,朕全部交给皇叔!”

“什么?”

别说是刘备了,就是一旁的黄叙脸色也骤然变了。

让他领兵?

要是没记错,这厮自打到了陛下麾下,就一直是屡战屡败的,虽然也有过一些胜仗,但是和他的胜利数量相比,实在是无法相提并论。

让这样的人领兵,行吗?

黄叙心中不由犯起了嘀咕。

别说黄叙了,就连刘备自己对自己都有些不太认可。

“陛下切莫如此,臣的本事臣自己心中有数,臣没有能力担此大任,还请陛下收回圣命!”

刘琦哈哈一笑,道:“晚了,朕的心意已决,你已经无法反悔了,皇叔眼下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回避朕的要求,而是好好想想,应该如何将兵马带好才是?”

“陛下,这!”

“皇叔,你可是朕的左将军,难道大汉朝的左将军,竟这般没有骨气吗?难道是朕看错人了不成!”

刘备闻言顿时一愣,半晌之后,便见他深深吸气,冲着刘琦拜道:“臣多谢陛下隆恩!”

……

当天晚上,刘琦返回自己的行宫,将两位随行陪伴的美人邹氏和任氏召到了身边。

“马上,就要打仗了……朕可能需要提前结束这一次南巡。”

任氏和邹氏闻言顿时大惊。

对她们而言,这一次出行她们过的很是开心。

每日行路的时候,两位美人都是陪伴在刘琦的身边,跟他说笑话,喂他水果吃,每到一个地方,刘琦会亲自给他们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到了晚上,两个女人轮流伺候刘琦,她们两个一个二十出头,一个三旬出头,二十多的任氏青春正茂,三十的那个邹氏则如狼似虎,平日里刘琦在雒阳,宫内的贵人不少,再加上刘琦有时候单独睡,想要碰上刘琦去她们的宫中一次,也是极为难得的。”

但是这一次南巡,两个女子算是轮流着将刘琦彻底给包圆了,他们像是民间的夫妻一样,可以每日守在刘琦的身边,在她们的内心深处,这种幸福是原先从来没有的。

“陛下,这仗是必须要打的吗?”任氏抿着嘴,低声问道。

刘琦伸手将她搂在怀中,安慰道:“没有办法,朕这段时间和你们一起南巡,确实过得很是愉悦,但北方强敌环伺,袁绍和曹操已经开始对朕动手,朕只能忍一时的分别之苦,往前线对敌了。”

任姝伸手抱住了刘琦的腰部,将头靠在他的怀中来回的摩擦着。

“陛下乃是当朝皇帝,手下能征惯战之人无数,为什么还要亲自出征?千金之子,尚坐不垂堂,何况陛下?”

任姝的娇媚容颜,再配上她如水蛇般的躯体,还有温柔的声音,几乎都要摧毁了刘琦心中的那道防线。

他差点就答应任氏的请求,将战事交给手下人了。

但最终,刘琦还是恢复了理智,伸手强硬的将任氏从怀中推了出来。

仔细想想,历史上的吕布在下邳,会不会就是受到了这温柔乡的摧残,而导致自己失去了主观的判断能力,而做出一系列的糊涂事呢?

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不要重蹈覆撤才是。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拜将台

刘琦将任氏推出怀中,然后深吸口气,平复了一下心境后,方才睁开眼睛,认真地看着她,道:“朕心怀天下,决不能为儿女之情所累,朕身为一国之君,但凡有失,便是死无葬身之地,你们要理解朕的处境,明白么?”

望着刘琦坚定而略有些警告的眼神,任姝似乎有些局促不安。

她的眼眸中闪出了泪水,低声道:“妾身尊旨。”

邹氏在一旁看到了任姝的表情,忙道:“陛下莫要怪任妹,她只是有心事未了,故而方才舍不得陛下,不是想存心妨碍陛下的军国大事。”

刘琦疑惑地看向邹氏。

“陛下,妾身与任妹妹这次出来,其实就是想给皇室添丁进口,为陛下开枝散叶,只是从南至北,这么大一趟走下来,我们姐妹两个人的肚子却不争气,一直没有丁点动静,故有些急躁,还望陛下恕罪。”

刘琦听了这话,方才恍然而悟。

随后,便见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你们可真是糊涂,有些事情,乃是水到渠成的,不是凭借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们越是着急,有些事反倒越是办不成,这种事情,理该顺其自然才对。”

任姝含着泪,委屈道:“妾身和邹姐姐都是小女儿态,哪里懂的那么多的大道理?”

刘琦微微一笑,道:“不论如何,距离雒阳兵马调来还需时日,这段时间,朕就好好努努力,耕耕田,早日帮你们达成夙愿,如何?”

说罢,便见刘琦对任姝道:“上一回西域乌兹给宫中进贡来的异域服饰,朕命人带来了,你们知道了吧?朕看今晚你们不妨就换上,一起替朕跳几支舞,哄的朕高兴了,朕一会做事也卖力一些。”

西域舞服相比中原的曲裙深衣来说,暴露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肩膀和腹部的地方,几乎全都裸露在外。

任姝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她低声道:“那种服饰,如何好穿……且还要穿着跳舞?”

刘琦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自家夫妻,又有什么可害羞的?去吧,你们两个一起穿来,咱们三人今夜不分房睡,朕为了皇室开枝散叶,也多卖卖力就是了。”

任姝和邹氏彼此互相瞅了一眼,随即遵旨应诺,一起下去换衣服了。

刘琦将靴子从脚上直接甩了下去,然后向着后方一靠,愉悦的甩起了自己的两条腿。

他一边甩,一边感慨的自言自语:“也不知道这样的潇洒日子,还能过上几天啊。”

……

与两位贵人过了一阵潇洒旖旎的日子之后,雒阳方面,尚书台的人和关羽,张飞,许褚终于到了。

而宛城方面,李典也尊旨将宛城的兵马全部汇聚,等待刘琦下令。

刘琦派人将任姝和邹氏送回了雒阳,他自己则是带领刘备等人北上前往宛城。

到了宛城之后,刘琦立刻下令,命人筑造高台。

李典不知刘琦要做什么,但还是依令而行。

高台筑好了之后,刘琦下令,让三军主要将官尽皆汇聚于高台之下。

随后,刘琦亲自在高台之上拜将!

刘备在幽州,一直都没有打出漂亮的战绩,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一直统领的兵将都是临时组成,而这些兵将大部分都是由各地的豪强所统领的,对他并不服气。

军心既然不可用,那还谈什么打胜仗?

这一次,刘琦决定给刘备设立足够的名望。

在高台之上,他亲自将天子剑当着众将的面,交付到了刘备的手中。

执天子剑者,自当能够号令天下王师。

刘备低着头,双手颤抖着接过了刘琦递送过来的剑。

他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向刘琦,语气略显激动:“陛、陛下?”

“皇叔,不要看朕,转身去看台下的将士们!”

刘备小心翼翼地转过身,他望向下方的一众行军司马,曲军候,屯长……

那些望向他的人,此刻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的藐视与不服气,相反的,他们的眸中是刘备原先很少看到的敬畏。

一瞬之间,刘备的信心爆棚了。

他将长剑举起,高高的举过头顶,口中高呼:“天佑大汉!讨贼必胜!”

“必胜!”

“必胜!”

“必胜!”

高台之下,一众将官们高声呼喝,声势震天彻地。

下方众人之中,关羽和张飞望着高台上,举着佩剑带动三军大声呼喝的刘备,一时间竟情难自禁。

关羽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嘴唇微微抖动,似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而张飞竟然当场流泪了。

他们知道,他们兄长劳苦奔波半生,就是希望能够有招一日,站在这个位置上,去发挥他真正的本领。

不论是于公于私,他们的兄长今天终于达成了心中的愿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