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724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他突然间有点后悔了。

自己着实是有些鲁莽了,为了攀附权力,居然鲁莽的对袁绍提到了关于他继承人的事情,若是时机掌握不好,很有可能会死于非命。

毕竟,这种事对袁绍而言,乃是大忌。

就在许攸忐忑不安的时候,突听袁绍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稍后,却见袁绍伸手,拍了拍许攸的肩膀:“子远真是我的至交好友,在这关键的时刻,也只有你肯对我说真话……袁某很是感动。”

听到这,许攸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

“许某与大将军乃是故交,值此大将军为难之际,许某自当不畏艰险,为丞相献计。”

袁绍哈哈大笑,表情颇为满意。

“子远,你也觉得三郎类父,可以继承我的基业?”

许攸重重地点头道:“许某觉得非常合适。”

袁绍闻言,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开心。

……

许攸出了丞相府,一路哼着小调走在大街上,连车都没坐,就只是步行。

不一会,许攸走到了曹操在邺城府邸。

听说许攸来了,曹操亲自来到正院相迎。

“子远!”

曹操乐乐呵呵的走上前,一把抓住许攸的手:“子远今日如何来了?”

许攸忙道:“孟德,许某今日特意来为你送一个好消息。”

“哦?”

曹操一边拽着许攸,一边向着厅内走去。

“子远今日带什么好消息来了?”

许攸笑呵呵地道:“孟德,你手下的那些汝颖能士,怕是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丞相招入邺城,委以重任了!”

“哦?”曹操闻言很是惊讶:“为何?”

“为何?这你自然就要好好感谢感谢我了!”

二人来到厅中,曹操随命人取来糖水,随后许攸就慢悠悠的将自己今日与袁绍之间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曹操。

曹操听了之后,自然高兴。

不过,他同时也替许攸感到惋惜。

许攸说中了袁绍的心事,帮他下定了决心,但曹操心中明白,以袁绍的秉性,日后慢慢回过味来,早晚会跟许攸算后账。

真到那个时候,怕是许攸死期不远了。

“来人!”

曹操转头呼喝府中仆役,命他们端上了几个箱子。

毫无疑问,箱子中都是最贵重的珍奇异宝。

曹操命人给许攸看过之后,道:“稍后,曹某便命人给子远你送到府上!”

许攸看的双眸放光,一个劲地点头笑道:“多谢孟德,多谢孟德!这怎么好意思……实在是不好意思。”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张燕的请求

许攸欢欢喜喜的从曹操的府邸撤离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走后不久,曹操就开始暗中和郭嘉研究此事了。

“刘伯瑜与张燕联合,此事对我们不利,但袁绍却因为此事加快了吸收中原士子入朝的速度,此事对将军倒是有利了。”

曹操对郭嘉的话深感赞同。

“不论如何,当务之急还是要以对付刘伯瑜为主,不可一味与袁绍争权,若是内部分裂,势必会被刘琦分而击破。”

郭嘉闻言笑道:“明公心胸广阔,顾忌大局,实在是令人钦佩。”

“只是这一次,袁本初若是立了袁三郎为继承人,那在雒阳的袁大郎,又会如何作想?”

郭嘉笑了笑,道:“以那袁显思的心性,断然是不会干休的,只是他远在雒阳为人质,知道此事又能如何?等他翌日若是真能返回邺城,只怕也是大局已定了。”

曹操眯起了眼睛,沉思半晌之后,方缓缓言道:“此言在理,唉,倒是可惜了那袁显思,其实就年龄还有心性来看,曹某倒是觉得此人比袁尚更适合继承袁家基业……那袁三郎毕竟年纪太轻,而且受河北世家的掌控太重,就算是本初从南方迁人来朝廷……想要短时间让他从河北诸族手中脱离出来……唉!难啊。”

郭嘉道:“这些都是袁绍的事情,将军又何必为他袁家的事过于操心呢?”

曹操摇了摇头,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可不多想想啊。”

……

另外一方面,刘琦率领六名战将,在西河以南攻击了匈奴人的七处营寨,虽然这些部落只是匈奴王庭的分支,此举却也给了匈奴人极大的震慑。

当然,刘琦并非毫无理由的去打匈奴人,他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匈奴人动了他的手下——汉室宗亲,皇叔刘备。

这一次沿着汾河扫荡匈奴的营地,保守估计最少屠戮了数万匈奴人,虽然这些人并不都是军人,但这对于刘琦来说并不影响。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虽然这话并不能说是绝对的,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这次匈奴人动了刘琦的皇叔,他若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这个皇帝日后还怎么威服万邦?

至于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波及了很多匈奴平民的事……

不错,波及平民确实不是刘琦的行事风格,但也要分什么情况。

人家都打到你家族人的头上了,你还管他平民不平民?圣人也不是这么当的吧。

此一仗过后,汉军的声名在匈奴人的概念里,毫无疑问又上了一个档次。

刘琦大胜之后,并没有带领着六名大将返回雒阳,他在太行山附近驻扎,并着左髭丈八回返太行山脉,请张燕出山与自己一会。

左髭丈八在这一次征剿匈奴各部中表现突出,为刘琦提供了不少的情报,得到了刘琦的信任。

而对于得到自己信任的人,刘琦一般都不会亏待他们,对左髭丈八亦是如此。

左髭丈八返回黑山,面见张燕,当着张燕和一众黑山军渠帅的面,将刘琦用兵的方法和他手下将领们的勇武吹了个天花乱坠。

在左髭丈八的口中,汉军便犹如天兵天将下凡一样,几可谓是天下无敌了。

黑山军中的渠帅们,大多都比较看好雒阳朝廷,特别是刘琦颁布的政策,对于百万黑山军民来说,是最好的政策。

只有在刘琦规划的制度和政策下生活,黑山军民才有前途,才能不被赋税和望族的兼并压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张燕一开始本来也是犹豫的,但在黑山军渠帅们的坚持下,张燕终于松口了,他带领一众渠帅出了太行山脉,去见刘琦。

刘琦在自己的行营之中,亲切的会见了一众黑山军的渠帅们。

与平常的望族中人不同,刘琦并没有那么大的架子,相反的,他对黑山中人非常亲切。

在这个时代的人,类似于袁绍,刘表,袁术这样出身的人,在面对黑山军众这些底层氓首的时候,一般都表现的比较高冷,因为出身问题和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注定望族和氓首之间永远有着阶层的代沟。

但跟其他的望族相比,刘琦很显然更具有亲和力,同时也更亲民。

刘琦在帐内置酒,同时让吕布,赵云,关羽,张飞等人作陪,款待黑山军的渠帅们。

就出身而言,刘琦带来的这六位大将,跟黑山军倒是颇为接近。

吕布和赵云都是边郡武夫,常年与匈奴,鲜卑打交道,典韦和关羽都是在乡中杀人后流浪四方的游侠之士,张飞和许褚身份最高,都是土豪,却也和那些以兼并土地为主的地方大家族有些区别,而且这两个人的性格也是极为豪迈,有豪杰之风。

黑山军的一众渠帅和这些将领们一起喝酒,共同话题自然是比较多的。

一顿酒宴喝罢,黑山军众人对刘琦军众人的好感倍增。

酒至半酣处,刘琦拽着张燕一同出了帅帐,来到营地外小解。

随着当今皇帝一起在野外随地大小便,张燕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

在这个皇帝面前,张燕觉得自己非常放得开。

“张将军,你愿意归附朝廷,实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一般,回头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来,只要不是过于为难的,朕无有不准。”

张燕长长地打了个酒嗝,听到这的时候,顿时眉开眼笑。

刘琦在酒宴上跟张燕说的这些客气话,若是换成士族望族出身的人,或许不过是一笑置之,并不在意。

但张燕这个人在这方面脑子多少沾点短路,他把刘琦酒后的客气话,当成了真话来听了。

“嗝~~!”

张燕不拘小节,长长地打了个酒嗝,然后抖落了一下他的神器,提起裤子道:“陛下,臣倒是还真有一件事,想要请陛下帮忙。”

“有话直说。”

“是关于我们这些黑山军的渠帅的终身大事的……嗯,怎么说呢,咱黑山军中的渠帅,像是臣吧,成婚比较早,如今已经有了孩子,但有些渠帅从年轻时期,就进了黑山,多少年来一直南北征战,都没有成家立业,如今我等归附陛下,臣没有别的所求,就是希望陛下能够做主,给这些孩子们指派好亲事。”

刘琦闻言恍然:“你要让朕,替你们黑山的这些渠帅指婚?”

“是、是,正有此意。”

刘琦愣了半晌,接着不由笑了:“爱卿耍朕玩吧?”

“万万不敢,臣如何敢耍陛下?”

“你们这群黑山军首领,各个也算是坐拥一方,难道还会缺女人么?”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朕明白了

刘琦这话,其实说的挺中肯的。

黑山军是一群大老粗没错,但在他们辖地的民众,粗略算来足足有百万人。

而黑山军各部渠帅麾下所直管的兵将,若是全都加起来,估计也有小十万众,当然这十万众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全都是精锐,有的只能勉强上战场当炮灰。

有这样雄厚的实力,完全可以说是独霸一方了,你说他们的渠帅缺女人?反正刘琦是不信的。

迎着刘琦疑惑的眼神,张燕急忙清了清喉咙,认真地为刘琦解释道:“陛下误会臣了,臣并不是在跟陛下耍笑……是这样,若是让我们黑山的这些渠帅去找女人,他们肯定能找得到,我们黑山中人,虽不是什么贵人,但能当上渠帅的,也都是一方豪杰,怎么又会缺了女人?只是……”

“只是什么?”

张燕犹豫着道:“只是兄弟们心中,一直都有个想法……那就是若要成亲,非得娶个贵人家的姑娘,方不枉此生。”

“娶贵人家的姑娘?”

刘琦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地道:“你的意思是,你们黑山军中的人,想要娶士族的女儿,或是娶望族家中的女眷?”

“正是此理。”

刘琦迈步往回走,一边走一边道:“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