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99章

作者:臊眉耷目

诸葛亮闻言轻叹口气,而这个时候,却见小刘兴又扑上去,在他的脸颊上‘啪’的亲了一口。

“仲父!”

诸葛亮被这一亲给弄懵了,他呆愣愣地看着面前‘咯咯’大笑的孩童,脸上的表情不知不觉间,从适才的不知所措变成了慈爱。

“我儿子真给力!”刘琦在旁边看的使劲点头。

“亮,这孩子与你有缘呢?你不这么觉得吗?”刘琦笑着问他。

诸葛亮看着自己怀中的刘兴,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那张萌萌的笑脸,竟然是映到了他的心里,彷佛将他胸膛的深处照耀的一片通明。

“臣……荣幸之至。”诸葛亮转头对刘琦道。

“亮,朕其实从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就不是很好。”

刘琦坦诚地道:“虽然这些年,朕一直辛苦锻炼,增强体质,但朕知道,朕的底子还是挺薄的,有一个风吹草动的,朕就又流鼻涕又是咳嗽……这人活着,总有个旦夕祸福,朕如今虽然贵为天子,却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有些事,朕说不好。”

诸葛亮忙道:“陛下这是说的什么话?陛下乃天选之人,定享高寿。”

刘琦闻言笑了:“希望如此吧……不过,若是真的有一天,朕不在了,朕留下的这满朝文武,各个都是精英,各个都是人杰……若放眼天下,他们每个人都足能独当一面,但新帝若是年轻才薄,恐也未必能够镇得住他们。”

说到这,他又转头看向诸葛亮怀中的刘兴:“朕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或是三十年,真到了那么一天,希望你能够记住,皇儿今日与你相亲的场面……至少在朕的心中,你就是他的仲父。”

诸葛亮闻言浑身一震,他诧异地看向刘琦。

在对方的眸子中,诸葛亮竟然看到了刘琦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抱着孩子的双手,在不知不觉中有些颤抖了。

诸葛亮自己都想不明白,刘琦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些……不错,这世上的每一位帝王,都会在自己在世的时候,为自己寻找几个能够托孤的可信之人……

可刘琦还年轻,自己更年轻,诸葛亮怀中的孩子更是幼童,他们都还未曾完全长成,这种事实在是还早着呢,刘琦现在就定?他又为何如此信赖自己?

他信赖的是自己的能力?可朝中有能力的人实在太多了!

论资历?可自己到刘琦麾下算是最晚的。

看人品……只是,自己做过什么事,能让刘琦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师弟,朕今日,说的全是肺腑之言,希望你好好牢记,日后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希望你不要辜负朕。”

“陛下如此信赖……信赖臣,臣虽万死而不能报陛下知遇之恩。”诸葛亮信誓旦旦地言道。

而随着诸葛亮的话音落下,他怀中的小刘兴则是发出了“嘎嘎嘎”的欢快笑声。

……

晚些,诸葛亮走了,刘兴也累了,被宫女抱回寝宫睡觉,凉亭之内,只有刘琦和蔡琰两个人对坐。

刘琦拿起酒爵,美滋滋地喝了一口,长舒口气。

蔡琰端坐在刘琦的对面,皱着绣眉看他。

“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半晌,蔡琰突然开口:“你还年轻啊。”

“朕是年轻……但谁也不能保证,年轻就一定会没事,有些事早做点安排,不伤大雅。”刘琦澹澹道。

他心中其实一直都装着一件事。

历史上的刘琦,只是活到了中年。

虽然在这个时代,张机给他开了补药,刘琦也注重保养,但他却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就能比历史上的自己活得长很多。

他会尽力去活,但有些事,他自己也说不准。

谁能妄言自己的寿命?

“朕只是想提前一点给自己的孩子铺路,是,确实是早了点,但朕觉得有必要。”

刘琦是在跟蔡琰说话,但却又彷佛是在跟他自己说。

蔡琰长叹口气,道:“好吧,伯瑜,就算是你想的多,想的远……但是,这个诸葛亮,他才多大啊?这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他将来又能成长到什么程度?就妾身看来,大司马,徐卫尉,荀司徒……或者是蒯太常,商量这种事,找这几个人,都比找他要来的稳妥吧?”

刘琦摇了摇头,道:“昭姬,你错了,你眼下看到的这些朝廷重臣,是朕用来平定天下的,是朕这一代的人,但是朕告诉你,再过十年或是十五年之后,咱们大汉朝的中流砥柱,是尚书台中朕圈养的那一批妖物少年!这些人完全有能力兴旺三朝……但朕要在这些妖物中,寻出一个能够让朕完全信得过,同时又有能力管得住这批妖物的人,而这个人,非诸葛亮莫属。”

蔡琰吃惊的长大了嘴,不敢相信的看着刘琦。

这叫什么话。

“唉,罢了,跟你说,你也是不会明白的……再过些年,等你年过不惑之后,你或许就会明白朕的话了。”

第九百八十六章 邺城方面的苦恼

诸葛亮离开了皇宫之后,没有回家,而是立刻前往卫尉徐庶的官署。

徐庶身为卫尉,除了负责皇宫的安全,执掌仪仗军器等事之外,还负责统帅卫士署的谋报和流言工作。

两人在卫署见了面,诸葛亮也不客套,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徐兄,亮此番前来,乃是有家国大事,需要你相助一臂之力。”

徐庶似乎早就猜到了诸葛亮的来意,遂道:“令君是想借卫士署一用吧?”

诸葛亮见徐庶一语说破他的来意,心下赞叹不已。

年纪轻轻的能被刘琦委以重任,确实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陛下今日着袁谭与赵云共同在京师操练屯骑营,并将接下来对袁诸事统统都交给了亮,但若没有卫士署的帮忙,则事难成。”

徐庶是聪明透顶之人,他明白诸葛亮借用卫士署,针对的是远在河北的邺城伪朝,而卫士署最为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们能善用流言蜚语,蛊惑人心。

不论是在哪个年代,能够控制话语权和舆论导向的人,基本就等同于成功了一半。

江山的一半是人,另一半则是这些人的嘴。

“令君想让卫士署的人,在河北散布什么流言?”

诸葛亮道:“陛下让袁谭替他练兵,不是看中了袁谭的能力,只不过是想向外人释放一个消息,那就是陛下胸怀宽广,可以包容万方,便是人质也可人尽其才。”

徐庶点了点头,道:“令君的意思,是让卫士署的人借由此事,大肆宣扬陛下的胸襟与仁德?”

诸葛亮点头道:“正是如此。”

徐庶有些不明所以地道:“宣扬陛下的仁德与胸襟,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徐某不甚明白,此事对于袁氏而言,又有何弊?”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暂时是不会看出任何弊端的,不过有些事情,是随着时间越长,流言愈多……味道慢慢地就会变了,流言这东西,每一个人传到下一个人嘴里的内容,都不一样,传的人愈多,那内容变的就越多。”

徐庶带领卫士署也有几年了,自然是明白了诸葛亮的话中之意。

他甚至比诸葛亮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如此,那就全凭令君的安排。”

……

袁谭在雒阳和赵云一同练兵,并得了两千石的秩俸,借着这股东风,卫士署开始在民间大肆宣扬刘琦的仁德与英明神武。

同时,一个代表刘琦的新词,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而通过这件事,刘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英明帝王的代表。

袁谭并不是一个只有花架子的人,他确确实实的有真本事。

赵云与袁谭共同练兵,发现袁谭在练兵、特别是训练骑兵这方面,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强将。

在己方军中,在练兵方面能够说完全凌驾于袁谭的,在赵云看来还真不是很多。

袁谭与赵云练兵不到二十日,刘琦就在雒阳郊区,举办了一场军演,而这些新组建的京中宿营就是这场军演的主角。

如今雒阳城的编制,除了保全过去的北军五营的体制外,另外再南军还增加了和北军五营一样的编制,并称“北五营”“南五营”。

而在这一次的军演中,由赵云和袁谭所训练的南屯骑营的表现格外亮眼,他们的战术与配合不但有汉军骑兵的传统战法,且还囊括了一些北方鲜卑的草原战法模式,让大部分都是南方出身的荆州系将领刮目相看。

在军演过后,刘琦重点称赞了南屯骑营,并当中下旨赏赐南五营将士,同时赐蜀锦长袍,精铁兜鍪铠甲和长槊给赵云和袁谭,以为嘉奖。

同时,军演结束的当天晚上,刘琦还在雒阳郊外大犒三军,酒宴厚赏诸将。

那一天晚上,军中不少六百石以上的军校,都特意向袁谭敬酒,表达他们对袁谭的敬意,很多人都是对袁谭的练兵本领赞不绝口,竟无一人用有色眼光看他。

就连大汉第一名将黄忠,都不吝对袁谭进行褒奖。

那一晚,袁谭仿佛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也就是凌驾于人的感觉。

那一晚,他深沉地醉倒在了雒阳的南郊。

……

与此同时,雒阳一面关于刘琦任用袁谭的流言很快地传到了邺城。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刘琦因为此事得了美名,但却重重地给了伪帝刘袛和丞相袁绍一个响亮的耳光。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却让邺城政权方面的胸襟和气魄,已经远远落后于雒阳。

特别是经过卫士署在民间的流言以及推波助澜,倒是令刘琦的声势在某种程度而言,达到了一个顶峰。

袁绍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大为震怒。

他在府中拍案怒骂袁谭是个蠢蛋,居然任凭刘琦驱使,让己方的政权陷于被动。

可叹,袁绍刚开始送袁谭去雒阳的时候,对这个儿子是满心的不舍,同时还觉得亏欠了自己的长子。

但是现在,袁绍恨不得将这个没有眼力见的儿子打回到娘胎中去。

当然,袁绍此刻也不过是一时之气,回头等事情淡了,他也就不会这么埋怨袁谭了。

不过,他纵然不想埋怨袁谭,但有些人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比如说袁绍的后妻,比如说以审配为首的冀州本土势力。

三日一朝的朝会上,少府陈琳向皇帝刘袛谏言,说是雒阳方面,因为刘琦重用袁谭的事情,而令刘琦声名直涨,己方在这方面已经是落后了刘琦方一头,陈琳谏言天子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刘琮,以震天子名望。

但陈琳的谏言,让很多臣工觉得不妥。

首先,刘琮能干什么?

论身份,刘琮是雒阳的宗正,虽然身份高……但这个职位,干的却是掌控皇帝亲戚和外戚贵勋的活。

若是让刘琮进宗正府……多少有点不是那么回事。

邺城和雒阳政府互为对立,彼此都称对方是伪朝。

如今邺城方面若是让一个伪朝皇帝的亲弟弟,进入他们的宗正府帮忙掌管正统皇族血脉查录……

让赝品管理正品,这传出去,不是闹笑话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