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54章

作者:臊眉耷目

刘琦转头看向在场的诸位公卿:“可有此事?”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杨彪站出来道:“前将军,吕布此言不实,宫室当时并无失火之情, 吕布此言不实。”

吕布转头看向杨彪,吼道:“后宫之室, 已被烈火烧成残垣,你还在这里信口胡言,是何居心?”

杨彪使劲地抿着嘴,他并不想深谈此事。

“吕布,你谋害陛下,罪不容诛,还敢在此狡辩?这宫室烧与不烧,与你有何相关?”

“也未必不是没有关系。”刘琦突然幽幽地开了口。

杨彪惊愕的转头看向他。

“我想请诸公见一个人。”

刘琦说着,伸手拍了拍手掌。

“将那人带上来。”

刘琦的话音落下之后,不多时便见一個人在荆武卒的看押下迈步走进了厅堂之中。

很多朝臣一见此人,不由心中‘咯噔’一跳。

此人正是王允的嫡系手下,陈宫。

吕布和曹操一战之后,陈宫便消失在了雒阳城,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刘琦微笑着环顾众人,道:“看到他,诸位应该能够想起来了,不错,此人便是王太傅生前的嫡系心腹,陈公台。”

“雒阳一战后,京师发生重大变故,陈宫便立开了雒阳,直奔我军中归顺……我问他,你是雒阳王太傅麾下的紧要之人,为何要来我军中归降?”

说到这,刘琦看向了陈宫。

便听陈宫认真地回答道:“末吏曾与君侯言,京师之中,发生重大变故,天子和王太傅之间互有所掣,彼此互不信任,雒阳的事端起因皆因此而来,宫知道的太多,若久在雒阳,恐必为人所害也。”

杨彪的脸色已经发白,他藏在双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

突然,却听杨彪大声吼道:“陈公台!雒阳被曹贼攻打当日,你不在城中与我等君臣共抗敌贼,何故自己逃脱,如今又跑去蛊惑前将军?罪不容诛!”

说罢,便见杨彪拱手道:“君侯,陈宫乃是弃主之贼,背信弃义,请君侯杀之。”

刘琦微笑着道:“若他真是背主之贼,自不能留,只是我看他似有话说,不如且听他说完,再做定论不迟。”

杨彪急道:“君侯……”

“陈宫,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若你之所言能解在场诸公之惑,我自当留你的狗命。”

陈宫言道:“多谢君侯。”

当下,便听陈宫将王允当年如何受下李儒,又如何使用李儒,同时天子又如何蛊惑李儒,让他当王允那边的细作,李儒又如何被王允用来刺探天子,最后两人互不妥协,直到天子召曹操入京护驾,王允愤怒入宫去找天子理论,而他陈宫被王允派往城门防守曹操的事情……林林种种,一五一十的在大殿上全部讲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之内,鸦雀无声,无一人说话。

所有的人脸色都极不好看。

亡故的天子和亡故的太傅,他们之间如此算计,互相掣肘,互不信任,最终引来外地曹操导致玉石俱焚。

若是真的如同陈宫所言,那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

刘协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昏君。

朝堂中的士族首领王允是一个权臣。

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个都不值得可怜。

而现在,这些朝堂臣子们,却在逼迫刘琦,去继承一个昏君和奸臣所留下的基业,且还要强行逼迫他过嗣。

这事情一旦传出,坏的不仅是天子的名声,更重要的是王允的名声。

朝臣们其实心中也大概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没人把这事拿到台面上来说,都想翻过这一页。

他们不是想保天子的名声,而是想保王允的名声。

也不是他们跟王允有多亲。

而是身为朝廷之中,第一辅臣王允,代表的是他们这些清流士子朝臣,是他们的首领。

他们不能让王允的名声被败坏。

王允的名声若坏了,和董卓可不一样。

董卓代表的是边功武将。

王允代表的是士人。

士人在这个朝堂上,不能抬不起头的。

种缉蹦出来高声怒骂道:“荒谬,实在是荒谬!陈公台,伱竟敢出言诽谤陛下和太傅,君侯,可速斩此人!”

刘琦没有动手,他只是环顾众人,言道:“我听说,王太傅在雒阳一战中,以身殉国了?”

“是。”

“不知王太傅,死在何处?”

一样既出,整个厅堂中,都安静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虞站了出来,道:“伯瑜,王太傅,是死于后宫燃烧的废墟之中。”

第九百一十九章 查明真相

对于刘虞来说,王允到底死在哪里,因为什么而死,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朝廷之中的士人官员们,对于王允的名声异常看重,毕竟身为士人首领的王允,他的声名在很多官员看来, 还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些人都在极力回避王允和刘协之间的事。

但刘虞不需要,他当初来雒阳的时候,本就是被刘协从幽州弄回来制衡王允的。

说白了,俩人之间不但没什么交情,彼此或多或少的还都有些瞧不上对方。

当刘虞说完王允死在雒阳宫殿之后, 便见杨彪,种缉, 王子服, 吴修,阴修,吴硕等人,都是恼羞成怒地看向他。

太师此言,犹如叛徒一般。

刘虞却恍若不觉,目不斜视,淡定自若的目视前方。

老夫会和你们站一伙吗?呵呵,别做梦了。

别忘了,老夫也姓刘的!

刘琦环顾众人,沉声道:“太师说的可是实情?”

所有的朝臣居然都是齐刷刷的不吱声。

他们不吭声,不代表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黄忠何在?”刘琦忽然大声喊道。

黄忠迈步出班,拱手抱拳道:“末将在!”

“雒阳之战时,陛下身边的那些宦官,还有城中与曹军交战的士兵, 如今何在?”

黄忠拱手道:“回君侯, 末将来到雒阳之后,与徐元直麾下的卫士一同在雒阳及附近搜寻这些人,他们虽在大战之中都已战死, 但还是有余者……如今已经找到了不下百人,这些人已经都被末将控制了起来,只等君侯审讯发落。”

杨彪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当初黄忠来雒阳的时候,满朝文武的眼睛,全都集中在西面的凉州叛军身上,而黄忠占据雒阳的城防诸事满朝文武也都默认,毕竟当时的情况,能够保护雒阳不失才是首要大事。

而且满朝文武也没有军事实力与黄忠叫板。

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这个道理。

但满朝文武万万没有想到,黄忠来雒阳不只是为了对抗西凉叛军,同时还兼带着搜寻天子遇害当日在场证人的任务。

一时间,所有人看向刘琦的眼神,都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一些改变。

刘琦的缜密心思和高瞻远瞩,着实有些超出了这些朝臣们的想象。

此子委实了得。

“将那些宦官和军士,带到德阳殿前的广场上来,分别派人审讯,询问当夜间陛下遇害时, 还有王太傅在宫中的情况具体为何, 是不是如陈宫所言一般。”

“唯!”

黄忠转过身,大步流星的走往德阳殿外。

阴修站出来,作揖道:“将军,当此时节,处理此事,未免不妥吧?”

“陛下和王太傅遇害的真相,难道不应该处理吗?”刘琦反问阴修。

“这个,不是,某不是这个意思。”谷糚

刘琦看向吕布,喝道:“温侯,你说你返回雒阳是为了救驾,此事可有凭证?”

吕布急忙道:“有,有!事发当日,我派一曲军士贴身保护陛下突围,虽然陛下不幸遇害后,诸多士卒痛断肝肠绝食随陛下而去,但还是有人可以证明布的清白!”

在场的朝臣们闻言,皆是嗤之以鼻。

并州军士……都随陛下痛断肝肠而去?

这话谁能信啊!

“可让那些人也到殿外广场上集合等候。”

随后,刘琦看向一众朝臣们,道:“诸公且随我往殿前去,审讯这些证人。”

说罢,刘琦不在赘言,当先迈步而去,而荆州一系的将官也都紧随其后。

刘虞转头看向杨彪,无奈道:“看来,伯瑜这是铁了心要将陛下和太傅之事弄清楚啊。”

杨彪的脸色铁青,哼了哼道:“事到如今,总是揪着这些事又有何用?!”

刘虞却摇头道:“唉,文先此言差矣,天子之殇事关国本,岂能不仔细查证?此等大事,若是不弄清楚流传于后世,岂非我大汉朝四百年来的第一耻?伯瑜若要登基,将此事调查個明白,清楚的交待于后世,也是给我刘氏之祖一个交待,同时也是给后世之人一个交待。”

刘虞说的大义凌然,纵然杨彪心中不情不愿,也不能正面反驳。

“太师之言甚是。”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许郸大步流星的返回殿中。

他冲着刘虞抱拳施礼,道:“太师,君侯让末吏转达太师,请太师带领诸公前往广场,由朝中诸臣向吕布军的军士,宦官,还有雒阳守城的军士问话,断定实情的真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