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48章

作者:臊眉耷目

府中的仆从们都是躲的远远的,疑惑地偷偷观看着刘繇。

“家公今天这是怎么了?饭都不吃,就在院子里来回走圈。”

“莫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一定是碰上什么难事了……你看家公,一圈一圈的走,这都走了不下几十圈了。”

“家公走路的姿势好奇怪啊。”

刘繇却是仿若不觉,依旧沉侵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一名随侍走到刘繇的身边,问道:“家公,还不吃饭吗?”

刘繇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不吃了,不吃了……我有要紧事做,没时间吃饭。”

那随侍疑惑不解却也不敢多问。

就这么在院中来回练走步, 足足练了将近一个时辰。

别说刘繇自己腿走的不疼,他府中的下人们看的眼睛都疼了,换在后世, 刘繇今天的步数最少也得到四万多步。

就在刘繇走的正嗨时,门外有家仆来报, 说是于麋前来拜见。

于麋是刘繇原先在扬州时的大将,、是他的心腹,也是智囊。

刘繇入京,于麋等三人也随同他一起来了雒阳,被刘繇举荐为讨虏校尉。

一听于麋来了,刘繇顿时喜笑颜开。

他急忙道:“快快有请。”

少时,于麋匆忙地来到院内。

刚想向刘繇问安,于麋却一下子愣住了。

只见刘繇一步三摇晃的在院中满哪瞎溜达。

而且溜达的状态很正常人还有点不太一样。

走道就走道,但不知为何,平日里走道挺正常的刘繇,此刻架着膀子,非得走的跟大螃蟹一般,大袖子一甩一甩,鼻孔朝天,没走一步,脚下还要往上蹿腾一下,跟要起飞似的, 颇为瘆人。

于麋愣愣地看了一会, 然后方才反应过神儿来, 他冲着刘繇长作一揖, 道:“正礼公。”

刘繇看向于麋,脚下不停:“来了?”

“是……正礼公,您这是在做什么?”

“练走步。”

“好端端的,练走步干什么?”于麋很是不解。

刘繇一边踮脚往天上蹿,一边道:“龙虎之步王者风范,你可知晓?”

于麋听了这话,大事不解。

“这……您在这转圈,就是为了练这……龙虎之步?王者风范?”

刘繇点了点头,道:“唉,这过去几十年,不曾注意到这方面的事,刘某人这走路,实在是欠缺了一点威仪,眼下事急,还需赶紧将这事捡起来才是。”

于麋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正礼公,末吏有事想向公禀报,还请公屏退左右,咱们寻一隐秘之处商议。”

刘繇捋着须子,点头道:“走!去偏厅。”

刘繇到了偏厅,让于麋坐下说,他则是在正厅中继续往来走步,练他那所谓的‘王者风范’。

于麋看的直摇头,道:“正礼公,你大难在即!怎还执迷不悟?”

刘繇疑惑地看向他:“我如何大难在即了?”

于麋摇头道:“正礼公,今日那些太师和太尉等人寻您前往,可是要拥立公为帝?”

刘繇呵呵笑道:“你这消息倒是灵通。”

“不是末吏消息灵通,实在是这事已经在雒阳广为流传了!”

“这么快?!”刘繇没想到这些朝臣早上找他,晚上事情就在城中传开了。

于麋叹道:“如末将所料不错,这一定是有人估计将消息散布在雒阳,想来就是那些想要拥立公为滴的朝臣,他们这是居心叵测,想将公置于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公将死无葬身之地!”

刘繇哈哈大笑道:“你这话未免太过了吧?众人推举某为帝,就算不是好事,怎么还说是死无葬身之地?”

于麋一个劲地摇头:“正礼公,难道你真不知道,在拥立公为帝王之前,朝中公卿是要拥立前将军为帝的。”

刘繇点了点头,道:“我自然知晓。”

“您既知晓,又为何答应那些公卿?您这不是想与前将军为敌吗?”

“哎!”刘繇使劲地摆了摆手,道:“错了,错了!今日杨太尉已经跟我说过了,满朝公卿们皆推举前将军为帝,只是前将军拒不接受,让他们另立新君,这才找上了我,非我与他抢这帝位,实在是前将军自己不要。”

于麋的面色悲苦:“前将军为何不要?您可问清楚了?”

“这个……杨太尉倒是没说,想来是他觉得自己年轻,不能担此重任,甘愿为臣辅佐新帝吧?”

于麋苦涩道:“您若是真这么想,那就怕是离死不远了!”

刘繇砸吧砸吧嘴,疑惑地望着于麋。

“正礼公,您这是被帝位迷惑了双眸,看不清事情的实质了,前将军乃刘氏宗亲中军力最强盛者,董卓袁绍皆败于其手,诚可谓是天下无敌,你说他没有野心,不想称帝……这话您自己好好琢磨琢磨,您信吗?您一個在雒阳为侍中,无有兵权之人,听闻可以称帝,尚且回家自练这什么王者风范,那刘伯瑜坐拥半壁江山,难道就对帝位不动心?您觉的这符合常理?”

“这个……”

“这是前将军在跟满朝公卿们谈条件,双方互不让步,故而公卿们便将你推到风口浪尖,这是摆明了要把您放在炉火上烤啊!论及身份权势,还有血统出身,太师远在您之上,就算是要选,也应先选太师啊,为何选您?那是太师明白事理,自己不干!他害怕刘伯瑜报复他!”

刘繇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缓缓低落。

“正礼公,您细想,您白日刚刚与公卿们见面,夜晚他们就派人将这事弄的在雒阳人尽皆知,为的是什么?”

刘繇此刻的脑回路很慢,反应不及。

“为什么?”

“这是为了把消息传到前将军的耳朵里,好激怒前将军答应他们的条件,正礼公,您被他们利用了啊!”

刘繇此刻浑身发抖,什么龙行虎步王者风范,全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赶紧给前将军写信,派人送到尸乡大营,向前将军表明忠心!”

“对,对!”刘繇猛然一拍额头,道:“亏你提醒,不然我险些忘却……来人,拿笔墨来!”

……

天色已晚,于麋告别了刘繇,返回了自己的宅院。

他的宅院中,有一名卫士署的卫士正在等待着他。

于麋见了那名卫士,随即露出了一副和煦的笑容。

饶是对方与自己的地位相差悬殊,但此刻于麋对他也是非常的客气。

“劳烦卫士回禀君侯,正礼已是被我劝动,书信今夜已经送出,不日即刻便可送往君侯的手上,还请卫士速速回返尸乡,争取在正礼的使者之前,面见君侯,替我陈明此事。”

卫士板着脸道:“放心,别看他的信使是先走的,但绝快不过我。”

“那是,那是,有劳了。”

第九百一十一章 问题是……

刘繇的使者匆匆去往尸乡,拜见刘琦。

见了刘琦之后,刘繇的使者送上刘繇亲笔写的书信,然后向刘琦转达了刘繇的一片诚意。

刘琦全身披甲,坐在上位,气势很强,他的下首站立了一排彪型猛将, 这些人浑身都散发着杀气。

这是刘琦做梦都没想到的。

看着手中的书信,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

看完之后,刘琦将书信放在了一边,看向刘繇的使者,露出一副疑惑地表情。

“满朝公卿,既要拥立正礼公为新君,这与我又有何相干?正礼公若是当了天子,我自当恪守臣节,一心辅佐……可正礼公如今给我写这封信,这算是什么意思啊?”

使者闻言急忙向刘琦拱手道:“君侯误会了,正礼公别无他意,只是让我向君侯表示,正礼公愿意辅佐君侯登基,并辅佐君侯中兴汉室……正礼公说了,能定天下者,必君侯也。”

“正礼公过赞了,刘某人实在是担当不起。”

使者急忙道:“君侯过谦了,正礼公说了,大汉十三州,能被称为汉室宗亲的人,何止数万?若论其中翘楚,非君侯莫属!君侯若是不能当大汉新君, 怕是就没有人配当皇帝了。”

“说的好像大汉的天下,没了我不行一样……”

使者忙接茬道:“大汉的天下,就是不能没了君侯啊。”

见使者这般客气, 刘琦心中颇感满意。

他对那使者言道:“如此, 就劳烦足下返回雒阳,向正礼公转达我的谢意了……同为大汉宗亲,翌日事成,定不相负。”

“君侯放心。”

“对了,另外告诉正礼公,暂时不要拒绝杨彪他们的建议,且虚与委蛇一阵。”

“啊?”使者没想到刘琦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这是为何?”

“我自有筹措,你只管让正礼公照做便是了。”

使者见刘琦不说,也不敢多问,随即应诺。

随后,刘琦又对使者说了一句话,将使者惊的后脊发凉。

“告诉正礼公,咱们这些宗亲乃是汉室江山最后的壁垒屏障,只有我们强大了,刘氏江山才不会倒下……今后,莫要总是去练什么‘王者风范’,多关心一些正经事要紧。”

使者唯唯诺诺地走了,刘琦不留他吃饭。

他心中知道,只要自己今天的这番话一送到,刘繇对于帝位不但是彻底的死心, 而且从今往后,他也会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站位,日后对自己不会有异心。

……

使者返回了雒阳,向刘繇陈述了刘琦的回复。

刘琦的猜测是正确的。

他亲口对使者说出‘王者风范’这四个字后,刘繇吓得几乎三天没合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