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645章

作者:臊眉耷目

三人一同应命,然后转向吕布:“见过温侯!”

马休和霍峻,吕布只是扫了一眼,并没有太过留意。

不过他的眼光还是在赵云身上停留了许久。

要知道,这个人昔日可是曾跟他交过手的。

正因为交过手,所以赵云的厉害,吕布心中很是清楚。

“不必多礼。”吕布对他们三人道。

三人并没有陪席,见过吕布之后便退下了。

而刘琦在接下来,与吕布也商议了一下关于并州军编制的问题。

骑兵方面,依旧交给吕布统管,同时刘琦还会增加吕布所掌控的骑兵数量。

而赵云,马休,霍峻等人既然进了吕布的骑兵营,那先前跟随他的魏续,宋宪,郝萌等人自然也要随着并州步军,从吕布军中脱离出来……也包括高顺的陷阵营。

如此混搭一下,再更换军中的中层建制,吕布虽然还管兵,但他在军中的可信赖的高层,基本就等于没有了。

吕布虽然无谋,但这点操作他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不过对此,他事前已经有了准备。

既然已经归顺,那眼下就没有他选择的余地了,有些事情,终究是无可奈何地。

他没有反抗的余地。

再说了,刘琦依旧命他统领一军,且还将赵云这样的人物交给他统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对他的重用。

“将军,徐中郎将求见。”

刘琦转头看向帐外:“让他进来。”

很快,便见徐庶走进了帅帐。

他向着刘琦行礼,随后又命人将一托盘简牍呈递了上来。

“君侯,审完了,口供都在这里。”

刘琦冲着端托盘的人勾了勾手指。

两个端托盘的士兵随即将托盘放在了刘琦的脚边。

刘琦从地上拿起了一卷简牍,展开来看,里面是那些被吕布称作‘证人’们的侍卫,所提供的口供。

连续看了几卷之后,刘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很是落寞的摇了摇头。

刘琦的表情自然是落在了吕布的眼中。

吕布的‘心’不知为何咯噔一跳。

“将军,怎么了?”

“温侯,你这些证人的供词,咋都不太一样呢?”

“啊?”吕布闻言愣了。

刘琦伸手指了指上面的内容,道:“你看,光是这一项,天子遇害那日,所穿罩服颜色……你看看这些人回答的,红色,黑色,姿色,金黄的,写什么的都有,还有的干脆说没穿的

……天子披甲出宫,怎可能不穿罩服?”

吕布愣了愣:“是,是。”

“然后问他们天子罩服上绣的图案为何,有答鳞龙的、有答鹰的,还有狮子虎豹的……这怎么还有说水牛?天子的罩服能怎么可能绣的水牛?”

“君侯,并州将士出身边郡,不见经文少读书,见识短浅,能识字的都少……可能是认错了吧?”

刘琦眯起了眼睛:“这龙和水牛,也能认错?”

“额……毕竟都是长角之物,认不清楚也难免。”

“不对,太敷衍了。”

“这、这和陛下当日遇害,有关系吗?”吕布不解地看向刘琦。

“怎么没有?陛下遇害何等大事,你是不是觉得朝中公卿回头调查此事,只是会问关于陛下遇害时的情况,但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就不会问了?”

“这……”

“有的时候,这细枝末节的东西,才最为致命,至少他能让我知道,你所谓的这些证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吕布闻言一惊,急忙拜倒在地:“末将知罪。”

刘琦看向徐庶,道:“那些证人,该说什么样的供词,各方面都要有个统一的口径……元直回头你帮忙操练一下。”

“唯。”

吕布闻言大喜:“多谢君侯关照!”

“关照什么呀?我这不也是怕你被别人冤枉了不是?……起来吧,咱们喝酒。”

第九百零七章 高风亮节

兖州,濮阳。

曹操的大军从雒阳撤退之后,就一直在中牟县驻扎,并未回返去他的地盘。

不因别的,只因曹操实在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天子死了,他的脑袋上被刘琦和雒阳的朝臣们扣上了一个好大的屎盆子,无论他如何努力, 也是摘不掉的了。

不但是他自己,袁绍也被曹操给拉下了水。

这两位难兄难弟,此刻算是彻底被打成了一丘之貉。

曹操不甘心,他屯兵中牟,想要寻找机会杀回司隶,与袁绍一起合击刘琦,然后助袁绍打入朝廷。

这是他在当时的情形下唯一的选择,只要让袁绍掌权, 颠覆朝廷重新立帝, 曹操和袁绍身上的污水,才有被洗刷干净的可能性。

但是很可惜,还未等曹操再次出兵与袁绍打配合,豫州方面就传来了消息,袁术在江夏驻扎了一段时日后,便与魏延一同出兵再次北上,威胁豫州的腹地。

同时宛城的李典将兵向东,与闻言呈现南西合夹之势。

兖州境内的士人,早就因为曹操当年诛杀边让,剿灭张邈,驱逐陈宫,而对曹操极度不满。

如今曹操在雒阳又犯下了‘谋害天子’的恶劣罪行,兖州各地的士族便纠结当地的豪强,菲菲揭竿而起, 意图推翻曹操在中原的政权。

这可是叛逆,不推翻还留着他?

还没等曹操偷别人的血池, 自家血池就先被偷了。

在这种情况下, 曹操又怎么可能向雒阳再次兴兵?

他只能是率领大军回返,去镇压后方。

……

“唉。”

荀彧落寞地仰头喝下了一盏酒,然后转头看了看自己桌案上的那封简牍。

那封简牍上的内容,足可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

那是他写给自己侄儿荀攸的信。

至于内容么……曹操不宜。

荀氏家族从先代人起,便是颍川士族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士林中享受极高的盛名,每一代都是辈出人杰,虽然与袁家这样集士人与门阀为一体的魁首没法比,但在儒林之中,他们却也是天下士人翘首以望的风向标。

但是如今他竟然成了反贼的属下。

荀彧也清楚,天子的死并不是曹操的本意,但是当初他也确实向曹操谏言过,不要轻举妄动派兵去偷袭雒阳。

但是曹操没有听。

郭嘉有谋略,但他属于激进派的,喜欢险中取胜,曹操愿意听他的话。

像是郭嘉这样的人进言,要获胜就是大胜,但一旦失败,后果绝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起的。

荀彧觉得曹操这一次不该听郭嘉的。

他居然成了反贼的属下?

荀彧拿着那份已经写好的信,仔细地看了许久,突然长叹口气。

他站起身, 走到屋中的火盆旁,犹豫了片刻后,随即将那封信扔到火盆里烧掉了。

他还是狠不下心肠去做这件事。

他长叹口气,转身回到了桌案边,仰头又喝了一盏酒。

随后,他又给自己倒了一盏……

一盏又一盏……

荀彧心头苦啊,苦到自己居然把自己给喝醉了。

“我虽异事,

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

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

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

询于刍荛。”

喝醉了之后,荀彧竟不知不觉的唱了起来。

……

“他写了信,然后又烧掉了?”曹操一脸深沉地看着他手下的探子。

“是。”

“还做了什么?”

“喝酒,吟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