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61章

作者:臊眉耷目

刘备呵呵一笑,他面色苍白,但气质不变。

“大可不必,备虽不善战,却也是久经沙场了,区区小伤何足道哉?坐车焉能有骑马快?咱们还是快走吧,以免耽误了行军!”

刘琦见刘备这般坚强,心下不由感慨。

果然,历史上能成大事的人,不会只凭借一个身份的加持或是运气使然。

后世人总说刘备爱哭,不及曹操,但事实上,在他的性格中,一定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

曹操有曹操的魅力,刘备也有刘备的英雄气。

刘琦亲自护着刘备,向着大部队的方向走,这举动令刘备非常感动。

“君候且先行吧,不用管我,我稍后就能追上。”

刘琦笑道:“你我同为宗亲,一般为陛下效力,何必如此生分?叔父是前辈,我定会护叔父周全的。”

刘备长叹口气,心中很是感动。

路上,刘备对刘琦说道:“君侯,还请暂时务必不要将我受伤的消息,告知我那两个结义兄弟,以他们的性子,备实在不敢说他们若是知我受伤,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

这话说的,倒也是极为实诚的。

关羽和张飞平日没事倒好,一旦碰到点什么事关他们兄长的事情,便立刻乱了。

……

荆州军撤走后不久,沮授与李傕等人赶回乡中,找到了西凉军的败兵,得知了荆州军已经斩杀了李蒙和王方,并重创了文丑,阵杀呼延奴。

李傕和郭汜等人知晓荆州军居然这般欺人,不由勃然大怒。

但沮授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却面无表情,只是将荆州军的行动和部署每一个细节都暗暗记下。

待将事情全部捋顺了一番之后,沮授心中给出了刘琦一个定义。

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也不会坐以待毙,敢于冒险,善于观察别人的弱点,精于奇袭之道……

最重要的是,胆大!

沉默了良久之后,却见沮授长叹口气,慢悠悠地道:“是时候给大将军书信一封了。”

……

袁绍人在冀州,前一段时间他刚刚征讨青州完毕,夺取了青州大部分的土地,但却还是给公孙瓒留下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这不是袁绍仁慈,而是田丰和郭图给袁绍的建议。

他们的建议是,公孙瓒乃是虎狼之辈,若是一味打击,他奋力反抗,以袁公为死仇,会给袁军造成不小的损失。

反倒是不如给公孙瓒一条活路,再给他在青州南部留下几个县的地盘养兵,然后在掐住北上的重要县城,布下重兵,不让公孙瓒北上,时间一长,公孙瓒所能够选择的生路,便只有南下!

不管他是南下去徐州,还是南下去其他什么地方,最终的结局都是会在南方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以公孙瓒的性格必然如此。

一个人的天性是不会变的。

不论是在哪掀起腥风,坐镇北方的袁绍最后都会捡现成的。

如今对于袁绍而言,河北基本一统,虽然内部还不是那么安定,但毫无疑问,他的势力已经足矣傲视天下。

纵观各路牧守,能与他一较长短的也只有刘琦了。

但刘琦的掌管的荆、益虽然富庶,但毕竟根基浅,是这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底蕴不深厚。

大汉朝的北方毕竟是中华人类发展千年的技术和经济中心,论及整体实力和储备能量,袁绍还是远高于刘琦的。

然刘琦现在最让袁绍忌惮的地方,就是朝廷中枢以他为依靠。

这份政治优势,确实要强于袁绍。

毕竟天子称呼他为皇兄。

袁绍已经开始琢磨,用什么方法对付雒阳的朝廷中枢了。

朝廷方面实力远不及他,但问题是天子刚立新朝,自然若是就率兵前去攻打,恐会失天下人望,就算他袁绍是士人领袖,门阀魁首,但派兵攻打帝都的事情,他眼下可是不方便做的。

后果太严重,一步走不好,就容易走了董卓的老路。

当沮授的书信没被精骑,快马加鞭的用千里加急送到袁绍面前的时候,袁绍拆开阅览之后,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随后,便见他重重的将书信拍打在桌案上,咬牙切齿地道:“刘虞,刘琦这一老一少两个匹夫,率兵强入我并州境内杀人焚乡不说,还打伤了我的爱将,真是不把袁某放在眼里啊,我若是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是不晓得袁某的厉害!麴义何在?”

麴义站出班来:“末吏在。”

“点齐兵将,我要亲自率兵去雒阳,向刘虞老匹夫讨个说法!”

“诺!”

麴义说完,转身就要出去,却听田丰和荀谌同时喊了一声:

“慢!”

“麴君留步!”

二人同时喊出口后,又同时彼此诧异的望了对方一样。

田丰虽然在袁绍刚入驻冀州之后,与汝颍一系的人做了仇,但这些人中,唯有荀谌对待他还是比较客观友善的。

因此两人的矛盾相对较少。

荀谌伸了伸手,道:“元皓有话请先言。”

换成别人,或许还会跟荀谌客气客气,谦让一番,但田丰这个人秉性刚直,不懂得客气,眼见荀谌对他谦让,他竟然是直接道:“多谢了。”

一旁的郭图见状,不由冷冷地哼了一声。

逄纪也是不屑的扫了他一眼。

田丰拱手道:“大将军且勿动怒,以末吏度之,刘琦率兵进入并州,追剿西凉军,本就是奉朝廷之命平叛,于情于理并无不可,就算是他与文丑产生冲突,但完全没有必要对文丑猛下死手,毕竟眼下惹怒大将军,对他并无好处……刘伯瑜想来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想来,他是故意惹怒大将军,想逼大将军对他动手!”

“比我对他动手?”袁绍眯起了眼睛:“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刘琦此番出兵,乃是尊朝廷平叛之命,对他动手,便是直接问责于朝廷,届时便会将大将军摆在汉廷宗亲的对立面,这是逼着大将军和朝廷翻脸,他再借此机会推波助澜,在天下散播谣言,言大将军乃是犹如董卓一般的叛逆之辈,玷污大将军声名,大将军切不可中其计也。”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 策

对于田丰的话,袁绍颇有些不以围绕。

“刘伯瑜是厉害,但还至于厉害到这般程度吧?元皓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袁绍摇头言道。

田丰见袁绍不信,忙道:“观刘琦数年来之行径,不可以常理度之,此人多诡诈,不可不防,就算是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但以大将军的立场,却不可不防。”

荀谌亦是言道:“某与元皓意见相同,不论刘琦有心还是无心,大将军此刻都不能对朝廷轻易动兵,以免失天下士人之望。”

袁绍来回看着荀谌和田丰,有些不甘地道:“按二位先生之言,此番文丑被刘琦所伤,那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田丰言道:“至少在目前这个情况下,还请大将军不要轻易向朝廷出兵。”

袁绍的表情冷漠。

不让出兵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总得有个解决办法才是啊,就这么干等着,实在不是袁绍的性格。

就在这个时候,逄纪站了出来,对袁绍说道:“大将军若是想向雒阳出兵,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属下倒是有几个办法,可供大将军参考。”

袁绍听到这,脸上才第一次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元图有何高见?”

逄纪伸出了三根手指,道:“我有三策,可供大将军选择,第一策,是在关东的诸侯王中,寻找一宗室之人拥立为帝,在邺城建都,与雒阳成东西之势,分而抗之……”

逄纪的话还没等说完,便见田丰哈哈大笑。

当然,他的笑并不是赞美的笑,而是赤裸裸的嘲笑。

逄纪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着,他看向田丰,不满道:“你笑什么?”

“这也算是一策?”田丰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当年刘虞在幽州之时,大将军就曾有意拥立他为帝,但刘虞不许,那时候的陛下为董卓拥立,而弘农王则是被董卓鸩毒而毙,彼时拥立新帝与朝廷抗衡,最是时机,如今酸枣会盟以过,诸侯已散,时隔多年,雒阳天子为天下共主已为落定之事,你这时候在关东寻个宗室,就能拥立为帝了?简直可笑!”

逄纪气的牙齿磨得咯吱咯吱响。

就算是自己这办法不行,田丰是不是也没必要说的如此难听?

袁绍抚摸着自己那修饰的整整齐齐的胡须,寻思了片刻,道:“此言有理。”

逄纪闻言大喜:“多谢大将军称赞。”

袁绍一摆手:“我是说田元皓所言有理……这时候立帝,与谋反无甚区别,你当天下士人皆是傻痴的不成?”

逄纪的表情一阵尴尬。

郭图笑着为他解围道:“大将军,元图适才所言乃欲献三计,此计不成不是还有两计么?”

袁绍点了点头,看向逄纪。

逄纪清了清喉咙,又道:“第二法,就是在民间传言,言当今陛下无血脉之属,从血统上否认天子,并言其母昔年德行败坏,未入宫前就常与人私通,不承认当今陛下的天子地位。”

袁绍皱起了眉,开始认真地思量此事。

田丰淡淡道:“只怕未必会有什么效果,毕竟年代久远,空自造谣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也是枉然。”

逄纪狠狠地白了田丰一眼。

你这混账专门与我作对不是?我几时招惹过你?

逄纪深吸口气,不再看田丰,又道:“除此之外,属下还有一计。”

“说。”

“大将军自夺下幽州之后,与南匈奴,鲜卑诸族,乌桓三王部等建立了关系,但这都是暗中建立的,目下少有人知,将军可许以厚利,着南匈奴派遣骑兵从美稷县南下,在河东诸地行走骚扰,另请三王部和鲜卑做出南侵的架势,如此大将军就有借口率兵前往雒阳勤王,只要进入了雒阳,用兵力控制住朝臣和局势,在请陛下迁都河北,则大事可定!”

袁绍一拍桌案,指了指逄纪,道:“这才是你应该说的,怎么一开始不说!”

逄纪得到了袁绍的夸赞,心花怒放,脸上随即露出了自得的表情。

田丰又出言道:“南匈奴王庭的老单于毙后,大单于之位无主,最近方得呼厨泉任之,呼厨泉年轻,与大将军交好,可用……但鲜卑诸部与我大汉一直多有摩擦,且近些年来势力日盛,田某建议只找匈奴,不请鲜卑……至于三王部,暂且待议如何?”

袁绍额首道:“此言有理,另外在民间广布流言说天子血统不属,虽无证据,但也未必不是个办法,这两法可以同时进行……友若。”

荀谌出班道:“在。”

“此事交由你去办理。”

“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