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544章

作者:臊眉耷目

阎行正不知当如何回答,却见赵云大步走来,双手抱拳,向刘琦一五一十的汇报了适才他二人争执的内容,不偏不倚,既不夸大阎行的行为,也不隐匿自己的言语。

刘琦听完之后,半晌不语。

不多时,却见他看向阎行,道:“君为外藩之将,新来归顺,纵有贼首在握,但我的内侍尽忠职守,不让你来见……毕竟,你也算是全副武装,手持利刃,再说这还是在战场之上,他如此行为,不算错吧?”

“不,不算。”阎行急忙道。

刘琦慢悠悠地道:“彦明,你初来归顺,又献上韩遂立功,我本当褒奖于你,但我刘某人行事,一向是不偏不倚,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管你原先在凉州做事时,是什么规矩,但今后到了我帐下,一切的事,就要按照我荆州的规矩来办,知道么?”

阎行当即朗声道:“末将知错,还请君侯见谅!”

说罢,他又转身对着赵云道:“赵君,阎谋适才出言鲁莽,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赵云急忙摆手道:“不敢当,阎将军不必如此,你我都是恪尽职守,为君侯办事而已。”

当下,刘琦等人便押解着韩遂,返回槐里县。

路上,刘琦将赵云召到了他的身边,夸赞他这件事处理的得体,没有因为对方依仗功绩而退让半步,恪尽职守,做到了一个做护卫的本分。

赵云不卑不亢,谨言慎行。

返回了槐里之后,刘琦让徐荣配合阎行,一同招降韩遂军的降卒,同时将以韩遂为首,另他麾下的一众军校尽皆绑缚到槐里城外的刑场。

同时,刘琦还派人去将槐里县城中,包括槐里县下属的乡中代表,请到了县城外的刑场。

请他们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当众斩杀贼首,用以平百姓之愤。

消息散播的很快,不只是县城周围的乡民代表,很多县城的父老百姓,也自发的赶来现场围观。

刘琦已经命人在场地间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高台,而台下,则是放置着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这些尸体,大多是在西凉军军寨的周围,还有那些凉州将官们的帐篷内找到的,基本上都是女子。

那些来到刑场的乡人,有一些已经能够辨别出躺在地上人的身份,乡佬在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之后,立刻派人回去找他们的家人来认尸。

但能够被认领的死者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无人认领。

刘琦缓缓地走上了高台,他低头看着下方用一张张草席卷起的尸体,长叹口气,并缓缓开口:

“关中百姓,受此磨难,刘某心中深感哀伤!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受了这么多的苦楚。”

说罢,刘琦抬手,指了指地上的那些尸体,道:“我知道,因为这些凉州叛军的到来,关中各县各乡都不断的有人被杀,不论是男丁青壮,还是老弱妇孺,他们一概统统不肯放过,这一次在槐里县破了韩贼的大营,仅从其营中找到的赤裸女尸,就多达四十七人!”

顿了顿,刘琦言道:“凉州叛军进入关中一月,最少有五万百姓无端受难,刘某身为宗亲汉臣,没能保护好你们,心甚愧之。”

人群之中,已经开始有人发出了哭泣声和抽噎声。

刘琦转头对手下人喊道:“将他们带上来!”

便见一队荆州兵将以韩遂为首的一众凉州军将官都押了上来。

一共二十九人。

刘琦指着他们,朗声道:“这些人,就是从西凉边塞之地,率虎狼之师来此地迫害我们关中的百姓,他们烧毁我们的屋舍,夺走我们的粮食,强迫我们的女子,杀害我们的家人,罪不容诛!今日我就当着你们的面,将他们当众斩首,以慰那些惨死于他们手中的人的在天之灵!”

“杀!”

“杀了他们!”

“杀,杀了这些畜生!”

“砍了他们!”

下方围观的百姓们们群情激奋,一个劲的高声呼喊。

那些喊啥的百姓们一个个流着眼泪,红着眼睛,扯着嗓子拼了命的呼喊。

却也难怪,韩遂的军马一到,每一家每一户几乎都遭到了西凉叛军的祸害,家家户户都死了人,眼下看着这些罪魁祸首被绑在那里待斩,百姓们胸中的怨气终于可以得意发泄。

不断有人从地上捡起石头,朝着那些叛军首领们扔了过去,将他们砸的浑身淤青,满脸鲜血,但即使如此,仍不解恨。

待大家发泄之后,刘琦终于举起手,高声道:

“斩!”

第七百五十一章 汉中调粮

韩遂等一众人,在百姓们异常愤怒的情绪中,被荆州军的刀斧手一个一个地将人头砍了下来。

韩遂是最后一个被砍人头的,他在临死之前,犹如疯了一样地对着刘琦痛骂,同时还不断地辱骂阎行,凶狠地诅咒他们俩人不得好死。

刘琦并不以为意,只是漠然地看着如同待宰猪狗一样拼命咆哮的韩遂,任凭他吐沫星子喊的飞溅。

当刀斧手手中的兵刃终于高高举起后,韩遂的精神终于垮了。

好几十岁的人,突然间竟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但受到刘琦命令的刀斧手下手却没有停顿,当了多年的刽子手,人死亡前多种多样的表现,他们见得太多,临终因为恐惧而哭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看到嚎啕痛哭的韩遂,下方的人群中,很多人心中这口恶心才得以舒缓。

这恶贼也有今天!

很快,便见刀斧手的斩首刀,重重地落了下来!

“好~~!”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刘琦大步走到台下,将韩遂的头颅从地上捡起来,他高举过头顶,道:“迫害百姓,荼毒万民者,必诛之!”

说罢,刘琦看向四周的百姓,道:“刘某已经派人,去往汉中从仓廪中调拨一部分稻种,分与汝等用以耕种,尔等好生种粮,好生谋生,凉州的贼子自有我刘琦前往讨伐,关中之地,我定还尔等以太平安乐!”

在场百姓闻言,皆放声欢呼。

刘琦招呼过手下,命他们将以韩遂为首的二十九个人头悬挂起来。

有的甚至还高呼“刘镇西万岁”。

不远处,贾诩和张允并列在一旁,看着刘琦在场间受万民拥戴,不由感慨万千。

张允砸吧着嘴,道:“君侯今日杀韩遂一众,为关中诸县的百姓报仇雪恨,可谓是深得民心之举……不过要是从汉中向关中诸县调粮种,这对咱们那边的压力未免也太大了些吧?就算是镇西稻在南境普及,益州境内眼下倒是不缺粮种,但毕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用镇西稻,关中这地方还是以麦种为主,咱们在汉中的麦种若是都拨到这边,来年汉中那边吃什么?”

贾诩依旧是笑呵呵的,没有直接回答张允的话。

张允转头看了贾诩一眼,见他不搭话,颇有些尴尬。

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然后对贾诩拱手请教道:“贾先生,旁人不知先生智谋卓绝,善于度人,但张某却是心知肚明,当年在阳人县时,君侯曾邀请张某一同将贾先生堵于厕中,并在外面高声宣讲天下大势,以引起贾先生的注意……”

一听张允说起当年被堵厕所的事情,贾诩的表情就变得有些不太好看。

毕竟让人堵厕所,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

不过张允提起这件事的原因,贾诩也知道,那就是他张允知道贾诩的本事,刘琦也没有跟张允隐匿过贾诩的能耐,所以请贾诩大可不必特意在自己的面前藏拙。

贾诩略作沉吟之后,随即对张允道:“君侯从汉中向此调粮,不一定会满足所有关中诸县乡民所用的粮种,只需少量便可……君侯这样做的原因,是想让关中诸民知道蜀中富庶,不缺粮种,却又有似君侯这样的英雄人物坐镇……经过了凉州叛军祸乱关中,再加上君侯向关中乡民赠粮一事,关中百姓必然会大举南迁,如今君侯普及镇西稻,又施行摊丁入亩,不缺粮秣钱财,正是大举开发益州以及关中之时,对于当下的君侯而言,他缺的,只是人丁。”

说罢,贾诩看向张允,淡淡道:“依照老夫之见,三年之内,蜀中可吸纳我的关中人口,或许能够达到四成以上!”

张允闻言,不由轻轻地咽了一下口水,暗道刘琦真是好大的胃口。

……

派人将韩遂等人的人头悬挂于槐里县城的城头,又许诺赠送粮种,事情又经过卫士署的暗中宣传,使得刘琦在关中的声势一时无二。

但是眼下,除了韩遂之外,尚有马腾、马玩、梁兴、程银、成宜这些人尚在。

已经归降了刘琦的阎行向刘琦谏言:“君侯,叛军之中,以马腾和韩遂为先,其余诸人皆拥附于他们的疥癞之辈,无足轻重,末将愿意带领君侯麾下的诸位强将,前往讨平,随后引大军西向,助君侯入驻凉州!”

阎行虽然是新降之将,但他的话却引起了包括徐荣、甘宁等人在内很多荆州将领们的共鸣。

“君侯,韩遂都被我们打败了,剩下的凉州叛军不足为虑,可一战而定!”

“打吧,君侯!”

“末吏等人愿为先锋!”

看着诸位将官们主动请缨,刘琦并不着急作答。

沉吟片刻,方听他缓缓言道:“长安事急,眼下还是以受降为主……我已经调了元直和孝直来军前听令,回头便由他们两人代我前往说服以马腾为首的凉州诸雄,那马腾不同于韩遂,就情感上而言,他还是不愿意当叛臣的。”

说罢,刘琦转头看向阎行:“彦明,你与凉州诸雄皆相熟,回头还需劳你配合于我军,代为在两方之间多做周旋才是,尽量促成剩下的凉州诸雄皆降服于朝廷。”

阎行见刘琦不愿意再动刀兵,随即应诺。

却见刘琦笑着冲他招了招手,道:“彦明,你近前来。”

阎行不知道刘琦召他过去干什么,但还是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到了刘琦的面前,却见刘琦将桌案上的一份缣帛递交到了他的手上,道:“你看看。”

阎行好奇地将手中的缣帛打开,但见其中的内容,正是刘琦准备上表朝廷,表其功绩,并举荐其为凉州牧的奏章。

阎行见此不由大喜过望,他刚要开口称谢,却见刘琦冲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让他不要大声喧嚷。

阎行心领神会,立刻闭嘴。

刘琦笑道:“内容可还用得?”

“用的!自然是用的!”

“来人!”

随着刘琦的招呼,便见一名荆武卒迈步走进了帅帐。

刘琦将缣帛递给了那名荆武卒,道:“将此物交给我已经安排好去往雒阳觐见的使者,让他呈禀太傅!”

“诺!”

见刘琦当众安排自己的事,阎行的心中不由大为感动。

他当即向刘琦表示,愿意尽心竭力地协助他去说降马腾、梁兴、马玩、成宜等人。

第七百五十二章 凉州刺史

少时,帐内诸将与刘琦商议完事之后,便都下去休息了,刘琦单独留下了张允,说是有一些事要安排给他。

“让卫士署的人,将我从汉中调粮种给关中诸县百姓的事情,在左冯翎和右扶风广为传播,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尽量夸大,一定是弄的人尽皆知,知道么?”刘琦很是郑重的吩咐张允。

张允先前已经咨询过贾诩了,此刻自然已经明白了刘琦的心意。

他忙道:“君侯放心,这事末将知道该怎么办……这事一分我让人夸成两分,两分我让人夸成十分,总之定要借此事给君侯扬名,这事咱卫士署办了不止一次两次了,经验多的很。”

刘琦赞赏地点了点头,道:“兄长这些年来久经历练,不论是见识还是机谋,都长进了不少。”

张允笑呵呵地道:“多谢君侯夸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