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91章

作者:臊眉耷目

第三就是纺织业,也就是蜀锦。

这是益州特有的技术,在这个时代,说起蜀锦,大汉十三州无人敢不为之动心。

但是眼下益州的纺织业,还是以民间生产为主,如果想要利用蜀锦,大批量的换取北方的资源,刘琦认为还是以需要将蜀锦的生产包括销售尽量国有化。

毕竟,历史上的诸葛亮曾说过一句针对蜀汉后期发展的话:“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第四就是对南中地区的开发。

南中地区,也就是云贵高原一带,在东汉末年被称之为西南夷,虽地域广大,但对于中原人来讲,就是不毛之地,基本就是未经开发的地域。

但是,越是没有开发的地方,潜在的可塑性就越大。

那里的蛮夷可以用之为兵源,而云贵之地的铜矿又相对充足,而且南中的地域广大,可以施行屯田和修建水利的工程,这对于益州的开发和积累非常重要。

益州,在很多中原人眼中是偏狭的蛮荒之地,但在刘琦眼中,却是一块可以深挖的巨大瑰宝,甚至比荆州都要丰富。

当然,若是要将益州整个的深挖开垦,势必就要与当地的豪强大族处理好关系,因为想要深挖益州,必然是要用他们作为主体,这是和治理荆州不一样的地方,刚刚入驻荆州时,其需要重新规整的可塑性并没有益州这么巨大。

因而,身为益州大族代表的张松,便是刘琦今日主要的攻略要点。

他需要张松替他向各族阐明,自己与大家伙共同开发益州的诚意。

诚然,刘琦以及一众大族对南中的荒蛮之地进行发开,其性质的根本是有掠夺性质的,但这也属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进程,无法改变。

因为在对荒蛮之地开发掠夺的同时,优秀的灌溉、种植、织布技术等等,也会随之而来的被传入这些地域,经过数百年以上的演化,促进改地区的融合与发展。

与在场的一众文士几番磋商,在确定了今后关于益州的发展战略方针之后,刘琦方才意犹未尽的返回了自己的居所。

而与他同行的,还有贾诩。

“这次能打下雒城,全仰仗文和先生了,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不但能看透任岐的想法,还能摸清楚他们的路数,从而设局引贾龙和任岐入瓮,不愧为大才。”

贾诩立下了大功,但却没有任何得意之色,且并不居功自傲。

他只是很谦虚地大气:“雒城一战,皆赖诸位将军拼死搏杀血战,与贾某并无相干。”

刘琦淡淡一笑,并没有反驳他,因为他知道贾诩的脾气。

就是这么一个不居功自傲的人。

“文和先生这一次立下大功,不知道想让刘某赏你什么?”

“贾某不要任何赏赐。”

“那职务呢?贾先生想要刘某委任你何职?”

贾诩认真地道:“贾某从北地飘零而来,不需任何高位彰显自身功绩,贾某愿一生为君侯麾下之门客。”

刘琦心中暗道贾诩聪明,他已经是年过五旬了,哪怕就是平均寿命极长的后世,这个年纪的男人大部分也开始细思急流勇退了,更何况是东汉末年?

如今贾诩的三个儿子已经被自己的安排明白了,以贾诩的角度来说,他不需要在刘琦这里争任何官职,如此反倒是被刘琦见疑。

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刘琦处理一桩桩一件件的难事。

今夜,刘琦之所以要请贾诩一同过府,也是想针对平定益州后的事情向他请教一下。

刘琦的辎车停在了宅院门前,他和贾诩方才下车,便听一个急切地声音冲着他喊道:“君侯救我!”

刘琦顺着声音看其,却发现张绣坐在地上,旁边围绕着一数名荆武卒,让他一动也不能动。

跟在刘琦后面的贾诩,一看张绣是这般姿态,先是一愣,接着略显沧桑的老脸上露出了颇为恼怒的神情。

跟张绣说过多少次了,若是想活的长久,就不要恣意妄为,可他就是不听!

刘琦走到张绣身边,挥挥手让荆武卒散去,问张绣道:“你坐在这里作甚?”

张绣委屈言道:“回君侯话,是……是他们,不让我走!”

“哦?”刘琦挑了挑眉,看向旁边的荆武卒。

为首的荆武卒护卫上前,对刘琦拱手道:“君侯,此乃是夫人吩咐的。”

“夫人?”

那荆武卒将刘琦请到一边,小声的将蔡觅对他们的吩咐与刘琦说了一遍。

刘琦闻言恍然而悟,接着他……笑了。

他走回到张绣身边,道:“张少将军,我那贤妻一向性直,平日里容不得旁人给她半句恶言,便是刘某人见了她,也得礼让三分……对了,你来找我那贤妻,不知有何要事?”

张绣深吸口气,道:“君侯,实不相瞒……其实、其实是我婶娘眼下就在夫人的身边。”

“你婶娘?”刘琦露出了疑惑不解之色。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贾诩走到了刘琦的身后,对他道:“君侯,少将军所言的,乃是张中郎将的遗孀邹氏。”

说罢,贾诩便大概将他所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当时宛城情况危急,牛中郎将身亡,邹夫人走投无路,又恐为吕布所累故而转投于贵军黄忠处,而黄忠为避嫌,就将邹氏交于蔡夫人看管。”

刘琦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突然看向张绣:“你来此找你婶娘?”

“是!”

“找她何事?”

张绣顿了顿,道:“特来接我婶娘回去。”

刘琦闻言不由啼笑皆非:“你叔叔都没了,你还要接你婶娘作甚?”

张绣闻言一下子哑然了。

他犹豫半晌后,方道:“叔叔死了,张某如今只有婶娘一个亲人,故想接其归来,以表孝心。”

“孝心?”刘琦皱眉看向张绣:“你婶娘多大了?”

贾诩在一旁道:“听闻夫人闭嘴三旬。”

刘琦嗤笑一声:“不足三十,用你表什么孝心?把你那些无用的想法收起来,该做什么作什么去!”

说罢,便见刘琦看向旁边的荆武卒道:“送张将军回去。”

张绣很明显有些不甘心,但面对已经有些发怒的刘琦,张绣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告退。

当此时节,贾诩也不方便和刘琦入府了,只能告辞。

他和张绣一同离开,待离开了刘琦的宅邸不远,方听贾诩道:“少将军,老夫曾不止一次的跟你说,在荆州军中和在凉州军时不一样,你若是不能好好管住你这张扬的个性,怕是难得善终,昔日曾为同僚,老夫希望你好自为之……告辞。”

第六百六十八章 内外震慑

若是换成别人,别说让贾诩告诫他,便是想让贾诩跟他多说一句话,这老头都懒得说。

常言道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贾诩这种人是不论穷还是富,都只会独善其身。

这是天性。

但对张绣,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背自己的天性,不断的去提醒张绣,这是因为他心中对于牛辅和张济两人始终有那么一份愧疚,觉得自己对不住他们。

张绣还年轻,现还是不足双十的年纪,再加上又是凉州出身,自幼凶狠好斗,又常与羌人为伍。

这样的人,办事和中原人不一样,根本就不经大脑。

有时候他们觉得不怎么理亏的事情,但在刘琦这种士族出身的人来看,心中一定是非常的反感。

特别是中原人对凉州人的印象,本来就极其不好,他们视凉州人与匈胡几乎无异。

再说了,张绣心中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贾诩心里跟明镜似的!

西凉人常年与羌胡混居,特别是这些行军之人,他们很多习惯都与羌胡一样,比如子承父妾,这种在中原人看来,极度有违纲常伦理的事,他们都做!只是做的比较隐秘而已。

张绣那点花花肠子,贾诩心中门清的很。

论美貌,邹氏可以说是贾诩见过的女人中,最漂亮的一个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南阳郡的西凉军中,上至牛辅,下至见过邹氏的普通军卒,哪一个心中对这个风韵无双,美艳绝伦的妇人没有想法?怕是都有!

便是他贾诩,对邹氏心中也有想法,这是实话……更勿说张绣这个血气方刚的小儿娃。

不过与其他男人不同的是,贾诩能忍,能憋。

他心中明白,像是邹氏这种妩媚妖娆到祸国殃民的妇人,非得是天下枭雄方有能力收纳,换成别人随意收了,早晚凉凉。

张绣听了贾诩的话,不由脸色肿胀的通红,他急道:“文和先生,我如今已经是荆州之将,且攻下雒城刚立大功,君侯许诺我江州都尉一职,有开府之权……如今我已是安定下来了,且也算是镇守一方,为何不能婶娘回府以尽孝心?难道这也有错么?”

贾诩摇了摇头,道:“你没错,只是你的方式有错,邹氏在蔡夫人那里,此事君侯尚还不知,你不先禀明君侯,就擅自来向夫人要人?还对夫人府中侍卫出言不逊,你觉得你做得对?”

“这个……”张绣闻言不由语塞:“我也是一时情急,故而才出言莽撞的。”

贾诩摇了摇头:“少将军,老夫了解你,你不是一时情急,凉州出身的人,本就都是暴脾气,老夫心里懂……但这里不是凉州,你这处事方式今后还需改改才是……至于你的那位婶娘……”

说到这,贾诩轻轻一笑:“你当老夫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么?什么尽孝……怕是君侯见了邹夫人,就会知道你的真实心思的,所以啊,有些事别太冲动,该沉稳时沉稳些,你如今就算是你当了江州都尉,但能当多久,还是君侯说了算的……”

说罢,贾诩向着张绣拱了拱手,告辞离去。

张绣望着贾诩的背影,呆愣了良久之后,突然一转头,冲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

“老东西,要脸不要,这刚多长时间,就彻底成了姓刘的人了!我叔父和牛将军对你的好,全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你算什么东西……呸!”

……

刘琦在府宅门口将张绣撵走之后,随即进了自己的院落。

他来到书房,然后派人召蔡觅前来。

少时,便见蔡觅一脸笑盈盈地来到了刘琦面前,冲着他盈盈施礼。

“少郎君回来的好晚,让妾身好等。”

“阿姐,你今日僭越了。”刘琦用手轻轻地敲打着桌案,瞪眼看着她,语气严厉。

蔡觅闻言一愣,不明所以地道:“少郎君说的是?”

刘琦认真地道:“张绣今日拜府而不得见,出言无状,极不应该,但你只需将此事告知于我,我自会惩处于他……他是我军中的战将,而非咱们府宅的家奴,你让人将他困在门口,不容其离去,算什么?让旁人看到又该如何作想?你是以什么身份来下这个命令的?”

说到这的时候,刘琦手中一直在把玩的那个精致的茶盏,突然被他一用力,‘啪’的一声重重捏碎了。

“阿姐,今天这件事,我很不高兴,也很不满意……对张绣如是,对你亦如是。”

蔡觅的心中骤然一紧。

她在瞬息之间,就想明白了,她在不经意间似是触碰到了刘琦的底线。

蔡觅是聪慧之人,刘琦对她用什么样的态度,说什么样的话,话里话外的弦音代表着什么,她很快就能想的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