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89章

作者:臊眉耷目

“你们要做甚……”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许郸和许沂二人也已经调转过头,向着贾龙猛冲过去,两人一人一刀,直接将贾龙身边的两名侍卫砍倒在地。

而其他的士卒亦是纷纷动手,去砍杀贾龙身边的侍卫。

贾龙大吃一惊,他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出于求生的本能,转身就向着县署的大门处跑去。

而这个时候,夷民朴勇带领着一队叟兵冲进了院内。

贾龙见状不由大喜过望,他急忙冲着朴勇道:“快!朴勇,速速援我……”

一个‘我’字还没等喊出来,却见朴勇突然出手,一圈直接打在了贾龙的脸上。

这一拳出其不意,力道极重,打的贾龙眼前一黑,直接就向旁边栽倒过去。

但贾龙毕竟也是一方大豪,久经战争,岂能被朴勇一拳就打倒了?

他在即将倒地的一刹那,又强自振奋精神,勉强站立,转头去看朴勇,但是还没等他看清楚对面的轮廓,朴勇的第二记老拳已经向着他的鼻梁子招呼了过来。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贾龙的身体重重后仰,直勾勾的摔在了地上。

朴勇大步上前,一脚踩踏住了贾龙的胸口。

贾龙的眼眶阙青,脸颊肿的如同山一般高。

适才那两拳,把他的半口牙齿都打的松动了。

“为、为什么?我、我们不是盟、盟友么?”贾龙一脸不解地看着朴勇,口齿不清地问道,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流在了后脖颈上,一滴一滴的向着地面淌落。

朴勇操着一口夹生的汉语,道:“贾龙!就凭你,也配当我的盟友?刘将军乃是天子亲敕的益州牧,假节西南,你我人为汉臣,自当谨遵陛下旨意,奉刘将军为益州之主,可你呢?不但不思报国恩,反倒是妄图加害刘将军,割据益州!何其歹毒!你的心肠,难不成是蛇毒浸过的不成?”

“他的心肠,本来就是坏的。”刘琦笑呵呵地走了过来,看着朴勇脚下踩踏的贾龙,道:“贾龙昔日身为刘焉属下,与其子刘瑁共同出征,后手刃刘瑁,自行割据,妄图杀回益州,分裂蜀中,这个人的心性黑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若是让他活着,不论是对我,还是你们叟民,怕是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说罢,刘琦缓缓地蹲下了身子,居高临下的看着躺在地上的贾龙,道:“贾公,为了蜀中太平,为了益州安定,你……必须要死。”

看着刘琦和朴勇如此说话,贾龙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原来、原来……原来你们两个早有勾连!”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就算是叟民,也会看你我之间的差距。”刘琦遗憾地冲着贾龙摇了摇头:“他们知道,跟着我,益州一定会繁荣,百姓一定会富足,前途一定会光明……但可惜,这个道理你不知晓。”

“刘伯瑜,时至今日,我不得不对你说上一声服气……连这些下贱的夷族叟民都能站到你那一边,甚至还不惜为了你坑害于我……贾某输给你,不冤枉!”

“你知道你输在哪了么?”刘琦眯起了眼睛。

“贾某不及你诡诈。”

“不,你不是不够聪明,只是你的心太黑,太狠。”刘琦伸手指了指他的鼻子:“从你手刃刘瑁那一刻起,我就看出来了,你的心中没有包容之心,不能容人……我也心黑,也心狠,但我却知道感恩,知道善待盟友……而你呢,恩将仇报,几次算计谋害于我,又妄图分裂益州,我以两千石之位待你,你又是如何对待我的?”

贾龙的双眸血红,喘息着道:“废话少说,成王败寇,天命而已,要杀便杀!贾某便是死,也不会跟你善罢甘休的……刘伯瑜,贾谋在九泉之下,等着你来!”

刘琦缓缓地站起身,道:“像你这种人,日后就算是到了阴曹地府,一样不是我的对手!”

贾龙紧紧地盯着刘琦,道:“任兄人呢?何在?”

“他在落凤坡时,就已经去了……先你一步下九泉了,只等你现在下去,陪他作伴。”

贾龙闻言一愣,他终归是聪慧之人,觉得寻常可比,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打从任岐分兵走落凤坡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刘琦的谋算之中了。

输了,输的是彻彻底底!

刘琦摇了摇头,不再看贾龙,他看向朴胡,道:“朴将军,此人交给你了。”

“将军放心。”

“给他留个全尸。”

“诺。”

贾龙听到这的时候,不知为何,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丝感动。

虽然他一直视刘琦为敌,但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心中不知为何,却丝毫恨不起他来。

若是没有此人,或许自己活不到今天吧……早死在刘焉之前了。

“刘伯瑜!”贾龙突然喊到。

刘琦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他。

“多谢!”

刘琦闻言愣了一下,没有说话,依旧是转头坚定的离去。

如果他不是益州豪强之首,如果他不是狼子野心之辈,或许此人可以成为自己麾下的一名猛将吧?

不论如何,贾龙昔日曾是他的朋友。

一路走好吧。

第六百六十五章 定蜀前夕

贾龙和任岐都死了,益州军的主将刘璝以及杨怀,高沛等人皆亡,益州军死伤大半,其余的不是四散奔逃,就是归顺了刘琦。

而以朴胡为代表的巴郡叟兵,皆认刘琦为主。

贾龙和任岐的残部,经过一番拾掇,该杀的杀,该招揽的招揽,也尽被刘琦收于帐下……至于汉中郡以东的上庸山城,那里有贾龙的手下赵韪镇守,刘琦派人送过去一份招降书信,让赵韪早日献城归顺。

不过赵韪是贾龙的铁杆,当初宁愿跟随贾龙流离在外,也不愿意背弃他,刘琦估计,自己这一封招降书送过去也是白送。

不过无所谓,面子上他已经做足了,若是赵韪不降,刘琦便直接命文聘率兵过去收复上庸便是了。

而他眼下要做的,就是在雒城安抚军民,并颁布法令,休养生息。

同时,他还要收复以雒城为中心的周围的县城。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刘琦派出严颜前往巴郡,去拜见他的兄长严镛,并向对方陈以厉害。

以严家的势力,再加上七姓夷王朴胡的配合,收复巴郡诸县应该不是难事。

而犍为郡诸县,则是派遣太史慈和张任前往收复。

任岐死了,犍为郡各地的豪强群龙无首,刘琦觉得,只要太史慈和张任能够恩威并施,想要拿下犍为郡并不是难事。

广汉郡和蜀郡这边,刘琦交给了甘宁。

甘宁也是蜀人,昔日在蜀中虽然做下了不少荒唐事,但毕竟是蜀郡是他的故乡,论及熟悉程度,没有人能和甘宁相比。

只等各路兵马,将周边的县城安抚收拢之后,他就可以挥师东向,一举攻克绵竹,鼎定蜀中了。

此番拿下雒城,张松亦在其中,他对刘琦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本想来雒城相助,里应外合,没曾想到刘璝狡猾,居然看破了自己的意图,差点害的刘琦中计,幸亏刘琦用兵多年,深谋远虑才没有被刘璝所算。

张松虽然倍感惭愧,但刘琦并不以为意,他还是很念张松的功劳的。

毕竟,若是没有张松提供给自己雒城到涪陵之地的暗寨和仓禀位置,相助刘琦拔掉这一路上的钉子,刘琦想要扫荡雒城周边,再攻下其地,少说也要花上一年。

刘琦向张松询问下一步的进攻策略。

张松向刘琦谏言:“君侯大可不必担心眼下之势,刘焉父子在蜀中一向不得人心,雒城一战,兵马损失大半,战将亦是折损极多,如今刘璋麾下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兵马亦不足用,绵竹人心惶惶,君侯只管驻扎在雒城,并派兵收复广汉和蜀郡诸县,眼下君侯越是不着急攻打绵竹,刘璋便是越慌,绵竹那边就越乱。”

张松之言深得刘琦之心。

他询问道:“那依照张君之见,咱们何时去打绵竹才是最好的时机?”

张松笑了笑,道:“只等刘璋弃城之时,咱们去取城便可。”

“刘璋弃城?”刘琦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绵竹乃是蜀郡治所,刘璋岂能轻易所弃?”

“君侯放心,张某在离开之前,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以绵竹如今的地势,想要守住君侯从雒城派往的大军,恐是极难的,依照张某所思,不久以后,必然会有人劝谏刘璋放弃绵竹,去往成都……只等刘璋一动,我们再动手就是了。”

刘琦闻言恍然:“倒也是这个道理。”

……

事实却如张松所料,泠苞和邓贤率领残兵败将前往绵竹之后,立刻在绵竹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刘璝率领的五万益州军所在的雒城是绵竹最大的屏障,如此雒城失守,刘璝战死,五万大军所剩者,不过五千余众,十亭去了九亭……

如此大败,绵竹必然震动!

整个城中,皆人心惶惶,刘璋麾下的诸多掾史从吏一个个都是不知所措。

主动出击去抢回雒城?打肯定是打不过的,想都不要想。

守绵竹?雒城都守不住,何况绵竹!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还是黄权向刘璋建议,尽迁民众前往成都,将绵竹再设为成都前的一道屏障。

黄权的策略很是简单易懂,因为自李冰治水之后,岷江之水变得驯服,水量过大时洪水经外江排出而成都平原安然无虞,干旱时节,岷江之水由内江导入,源源不断地灌溉这片膏腴之地,使得成都之地,成为了天下排名靠前的粮仓。

而成都所在的盆地,亦是蜀郡的最西面,不曾经历战乱,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相比于绵竹,成都的粮秣可以支撑刘璋招揽更多的民众组建军队继续与刘琦相抗。

当然,就算是刘璋迁移至成都,凭借着成都的丰腴组建一支军队,但能不能打赢刘琦,还是在两说之间。

但眼下之事,也就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刘璋此刻已经走投无路,他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可以打退刘琦,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于是乎,刘璋便开始着手迁都了。

……

绵竹的消息,被卫士署的卫士一条不落的传递到了雒城。

刘琦随即开始整备军队,准备在刘璋迁移的时候,对其部进行最后一击!

这一仗过后,益州就等于是彻底的平定了。

到时候,他就是横跨荆、益两州之地的天下第一诸侯!

就算是袁绍,刘琦也自信自己的实力在他之上!

两日后,江州的蔡觅,蔡琰,杜嫣等人抵达了雒城。

几名女子虽在江州的后方,但却一直惦记着刘琦,只是因为前方的战事颇紧,她们虽有心和刘琦相见,却也不好前来打扰。

直到如今大事得定,她们方才敢前来。

见了几位夫人风尘仆仆的入蜀与自己相会,刘琦的心要多暖有多暖。

特别是杜嫣还抱着他的小刘颖一同前来,更是让刘琦感动。

此刻,小刘颖正躺在母亲的怀中,嗦着手指头沉沉的睡着……

刘琦笑呵呵地走了过去,想伸手摸一摸女儿的小脸蛋,但却被蔡觅伸手拦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