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44章

作者:臊眉耷目

就在套车的这个空档,却见张允急匆匆的赶到了州牧府的门前。

一见刘表,张允当场就有些傻眼了。

“阿舅、舅、舅……”

刘表斜了他一眼,虚弱地道:“舅就舅,磕巴什么。”

“舅父!”张允终于将这声称呼终于喊了出来:“您这病是……痊愈了?”

刘表此刻被两个人搀扶着,若是没人搀扶,他便会立刻瘫软到地上。

刘表眯起眼睛,低沉道:“你看呢?”

应该是没好……张允在心中嘀咕道。

“舅父,您这是作甚?”

“去趟蔡府,凭吊德珪。”刘表没好气地道:“你去了吗?”

“自然是去了的。”张允急忙回答。

刘表不再看他,而是吩咐侍从将他搀上了辎车。

张允望着刘表颤巍巍的背影,快步走到刘琦身边,道:“舅父身体羸弱,状况甚是不佳,如何这个时候让他出来见风?”

刘琦叹息道:“他自己执意要出来,我也没有办法的……毕竟蔡德珪新亡,严君说什么也要去亲自祭奠。”

说到这,刘琦看向张允,疑惑地道:“兄长来此作甚?”

“伯瑜,我特来向你禀明荆南战局啊。”

“孙坚?”

“正是。”

第五百九十九章 荆州特务机构

随着曹操和袁术等人的相继撤走,荆南的战事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刘磐方面是最为尴尬的一路,因为士燮不轻易进兵,他也不能进兵,说白了他的兵马就是跟士燮在玩两军对峙,谁也奈何不得谁,两军就这么空耗钱粮的对峙着。

而与刘磐不同的是,徐荣、甘宁、庞德、荀攸等一路就有些意思了。

他们面对的是江东猛虎孙坚。

虽然徐荣,甘宁,庞德这些都是有能力的战将,但他们却战不过孙坚,因为他们手下没有精锐的将士可用。

最为精锐的荆州军,都被刘琦分散在其他的战场上,他们唯一可用的强兵,就是徐荣手中的亲兵,但人数也非常的少,只有数千,跟孙坚的三万大军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他将领在强,手下的卒子不给力,也打不赢。

但他们固守的长沙要地,是一个经过刘磐经营了多年的地方,而荆南更是当初刘琦一手打破荆州宗族垄断地方资源的突破点。

荆南七郡的郡守,全部都是刘氏宗族,而荆南的蛮族也因为賨布之政和蛮王轮位而与山阳刘氏达成了政治同盟。

在长沙战局战事不利的情况下,荆州其他郡开始向长沙输送郡兵以及粮秣,用以作为支撑,而南蛮诸族的蛮长,亦是组成联军协同长沙守将们作战。

别看这些前来支援的人各自犹如一盘散沙,但在一个人的筹谋和运用之下,竟然凝聚成了一支强大的防守之师,让孙坚军在一时间也难以寸进。

这个人就是荀攸。

而且荀攸的战法确实很灵活,他知道长沙这些守军的力量战不过孙坚,就索性用一招釜底抽薪!

他置书给先前曾被击败的刘繇,请他率领残部,重回柴桑,顺水路假意进攻扬州腹地,用以牵扯孙坚的心神。

荀攸对于实际情况的把握相当准确。

他能够理性的看清一些战场上旁人看不见的东西。

果然,强大的孙坚犹豫了,他没有强行进兵,而是在益阳屯扎,随时观察刘繇的动向。

就在孙坚犹豫的这个当口,又一条消息传了回来。

交州军退兵了。

交州军退兵,代表围攻荆州的六路大军,此时就剩下了孙坚一路兵马。

孙坚军的战力是没得说,若是正面交锋,也能跟荆州军打个旗鼓相当,但若是说仅凭孙坚一路强兵,就能正面攻陷荆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交州兵一退,刘磐便立刻转战返回长沙。

刘磐回返长沙,使得孙坚更加没有战意与对方相抗。

毕竟,荆南七郡之中,以刘磐为灵魂人物,七位郡守也都是以他马首是瞻,刘磐的返回可以大大的安抚军心和民心。

但孙坚这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极为好面子。

这一点当初刘琦和他共战阳人县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眼下他是想撤退,但若是就这么撤退,传了出去,未免折损了他的颜面,孙坚是个极好面子的人。

但进兵,又没有什么好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荀攸再度显示了他的能力。

他甘愿为使者,只身前往益阳孙坚的大营,与孙坚谈判……说白了,荀攸看出了孙坚的想法,他这次去是给孙坚一个台阶下。

最终,以荆州军方面先提出请和,孙刘两家罢战和好。

至此,六路大军皆退,荆州的危机解除。

听张允叙述完荆南的战报之后,刘琦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六路大军,总算是退了,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治理瘟疫了。

刘琦转头看向张允,道:“兄长,这消息是什么时候得到的?”

张允急忙道:“今日一早得到的,我知道消息后不敢隐瞒,立刻就去找你了……结果你府中人说你刚走,我便又来舅父这里寻你。”

看着张允一头的汗水,刘琦心中很是感动。

张允这个人骨子里是有些谄媚,也有些贪婪,但不论如何,他对自己确实是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兄长,辛苦了,其实不是多大的事情,派个人来跟我说一声就行了。”

张允笑呵呵地道:“这么大个喜事,岂能托付给他人来传话?必须是为兄自来告知!”

刘琦伸手拍了拍张允的肩膀,然后四下瞧了瞧,将张允拉到一边低声道:“兄长,从山阳郡来的满宠,你可知此人?”

满宠的大名在山阳郡不下于刘氏父子,张允自然是知道的。

“我知此人,当初伯瑜你不是还屡次派人去征辟他么?”

“他来荆州了,而且我已经见过了他,并用他为都察史。”

张允不明白都察史是什么,于是刘琦随即大概向他进行了一番解释。

张允方才恍然大悟。

“伯瑜,你设的这个都察署……甚妙啊!这满宠为人刚正不阿,据闻办事毫不寻思,有此人担任都察史,正可作伯瑜你手中的一把快刀啊!”

张允的反应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事情的重点,让刘琦很是欣慰。

“不过,这柄快刀给我提出了一个条件。”刘琦淡淡地说道。

“什么条件?”

“都察一州官吏、豪强、士族非同小可,若是没有兵权,这都察史也不过是个摆设,中看不中用的。”

张允闻言皱起了眉头。

“话虽是这么说,但这满宠毕竟是刚刚投奔,赋予其这般大的权力,已属破例,若是再赋予其兵权,万一这柄刀使不顺手,恐有祸患。”

刘琦点头道:“兄长说的没错,所以,我要为这柄刀找一套刀鞘。”

迎着刘琦认真地目光,张允的心顿时一跳。

“伯瑜你要我当他的刀鞘?”

“不错,一柄可以制衡都察署的刀鞘……卫士署。”

“卫士署?做什么的?”

“还是你的老本行,以探听情报,侦查各地军情为主,不过可能会多一些监察、审讯、暗事的事情,直接归我统属。”

“从长安来的三千少男女,不也是你一直再帮我调训么?从今日起,便是你卫士署的班底,作为你的卫士或是卫郎,而你张子信,就是这个卫士署的中郎将,全权替我把持这个官署,我每年都会拨给你们资金,你务必帮我把这个官署发展壮大,不论是于军前还是于境内,都有大用,兄你可明白么?”

张允沉思了一会之后,恍然大悟,心下震惊。

他大概清楚自己所负责这个新的官署对于刘琦的价值了。

第六百章 徐荣的苦恼

刘琦所成立的这个卫士署,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历朝历代皆有类似的机构。

曹操的校事府。

清朝的粘杆处。

宋朝的皇城司。

大周的内卫。

明朝的厂卫。

基本上,这个卫士署的功能和职能,在刘琦看来就是和上述这些是一样的。

既然要成立独立于郡署之外的司法三署,那刘琦在赋予这些机构权力的同时,自然也要根据情况,给他们寻一个对手。

毕竟高处不胜寒,单一的过于依赖某些群体,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被这个群体所欺瞒,所蒙蔽,甚至是被其控制左右。

如无意外,满宠一定会成为自己麾下铁面无私的直臣集团中的领军人物。

若是麾下只有忠臣和直臣,未免有些过于单一了,身为最高领袖的刘琦,一个弄不好还会被他们反逼到墙角。

还是得有奸臣集团的存在,适当的做一下调剂才是。

刘琦与张允低头说话之间,刘表却是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转头冲着车窗外喊了一句:“伯瑜,走还是不走?”

“父亲稍候。”刘琦冲着刘表喊了一句,然后对张允道:“卫士署当如何成立,回头你拟一份可用的名单给我,咱们仔细商量斟酌。”

张允急忙冲着刘琦拱手应道:“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