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19章

作者:臊眉耷目

贾诩站起身来,对杨松拱手道:“杨公,天色已晚,还请杨公先行回去,回头老夫自去见牛中郎将,尽陈这个中之事……放心,刘使君交待的事情,老夫一定会办妥的。”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急忙拱手向贾诩称谢。

待杨松走了之后,贾诩收拾了一下衣装,便即刻前往牛辅所在的帅帐。

西凉军都是夜猫子,这一点继续早就知道,如今虽然天色已晚,但贾诩估计,牛辅应该是不会睡觉的。

况且杨松来见自己,是他抵达了西凉军寨之后,此事一定会被牛辅所知,所以他一定得来见牛辅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牛辅果然没有睡。

见了贾诩之后,牛辅颇为惊讶。

往常都是他找贾诩过来商量事情,但贾诩主动来找他,却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文和来了,快坐!”牛辅让贾诩坐在自己的下手边,然后笑容满面的看着他:“这大晚上的,文和居然主动来牛某的营寨,着实是稀客啊,不容易啊不容易!”

贾诩只是淡然一笑,道:“中郎将还是不要笑的好,贾某的为人中郎将想必也是知道,若是无泼天的大事,贾诩断然不会深夜来此叨扰中郎将的。”

牛辅闻言,笑容一下子便僵硬住了。

说的也是啊。

贾诩这老东西,他大半夜的不睡觉,上杆子来见自己,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事。

牛辅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沉。

贾诩稳坐之后,对牛辅道:“中郎将,适才荆州的使者杨松,前来贾某帐中,贾某与其详谈许久。”

杨松眼下就住在西凉军营内,不可能暗中与贾诩接头,所以他来见贾诩的事情,最终一定会被牛辅知道,与其等牛辅来问,贾诩当机立断来主动跟牛辅坦白。

当然,这样做便可以混淆视听。

果然,一见贾诩这般坦白,牛辅便丝毫不疑,他急忙问道:“杨松与文和,说了些什么?”

贾诩伸出了两根手指,道:“杨松主要与贾某谈了两件事,一是说刘伯瑜代替刘表,执掌荆楚十郡之兵。”

牛辅长叹口气,道:“果然……到底还是这小子出马替刘表掌兵了,此子用兵诡诈,端的不好对付。”

贾诩又道:“若只是刘伯瑜掌兵,尚还好说,但目下关键是中郎将与我何去何从。”

牛辅心下一紧。

其实,这也是自打董卓去世后,牛辅心中一直在担忧着这件事情……那就他未来的出路何在。

也幸亏是贾诩当初的谏言,让他领兵从长安出来,到南阳发展,如今才没有被董卓之死牵连。

如今的董卓惨遭灭门之祸,上至九旬老母,下至孙女,皆被王允屠灭,西凉诸将虽得敕封赦免,但也是在关中之地,过着没有尊严的倒霉日子。

以牛辅和董卓的关系,他若是还在董卓军中,怕是绝不会得到好下场的。

但性命保住了,未来却迷茫了。

王允并没有赦免牛辅,董卓和张济一部在宛城虽然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终归头上还顶着一个叛贼的帽子。

“文和,你跟杨松讨论出什么了?”

贾诩淡淡回道:“天下之势。”

“哦?”牛辅闻言奇道:“有意思,何为天下之势?”

贾诩淡淡道:“现如今的天下,最引人注目的势力有三股,一为天子之势,二为宗亲刘氏,三为袁氏之势……咱西凉军原先也算是一势,只是如今已经四散,再难为继了,中郎将若想在这个天下继续图存,非得依靠一方势力不可。”

牛辅闻言,沉默不言。

贾诩将身体微微向前,认真地盯着牛辅,道:“如今我军如同无根之萍,若是不寻一大树依靠,不出三年,我军必亡。”

牛辅长叹口气,道:“文和之言有理,依你之见,适才你所言的那三股势力,咱们应该依靠何人呢?”

贾诩没有回答,只是慢慢言道:“袁家四世三公,其势立于天下之巅,袁绍和袁术亦皆雄主,当可相投。”

牛辅苦笑道:“文和,你是在逗我吗?袁家人何等出身,焉能看得起我这边郡之将?袁绍此番联合我攻打荆州,亦不过是看我军临于荆楚,故而结盟,但一旦刘氏崩溃,怕是姓袁的不会拿正眼瞧我们一眼。”

“那就归附朝廷。”

“王允杀了我岳父,诛我妻满门,吕布亦与我西凉诸将不和,如何投之?”

王允侧目看向牛辅,道:“将军自己这不是清楚得很么。”

牛辅呵呵一笑,道:“看来,刘琦这回派的使者,是有备而来了?”

贾诩道:“不错,眼下我军貌似兵强,但实则孤立无援,为今后计,最好的方法便是依附于荆州,刘琦知道此点才敢派使者前来联合,因为他知道我们别无选择。”

牛辅一抬手,然后重重地拍在桌案上,咬牙道:“话虽如此,不过若是就这么撤兵了,倒也是憋气。”

贾诩淡淡道:“其实谈判这种事情,双方彼此探查虚实,各自看对方的弱点,拼的就是谁的本钱多而已,如今刘琦依仗的本钱,乃知我军是无根之萍,因此方有恃无恐的来劝我们退兵……虽然贾某觉得,眼下退兵倒也合适,但绝不能随随便便的退,一定要给山阳刘氏一点厉害看看,让他们知晓我军并非屈膝而降,而是与他们平等的结盟。”

“那当如何行事?”

“简单,寻个合适的由头,将那两个主使杀了,让排名最后的副使将人头给刘琦带回去,以为震慑。”

“杀使者?那岂不是惹怒了刘表?”

“当然得寻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是。”

牛辅沉思片刻之后,突然一转头,冲着帐外吩咐道:“速速着张中郎将前来见我!说我有重要的事,要与其商议。”

第五百五十九章 论怎么打赢这场战役

一夜大战之后,刘琦率兵返回了西陵城。

昨夜一番大战,刘琦和沙摩柯合兵,对赶来救援的张勋进行了一场阻击战,给予对方重创。

而当袁术营中的乐就等人救完火冲出寨来相救的时候,张勋已经是落败而逃了。

这就是对作战时机把握的不准确。

而张勋营中的船只,也被羊栈岑狼和百里浠尽皆凿沉。

没有了船只,袁术想要大举入侵荆州内地,怕是非常困难了。

而且经过此一战,袁术军的士气低落,想要再组织像样的规模进攻江夏,怕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返回了西陵城之后,刘琦找来了苏飞,与他语重心长的长谈一个时辰。

这次谈话的宗旨,大概意思就是刘琦想撤了黄祖的两千石,换人统领江夏。

但因为黄祖出身名门,能够驾驭江夏的强族,若是派旁人镇守此地,非得有本土的大族支持不可。

很显然,这是在拉拢苏飞往自己这一边站了。

苏飞这个人和黄祖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性格相对绵软,比较好说话,或者说是他比较能够看清楚形势。

江夏郡作为黄祖的一言堂,苏飞一直觉得以这样的形势下去,很难走的长久。

黄祖太霸道了,苏飞跟着黄祖混,压力很大。

他料到刘氏父子早晚都会对江夏郡进行整治,只是没有想到整治来的这般快。

眼下协助刘琦,对苏飞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他苏氏一族在江夏的地位变的更加巩固,有了刘琦的认可,苏氏日后在荆州的发展也是可期。

宗族的发展终归还是超越了朋友间的情谊。

苏飞站到了刘琦这一边。

他接受刘琦的委任,继续以江夏都尉的身份,来辅佐下一任的江夏郡守。

至于这江夏郡下一任郡守的人选……刘琦不打算再通过刘表来决定了,他打算自己进行委任。

他如今负责总领全州之兵对抗六路来敌,战时临时委任可以配合自己的郡守,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至于战事过了之后……他再跟刘表谈就是了。

有些事情,该儿子做主的,就得是儿子做主。

至于这个江夏郡新任郡守的人选……

“让我当江夏郡守?”魏延吃惊地盯着刘琦,眼眸中充斥的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琦笑呵呵地看着他:“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不愿意……只是,末吏年轻,又非望族出身,如何当得了两千石的贵人?”

刘琦摇了摇头,道:“你这种思想得改,谁说两千石的贵人,就必须要望族出身才能当得?”

魏延的表情有些不自在,他此刻似乎颇有些意动,但同时,脸上却又充斥着忐忑和不安。

刘琦认真地看着魏延,道:“当然了,一郡之长,两千石的高官,确实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当,不但要治政,治军,防边,最重要的,还是要跟本地的豪强望们们斗法,这些人是最难处置的,对他们不能太强硬,因为治理一郡之地很多时刻需要他们的支持,但同时又不能太软弱,不然便会被反客为主,在郡中失去了话语权……”

说到这,刘琦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文长,这两千石看着荣耀,实则步步危机,文仲业接了汉中的担子,江夏的担子你敢接吗?”

魏延握紧了拳头,咬牙道:“敢!”

“好,这才是咱荆楚的好儿郎。”

刘琦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江夏本土之中,我让苏飞担任都尉辅助你,另留下法正担任郡丞助你……羊栈岑狼和百里浠亦留在此处,南蛮营的军士,我留一半供你驱驰,如何?”

魏延立刻道:“使君如此信任于某,魏延自当尽全力助使君执掌江夏,今后江夏东面,但有来敌,魏延愿替使君吞之。”

“好,既然如此,西陵城就交给你了,我来日便即起行,前往南阳郡。”

魏延一听刘琦这就要走,吃了一惊。

“使君,袁术昨夜虽然败了一阵,但尚未退走,他若是调遣兵马,重整军伍再来攻打西陵,胜负犹未可知,使君这个时候走,未免不是好时机。”

刘琦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但荆州此番受六路强敌来攻,我不能只顾及袁术一路,不过如何对付袁术,我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你只管依照谨守西陵城便可,其余的事情,都交给我无妨。”

魏延也算是跟随刘琦多年了,听他这般说,心下便猜到了自家的这位使君已经有了办法能够彻底的退走袁术,于是也不多少问,随即转身离去。

待魏延走后,刘琦又派人将法正和叙述二人召到了身边。

刘琦将要委任法正为江夏郡丞的事告诉了他,法正听了之后不由苦笑。

“法某与魏文长皆是外人,如今骤临江夏初登郡守和郡丞之位……唉,着实是一道难关啊。”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孝直若是不堪大任,不妨让元直替你便是。”

法正急忙道:“不必不必,法某纵然不堪,但承蒙使君信任,便是肝脑涂地,也定要胜任此职,说什么也要将江夏替使君治好才是。”

刘琦满意地点头:“眼下治江夏是一个问题,但不着急,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退袁术之军,袁术的战船如今被凿,又被我破了一阵,短时间内倒是不会再来侵犯,但时间一长,难免复来,还需再思良策。”

说罢,刘琦看向徐福和法正两人,道:“六路兵马,眼下牛辅那一路,我已派遣杨松为使说之,剩下的五路人,当用何策定之,今日还需跟两位商议才是。”

法正笑呵呵地看向徐福,道:“元直适才与我在外详谈,颇有高论,此刻不妨献于使君如何?”

徐福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还是孝直兄说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