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417章

作者:臊眉耷目

典韦砸吧砸吧嘴,持戟再度迎上。

……

得知张勋赶来袁术的大寨,刘琦丝毫不慌,这就是他意料之中同时也是想要的结果。

他即刻令人去传令,让沙摩柯将兵马从敌营中撤出来,与自己合兵一处,共同去迎战来敌。

眼下袁术大寨的兵将已经结成了阵势,但都是为了保护袁术的守势,若是让他们主动出击,怕是一向傲气的袁术,也会掂量掂量,如此一来,就又给了自己一个可以集中全力,去进攻张勋军阵的好机会。

况且袁术的大寨此刻犹如一片火海,栅栏和辕门被烧成了残垣断壁,很多帐篷也是起了火,若是不控制一下的话,大批物资就会付之一炬。

以袁术的性格,如此多的辎重,他是断然舍不得遗弃的。

果然,待沙摩柯撤出来之后,袁术军果然暂时没有跟上,而刘琦在火速整备了军士之后,立刻调转兵峰,直奔着张勋所来的方向迎了上去。

刘琦今夜的指挥和举动皆落在徐福的眼中。

相比于那些由先贤遗留下来的兵书而言,此刻刘琦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临阵用兵的机变,实是令徐福大开眼界。

徐福的心中,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他看到了这个世界更多的真实。

徐福走马在刘琦身边,随他一同快速行军,一边道:“徐某活了二十载,先前也自认为是少年俊杰,如今见了使君,方知天外有天,使君用兵,果然是如同传说中所言的犹如神助,让人大开眼界……与福平日里看的简牍相比,观使君用兵使令,仿佛更有另一番的感触,让人明悟了更对。”

刘琦笑道:“这天底下的事,又有多少是光看简牍能够看的明白的?正所谓熟能生巧,不论是何样的事,唯有多做,方能摸清其本质和真谛,不然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元直,你是个干大事的,好好磨砺自己,千百年后,你也一定可留名青史。”

徐福敬佩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多少有些明白,刘琦为什么执意将他带到战场上来了。

这确实是在有意打磨自己啊。

此等恩德,无以言谢。

……

刘琦在江夏夜袭袁术,而另外一边,杨松拥簇着高昌和王熙两位大贤,正向着南阳郡之地而去。

刘琦事先已经派人与一路上的县城打过了招呼,故而沿途倒是都有所照顾。

眼看一行人抵达了南郡地界,高昌和王熙的心开始不老实了。

两个人皆是蠢蠢欲动。

在抵达枝江县的晚上,高昌和王熙专门请杨松来高昌的房间内,他们请县中人帮忙置办酒肉,用以与杨松对饮。

“杨掾史一路辛苦,这一道上多有掾史替我们操劳,这顿饭乃是县令命人准备的,虽非我二人出资,却也是我们一番心意,还请杨掾史不要嫌弃才是。”

杨松呵呵一笑,道:“不敢,不敢,二位大贤安排杨松喝酒,松又岂敢说嫌弃二字?再说我也不甚辛苦,这一路上咱们都是一般的辛劳。”

高昌亲自将三人的酒盏斟满,然后三人共举袖遮脸饮了一盏。

放下酒盏后,便听高昌道:“杨公,襄阳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杨松捋着须子,点头道:“不错,这里已经是南郡地界……襄阳之地,确实不远。”

“既然襄阳近在咫尺,咱们不妨先回襄阳一趟,面见刘荆州,将前线诸事汇报于他,然后再北上南阳如何?”

杨松皱了皱,道:“这个……没什么必要吧,战报的事情,自然有刘使君那边专门派人向刘荆州禀报,咱们何必多此一举?再说了,咱们离开的时候,江夏也没打仗啊,有甚战报可说?眼下各方战事紧急,咱们还是赶紧北上,不然万一出了差错,使君以军法处置了咱们,便是不杀,也得受那十几下军棍……如此这罪受的岂不冤枉?”

王熙闻言不由皱眉。

高昌笑呵呵地从袖中掏出了一个锦袋,推往杨松面前,笑道:“不瞒杨公,某等在襄阳还有点小事需要处理……你放心,绝对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就是一日半日就能办完的事情,处理完后,某等立刻北上起行,绝不耽误。”

说罢,便见高昌将那锦袋的口子扯开,里面是一整袋的麟趾金。

杨松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果然还是让刘使君给猜对了。

这是来收买我杨松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 奸佞

高昌和王熙自认为出使牛辅军,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危险。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心甘情愿的随同杨松往南阳郡去。

毕竟,西凉军的凶残和德行,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深入人心了,那种人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真心不是什么好地方。

杨松眯着眼睛,静静地看着桌案上的那袋麟趾金,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说实话,他刚才下意识的就想把那袋麟趾金从桌案上拿起来放在怀里了。

那属于下意识动作,不经大脑思考的那种。

但,原先的杨松或许可以这样做,现在却不行了。

一想到自己在来之前,刘琦曾跟自己说过的那番话,他便立刻硬生生的压制住了心里的那股欲望。

控制本能可不是容易的事。

但再不容易,他也知道不可以在刘琦的眼皮子底下再出错了。

因为现在刘琦能够提供给杨家的生意,足以让杨家几代人吃喝不仅,这当中的钱数跟眼前这一小小的麟趾金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刘琦断了供货源,回头杨柏非得弄死他不可。

但凡不是个蠢货愚夫,就应该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是最有利的。

杨松眼巴巴地看着桌上那个钱袋,借着深吸口气……然后将酒盏向着案几上重重一扔,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两个人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向杨松。

却见杨松拂袖起身,义正言辞地喝道:“你们将杨某当成什么人了!”

这话让高昌王熙二人感觉极为扎心……

高昌诧然地道:“什么当成什么人?我等只是略表心意……”

“什么略表心意!分明是要贿赂于某!”杨松满面正气,高声呼道:“亏汝等还是一州之名士,怎地居然就能干出这种事来?当真是遗丑于人前,杨某当真是羞与尔等为伍!”

这一番话,说的高昌和王熙满脸通红,说不出的臊得慌。

自打他们成名以来,谁能点着鼻子,在这么居高临下的角度上说他俩的行事之风有问题?

可偏偏杨松如今就能当面对他们二人进行指责,偏偏他们两人还不了嘴。

因为事实摆在眼前。

杨松义愤填膺的看了他们俩半晌,然后一甩大袖,转身向着门口走去,酒也不喝了。

走到房间门口,却见杨松停了下来,然后转头冲着屋里最后再次使了一个动作:

“呸!”

这一口呸下去,犹如两柄利剑,直刺入了高昌和王熙的胸口。

王熙前番在襄阳学宫,被刘琦一番言语刺激的昏死过去,算是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若是没有那一次事件作为铺垫,怕是今天必然要让杨松给羞臊而死。

杨松走了之后,王熙脸色煞白,嘴唇直哆嗦,他颤巍巍地抬起了手,指着杨松离去的方向,道:“高公,你、你看他?什么东西!小人得志。”

高昌也是咬牙切齿,气的不行,但却偏偏没有办法。

他抬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道:“没办法,算了,谁让咱们做了腌臜事,还落在人家眼中……被他嘲笑倒也就是罢了,只是眼下这般情况,咱们想来是必然要去往牛辅军中了……”

二人心中甚感郁闷,只能彼此对饮,喝了一夜的闷酒。

第二日一早,二人起身收拾东西,却有一名荆武卒前来拜见二人。

“二位大贤,杨公有令,此番动身,明日便可抵达南阳境,二位与襄阳的家眷或是弟子,若还有事要办,可转达于某,某今日便前往襄阳为二位代办。”

高昌和王熙闻言,先是一愣,接着不由一喜。

看不出这杨松还是有些人性的。

高昌急忙将房间的门关上,然后对那荆武卒道:“小兄弟,我等与家人,倒是没有什么大事要办……只是有一封书信,烦劳你帮我转交给吾妻便可。”

那荆武卒道:“大贤恕罪,杨公有令,有什么家室,不可代为传书,只能是口述,由末吏前往代为转达。”

王熙暗骂杨松奸诈狡猾。

却见高昌笑呵呵地走上前,将自己早就已经写好的一份简牍交给了那名荆武卒。

“小兄弟,莫要这般迂腐,有些私事,如何好告知于外人?还请小兄弟将这简牍交于我妻……”

那荆武卒不接:“不可,若是让杨公知晓,转告典君,必惩处于某。”

“你不让他知道不就是了!”高昌笑呵呵地将昨夜没有送出去的那袋麟趾金,递给了那名荆武卒:“还请帮帮忙吧,我也是一把年纪了,这么求你这个年轻人,难道你还真让我跪下不成?”

那荆武卒看着手中的那个锦袋,用手掂了掂,然后又接过高昌的简牍,道:“既然如此,我便破例一次。”

说罢,向二人拱手,转身出了房间。

高昌和王熙相对一笑,心下大定。

高昌写给其妻子的那份简牍中,尚包裹着一份缣帛,是写给刘表的,尽述自己等人被刘琦强行扣押于军前并被派往西凉军为使之事。

他妻子看了简牍,一定会转交给刘表,而以刘表爱惜经学名士的性格,一定会搭救于他们。

如此,他们逃出生天就有望了。

此处距离襄阳不过两个时辰的路程,若是刘表的行动够快,明日便能派人拦截下他们。

真是快哉!

那荆武卒出了二人的房间,走出了院落之后,正看见杨松站在门廊处等他。

那荆武卒上前向着杨松行了一礼,然后便将高昌交给他的简牍和麟趾金都交给了杨松。

杨松将那简牍展开,看了看里面的内容,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这俩老匹夫就是不老实啊……嘿嘿,还惦记着给刘荆州送信呢。”

说罢,杨松看向那荆武卒,道:“你留在这里也不甚方便了,就去襄阳转一圈吧,别让那俩人再看见你。”

“诺。”

杨松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那个锦袋,表情变得颇有些尴尬:“你看,若不我设计,焉能诱出他们两人的真意,这袋麟趾金和这简牍,都是证物,回头,我自当交给刘使君,请其定夺。”

那荆武卒没什么表情,只是很自然地道:“是。”

“咳咳,行了,你且去吧,莫要让旁人看见。”

那荆武卒抱拳一礼,随即转身离去。

杨松则是从锦袋里拿出了一块麟趾金,然后放在嘴唇上,用力的亲了一下,笑呵呵地道:“快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