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54章

作者:臊眉耷目

最终,经过双方商议,刘琦将南阳郡以宛城为分割点。

宛城以北,包括博望、郦县、西鄂、堵阳、叶县、红阳、鲁阳等地的南阳郡北部县城,全部都划拨给了牛辅与张济,这几乎是南阳郡最为肥硕的地域了。

而刘琦等一众则是以新野县为基本点,将平氏县、湖阳、乐成、邓县、蔡阳等地划拨为属于他的地盘。

堂堂两千石的南阳郡守,治所居然被安置在了新野,也着实是令人唏嘘。

至于宛城和新野之间的棘阳、安众、穰县、冠军等地,则是作为双方的缓冲地带。

敲定了这一切之后,贾诩便随即向刘琦告辞。

在临行之前,贾诩最后又向刘琦请求了一件事情。

“贾某愿意为府君驱驰,助刘府君鼎定南阳郡诸事,只是恳请刘府君答应贾某一个条件,若府君肯答应贾某,则贾某在宛城,必可替府君将南阳郡诸事处理妥当。”

贾诩能够对刘琦说出这番话,可以说是下定了决心,想要帮助刘琦干成这件事了,对于老毒物而言,能说出这样的话可算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刘琦也能够理解老毒物的心情和处境,遂道:“文和先生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若是能够办到,琦定不推辞。”

贾诩言道:“这事对于府君而言,确实并非难事……就是我那三个被府君召往襄阳的三个犬子……府君若有善心,还请不要给他们任何职务,只管让他们做庶民白身,不知府君可能答应?”

刘琦皱了皱眉。

按照一般的流程和规矩,贾诩的三个儿子眼下都在襄阳,虽然就实际而言他们不过是人质,但终归还不是阶下囚。

刘琦将贾诩的三个儿子弄往襄阳,根本目地还是要启用贾诩,是要用来制衡他,而不是要杀他……所以按正常的程序而言,刘琦应该是给贾诩的三个儿子在荆州安排一个职务的,哪怕只是空拿秩俸的虚职。

但如今,贾诩却要求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当白身……

沉默了好一会,方听刘琦缓缓出言应道:“文和先生既然有此要求,那我岂能置之不理?放心,我不会让你的家人在南郡过普通人的生活,我会让他们衣食无忧,做富家之翁。”

“万万不可!”

却见贾诩急忙冲着刘琦长作一揖,道:“恳请刘府君,让贾谋家眷住在襄阳郊外少有人烟之地,平日里居茅屋便可,有两亩薄田可种以供口赋,每月无需有所盈余,只要能饱腹即可……偶尔挨饿也无妨的,只请府君万万不可对他们过于照顾才是。”

刘琦闻言眯起了眼睛,眉头微微一挑,这话听着真容易让人不高兴。

不过他多少也能理解他的意思。

这家伙,还真是心思缜密的紧。

“文和既然有此心,也罢,刘琦便依先生之言……我会安排手下人给令郎两亩薄田,几间草庐,让他们过普通黔首的日子。”

贾诩感激道:“多谢刘府君厚意。”

言罢,贾诩便即拜辞离去。

刘琦既没有挽留他留下吃饭饮宴,也没有做出一些依依惜别不舍的状态,他只是很淡然的与贾诩道别,然后目送他离去。

他眼下只是用贾诩的死穴制住了他,逼迫他必须为己所用。

但这样的方式,势必也不会让贾诩与他过于亲近。

当然,刘琦也不想跟他有什么亲近,毕竟对方是个心性凉薄的大毒物,大家保持距离便可。

贾诩走后,张允颇有些不悦的问刘琦道:“伯瑜,这姓贾的是什么意思?话里话外的不让自家儿子在襄阳入仕,这是摆明了对你有二心啊!他妻儿都落在咱们手里了,他怎还这般的矫情!摆明了是心有不甘。”

刘琦微笑道:“心有不甘是真,但却不是矫情。”

张允疑惑地看向了刘琦:“此言何意?”

刘琦转身回帐内,一边走一边为张允解释道:“贾诩是这个天下最会独善其身者,在他的心中,除非杀妻灭子,不然他不会对谁有真正的仇恨,在他心中,所有人都是他为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棋子,他犯不上跟我置气而不让儿子入仕于襄阳。”

张允紧跟在刘琦身后:“那他适才的用意是……?”

“说白了,还是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安全而已,他此番从关中迁妻儿南下,本就是颇为隐秘之事,且他本人还是一个善藏之人,旁人皆很少关注他,更不会过多关注他的家人,牛辅那是嗜杀的武夫,对此亦不会过多关注,这也就是我当初暗中将他妻儿带往南郡,而不大张旗鼓的真正原因。”

刘琦进了帅帐内,拿起桌案上的一觞水,轻轻地泯了一口,道:“而贾诩也看出了我的举动虽然是有威胁他的意思,但其实也是在对他进行保护,而他也不想让贾家三子在襄阳当官,甚至是连当富翁也不行,说实话,这也是在对自己进行保护,毕竟他今后在牛辅麾下是要暗中为我做事的,若是因为他儿子的什么事情传了风声到牛辅那里,怕是对他本人行动多有不利,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张允长叹口气,道:“这个人,也太小心了些吧。”

刘琦微笑道:“行事不小心,怕也是活不到现在了,对了,兄长,你可知道,你今日让你留在这里的用意?”

张允闻言楞了楞,道:“何意?”

“你是我的兄长,是我最亲近的人,我要对付南阳郡望的事,必须要有你相助才行,所以你必须要知道事情的全部始末。”

张允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

贾诩返回西凉军营后,遂向牛辅报告了自己此番与刘琦洽谈的成果。

当着牛辅和张济的面,贾诩将刘琦与自己所谈如何分割南阳郡城池的事情一说,牛辅和张济当场便被震住了。

他们之所以做出这般表情,并不是他们对此不满意,而是万万没有想到贾诩能够把事情谈判到这般地步。

不仅仅是宛城以及其北方的县城,现在便是以宛城为基础,东西两面的城池居然都归属到了他们的治下,这一点别说是牛辅和张济没有想到,便是想他们都不敢想。

甚至连荆州军屯兵新野,然后中间的棘阳等地,作为双方的缓冲地带……这么周密的情况,贾诩都跟荆州军商谈到了。

这好事来得未免太过突然,牛辅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牛辅伸手抚摸了皮图上那十余个今后都将归属于自己治理的县城,双眸中精光闪烁。

他突然抬头,语气中依旧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文和,这些城池,日后都是我军的?”

贾诩点点头:“不错,刘伯瑜已经同意,与中郎将分治南阳郡。”

“宛城,这么大的一个宛城啊!哈哈哈!”牛辅的脸上满是快慰之色:“文和,你这一次前往南阳郡,当真是立下了泼天之功,我军从此能够在南阳郡得以立足,皆你之功绩也……来日我必奏请相国,提拔你的军职!”

贾诩摇了摇头,道:“诩本身便已经是校尉之职,仅在中郎将之下,还谈何升迁,只要中郎将能够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基业,那便是贾诩之福了。”

“好!好!难得你这般忠心……”牛辅使劲的点着头,乐的合不拢嘴。

“中郎将,末吏与荆州军,就如何交割县城,还有些具体事宜,需要拿捏个章程,我先回去,将章程书写成卷,然后交付于中郎将审阅。”

牛辅赞扬道:“文和如此细心,真乃是本将之福,你一路奔波劳碌辛苦,还是快快回去休息,至于那些章程,大可不必急于一时,本将等的起!”

“诺。”贾诩长作一揖,然后缓缓的退出了帅帐。

第一步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就是需要向牛辅提出搜牢南阳郡望的事情……

这件事贾诩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要由自己提出来的好。

这件事,需要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代表,去给牛辅提个醒。

可这个人又该利用谁呢?

第三百二十六章 年轻的张绣

贾诩低着头,在营中慢悠悠的踱着步子,一边神游天外,一边在脑中过滤着这西凉军的大营中,哪一位是可以替自己向牛辅去谏言之人。

换成别人,若是有贾诩在牛辅心中这样高的地位,或许根本就不需要找什么‘代言人’,直接就去向牛辅谏言了。

但贾诩毕竟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他行事比起一般人要小心许多,因此在向牛辅谏言攻打南阳郡望这件事上,非到万不得已时,他还是不想作为直接发起人。

这也多少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声名,毕竟他也是士人出身,谏言西凉军阀攻打郡望士族,这事情若是传了出去,怕是他这辈子都会声名狼藉。

贾诩正在心中挨个掂量牛辅麾下的那些莽汉究竟谁更合适一点……突然,却听身旁一个清脆的声音呼唤道:“文和先生,这是往哪里去?”

贾诩从沉思中回过了神,转头望去,却是一个年纪轻轻,丰神俊秀,体格健硕的青年男子正在向他微笑致意。

是张济的从子,张绣。

前番西凉军进攻荆州军大营之时,这少年也是作战勇猛,颇有名将之姿,让随同牛辅和张济一同观战的贾诩印象颇为深刻。

贾诩捋着胡须,上下打量了张绣一会,脑海中的明灯突然间被点亮了。

眼前这孩子,不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么。

年轻气盛,喜立战功,且还是中郎将张济的从子,无论是哪方面来讲,都是最佳的‘背黑锅’选手。

贾诩心中几乎是瞬时间就计定了下来。

贾诩冲着张绣抱拳道:“贾诩刚从荆州那边回来,适才去向两位中郎将略作汇报,这眼下是着急回去,拟定一份接手宛城的章程,适才忧思此事,一时恍惚,没有看见少君,还请少君莫要见怪。”

张绣听贾诩是刚从荆州军营回来的,顿时精神一振。

他急忙询问道:“文和先生此番前往荆州军寨,不知可有何斩获?”

贾诩微微一笑,将自己此番和刘琦谈判,为西凉军所争取到的利益,原原本本的跟张绣复述了一遍。

张绣听完后,不由大喜过望。

“先生果然是咱军中第一多谋善断之人,只是独身前往荆州军营一趟,就能鼎定乾坤,着实了得!张绣佩服之至。”

贾诩的脸上并无得意之情,他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咱们虽然从刘琦手中要到了宛城,但接下来的事,或许才会是最令我军头疼之事。”

张绣见贾诩说的郑重,神情不由一紧,忙道:“文和先生此言何意?”

“搜牢……难啊……”贾诩无奈地感慨叹息道。

张绣听了这话笑了。

他安慰贾诩道:“先生过虑了,搜牢有何难的?咱西凉军诸部常年搜牢,惯行此事,这搜牢对我军来说又有何难?贾先生过虑了!”

贾诩左右四下看了看,突然对张绣招了招手。

张绣见状一奇,遂迈步走来。

离近之后,贾诩方低声对张绣道:“眼下关中残破,相国大兴土木建造郿邬,长安府库空虚,急需我等搜牢供应给关内,这点少君可知?”

张绣使劲的点头道:“我虽年轻,但这些事,我亦大致知晓。”

贾诩眯起眼睛,低声道:“那少君可知,此番我等占据宛城之后,相国对我军搜牢的要求,势必要远远高过原先?”

“远远高过原先?”张绣不明所以地看着他:“为什么?”

“相国眼下缺少财货,而我们偏偏占据了全天下最为富庶的一块地域,试问我们搜牢的财货,若是不能翻个几倍,相国岂肯干休?”

张绣笑道:“那咱们就多劫掠财货便是了。”

贾诩长叹口气,道:“哪那么容易啊,南阳郡普通黔首的财货,这年余来差不多也让袁术给搜刮干净了,怕是没有那般多的财货让我们去搜牢了。”

张绣闻言顿时愣住了。

却见贾诩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难啊。”

张绣低着头,沉默了好一会,突然道:“文和先生这话,可曾与两位中郎将说过。”

贾诩叹了口气,道:“本来想说,但还未曾明言,毕竟……这些事情未免太过敏感,以贾某的身份,对两位中郎将直言相国所思,恐有些僭越之嫌。”

张绣的眼睛眯了起来,似是若有所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