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228章

作者:臊眉耷目

他不在是那个高高在上,令底层的士卒们摸不清头绪的大汉两千石高官,而是南蛮营的统帅,一名真正与南蛮营将士们站在了一起共同进退的统帅。

即使刘琦没有典韦那般的超绝勇力,但在南蛮营士卒们的心中,现在的刘琦就是值得他们尊重,值得他们追随的首领。

……

山越那边:

当下,在那些被俘虏的山越中,有些不甘心被俘虏想偷偷溜走的,但看到了手持兵械,围绕着他们站立的肃整的荆州军,都放弃了这个想法。

刚刚才脱离了死亡的笼罩威胁,他们没有必要再向把自己逼到那条不归路上去。

荆州士兵们清点着战场上的投降人数,并将这些山越分而安置,同时收缴他们的军械,再由专职人员登记核实人头数量……

一阵马蹄声响起,却见一名手持大斧的武官驰马来到了刘琦所在的不远处,那将官翻身下马,迈步来到刘琦面前,向他拱手施礼,并奉上了一个满是虬须的硕大人头。

刘琦斜眼打量了一下那颗人头,缓缓出言道:“这是谁的?”

邢道荣郑重其事地道:“回禀府君,经末吏捉到的山越指认,这是山越贼宗帅费栈的首级,特献于府君。”

刘琦听了,不由颇感诧然。

他在战前,也自然是想办法了解了一下丹阳境内这些宗帅的情况,故而知晓费栈是丹阳郡境内有名的宗帅,数一数二的那种。

据说此人还是丹阳山越中,最为善战的猛士。

想不到今日居然折损在了邢道荣的大斧之下。

刘琦站起身,走到邢道荣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不到你居然亲手斩杀了费栈,倒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你新打造的这柄大斧,我平日还以为不甚中用,只不过是花架子而已,如今看来,却是刘某小看邢司马了。”

邢道荣嘿嘿干笑两声,连道:“不敢当、不敢当。”

“斩杀宗帅费栈之功,某便先替邢司马记下了,待回军之后,我自会禀明严君,论功行赏。”

邢道荣却是突然长作一揖,道:“末吏不求有何升迁,也不求什么赏赐,只是想问府君要一个人,恳请府君能够应允末吏。”

这话倒是让刘琦颇感兴趣,他问道:“邢司马想要何人?磨不会是襄阳城内的什么名门女子吧?你且说来听听,只要不是蔡、蒯、庞、黄中人,其余谁家女子都好说,我找人帮你去求。”

邢道荣闻言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府君误会了!着实是误会了!末吏所要之人,乃是男子,一兵卒尔,末吏想求其为贴身护卫,恳请府君能够应允。”

“哦?”刘琦一挑眉,笑道:“何人?”

邢道荣看了一眼刘琦身后的黄忠,犹豫了半晌,方道:“末吏想求黄校尉之子黄绪正为贴身近侍,不知府君可能应否?”

“哦?”刘琦闻言一愣,接着诧然的转头去看黄忠。

却见黄忠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谁能想得到,邢道荣要求的人,居然求到黄叙脑袋上去了,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邢道荣见刘琦和黄忠见疑,急忙解释:“按常理而言,凭末吏的身份,又如何好让黄校尉之子为护卫,着实不甚相称,只是黄绪正眼下并无军职傍身,乃一普通步卒尔,以他的本事,日后早晚建成就功业,但在这之前,若是能让他在末吏身边帮忙,我们彼此也算是相得益彰,毕竟……毕竟末吏是零陵降将,好些规矩不甚了然,若是有绪正这么一个明白人在身边,或许、或许日后替府君办事时,也能顺畅许多。”

刘琦闻言莞尔,看向黄忠:“汉升公以为如何?”

黄忠拱手道:“府君的兵卒,请府君自行调度,黄某不便干涉。”

刘琦看向邢道荣:“行,那我就替他父子做个主,给黄绪正搭个线,让他到邢司马手下办事,让他辅助于司马,邢司马也替某还有汉升公多多照应。”

邢道荣闻言大喜过望,忙道:“这是自然,末吏多谢府君!”

“有甚谢的?不过是些许小事而已,这点小事哪能抹了邢司马的功劳?斩杀费栈,该给你记功还是要给你记功的。”

邢道荣闻言,大喜过望,急忙道:“多谢府君。”

“嗯,邢司马且先去休息,回头我便从中军,拨黄叙去汝营中。”

“诺!”

……

少时,待邢道荣走后,刘琦笑问黄忠道:“汉升,依你之见,邢道荣请要黄叙为侍,这事可是他的本意?”

黄忠很是自然地道:“他与绪正也不相熟,好端端的要那小子作甚?此必非其本意,如我所料不错,应是犬子撺掇他的。”

刘琦叹道:“我觉得也是,如今黄兄在军中为步卒,受魏文长治下的队率总领,黄兄当初与文长同职,本领亦相若,如今虽被贬为步卒,但若是在文长治下,这心中多少也是有些难受,他想去邢道荣麾下,倒也是可以理解,毕竟邢道荣是降将。”

黄忠哼了哼,道:“竖子死要面子……”

二人正说话间,又有军士前来禀报,说是山越贼兵已经点清,降者共计三万三千有余,如今各部已经将山越的兵械尽皆收缴,并去了甲胄。

刘琦闻言点了点头。

三万多的降卒,着实不少。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下。

“派人通知张司马,将这三万三千的降卒分为三十三部,每部一千人,分派精兵看守,打扫完战场后,就将这数万降卒押解往庐江看押,并派人去西陵,从江夏的仓禀中再调一部分粮秣来,用以养士。”

“唯!”那前来汇报的屯长转身就走。

“等会。”刘琦突然又开口喊住他。

那士卒疑惑地转头望向他。

却见刘琦对他道:“告诉张司马,山越平日里是以各部为军行事,同一部族的山越皆相熟,让他将这些山越分营看管时,务必要让不同部的山越之兵待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断绝他们的私下串联沟通,以防酝酿出祸患,知道么?”

那屯长闻言楞了楞,然后立刻拱手道:“属下领命,一定转告张司马!请张司马尊将令行事。”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举证者奖,不配合者杀

将三万余的山越分成三十三部,并让不同份属的山越同营而居,打乱他们的编制,这可以将反叛的苗头压到最低,以免他们串联反叛,发生祸患。

三万多降兵,这当中只要有几千人敢造反,就会起到连锁反应,酿成无法想象的激变。

但单单是打乱分屯还不够。

这只是将这些山越会反叛的火苗压到最低,但如何收服他们为自己所用,这还需更仔细的运作筹划。

刘琦重新坐回到地上,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少时,刘晔从后方来到阵前:“府君,您找我。”

“子扬来了?快来,坐下!”刘琦伸手拍了拍身边的空地,邀请刘晔与其共坐。

刘晔也不矫情,遂和刘琦一同在战车边坐下,两人犹如同窗好友,看着毫无隔阂,很显亲近。

刘琦遂将自己收揽的山越人数,和对这些人将要采取的安置策略,大致和刘晔说了一遍。

刘晔认真的听着,一边听一边点头,他颇认同刘琦。

刘琦对付降兵如此行事,既老道又周密,颇老成。

卸甲解兵分而屯之,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预防叛乱的方法。

待说完后,刘琦又问刘晔道:“如此行事之后,下一步应如何做,还请子扬指教?”

刘晔笑道:“指教不敢,只是有些许粗鄙之见,想说于府君,请君细细斟酌。”

“你我同宗兄弟,有话但说无妨,稍等……我口渴,你带水了?”

刘琦取出随身的木制小水壶,递给了刘琦,却见刘琦仰头一饮而尽。

适才擂鼓,他是真的累坏了,有些虚脱。

刘晔摸着光洁的下巴,认真道:“山越此番归降乃是慑于兵威心惧,而非心服口服,摄于兵威之降,早晚必有事端,需得想办法让他们心服方可用之。”

“如何能让山越心服?”刘琦问道。

刘晔盯着刘琦手中的水壶,没说话。

刘琦将壶翻过来,倒了倒:“没了。”

刘晔长叹口气。

“眼下若是要谈让山越心服之事,尚为时过早,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掌控其命脉,令其即便是慑于威服,也不能妄动。”

“命脉?”刘琦皱起了眉。

刘晔轻轻的搓揉着双掌:“府君真是当局者迷,府君此番能够成功的困败丹阳山越,靠的不就是掌控其命脉吗?”

刘琦这才恍然大悟:“你是说,粮食?”

“不错,要抓山越的命脉,首在抓粮,山越昔日皆为黔首,之所以入山为寇,盖因缺粮,所以要控制山越,当先抓控其腹。”

刘琦眯起了眼睛,道:“我已经命人回返西陵,从那里调一部分粮秣去往庐江边境,以养这三万山越之军。”

刘晔却并不赞同刘琦的做法,至少并不是完全赞同。

“府君调粮没错,然需审时度势。”

刘琦不解道:“还请子扬明细说之。”

刘晔道:“自古猎户驯犬熬鹰,一则靠熬,二则靠养,这收拢山越,其实与猎户熬驯鹰犬无异,熬自为一,驯养为二……府君可知,这猎户驯养鹰犬,平日喂食投食,有何关键?”

刘琦微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曾接触过鹰犬之道,不晓个中奥妙,还请子扬告知。”

刘晔道:“猎户驯养鹰犬,不可令其饱腹也,如若饱腹,则鹰犬懈怠,疏懒于抓捕,则不能为猎户所用矣。”

刘琦恍然而悟。

“子扬的意思是,我以粮养山越,却不可使其饱腹?”

刘晔肯定的額首:“山越缺粮已久,待将他们安置之后,府君若是施以粮秣,切不可多,只是少许与之,初宽山越之心,只是让他们不至于被饿死即可。”

刘琦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那接下来呢?又当如何做?”

刘晔张了张嘴,方要出言,远处却突听一阵马蹄声响。

二人抬头望去,却见太史慈飞马向着刘琦和刘晔奔驰而来。

来到二人近前,太史慈遂翻身下马,大步流星的来到刘琦身边,拱手道:“府君,末吏生擒了丹阳山越宗帅祖郎,今特献于府君,请君发落。”

“祖郎?”

刘琦惊叹道:“听说这祖郎乃是丹阳山越中的第一宗帅,如今居然能被子义生擒……子义果是杰士。”

刘晔笑容满面:“府君,要定山越之众,尽在祖郎此人身上!”

说罢,便见他将头探到刘琦耳边,低声对他略陈数语。

便见刘琦顿时精神大振。

“子义,带那祖郎来见我。”

“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