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197章

作者:臊眉耷目

太史慈急忙道:“末吏自当遵命。”

……

刘琦和黄祖一同在西陵城点齐兵将,北上安陆做出直逼汝南郡的势态,而李典则是乔庄改扮,暗中前往九江郡的成德县,作为刘琦的代表使者去见刘晔。

而河北战场上,公孙瓒,袁绍,刘备三家的兵马正以磐河的界桥为基本点,彼此互相制衡着,

三方的兵马分别屯驻在三个方向,只等着另外两方先行动手,以便于使己方获取渔翁之利。

刘虞不懂军事,因此只是在后方总督粮秣和军械、增补兵源等,而前方的一切战事他都委托给了渔阳都尉刘备。

眼下的刘备,不再是当初那个以县级资历到处给人帮衬的打工仔了,他成了替刘虞在幽州主持军事的大将,更兼被其一手带入了宗亲之盟,身份可谓是水涨船高。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的名声,如今也算是响彻边郡了。

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刘备的身份和统兵数量上来了,但同时,他对手的级别也明显增强了需多。

袁绍和公孙瓒……

帅帐之内,刘备背负着双手,看着挂在屏风上的皮图,一脸的忧愁之色。

眼下这仗,应该怎么打呢?

袁绍虽然初占冀州,兵马操练不精,但胜在治下人户众多,又是仓禀丰盈,各地望族和士族对他的支持亦可连绵不绝,后续之力极强。

至于公孙瓒,刘备心中更是清楚的很,他麾下的兵马常年征战,骑兵数量极多,更兼大多数人是边功之将,全靠在刀口子上拼仕途,其战力之强足矣令人咋舌。

袁绍和公孙瓒……这两个人,一个兵马强,一个资源广,哪一个都是这天下的顶尖之人。

反观己方这边,好像什么都能靠上一点边,但实则又偏偏是什么都不靠不上。

论粮草,刘虞在治理幽州的这些年,虽然是广收流民,开垦边境,又压低了米粮之价,但若论仓禀之丰盈,委实还比不得袁绍。

毕竟开垦土地的数量,幽州和冀冀二州原本的底子在那摆着呢。

人口么……幽州这些年是收拢了不少流民,能从军者不少,但也是达不到源源不绝的地步。

至于兵马的质量方面……

刘虞目下让自己带领的兵马,大多是幽州本土豪族所贡献的私士,这些兵将虽然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操练,已经是有了些战力,但就骨子里而言,和公孙瓒麾下的骑步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毕竟刘备曾在公孙瓒那里待过,深知公孙瓒麾下将士的厉害……特别是那白马义从。

若是单凭幽州军目下的战力去跟白马义从硬碰硬……

别看己方人虽然多,但估计跟公孙瓒交手都不需要第二场,就会被完全蹂躏。

“唉,该当如何呢。”刘备长长的叹了口气,无奈的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个时候,帅帐的帘子被拉扯开了,一个精壮的汉子一脸肃然的走进了刘备的帅帐。

“刘都督,可还是在为如何与彼作战而忧愁?”

刘琦转头看向那面貌颇显俊朗刚毅的精壮汉子,拱手笑道:“有劳赵君关心……唉,实不相瞒,备眼下因战事前途不明,确是甚是甚感烦心,但偏偏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唉!”

那精壮汉子,正是被刘虞招募为亲信的赵云,眼下在军中担任监军,行比中候。

赵云对刘备道:“我亦是知此战艰苦,不过听说从荆州方面,已经是来了使者去见大司马,据说是有战策转告我军,却是不知是否可用。”

第二百四十五章 刘伯瑜的使者劝刘备

赵云的话令刘备感到颇有感触,其心中也泛起了些许疑惑。

从荆州来幽州的使者,向大司马进献战策……

荆州与幽州一南一北,相隔何止千里之地?

从荆州派人来向幽州的人指手画脚,这刘景升的手也着实是伸的够长的。

刘备略作试探性的问赵云道:“敢问子龙可知晓那荆州的刘景升所派的使者乃是何人也?”

赵云摇摇头,竟是露出了一脸的不解。

“我亦是不知……不过,据说来者并非素有名望之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传话使者,另听闻来者并非是奉了刘景升之命,而是尊其子刘伯瑜之令来咱北地献策。”

“是他?”刘备闻言不由一惊,面露惊诧之色。

赵云见刘备变了脸色,似有玄机,奇道:“玄德为何如此,莫非你与那刘伯瑜相识?”

刘备的脸上露出些惊异之色,道:“这个刘伯瑜,着实是让人揣摩不透,若果真是他派来的人,或许还真就该好好听一下其到底有何高见了。”

赵云被刘焉征辟之后,以监军行中侯事监管刘备,对他的秉性颇为了解,

他知道刘备此人性格豪爽且又沉稳,平日里行事极有章法,若非遇到了大事,他绝不是能轻易露怯之人。

只是为何听了刘伯瑜的名字,他就做出了这般状态?

却见赵云拱了拱手,问刘备道:“玄德为何这般推崇这个刘伯瑜?此人虽然有名,可毕竟还是太过年轻,未必会成什么气候。”

刘备对赵云伸了伸手,请其在帅帐侧面坐下,苦笑道:“子龙有所不知,你我之所以今天能够坐到这个帅帐之内,凭的全是那刘伯瑜对大司马的举荐。”

“啊?”赵云闻言顿时一惊。

他当初是被常山郡中举荐而出作为当地领兵之人,小有名气,但也不曾想到居然会被声名赫赫的大司马刘虞看重,以重礼征辟至了幽州。

从被征辟至今,赵云一直都以为自己能有今日全是因为刘虞知人善任,爱惜人才,

但他着实没有想到,这背后居然还会有这样的隐情。

刘伯瑜……举荐我?

刘备也不隐瞒,当即便将自己当初被刘虞从公孙瓒那里挖墙脚时,曾经从刘虞那里得知的消息,大致对赵云诉说了一遍。

说罢,却见刘备长叹口气,道:“备昔日平黄巾时虽薄有微功,但还绝不至声名大到能为远在荆楚之人所重,但偏偏这个刘伯瑜就极为推崇于我,其行事实在是颇出人意料……而且其请大司马征辟赵君为监军行中侯事,更是让刘某人对他心中颇有些向往。”

赵云诧然道:“玄德这话是如何说来?”

刘备正色道:“备与赵君相处的这些时日,深感赵君乃是信义之人,为人刚正,行事极具章法,不偏不倚,正是行中侯事的上佳人选。”

赵云忙拱手道:“玄德夸赞过甚。”

刘备笑道:“你我相处日久,何必过谦?备所言皆为肺腑之言,并无刻意吹捧之意,只是……”

说到这,刘备长叹口气,道:“只是备与赵君相识之后,方知的赵君为人,然刘伯瑜远在荆州,如何却能知晓子龙之能?子龙昔日,可是与那刘伯瑜相识?”

赵云苦笑道:“某乃常山郡人士,又如何能与山阳刘氏相识?”

刘备道:“正因如此,备对这刘伯瑜焉能没有惊诧之情?”

赵云恍然的点点头,道:“难怪玄德听说刘伯瑜派人来此后会这般惊诧,原来个中道理乃是在此。”

刘备笑道:“说句实话,他既然能够这般了解你我,说不定也会了解冀、幽其他人,此番派遣使者来此,说不定会有什么高远之见倒也是说不定……若真能替你我打开僵局,倒也是一件幸事。”

赵云感慨道:“希望如此。”

……

数日之后,果然有荆州的使者从渔阳郡赶奔至了刘备军营。

却如赵云所言,此番从南方来的使者真的不是什么有名望的人物,而确确实实的就是一个传话的小人物。

他现在所带来的消息,全都是刘琦教给他的干货。

刘虞不在前线督军,荆州的使者即使对他说了所献的战策,刘虞也不方便自作主张,于是他便让那使者去了刘备的军营,与刘备当面详谈。

荆州使者见了刘备后,便随即向他转达了刘琦对于河北之战的意见。

……

“先驱逐公孙伯珪,然后再与坐守北方,以观成败?”

刘备一头雾水的看着下面的荆州使者,脸上都是深深的疑惑:“此言何意?”

那使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南阳刘府君让在下转告大司马与将军,辽西公孙氏乃是幽州大族,又有军功傍身,与大司马乃是对立之势,公孙氏若在幽州,早晚必会对大司马动以刀剑,让其继续待在右北平,实乃天大的祸患,当乘眼下战乱时节,先借袁绍之手,将公孙瓒驱出幽州。”

“驱出幽州?”刘备的表情有些僵硬:“那我伯珪兄岂非是没了立锥之地?”

那使者道:“刘府君让在下转告将军,无需过于心软,以公孙伯珪麾下军容之盛,放眼天下,各州皆可去得,这幽州待不得,难道那青、徐之地,公孙伯珪便待不得吗?”

下方,却见一直侍立在旁的一名壮汉突然开口道:“阁下之言,关某甚感不明,刘公子既然知晓公孙伯珪与大司马势不两立,又为何特意言之要将其逐出幽州?如此岂非养虎为患?”

那使者扭过头看说话之人,心下不由微惊。

只见那说话之人,身材高大雄伟,其身高差不多与典韦相似,

他虽然看着不如典韦那般魁梧,但胜在身形挺拔,从肩膀往腰部,呈现出了一种倒三角的状态。

而那人的相貌也正符合东汉末年人们对美男的认知。

像是刘琦那种面白无须,相貌儒雅的年轻后生,并不能算是主流的俊郎型人物,

在这个时代,真正的美男子必须要有一下巴好看的胡髯,就类似于张允那样的三缕长须,有好胡须的男人才是最为正宗的美男子。

所以说,这个时代的男人若要比帅,首先就是在比胡子。

相比于有一下巴漂亮胡子的张允,眼前的关羽更是帅到掉渣。

他的胡子比张允更长,修饰的也比关羽更加的整齐。

那荆州使者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俊朗飘逸的胡子。

真是神仙中人啊。

他略微出神之后,方回过神儿来。

却见他冲着关羽笑了笑,道:“这位将军,其实以刘府君之意,大司马和蓟侯若是同在幽州,便是不死不休之局,但他们二人若是不在一地,保不齐日后还能因为时势成一时之友,届时刘将军便也不需要如此的左右为难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南战二袁

刘备听了那荆州使者的话,心中很是感慨。

这荆州使者却是把刘备的心声给说出来了。

对刘备而言,刘虞虽然是提携他的恩人,他自当尽全力辅佐,但公孙瓒也是他的师兄,这几年来,对他亦是多有照顾。

说实话,刘备打心眼里不想与公孙瓒为敌,毕竟他当初跟公孙瓒是朋友。

却见那位荆州使者言道:“公孙瓒若能被逐出幽州,则其与大司马之间便不会再因为幽州治政而加深彼此的怨恨,虽有一时之仇,但绝不会有一世之恨!”

刘备皱着眉头认真的思索了一会,道:“君之所言,确实有礼,只是伯珪兄乃是当世名将,麾下白马义从实力强劲,非等闲可比,我又该如何将他驱出幽州?难道让我联合袁绍不成?”

那荆州使者略微犹豫了一下,遂道:“刘府君让我给将军带一句话……就怕将军不信。”

“什么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