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49章

作者:都市考拉

就在三个月前,沈卓让许大茂把自己在地安门买的那座四合院收拾出来,一家人搬了进去。

沈卓仍担任着机修厂副厂长一职,本来许东方想把他扶正的,但沈卓执意不肯,工资涨不了几个,活儿却不少,他可没时间管机修厂这一摊子事。

在特种钢方面,经过一年的实验室验证和小批量生产试验,现在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这种标号为01的特种钢已经达到预期数值,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可以量产井装备几支舰队了。

01号特种钢的量产对于汉国绝对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特别是对汉国国防,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就拿潜艇来说,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当属灯塔国洛山矶号核动力潜艇,水下航速可达40节,最大下潜深度450米。

作为核动力潜艇,速度之所以这么慢、下潜深度之所以这么浅,最重要的是原因就是外壳钢材的屈服度不够,只有700KP。

而汉国这批量产的特种钢高达1000KP,用这种钢材制成的潜艇下潜深度可达700米,如果再配上核动力,航速可高达70节。

现在汉国核动力还在研发中,但是如果有了特种钢外壳,依靠国外潜艇无法企及的下潜深处,能大大弥补和先进潜艇的差距。

除了特种钢外,钛合金也已经开始小范围试验,原型机已经造出,近日就可试飞。

可以说,沈卓的出现,等于给汉国的科技插上了一双翅膀,让汉国的科技发展至少的前了三十年。

周五晚上沈卓刚到家不久,大门外响起敲门声,沈凡跑过去打开,是韩春明,手里拎着两袋子礼物

“春明哥好。”沈凡笑着跟韩春明打招呼。

拍了拍沈凡的肩膀,韩春明朝着院里打量了一下,小声问道:“沈凡,沈叔回来了没?”

“回来了,正在厨房做饭了,韩哥,你有口福了,今天晚上红烧鱼和狮子头。”

“哇!”韩春明听沈凡这么一说,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时,丁秋楠从堂屋里走出来,看到门口的韩春明,笑道:“春明来了?快进来,站门口干嘛。’

“丁姨好。”韩春明连忙过来打招呼。

望了一眼韩春明手里的礼物,丁秋楠嗔道:“春明,你下次再来如果还拿东西,我就给你赶出去!”

“对不住对不住丁姨,”见丁秋楠生气,韩春明连忙解释道:“路上买的,不值俩钱,您别生气,我下次不拿了。”

丁秋楠笑了,“这还差不多。”

这时,刚做完作业的沈悦从屋里走出来,看到韩春明,笑着打招呼:“春明哥好。”

“沈老师好,今天又来麻烦你了。”

为了出口恶气,一个月前,韩春明每周五来找沈卓练琴,沈卓在教会韩春明五线谱和钢琴基础后,剩下的就让自己女儿沈悦代教了,沈悦现在已经钢琴十级,教韩春明绰绰有余。

也正是因为这样,韩春明才管沈悦叫老师。

望了一眼厨房,沈悦说道:“我爸还在坐饭,春明哥,咱们先进去练会儿吧。”

“好嘞。”

和丁秋楠以及沈凡打了声招呼,韩春明跟着沈悦进了她的房间。

等韩春明进去后,沈凡小声问道:“妈,我就不明白了,春明哥这么大岁数了还学琴干嘛?能学出来吗?”

“都像你似的不爱学习,”丁秋楠照着沈凡头上拍了一巴掌,“你就应该向你春明哥学,活670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学都不晚!”

“妈我错了!”沈凡郁闷的揉着脑袋,“您说我这嘴欠不欠,我说这干嘛,可我说的是实话呀!”

“你再说!”丁秋楠又扬起了巴掌,然后沈凡嗖的一下没影了。

“小兔崽子,多亏你跑的快!”

吃完饭,练完琴,沈卓一家和韩春明客厅里喝茶,桌子上摆着几样水果和瓜子。

“春明,说说看,以后想干什么?”韩春明是关海山的徒弟,等于是沈卓的晚辈,所以沈卓也没有掖着藏着,开门见山。

听沈卓问起,韩春明老实回答:“现在也没有好的事干,现在大家都流行下海,上班挣那几个钱没什么意思,我准备先收着破烂,再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干的。”

沈卓挺喜欢韩春明这点,脑子活又务实,不好高骛远,最主要的是仗义仁义知恩。

在原剧里,关海山假死前把一屋子价值连城的古董全送给他了,结果他一件没留,全转交给了关海山孙女关小关,由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韩春明堪用,而且堪大用。

“沈叔,您是说,您愿意带着我干?”韩春明一下子激动了,他一直的梦想就是跟着沈卓干,自己这位沈叔可是得自己师傅极为推崇的奇人,跟着他自己的前途绝对一片光明.

第269章战略眼光

“先别激动,”沈卓示意韩春明坐下,望着他,“我是有这个意思,你这人我从小看大,秉性不错,但是,”

“做生意品质是基础,但能力也很重要。”

“如果你愿意,我准备把你放到天华小商品市场去,那里现在有你关叔负责,你给他当一段时间助理,让他带带你,学学怎么做生意,你看怎么样?”

“太好了!”韩春明两手举起杯子,恭敬的冲沈卓说道:“沈叔,谢谢您能给我机会,您放心,我一定跟着关叔好好学,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我敬您!”

沈卓点点头,举起杯子和韩春明碰了一下,韩春明抬头一饮而尽。

“春明快吃菜吃菜。”丁秋楠连忙劝韩春明吃菜。

时间如梭,转眼间来到了八四年,距天华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式运营已经过去半年时间。

9月28日是个值得汉国历史铭记的日子,亚奥理事会在汉城大会上正式批准,由汉国燕都承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这是670汉国自建国来举办的最大的一次世界级运动会,申办成功当日,举国沸腾,璀璨的烟花铺满夜空。

接下来,就是亚运会会场选址和建造事宜。

在此以前,沈卓已经拿下了北四环大屯村以南到小关村之间整整九百亩地五十年的使用权。

并且已经以公私合营的手段成立了两家规模庞大的建筑公司,分别叫远卓建筑和金远建筑,天华小商品市场中后期建造就是由远卓建筑接手的。

有地,有公司,上面有关系,亚运村建造这块大肥肉,沈卓绝对不允许掉到别人的嘴里。

又是一年过去,1985年4月,亚组委成立,包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员村在内的亚运会工程,在京城中轴线北端上百公顷的土地上破土动工。

而这上百公顷土地,全在沈卓圈定的那九百亩土地里面。

一番谈判后,沈卓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土地不出让,除亚运村项目场馆外,整个亚远村包括配套项目由远卓公司独资建造并无偿给本次运动会使用,他唯一的条件是,由亚组委协助担保远卓公司到银行进行质押贷款。

远卓公司以这九百亩土地进行抵押,向银行进行巨额拆借。

得到远卓公司的提议后,燕都市政厅和亚组委当然举双手同意,不但省了大笔征地款,还省了巨额建造费,何乐而不为。

“沈卓你是不是疯了?”对于沈卓这个明显赔本买卖的决定,陈清水很不了解,得到消息的当天晚上就把沈卓叫到了家里。

“沈卓,咱们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亚运会岛国和棒棒国都举办过,你看看他们的亚运村,现在草都多高了?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借鉴,没有必要自己亲自摔倒了才知道疼啊!”

“我认为亚运村项目基本上属于一次性使用,下次咱们国家再举办这种规模的盛会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而且,为了发展均衡,即便举办,也不大可能再在燕都,所以,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毕竟合同还没签,现在只是口头协议,我从中斡旋,撤回来应该没太大问题,还是把地给转出去吧,国家给的价又不低,你何苦要冒这么大的险呢?”

“陈叔,谢谢您的关心,这事您还得听我解释。”面对陈清水的苦口婆心,沈卓笑道。

“你说,我听,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花来。”陈清水气呼呼的说道,他还是觉得沈卓太年轻了,做事欠考虑。

帮着陈清水酒杯里续上酒,沈卓笑道:“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了解过,你说的也是实情,但是您忽略了一点,咱们的国情和他们不一样。”

“岛国和棒棒国举办亚运会时已经是发达国家,经济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上升空间已经非常小,再加上他们国家人口基数少,老百姓再有钱,拉动内需的力量也是有限,可是咱们呢。”

“咱们蒸蒸日上,刚刚开放没几年,打个比喻,现在咱们国家的市场就像是一块海绵,正处于疯狂吸水阶段,这些水就是外资和老百姓的消费。”

“市场活了,老百姓手里的钱就越来越多,花的也就越多,反过来市场就越繁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老百姓和商家在一段时间内会维持一个双赢局面。”

“有了钱,物质生活就得想办法提高,老百姓一辈子就四件大事,衣食住行,吃好穿好住好,陈叔,你说,这房子它以后能剩下吗?”

听沈卓这么一通说,陈清水望着沈卓,像是看着一个怪物。

半晌,陈清水感慨道:“沈卓啊,我真是看走眼了,以前只是以为你脑子活,做饭好吃,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强的生意头脑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陈叔过奖了,”沈卓摆手,一脸谦虚,“瞎说的瞎说的,不对的地方陈叔别见笑哈。”

“你还别得意,你真有不对的地方。”陈清水凝声说道。

“陈叔,哪里有问题?您指教一下。”

沈卓有些纳闷,没错啊,亚运村以后变成了亚奥商圈,连后世的奥运会都是在这开的,房价更是跟泼了汽油般火的一踏糊涂,怎么会错了呢?

“沈卓,”陈清水神色严肃,“你说的只是市场这方面,你想过没有,是谁在主导市场?”

听陈清水这么一说,沈卓一下子明白了问题症结所在,陈清水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前的年代,若是想让他接受后世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有点难。

看来,自己不拿点真东西出来是说服不了他了,而这个项目必须要得到陈清水的鼎力支持,只有他才能压住那些把自己当肥肉的魑魅魍魉。

想了想,沈卓对陈清水说道:“陈叔,您说的没错,但是您也忽略了一件事…”

第270章神鬼难救

“忽略了一件事?什么事?”陈清水不解。

“我的好运气,”沈卓笑道:“陈叔,我这人运气一向很好,您是看着我成长起来的,这些年我没有碰过一次壁,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过一次跟头,我相信我的运气。”

“陈叔,在我看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陈清水点点头,“这话倒是没错。”

“不得不承认,你小子这些年运气好的有些过分,那么多大沟小坎竟然都没能把你绊一个跟头,简直就是奇迹。”

“所以说嘛,陈叔,你还得相信我这一次,肯定能成功的,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我都没有输的可能。”

“行,”陈清水苦笑道:“算你小子把我给说服了,说吧,你需要我怎么帮你,我这年龄也不小了,帮不了你几天喽。”

“啊?”沈卓一怔,伸手指了指上面,小声说道:“陈叔,不能再往上走一步吗?”

“哪那么容易,”陈清水摇摇头,“一共就那么几个坑,不争了~,也累了。”

“那,以后去哪-?”沈卓问道。

他知道,像陈清水这种级别的人,不可能一退到底,一般都是退一线进二线,到立法或郑协担任个副主任什么的。

“应该是去立法会吧,”说到这,陈清水坐直身子,望着沈卓,“行了,反正还有一年多时间呢,你既然执意要干,那我就把你扶上马再送一程。”

“但是沈卓,我可有一个条件,”陈清水神色严肃,“这可是关乎民生和国家脸面的工程,绝对不许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不然我第一个不答应!”

“陈叔,这些年我的为人您应该清楚,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陈清水点点头,神色缓和:“好,有你这句话就行,我相信你。”

沈卓现在的家早已经搬离了机修厂的院子,住在东四宽街的一个两进院里

这个院子沈卓花大心思收拾了一番,有假山,有水,还有一棵百年龄的老银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