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14章

作者:都市考拉

“是啊沈副厂长,”程红宇附和道:“千万别拿我们当外人,您就招呼领导去,咱们有您老丈人陪着,您就别往这跑了。”

“程主任说的没错,沈卓,”丁玉海笑道:“院长和主任还有同事们这边有我陪着就行,你去忙吧。”

“那行,您二位也不是外人,我就不说客套话了,这杯酒我敬您二位。”说着话,沈卓和杜云山程红宇碰杯,三人一饮而尽。

然后沈卓又举杯敬了这桌的其他医生,

由于还有客人要招待,敬完酒沈卓没有停留,带着丁秋楠接着去敬下一桌去了。

望着沈卓的背影,杜云山一脸感慨:“老丁啊,你这女婿到底是什么来头啊?今天这阵势,乖乖,了不得啊!”

其他几人包括程红宇都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丁玉海看,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一个机修厂的副厂长能招来这么多大领导亲自来祝贺?鬼才相信。

丁玉海也是一脸懵逼,怎么解释,他也不知道呀!

面对众人探寻的目光,丁玉海苦笑道:“不怕各位笑话,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沈卓竟然认识这么多领导,如果说身份,他真的是机修厂的副厂长,这点我不会骗大家。”

见丁玉海不像是敷衍,众人他只能作罢,开始小声议论起今天来的一众领导来,这些人中几乎所有人他们都认识,唯独坐在最尊责位置的一对中年夫妇他们看着面生、猜不出对方的身份。

能让冶金局局长王金柱和百货商店主任马国华恭敬作陪,来头肯定不简单。

“你们就别瞎猜了,秋楠过来了,问问秋楠不就知道了吗?”坐在丁玉海旁边的李桂英说道。

恰好丁秋楠回来取酒,喝得有几分醉意的杜云山冲她招手。

“杜叔叔,您有事啊?”丁秋楠笑着问道。

“杜叔叔想问问,跟马主任他们坐一座的那两位是谁呀?哪个单位的呀?”

说这话的时候,杜云山没敢往那边看,声音也压得很低,毕竟私自打听人身份是很不礼貌的事。

丁秋楠往那边看了一眼,轻笑道:“杜叔叔,那是陈叔叔和赵阿姨,哪个单位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家住在府右路。”

“什么?府右路?”杜云山一激动,酒一下子吓醒了,面色不自然的说道:“好了好了,秋楠你去忙吧。”

“院长,这两人是不是有来头啊?”等丁秋楠走后,程红宇问道,他看出了杜云山的不自然。

“别问了别问了,喝酒喝酒,不该打听的别打听。”说着,杜云山自顾自倒了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他得给自己压压惊。

好家伙,府右路的人都来了,老丁这个女婿到底是什么神仙啊,看来以后得和老丁常走动了。

除了一众领导外,来的客人还有关海山几人,坐在比较偏僻的一张桌子边,一边笑谈一边惬意的喝着酒。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招待不周啊,几位可千万别介意,我自罚三杯赔礼道歉。”沈卓举着杯,一脸的歉意。

沈卓的歉意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的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能来参加婚礼就是认可自己这个人,更何况关海山和酒罢去等人本来就是收藏界的奇人,一个个自视甚高,

特别是关海山,人称九门提督、督门提酒,祖上更是达官贵人,一般人还真入不了他的眼。

就是这几个人,自己把人家晾了半天,最后才来敬酒,终归不是待客之道。

“来,哥几个,大家陪着新郎倌喝一个,祝他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在关海山的招呼下,茶飘香、酒罢去、聚朋友、再回楼四人纷纷举起杯,恭贺沈卓新婚大喜。

五人皆是心气高傲之人,那些众人溜须拍马的领导们他们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他们敬重沈卓....

关海山家厨房里装绿豆的那只金简五龙罐的确惊艳到了他们,

这只罐子在收藏大师家里放了好几年硬是没被认出,反倒是后来沈卓识出了这只宝贝,技不如人,不服都不行。

所以,他们对沈卓是打心眼里佩服、甚至尊重。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从关明辉嘴里得知沈卓要结婚的消息后,他们几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子,全都放下身段不请自来。

一场婚宴热热闹闹到下午两点钟才结束,喝了将近三斤高度酒,即便沈卓的身体被强化过,也是有点招架不住,把客人全部送走,沈卓和衣往床上一躺,睡着了。

恍恍惚惚中,好像有人在扒自己的衣服,沈卓挣开眼睛,灯光下,是明艳动人的丁秋楠。

“醒啦?”正在帮沈卓卸衣服的丁秋楠轻轻拍打了一下沈卓,说道:“哎呀你终于醒了,快把衣服脱了,一身酒气,我算是弄不动你了!”

转头往了一眼窗户,漆黑一片,沈卓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天都黑了?”

丁秋楠笑道:“都九点了,能不黑吗?”

“九点了?”好家伙,自己这一觉睡了六个多小时,望着收拾的井井有条的屋子,沈0.9卓拉着丁秋楠的手:“媳妇,辛苦了。”

丁秋楠摇了摇头,紧抿了一下嘴唇,轻声说道:“我不辛苦,看你喝那么多酒,我心里有点难受。”

沈卓心里一暖,笑问道:“心疼啦?”

丁秋楠重重点头:“嗯!”

“没事媳妇,今天这酒不能不喝,以后肯定不会这么喝,太遭罪了。”

“哎呀对呀,我还给你熬了小米粥呢,你等着哈。”听沈卓说到遭罪,丁秋楠突然想起给沈卓熬的粥,挣脱沈卓的手朝厨房跑去。

丁秋楠很快回来,手里端着一搪瓷缸子小米粥,“我尝了一下,温度刚刚好,快喝了,暖胃。”

喝完小米粥,沈卓感觉胃里舒服多了,连脑袋里的昏涨感都一下子散去了好多.

第203章高光时刻

“咦,都九点了外面怎么还这么热闹?”听到外面隐隐传来声响,沈卓有点疑惑。

“是许大茂在给大家放电影。”丁秋楠说道。

“对了沈卓…”

“别叫沈卓,叫老公,都教你好几次了怎么记不住。”沈卓拍了一下丁秋楠的皮股,倦装生气的说道。

前段时间沈卓就开始纠正丁秋楠的叫法,刚开始丁秋楠是又羞又急,她以为老公就是老公公的意思,后来经沈卓解释才弄明白是夫妻间的一种称呼。

在后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公和老婆的称呼是港台所创并传入大陆的,其实唐代已有,

它来自唐代贡生麦爱新和他妻子一幅对联:老公十分公道,老婆一片婆心!

后来老公和老婆两个词汇被汉语词语收录,民间也就有了这个叫法。

在沈卓的强制下,丁秋楠虽然接受了这个词,但仍是有些难为情叫不出口。

“好吧,老公。”见沈卓生气28了,丁秋楠吐了下舌头,连忙顺着他。

叫完老公,丁秋楠接着话题往下说,沈卓至此才知道,原来关明辉、许大茂和何雨柱上午就来了,三人一头扎进厨房里帮着忙活,连吃饭都是在厨房吃的。

等婚宴散后,三人又帮着收拾桌椅和现场,当然,喝多了的沈桌自然不知道这一切。

“对了老公,还有一件事,许大茂说咱们结婚,他要连放三天电影庆祝,我觉得这样不好吧,他们厂会不会处分他呀?放一天就可以了,你一会儿劝劝他吧。”

丁秋楠有一个让沈卓特别喜欢的优点,那就是能处处为别人着想、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毕竟,能全票被全厂工人投为先进工作者,丁秋楠用医术为他们解除病痛是一方面,丁秋楠的人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听丁秋楠这么一说,沈卓一拍脑袋,“瞧我,净顾得招待一帮领导了,都忘了他们,我说怎么没看到关明辉这小子呢!”

沈卓想到关明辉和许大茂肯定会来,他没想到何雨柱也来了。

对于何雨柱,沈卓怎么说呢,从情满四合院的影视剧里他对何雨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反正说不上喜欢,嘴碎、手不干净、爱占小便宜,还有点好色。

反正不像个爷们!

同一个院子,比起何雨柱,沈卓反倒更喜欢许大茂一些。

不管喜欢不喜欢,人家来帮忙就是个人情。

从丁秋楠嘴里知道三人都还没走、在厂子里看电影时,沈卓起床开始换衣服,“媳妇儿,你帮我一下,咱们快点弄几个菜,一会儿招待一下,大老远跑来忙活一天,这是个人情。”

丁秋楠一怔,“厨房里好几个菜都还没动呢,还做呀?”

“你不懂,”沈卓笑道:“这几个小子不吃顿我做的菜他们是不可能走的,你以为他们半夜不回家,是真是喜欢看电影啊?”

“噗味,”丁秋楠掩嘴轻笑:“我说先前许大茂还问你醒没醒呢,我以为是关心你,原来他是这意思。”

“那行,咱们去准备吧,惦记着你这一口菜,总不能让人家失望而归呀。”

丁秋楠帮忙打下手,沈卓很快就炒出了八个菜。

“哇好香啊,老公,我想尝尝可以吗?”丁秋楠盯着面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脸馋样。

“尝吧。”沈卓笑道。

说着,连忙放下筷子,“不行了,真不能再吃了,有客人呢,太不礼貌了!”

做完饭,沈卓去叫关明辉三人。

当被沈卓招呼来的关明辉许大茂和何雨柱三人看到这一桌子菜时,眼睛当时就绿了,哪里还讲什么客气,拿起筷子就是一通饕餮,甚至连主食都顾不得吃。

一顿饭吃到夜里十一点才散.

第二天晚上,沈卓又张罗了两桌酒席,招待刘峰、南易、梁拉娣等一帮工厂里的忙人,昨天这些人全都跟着忙活,压根没顾得吃什么东西。

就在沈卓举行婚礼的半个月后,一件大事轰动全国震惊全世界,汉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疆引爆若*_ 水^,.小*.说],标志着汉国从此进入了有核国家。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振奋,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子弹了,不怕别人欺负了,动力转化为火热的工作热情,整个汉国的生产瞬间提高一个台阶。

而在国际层面,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多国家在针对汉国的策略在悄悄改变,国际渔轮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尖锐强硬。

最明显的就是毛熊国,在他们的高层,核威胁的呼声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自己有的别人也有,怎么威胁。

拳头硬才是真理,汉国的这一硬拳挥出,国际上许多聒噪声顿时小了不607少。

为了欢迎这一历史时刻,机修厂举行了一次会餐,光肉菜就四个,最重要的是免费。

现在机修厂有的是钱,就拿食堂来说,小金库里的钱举办五次这样的会餐都不在话下。

在沈卓来机修厂一年半时间里,工厂的效益和工人们的福利提升了数倍不止,就拿以前舍不得吃的玉米面饼来说,现在食堂里压根买不到,全是白面大馒头。

伙食好营养自然跟得上,梁拉娣家的四个孩子个头噌往上长,梁拉娣又开始发愁,费衣裳啊!

以前四个孩子个头有差异,大毛的衣服穿不上了给二毛穿,然后给三毛穿,最后缝缝补补秀儿也能凑合着穿,

现在可好,除了秀儿,三个孩子个头都差不多,换衣服都得一起换,秀儿也大了,开始喜欢女孩子花花绿绿的衣服,三个哥哥传下来的衣服她也不愿意穿了。

吃的是不愁了,但是现在是计划年代,布票依旧紧张。

虽然厂里偶尔补贴梁拉娣一些,那也只是杯水车薪,毕竟家里四个孩子呢。

以前发愁怎么把孩子们的肚子填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