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大亨 第36章

作者:一二32

  主持拆迁的是街道干部和公务员,拆迁是政府下达的事情。

  田二三还是打算挣了钱就去大城市发展,拆迁这种事情很无所谓。

  县城房价本来就不高,那破房子也卖不了多少钱。

  田二三回家吃饭,和三人聊了聊未来的打算。

  “这个地方要是拆迁那就没办法了,国家的安排咱们要服从,我打算和鲁省那边提前联系联系。”

  “现在我一个月能卖出去几万瓶罐头,鲁省那边人口比咱们中州省更多,尤其是几个县镇是专门做罐头的。”

  “对当地人来说,咱们就是财神,而且那边大企业和政府肯定欢迎咱们过去,人家罐头厂那边的交通物流肯定没有问题,咱们过去就能用。”

  张淑雅吃着饭,听着田二三描述未来的计划,和周珊珊还有王琳琳一样认真的倾听。

  周珊珊询问:“那咱们怎么联系他们?”

  田二三有明确的计划,“首先是等这个月过去,把这个月的销量订单发给那边几个罐头大企业。”

  “那些企业家都是当地的支柱,肯定有办法联系地方领导,到时候再聊合作的事情就行了。”

  王琳琳询问说:“那咱们去了,能赚钱吗?”

  “能。”田二三自信说:“那边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给罐头厂打工,不缺罐头,只缺能把罐头卖出去的人!”

  田二三又说道:“总之这边不拆迁,也没有人闹事的话,能在本地干就继续干下去,干不下去咱们就走人,我这几天在练车,等我拿了驾照就买个汽车带着你们离开!”

  周珊珊高兴的点头,“我早就不想在这县里待了!”

  田二三已经提前查了生产罐头的主要地区。

  全国罐头第一镇方山镇是一个8万人的小镇,这个小镇聚集90多家罐头企业。

  据地方镇政府提供的数字,这个小镇罐头产业链从业人员达3.6万人,间接从业2万多人。

  当地总人口只有8.5万,从数据上分析,除了小孩子之外,这里每个人都在从事与罐头产业相关的工作。

  因为大部分土地都是山地的关系,只能依靠种植水果来获取财富。

  还有的就是从事罐头盖子的印铁厂、罐头玻璃厂、包装厂、汽修厂等等。

  这里的一切都和罐头有关,生产出来的罐头销往全国各地。

  年加工各类罐头7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素有“中国罐头第一镇”之称。

  在这里,以水果罐头为主的生产线正面临着低利润率和激烈的竞争,很多厂家从前些年的三百家,破产到了如今的六十多家。

  田二三算了一下,自己这个月大概能卖出二十吨罐头。

  一年大概三百吨罐头。

  对比七十万这个数字非常渺小,但是对当地企业来说绝对是大客户。

  相比起小作坊的罐头,田二三出于安全考虑,还是更倾向于和正规的厂家合作。

  而且专门生产罐头的小镇,地方保护更严重一些,不怕有人爆料罐头生产问题,编造谣言。

  桃县的罐头车间并不正规,目前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问题。

  那边配套设施更完整,从玻璃瓶到瓶盖,再到生产罐头的各种原料,再到完整的运输链和物流中心。

  齐备的生产线和专业工人,会让成本压得更低,制造速度更快更安全。

  桃县这里和那边专业的比起来,没有任何优势。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治安问题让田二三很不满。

  治安问题不解决好,企业就没有安全保障,更不会随便投资和长远的发展。

  田二三登陆了当地网站的留言板块,本想留言,但是考虑一分钟后还是放弃了。

  “还是找社区论坛吧。”

  田二三换了一个方式,将自己来宝店铺的十五天销量数据发在了当地民生论坛上。

  【年销百吨罐头店铺,寻求生产厂家合作】

  本人中州人,不生产罐头,只收购罐头,开网店从事罐头贩卖生意。

  附上十五天内店铺销量数据,最近十五天销售20吨,约4万瓶罐头。

  因当地拆迁没法做生意,想要去鲁省发展,请问当地哪家黄桃罐头厂家最有名?

  不私聊,请各位大哥告知当地罐头的进货价和生产能力,小本生意,寻求长期稳定的合作商。

  可以搬家去当地,但是对当地环境一无所知,治安如何?是否会有人勒索闹事?是否有社会无业游民偷窃破坏?最近是否拆迁?

  ***

  过了一小时不到,田二三的私信就99+了。

第40章 寻找出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田二三正在门口和送罐头的王明曲接收罐头时,对面电动车铺就过去两个拿着文件的中年妇女。

  那些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买东西的,小县城里当官的和普通人有着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两种气质。

  田二三见状,就迅速过去看热闹。

  刚过去就听到了那边的对话。

  “你们这里的屋主是谁?”

  正在干活的周发抬起头看着两个老女人,“什么事情?”

  卢主任说:“我是街道办的主任,姓卢,咱们这要拆迁了,这条街都要拆了建设小区,以后还能搬回来。”

  周发随意说:“行,我知道了。”

  他的态度很随意,完全没有当回事,也不询问具体内容。

  旁边妇女说:“这房子不是他的,他就是一个修车的。”

  “这屋主我认识,人在城里住,这个修车的带着她媳妇在这里租房子干活。”

  妇女没有说什么脏话,可周发却感觉受到了羞辱。

  田二三见状后走过来说:“那你认识我吗?”

  卢主任和旁边妇女都看着田二三,都露出奇怪的表情。

  “有点眼熟……想不起来是谁了。”卢主任感觉好像是认识。

  旁边的妇女也露出奇怪的表情,“瞧着眼熟,是住附近的吧?你爸妈是谁?”

  两个本地妇女都有一种认识田二三,认定田二三就是这里人的思想钢印,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田二三笑着说:“我住对面,对面是我的屋子。”

  卢主任看了看有些陌生的田二三,又看着门口这么多罐头和车子。

  “你家是做生意的吗?”卢主任感觉田二三气质不一般,家里肯定不是穷人。

  瞧着就是好孩子,长的漂亮能说话,不像是旁边蹲地上干活的乡下年轻人那样又憨又黑又土气,而且明显家里也有不错的生意。

  旁边妇女也注意到了对面的热闹,下意识的把田二三当成了体面人。

  田二三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微笑说:“你们什么时候来拆,我什么时候搬,按照县里的标准给就行了,一个破房子而已,回头我就搬去别处了。”

  田二三同意搬迁,不想和政府对抗,拆迁就拆迁,不让做生意就不做了。

  哪怕不让在国内做生意都无所谓,大不了移民出国。

  卢主任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说好了事情,虽然总感觉好像是没见过这个年轻人和这家人,但是顺利完成任务就行了。

  “行,那你在这个同意拆迁许可书上签个字,这四个街道好多人都同意了,都想着早点住上大房子!”

  “你那边先不拆,先拆这边的。”

  卢主任拿出来一个没多少人签的同意书。

  田二三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很快在第二页看到了写着第一页的合同,上面的征收标准是手写的每平方米720元。

  田二三很快翻过去继续看别的,快速扫了一遍各种没用的废话。

  “行,那这个合同我能留着嘛?”

  卢主任拿了很多合同,这一次主要是多凑几个人数,去劝说最外面几户人家。

  看这个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就过来凑热闹,卢主任亲切的说:“行,给你家里人看看,要不是不同意再说,你家里人呢?”

  “就我一个。”

  卢主任以为是出去了也没有当回事,在看到田二三在几份文件上都签字按手印后,很快微笑着说:“我明天让人过来写个拆字,不影响你做生意,这里估计还要半年多才拆,你放心住着就行了,水电也先不断。”

  “好勒!”田二三笑着说:“那钱什么时候到账啊?”

  卢主任微笑说:“过几个月统一给,你就放心吧,一分都不会少!要是有人不签字,就得多拖一会儿,大家都签字了就好发钱了!”

  田二三笑了笑,“这样啊。”

  卢主任又看了看附近,很快找到了左右两家的屋主。

  李婆婆的烂房子只愿意给四万,而且钱都没有拿到。

  具体什么时候拿到也没有说。

  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谁不合作,具体的测量工作要等以后统一安排。

  修车厂那里态度强硬,卢主任根本就没去,估计是打算让专门人员过去劝说,反正县里的大局他挡不住。

  田二三也挡不住啊,虽然之前和几个人说了要联合,可今天过来的是街道办,敢说狠话,下次来的就是警察了。

  田二三不想进局子里,之前两个电话已经清楚这边的环境了,进去挨打是一定的事情。

  为了几万块钱,犯不着和这帮人对着干。

  等街道办的人走后,王明曲看向田二三,“田老板,以后这里拆了,这搬去哪里做生意啊?”

  田二三笑了笑。

  “到时候再说,我生意也才干了半个多月,不想的那么长远,这都快七八月了,王老板的厂子也没有多少货了吧?”

  王明曲确实是没多少货了,小厂子产量不高,而且罐头厂也不是365天都在干活,没有上季水果的时候就会休息。